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1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2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3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4页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说课稿 美丽的小路李术梅我说课的内容是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说我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教学思路:第一是教材分析,第二是教学目标,第三是教学环节。教材分析及教学目标:美丽的小路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鸭先生小屋前小路的变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动物不同的感受,告诉小朋友要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才有美好的生活。本文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小动物的语言、动作都富有性格特征和戏剧化的效果,非常适合分角色进行朗读训练。我上的是第一课时,因此我把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先、鹿、慢”等14个生字,会写“干、赶”两个生字。2、

2、能正确朗读课文,有感情朗读1-7段,体会动物们前后两种不同的心情。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春天来了,天气可真好呀!忍不住就想出去走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课件出示: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你看到了什么?2、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这可真是一条“美丽的小路”呀!    板书课题:11、美丽的小路3、现在我们来听一听范读课文。情境的创设,给学生以遐想的空间。只有调动学生情感的参与,语文教学才能达到高层次和理想化的境界。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到了这条美丽的小路上,充

3、分感受小路的美丽,体会小路带给人们的惬意。走过小路,学生看到了五颜六色的花,闻到了花香,听到了清脆的鸟鸣,甚至就像真的踏在了小路上。他们尽情说着自己的所见,这样的感受是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实现的。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从课开始就以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很浓,在阅读课文时全身心地投入。二、初读课文1、今天,我们就要一起去这条美丽的小路看一看,请你轻轻打开语文书,翻到11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这篇课文,边读边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好了之后把生字宝宝在文中圈出来。开始。2、下面,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课文中的生字宝宝,借助拼音读一读,不懂的问问同桌。三、研读课文 1、这真是一条美

4、丽的小路呀!这么美丽的小路在哪里呀?自己快速默读第一段,找一找,找到了发信号。2、你怎么知道是在鸭先生的门前?  指名读3、你就是鸭先生,屋前有这么美丽的一条小路,你会怎么样?指导朗读  (指名读、齐读)4、是呀,这可真是一条美丽的小路呀,走在这条小路上,看看路上的鹅卵石,真,看看路边的小草,呀,真,再看看那树,真,那开着的花,真,深深吸一口气,真,闭上眼睛,咦,好像听到,真!5、走在这么美丽的小路上,真忍不住起夸一夸呢!请你来。6、兔姑娘和鹿先生走过也忍不住要来夸一夸,他们会怎么夸呢?请你自己读读第2、3段,做一回兔姑娘和鹿先生。7、下面,老师要请一位兔姑娘来演一演,老师

5、来读旁白。理解“轻轻”还要请一位鹿先生。 理解“慢慢”男生是鹿先生,女生是兔先生,我们一起来试试。角色往往决定着人的思维、情感、语言和行动。在语文教学中,从“学生”到“学生”的固定角色,常常使学生陷入“被接受”、“被教育”的传统模式和消极状态中,必然影响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地,有创意的活动。学生如果由“学生角色”转换成自己喜爱的动物角色,拉近了学生与教材间的距离。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欲望,激发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运用角色转换,使学生入情入境地体验,他们的情感随着课文情感的变化、体验的深入而不断地变化。他们与文本对话,在体验中感悟,使情感交融,思

6、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在角色转化中,激发了学生的体验,学生被卷入到文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逐步升华为自己的情感。8、走在美丽的小路上,心情也很好呢!难怪朋友们都喜欢在这里散散步,说说话。可是,没过多久,小路就变了样。(出示图片)你看到了什么?9、你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10、兔姑娘又从小路走过,她皱起了眉头,说:呀,美丽的小路不见了。请一生,问:兔姑娘,你为什么皱起眉头呀?鹿先生也从小路走过,他捂上了鼻子,说:咦,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请一生,问:鹿先生,你为什么捂上鼻子呀?鸭先生也叫起来:天哪,我的美丽的小路呢?请一生,问:鸭先生为什么要叫起来呀?1

7、1、兔姑娘、鹿先生也很难过呢。我们来比一比,看看谁更难过。分角色朗读。 (女:兔    男:鹿    合:鸭)这里我们让学生借助文本,大胆展开想象,说出自己认为的此刻的小路,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在想象的空间驰骋,叙说着自己的想象,在想象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此时教师出示变脏的小路,只见垃圾遍地,苍蝇飞舞,极大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走在垃圾路上,再次让学生谈失去美的感受,饭菜的酸臭味,纸屑水果皮等让蝴蝶看不见花朵的美丽,蜜蜂闻不到花儿的香味,纷纷飞走了,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此时的课文朗读,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学生以惊奇 /

8、 气愤 / 着急 / 失望的语气读出美丽的小路不见了。在朗读中流淌着对文本更深一层的理解。四、书写生字1、对呀,美丽的小路怎么不见了呢?它能不能找回来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下面,请你把书翻到48页,这节课我们要来写“先”和“干”两个字。2、学写“干”。描红,书写3、学写“赶”。描红,书写这篇文章中出现了很多人物的对话,尤其在课文的1-8小节,是进行分角色朗读的好材料。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合作者的角色出现,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自由读、个别读、表演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将每一个学生带入课文所表述的情境中,用语感连接学生的感官、感受和情感。以读代讲,让学生让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事物,用朗读来

9、实践。这节课,学生的朗读很出彩,语调、动作、表情都很到位,相信学生肯定很有体会,并且他们对文本的参与性也很高。但是就是由于热情太高了,所以有些学生的情绪有些涣散,没有跟着我的思路在走。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好好琢磨,怎样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免责声明:除正式文件通知外,好研网所有文章及所有评论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好研网及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任何观点,所有文章文责自负,若有任何非法及不当信息,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作出相应的处理.一年级两只小狮子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两只小狮子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教材分析】1、 教材地位两只小狮

10、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该单元教材是以好孩子、好品质为主题编排的,目的是教育学生要做一个有良好品质的孩子。这篇童话故事,讲述了两只小狮子的不同生活态度,通过一勤一懒两只狮子的对比,以及狮子妈妈对懒狮子的教育,向学生阐明从小应刻苦学习本领,不依靠父母生活的道理。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表现形式以对话为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根据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对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天性爱动、富于想象的特点的熟悉,特制定了如下三个教学目标,力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贯穿以情、趣的激发为基础,以读、说的练习为主线,力求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狮、整、练、习、滚

11、、扑、咬、苦、懒、洋、吞、将、靠、应”14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朗读感悟、互动探究,努力激活教与学的气氛,力求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3)情感态度目标:从内心喜欢阅读、朗读童话故事;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靠父母,应该从小学习生活本领的道理。3、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阅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因为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他们的阅读能力,要在语言文字中准确把握所蕴涵的情感世界,真正品出语言的味

12、道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中所描绘的小狮子勤学苦练,懒狮子懒洋洋的什么也不干,体会妈妈对他的教育。 【教法学法】我们知道,“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根据教材特点和配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学法则以诵读、发现、感悟、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让他们在感爱好的、主动积极的思维

13、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特将本堂课的教学思路拟订为:激趣导入、感受乐趣识字写字、铺垫学文研读课文、体验乐趣发散思维、升华乐趣积累拓展、作业延伸。(一) 激趣导入、感受乐趣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于一年级学生尤其重要。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情境,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于是,上课伊始,我就以谈话,多媒体录像形式,激趣导入,让学生感受乐趣。首先问同学们喜欢看动物世界吗?接下来播放一分钟动物世界的录像,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录像了解了狮子一家人生动形象的生

14、活。这种情境的创设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初步对狮子有一个了解,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内容。(二) 识字写字、铺垫学文识字教学主要是从音、形、意入手。本课我先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接着是带拼音的生字、最后是去掉拼音的生字。让学生先读读准字音,接着是说识字的方法,记住字形,最后是组词,其间适时引导学生说句子理解字词意思。在识字的最后,指导一个苦字的写法。识字写字的教学,要做到扎实有效,同时又不能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因为如果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此时断失,下面的学文环节也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怎样能让原本枯燥的识字、写字吸引学生。只有靠教师的语言,以及对课堂的有效调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赋予挑战

15、性的语言,激励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如你会读了吗?谁能勇敢地读一读?去掉拼音你还能读好吗?的一系列的教学语言。(三) 研读课文、体验乐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尤其是第一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提出:对感受好的人物和事件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基于以上对新课标要求的理解,及本课重难点的把握, “研读课文、体验乐趣”的教学中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初读感悟课文主要内容,说理由,深入研读。1、 初读感悟课文主要内容。让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两个小狮子的什么事?说一说它们的表现一样吗?师生共同给小狮子起名字。2、说理由,深入研读。接下来说理由这一环

16、节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我将抓住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词、重点句让学生展开想象,练习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具体、生动的画面,使学生通过形象感受来理解课文。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从课文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这个问题为学文的主线,始终贯穿在学文的始终。小组讨论,在课文中找到画出来。渗透学法,同时培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生说明理由的同时适时的指导他们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练习朗读。如为什么一只小狮子起名叫勤勤。学生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出“一只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这句话,于是课件出示这句话。再抓住滚、扑、撕、咬这几个表示动作的字通过做动作来理解,朗读时抓住整天、

17、非常两个字通过教师的范读。让学生自主体会学习朗读。感情朗读至于文中的懒狮子,虽然学生能很轻易地从文中找到说明其懒的理由的句子,但要达到理解感悟的目的并不轻易。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还是让同学做动作,体会懒狮子懒惰的表现。再通过表演读来理解懒狮子的惰性及依靠心理,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是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在研读过成中把第三自然段的问句,以及第四自然段的感叹句放到课件中加以重点指导朗读。通过鼓励学生做动作,扮演角色的方式鼓励学生反复读,读好。课后读读说说的练习穿插在理解慢吞吞地说这个短语处。同时拓展了用式的词语说话。(四) 发散思维、升华乐趣每一篇课文都要给学生一种思想的启迪

18、,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这篇课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教育学生如何看待生活,是做一个勤奋的人还是懒惰的人。所以在“拓展思维、升华乐趣”中设计了想想懒狮子的做法。先让学生读狮子妈妈的话体会妈妈对它的教育。抓重点句子,你也应该学会生活的本领,做一只真正的狮子。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狮子。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展开联想。同时,这也是让学生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舞台。最后让学生说说:懒狮子听了妈妈的话以后会怎么做这个问题?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总结,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再次体会妈妈对它的教育。之后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想一想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让学生的思维再次起飞,享受升华的乐趣。(五)积累拓展、作业延伸一节好的语文课一般都有扣人心弦的“起调”,引人入胜的“主旋律”和余音饶梁的“终曲”,这种出色的“终曲”不但可使课堂气氛高潮迭起,而且能让学生把这种情感延伸到课外,达到“课虽终,思未了,趣不尽,情更浓”的境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我设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