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组1 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过程与方法:在自读自悟中获得人生启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教学难点: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学弈中每个字的读音。2背诵学弈。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
2、道理。教学过程: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3介绍孟子资料。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5指名说全
3、文大意。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学得结果怎么样?用文中的句子回答。3 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请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学习本文的体会。六、复述故事,背
4、诵课文。1同桌互相讲故事 2指导学生背诵课文。七、作业设计: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准两小儿辩日中每个字的读音。2背诵两小儿辩日。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3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1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2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3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
5、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查字典解决。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游、其、为、也、如、此、乎、始出、小儿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四、深化感悟,明
6、确寓意。 1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五、作业设计: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2 匆匆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词语。2通过抓住重点句子,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3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并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过程与方法: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时光匆匆,要珍惜时间,不能碌碌无为。教学重点:了解
7、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熟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名言欣赏,激趣引入1.指名背诵课前搜集的惜时的诗词、文章、名言、警句。2.是啊!时间转眼就流逝了,尽管人们知晓了时间的可贵,可是却无法挽回已逝去的时日了。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朱自清的一篇文章匆匆。(板书课题)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播放匆匆朗读作品,学生欣赏完后回答,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要读正确读通
8、顺3指名读文,纠正字音和断句不准的地方。4自学生字新词,检查学生对下列词语的理解:确乎、涔涔、头脑胀痛、潸潸、凝然、徘徊。5练习把课文读熟,指名读给大家听。6你对课题怎么理解的?课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了什么?三、自主感悟,初步理解。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画出感悟深的句子,在能读懂的句子旁边写写批注。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读书记号。2小组之间交流一下读书体会,讨论讨论不懂的问题。四、作业设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把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3. 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过程
9、:一、问题引入,整体理解1一种无奈,一声叹息,时光老人总是来去匆匆,朱自清已在课文中写到: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板书:一去不复返)思考: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用书本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各组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选重点记录在黑板上。二、感悟道理,感受情感结合学生提出的不懂的问题,师生重点品味以下句子:“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1说感受,从这些句子中读出了什么?2指导朗读。能不能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把这些句子蕴含的情感读出来。3反复细读,品味作者的情感,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在默默里算着,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读句子,思考:为什么会“头涔涔,泪潸潸”?我算着
10、“八千多个日子”从我的手中溜走会想些什么?这个词隐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溜”字你体会到什么? 3作者把什么比作“针尖上一滴水”? 4指导朗读:过去的日子无声无息地走了,作者有着无限感慨之情。让我们读出这种感慨和留恋。把重点的词读慢一点,重一点。“于是洗手的时候这又算溜走了一日。”1读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3有感情地读这段话,体会作者对时光的留恋和光阴消逝时的伤感。4你能仿照这样的写法,再写上几句吗?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1指名读句子,体会作者感情,谈谈自己的感受。2这一段表达了作者一种什
11、么样的情感?作者用了怎样的方法?三、总结全文,感悟写法1作者怎样将情感表达得如此细腻呢?(体会作者排比、比喻、拟人等写法的精妙)2有感情朗读交流,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四、拓宽学习,加深感受:推荐阅读:荷塘月色背影绿等文章。五、作业设计:1.抄写喜欢的句子。2.小练笔:时间匆匆而逝,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板书设计:课后反思:3 桃花心木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下面词语“插秧、枯萎、锻炼、勃勃生机、莫名其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含义深刻语句的理解,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种树人的用心,理解作者从中领悟
12、的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从而感受育人、做人的真谛。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教学难点:抓住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桃花心木的资料和图片,了解桃花心木这种植物。2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2.初读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桃花心木的有关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学生交流搜集的关于桃花心木的资料,加强对桃花心木的了解。2你了解本文作者林清玄吗?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3林清玄的散文总是让
13、人在平凡的小事之中悟出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桃花心木)4作者以“桃花心木”为题,你们猜他会写些什么?二、读熟课文,学习生字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2检查读文情况,同学互相正音。3自学生字新词,同学之间交流不理解的词意。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4练习把课文读熟。三、整体感知,初步感悟1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边读课文边思考,不懂的词语和句子做上标记。 3小组交流反馈自学成果,合作解答疑难问题。四、作业设计:1.抄写本课好词佳句,积累语言。2.有
14、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品读课文,领悟道理 1在林清玄的记忆中,桃花心木是一种特别的树,它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可当看到它的树苗却仅及膝盖时,林清玄和我们一样也“有点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默读课文第4到第10自然段,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呢?他这样做能使仅及膝盖的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吗? 2学生汇报交流,种树人的做法,小结:(1)浇树间隔的时间没有规律,浇水的多少没有规律 (2)浇树的时间没有规律。 (3)来的时候总会带补种的树苗,他好像事先就知道有树苗枯萎了。3指导学生用疑惑的语气朗读种树人奇怪的举动。4面对种树人奇怪的举动
15、,作者产生了哪些问题?5现在请你来做一回种树人,仔细读课文1213自然段,然后回答一下这些问题。6指导朗读种树人说的两段话,读出“语重心长”, 在读中感受领悟种树人话语中蕴含的哲理。7“我”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为什么非常感动?引导学生理解体会课文第14自然段的重点句子。8思考:桃花心木为什么不会枯萎了?二、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种树人与“我”的对话被一棵棵桃花心木苗听得清清楚楚。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它们会想些什么呢?会对种树人说些什么?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我是一棵( ),我会想:( )三、再读课文,体会写法 作者林清玄运用了哪些方法写出这样文辞隽永、耐人寻味的好文章的呢?试着总结一下。四
16、、作业设计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阅读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学习写作方法。板书设计:课后反思:4* 顶碗少年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本课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学习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句子的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杂技表演吗?谈
17、谈你的感受。2是的,杂技是一项很复杂的表演,有时一个节目经过几年的训练,可以说是台上3分钟,台下十年功。今天我们就来读读顶碗少年的故事,你或许你会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来。(板题:顶碗少年)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听读,纠正字音后练习读熟。3默读课文分段,看看课文是分几部分写的,每部分写了什么内容。三、自学感悟,理解课文出示自学思考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1默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一摞金边红花大瓷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的出现你都有什么感受? 2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理解所要表达的含义。四、汇报交流,朗读体会1指名交流讨论结果。2结合汇报让学生朗读相应的部分,朗
18、读第一部分让学生充分地在读中去体会少年的心理变化及观众的心情。 3白发老者会对少年说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4反复读,反复品味“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我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从文中的省略号你读出了什么?5有感情朗读全文五、畅谈感受,明确哲理:学习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 六、作业布置:课文中作者只用了很少的笔墨写白发老者,但正是这位老者的出现,使故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他给少年的仅仅是几句话,但他给少年的也许是能启迪少年一生的哲理,请按提示续写课文: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那位矮小结实的白发老者,想起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19、5* 手指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教学难点:领悟其中的道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自已读一遍课文,读不准的字问问周围的同学,把字音读准。2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
20、么内容?三、自学感悟,读文明理1自读课文,填表格。手指名称优点缺点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2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你有什么想法吗? 3理解句子:“手指的全体,同人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小组内分角色扮演五个手指,赋予手指生命和情感,根据你要表达的意图,编个课本剧表演一下。四、拓展延伸,启迪思维: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学到了哪些表达感悟的方法?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设计:我们每人都有五官,有一个相声曾经讲了五官争功的故事。你有兴趣写写它的故事吗?请你以五官的 为题,写一则寓言故事。板书设计:课后反
21、思:口语交际习作一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过程与方法: 1. 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2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从难忘的第一次中收到启示,感悟人生道理。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叙事具体。教学难点:从难忘的第一次中收到启示,感悟人生道理。课前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22、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
23、的同学有交流。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五、总结点拨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2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第二课时课时目标: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教学过程:一、明确要求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二、习作指导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三、自主成文: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四、习作欣赏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茂名市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届四川省遂宁高级实验校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度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届毕业生招聘(6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2026届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清潭第一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 浙江金华共青团永康市委员会工作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兰城街道办事处招聘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安徽黄山市黄山区事业单位面向驻黄山区部队随军家属招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连平县绣缎镇人民政府招聘编外人员(1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a卷)
- 2024年凉山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云南昭通市昭阳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招聘公益性岗位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企业专利管理办法合集
- 非婚生子女抚养权协议书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故障诊断与维护技术创新研究
- 2025村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工技能与实训》校本教材
- 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办法全文
- 支气管镜并发症应对护理
- 百世快运质量管理制度
- 国军标风险管理制度
- 气道阻塞急救处理方法
- 【宜宾】四川省宜宾市2024年下半年引进人才126人笔试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