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1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2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3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五年级语文版语文下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与理解。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nìn)信度,无自信也。”注释:履:鞋子 度(duó):测量   度(dù):量的尺寸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反:_ 宁:_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至 之 市 而 忘 操 之。3“郑人买履”是一个_故事,这个故事告诫我们_。

2、 请再写出两个类似的成语_、_。4“之”的意思有:助词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 代词,这、那 往,请给下面句中“之”的选择正确的意思。至之市而忘操之。(_)(_)2. 阅读理解。徐孺子赏月(一)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尝:曾经。戏:玩耍。邪:文言疑问词,有时也作“耶”。瞳子:瞳仁。(二)徐家有个小孩,年方九岁,有一次在月亮地里玩耍,有人对他说:“若是月亮中什么都没有,它是不是应该更加明亮呢?”这个姓徐的孩子说:“不对。比方说人眼中都有瞳仁,没有瞳仁就看不见光明了。”鉴赏感悟:本文描写了徐孺子的机智风趣,把一个问题

3、巧妙地回答到极致:他把人的眼睛和月亮做了比较,他不是正面回答提问者的问题,而是借助了某样东西来告诉提问者他的回答。文章语言简练,叙事清楚,把徐孺子的特点描写的淋漓尽致。1文段(一)是文言文,对照文段(二)读懂它的意思。2根据文言文注释,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尝: 戏:  邪: 瞳子:  3与文段(一)中“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在文段(二)中用“   ”画出。4理解加点词的意思。“人语之曰”,“之”指的是_。“无此必不明”,“此”指的是_。5你认为徐孺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他与杨氏之子,哪些

4、特点值得我们大家称赞?_3. 阅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惠:_   诣:_   乃:_   示:_2结合文意,照样子,写一写。杨氏   杨梅 杨家水果_  _  _3“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解释这句话的意思。_(2)这句话精妙极

5、了,妙在何处?_4. 重点段落品析。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A.排比 B.比喻 C.拟人2第一自然段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用横线画出中心句。3第二自然段中,作者列举了这些事物

6、,想告诉我们什么?_5. 课内阅读。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对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人有鬻盾与矛者(买)。B.其人弗能应也(楚人)。C.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你)。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_3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了什么启示?_4请用“自相矛盾”写一句话。_6.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蝴蝶泉(山麓)有树大合抱,倚崖而耸立,下有泉,东向漱根窍而出,清洌可鉴(ji

7、24;n  qiàn)。泉上大树,当四月初,即发花如蛱(xià  jià)蝶,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及于泉面,缤纷络绎,五色焕然。游人俱从此月群而观之,过五月乃已。1划去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2选择带线词的解释,在括号里打“”。  (1)东向漱根窍而出  东面(   )   向东(   )  (2)清洌可鉴  照(   )   镜子(   )  (3)过五月乃已 

8、60;已经(   )   停歇(   )3解释带线字的意思。  (1)倚崖而耸立(   )  (2)东向漱根窍而出(   )  (3)清洌可鉴(   )  (4)五色焕然(   )  (5)游人俱从此月(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洌(   )   耸立(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须翅栩然,与生蝶无异。  _  (2)又有真蝶千万,连须钩足,自树巅倒悬而下。 

9、 _7.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叶公好龙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u)窗,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五1“叶公好龙”中的“好”应读作“_”,意思是“_”。2叶公是怎么“好龙”的?请用“”画出相关语句。3从“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中你感受到了什么?_4用自己的话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_5这个故事讽刺了。A.像叶公这样喜欢像“龙”而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东西的人B.像叶公这样胆小如鼠的人C.像叶公这样心口不一,嘴上说喜欢某事物,但并不是真的喜欢的人8. 古

10、文阅读。人生小幼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注释)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题目为编者自拟。专利:专注集中。已:同“以”。表示时间、方位等界限。灵光殿赋:即东汉辞赋家王延寿创作的一篇赋。坎壈:困顿,不得志。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合适的解释。(1)固须早教,勿失机也(_)A坚固的 B一定C坚决地  D同“故”,因此(2)十年一理,犹不遗忘(_)A温习,复习  B道理,义理C治理,管理  D理

11、睬,理会2说说下列解释对应文中的哪个句子。但是,人难免会有困顿的时候,即使在青少年时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也应该在晚年时抓紧时间学习,不可以自暴自弃。_3七岁时学习和二十岁以后学习,会有什么不同?请用原文作答。作者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是为了说明什么?(1)七岁时:_(2)二十岁以后:_(3)说明:_4下面对作者观点概括最准确、最全面的一项是()A.要在年轻时抓紧一切时间学习。B.少年时是学习的最佳时机。C.如果年少时学习被耽误了,到年老时也无法补救了。D.学习的正确态度是:年少勿失良机,年老不可放弃。9. 阅读理解。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

12、25;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令誉:美好的声誉。语:对说。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昼寝:午睡。托寐:假装睡着。酒以成礼:饮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

13、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陈郡阳夏(ji)(今河南太康)人,东晋政治家。死后追赠为太傅。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文义:文章的义理。俄而:不久,不一会儿。骤:急。欣然:高兴的样子。欣,高兴。然,的样子。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小名胡儿。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未若:不如,不及。公大兄无奕女:指东晋诗人谢道韫(yùn),谢无奕之女,聪慧有才辩。无奕,谢安长兄谢奕,字无奕。1结合注释,理解句子的大意,推测加点字词的正确意思。(1)复问会:“卿何以不汗?”(_)(_)复: A

14、回去,返回。 B回答,回报。 C又,再。 D重复,重叠。何以:A用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做什么。(2)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_)(_)值:A价格,价钱。 B物和价相当。 C值得,有意义。 D遇到。服:A衣服,衣裳。 B承当,担任。 C信服,服从。 D吃(药)。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1)毓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_(2)未若柳絮因风起。_3读上面的小古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完成练习。(1)选文(一)的两个主要人物是钟繇的儿子_和_。(2)选文(一)写了钟氏之子的两件事,请你用通俗的话简单概括一下。第一件事:_。第二件事:_。(3)简单分析选文(一)中两个孩子的特点。对号

15、入座。兄弟俩虽然都聪明,但性格上各有千秋:_遵守礼法而知畏惧,有忠臣的品格;_则和钟毓不一样,他有智谋、有勇力。4分析选文(二),探究语言的魅力。(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上面这句话概括了谢太傅一家咏雪的背景,精练地交代了咏雪的时间是_,人物是_,事件是_。(2)选文(二)中兄妹两人一个把雪比作盐,另一个把雪比作柳絮,谢太傅认为哪一个更好呢?说说你的看法。“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与下落之态和盐比较接近。“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一种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_(3)“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怎样的家庭氛围?这些词语营造出_的家庭氛围。10. 课内阅

16、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 ,心眼既不专一, ,决不能记,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1将短文内容补充完整。2解释文中加点字。谓:_ 急:_3用自己的话总结上文的读书方法。_4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上述的读书方法对你的启示。_11. 古文阅读。古人谈读书(节选)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士人:_   下流:_

17、2写出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_3本文告诉我们读书一要有志气(志向):二要有_,三要有_,这三方面是缺一不可的。4读懂文言文,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A.借助注释 B.联系上下文 C.使用工具书 D.以上都是5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说短文中的哪些内容对你有启发。_12. 课外文言文阅读。酒以成礼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注释)本文节选自世说新语,题目为编者自拟。钟毓(yù):字稚叔,三国时期魏国太傅钟

18、繇之子,司徒钟会之兄。会:钟会,字士季。三国后期曹魏重要谋臣和书法家。既而:一会儿,不久。何以:即“以何”,为什么。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寝:_(2)因:_(3)时:_2下面句子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且托寐以观之。译文:父亲姑且假装睡着来看他们(做什么)。B.既而,问毓何以拜。译文:既然问钟毓为什么要行礼。C.酒以成礼,不敢不拜。译文: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不敢不行礼。D.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译文:偷本来就不是礼仪,所以不行礼。3你认为钟毓和钟会兄弟俩哪个更有道理?_13. 课外阅读。约不可失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注释: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虞人:掌管山泽的官。罢:停止,取消。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魏文侯与虞人期猎(_)(2)是日,饮酒乐,天雨(_)(3)公将焉之(_)(4)岂可不一会期哉(_)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3翻译下面句子。乃往,身自罢之。_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侯表现出来的_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