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区邻里关系调杏学院:国十资源学院年级:2014级姓名:丁睿婷班级:6JI1、 调查背景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关系融洽,不仅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所提倡的一种美德。和睦友爱的邻居不仅能在生活上相互照应,而且也会相互给与情感上的慰藉,思想上的启迪和安全上的保障。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口也快速增长,城镇化渐渐普及,住房也由原来的平房变为现在的小区高楼,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在这个急剧变迁的年代,作为现代文明敏感区和前沿阵地的城市,其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邻里关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人们发现,原先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
2、的邻里关系逐渐走向了平淡和疏远,变得越来越淡薄和冷漠。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多样,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城镇居民邻里关系的问卷调查。2、 调查基本情况调查时间:2016年1月13日2016年2月20日调查地点: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调查对象:小区居民(年满16周岁者)调查方法:以问卷形式让受访者填写3、 调查目的人们从传统的居住模式进入新型的居住环境;高大的建筑楼,冰冷的防盗门,各样的乡音等使得亲密的邻里关系逐渐被冷漠替代。可是喧闹的都市之中,邻居依然还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人。针对逐渐冷淡的社区邻里关系,我们对某些社区进行了抽样问卷通过对社区业主的问卷调查,了解和整合邻里关系的各种问题,对此提
3、出合理化的建议。4、 调查意义1. 明白社区成员对邻居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与邻里之间交谈情况如何,对现在的关系提出建议。2. 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邻里之间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互通有无、相互支援、共同发展生产、共同走上致富道路。良好的邻里关系有利于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3. 大家知识文化水平也不相同,因此作此调查能够让我们了解到他们对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态度。为我们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和居民自治提供参考依据。4. 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在冰冷的防盗门清脆的声音里包含了不信任,陌生,距离。我们承认邻里关系由从前的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但是也影响和阻碍了进一步交流。通过本次调查也是想了解社区居民的看法,
4、从而提出解决方法。5、 调查过程在寒假期间,通过过年走街串巷的机会对各地的一两户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有的人很乐意帮助,快速的填写了表格,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这些问卷有抵触情绪,认为这些问题有涉及他们的隐私,并不是很愿意填此问卷。6、 调查结果1 、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现状现在的城市建房都采用修建单元楼,独门独户。相比农村建造庭院式住房来说,城市居民邻里之间的串门越来越少,邻里关系越来越生疏。甚至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同一个单元楼里住了几年还不知道楼上楼下邻居叫什么名字。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水平的提高,邻里之间的需求互助自然减少,这种客观的现象势必会拉远邻里之间的关系。邻居间关系生疏,人情冷淡这是如今社会普
5、遍存在的问题。2、邻里关系疏远的原因邻里关系态度的转变:过去的邻里之间相互接触频繁、关系密切,邻里之间相互走动的较多。现在的邻里关系表现为:邻里之间基本没有太多的走动人与人之间相对冷漠。背景复杂化:过去大家都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或者家里传下来的房子里。所以大多是几代人甚至更长时期的邻居,所从事的工作差异不大,相互了解深,关系非常的密切。但是现在的社区里,居民从事的工作,祖籍,社交群体,亲戚朋友等关系千差万别。尤其是居民的团体活动太少。背景的越来越复杂从而相互间表现出陌生,有距离。社区文化没有形成:现代社会中,许多的社区街道都已经组建起了社区中心,但由于宣传力度的不够,以及面向的人群主要是以中老年
6、人群为主,对于年轻人的社区文化感建立仍有待提高。社会流动和迁徙减少了交往的可能性: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工作繁忙,心理压力也大,更换工作的频率比以前大大提高,因此就需要在城市之间或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进行迁移。人们为了减少上下班的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需要更换住所。人们为了在竞争中取胜,获得社会认可,实现自身价值,工作时间会大大增多,进而悠闲的时间则变少。平时工作时间大多离开家里,回到家里又忙于个人事务,节假日要外出游玩,人们无暇顾及邻里交往,因此影响了邻里间的关系7、 调查后建议如何改善邻里关系现状:创建文明、融洽的新型邻里关系对现代人来说更合适,社区居民和居民委员会都应该为此而努力。首
7、先,社区在这方面应该负起责任,应该组织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增进邻里之间的关系。这个可以从老人和小孩下手,年轻人都忙着工作没有时间,而老人小孩有空余的时间,可以把这一类人组织起来,以他们为纽带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活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文艺演出、社区居民体育比赛、社区居民聚餐,餐点由居民自己烹饪再次,居民要积极参与活动,前面的心理进行了转变,那么行动就是这个过程。一回生二回熟,多次的沟通交流就会成为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也是有利于居民自身的发展。在此针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提出几点倡议:1)每日和邻居问声好2)积极参加居委和业主委员会召开的活动3)邻里之间产生矛盾,和平处理,切勿伤
8、了和气。4)邻里之间常关照,社区活动不能少。精选文档,供参考!结束语:邻里和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谐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建立新型邻里关系,不是说要完全回到过去,而是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的基础,提倡一种符合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新准则,一种新的公德意识。这是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邻里能够起到很大作用,大家彼此在生活中互相帮助,小区有事大家可以一起商量,一起解决问题,有助于促进邻里彼此之间的关系,将小区的环境和谐进一步发展至最大,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邻里关系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将邻里
9、关系做到最好,无疑对中国的发展有巨大的推进作用,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努力推动社区邻里关系大力和谐发展。精选文档,供参考!以下是这次调查问卷:调查时间、地点:被调查者基本情况原住址:受访者年龄:受访者家庭成员构成:邻里关系调查现住址: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员数、受教育程度、常住人口数)1、现居住年限,现房屋建筑形式(平房/多层/高层),居住楼层,是否影响出行?。2、住区现居住户数(被调查者的估算),人员构成(原村人/混合模式)。调查内容转型前转型后3居住形态A、单家独户B、几户聚居C、今自建D、小区4对住区人员的熟悉程度A、非常熟悉90%B、熟悉60%C、f30%D、燃悉10%5对居住条件的评价
10、好A、很好B、好C、一®D、不女fE、差6对邻里关系的评价A、很好B、好C、一®D、不女fE、差7日常交往对象A、亲戚B、令IWC、牌友D、小孩家长E、同事F、朋友8交往方式A面谈B借助通讯工具C参加活动9日常交往频率人、数次B、每次C、数天一次D、更长10日常交往的活动范围A、本单兀楼B、本社区C、外社区D、本村E、外村11日常交往的地点A单元门前B社区门口C摊贩前D自家门口E其它12主要话题A唠家常B工作事务交流C其它13交流时长A十分钟之内B十分钟之外14、是否存在串门的行为(是/否),串门的经常范围15、不愿意串门的原因(A、换鞋麻烦B、拘谨C、不方便等)16、现经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短期仓库租赁合同2025
- 自建房买卖合同模板
- 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5月综合试题数学试题含解析含解析
- 嘉峪关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一模)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新疆兵团八师一四三团一中2024-2025学年高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数字录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数据结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工程项目融资》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2025年高三开学摸底联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泰山职业技术学院《医患关系及沟通技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卷-2025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预测卷(解析版)
- bim安全教育试题及答案
- 妇科管理制度
- 初中数学课标培训
- 2025年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2015年版
- GB 19762-2025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202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ISO9001-2015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培训教程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5.青春之光》课件
- 2025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