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1页
201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2页
201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3页
201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4页
201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下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卷 时量:12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总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A、倏(sh)忽 踯(chí)躅 恬(tián)美 纤(qin)巧B、遏(è)制 咀嚼(jiáo) 恪(gè)守 飓(jù)风C、啃啮(niè) 憧(chng)憬 肖(xiào)像 陨(yn)石D、濒(pín)临 不谙(yn) 浸(qìn)沉 炫(xuàn)耀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心无旁鹜 平庸 烂恶 紫绡

2、B、身色犬马 缅怀 副员 绛囊C、格物至知 热忱 九宵 诀策D、卧薪尝胆 嘈杂 圭臬 茶峒3、下列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1)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 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2)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_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3)在万户的飞天_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A、制定 强大 试验 B、制订 雄厚 试验C、制定 雄厚 尝试 D、制订 强大 尝试4、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2分)A、一个人只为劳动,他也许能有所成就,但不能称为完美无疵的人物。B、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

3、田野,仍觉得不寒而栗。C、小刘竭尽全力跑完1500米,在跑道旁苟延残喘。D、为了骗取扶贫资金,村干部居然使出了各种办法,其行为之恶劣,令人叹为观止。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如何继续加强技能训练?为何要顶岗劳动?这些问题在下厂实习前一定要理解清楚。B、我要说,几乎如果还不是全部的话每一个雄心勃勃的人都注定不可能完全实现他的理想。C、洪战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认为“生命因责任而凝重”。D、瞿秋白、张太雷、董存瑞这些著名的人民英模,他们的名字就是一首美丽的诗歌。6、对下列各句中使用修辞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天生我材必有用。(夸张)B、三个臭皮匠

4、,顶个诸葛亮。(借代)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偶)D、我不是最美丽,但我可以最可爱;我不是最聪明,但我可以最勤奋;我不是最富有,但我可以最有情趣。(排比)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全校没有一个人不认为成华同学能考上重点大学,不是他一贯努力学习的结果。B、电子门票,这种从未听说过的东西,今天已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C、一位日本经济大臣曾指出,亚洲经济的盛衰取决于中国经济的增长。D、刚刚上市的这种玉米,是经过改良而制成的,带有水果味,被称为“水果玉米”。8、下列各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是苏轼,号东坡居士,我国北宋

5、文学家。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B、琵琶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运动。C、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诗人艾青,原名蒋海澄。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忧郁、悲愤。D、沈从文曾有“海派”作家之称,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课文边城就是其中的代表作。9、对雨巷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这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B、雨巷运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中的“我”“雨巷”“姑娘”并非是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

6、征意味的抒情形象。C、雨巷运用了复沓重唱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强化了音乐效果,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D、诗中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10、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 , , , , , 。我渴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 痛苦的呼号的回声在我心中回荡 饥饿的儿童 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 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A、 B、 C、 D、11、根

7、据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4分)(1)_,更那堪冷落清秋节。(2)今霄酒醒何处?_ , 。(3)大江东去,浪淘尽,_ 。12、口语交际(2分)假如你是一名商品推销员,请选择一种商品,向客户介绍该商品的使用方法。_ 13、下面一则“征稿启事”中有4处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4分) 征稿启事爱好文学的同学们:为了丰富校刊晨钟的内容,特征求下列内容的稿件:园丁颂歌、班级新事、学习心得、读书笔记、思想火花等。来稿要求内容健康,文字简洁,字迹清晰,篇幅以不超过千字左右为宜。请写明真实的姓名和所在班级。 2009年5月2日 晨钟编辑部 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5题。(8分)天然气

8、水合物又称可燃冰。20世纪70年代,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洋中钻探时,发现了一种看上去像普通干冰的东西,当它从海底被捞上来后,那些“冰”很快就成为冒着气泡的泥水,而那些气泡却意外地被点着了,这些气泡就是甲烷。据研究测试,这些像干冰一样的灰白色物质,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晶形成的固态混合物。目前的科研考察结果表明,它仅存在于海底或陆地冻土带内。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外观呈白色,形似冰雪,可以像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因此,人们通俗、形象地称其为“可燃冰”。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可燃冰的能量密度非常高,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开采的石油、煤炭等能源正在不断减

9、少,许多国家正在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可燃冰的发现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一些国家相继把可燃冰作为后续能源进行开发研究,对可燃冰的科学考察取得可喜成绩。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在海底获得了可燃冰实物样品,而加拿大在冻土带内找到了可燃冰。综合考察表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巨大。据保守估算,世界上天然气水合物所含的有机碳的总资源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2倍。特别是天然气水合物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几乎没有污染,是一种绿色的新型能源。从其储量之大、分布范围之广和应用前景之好来看,它是石油、天然气、煤等传统能源之后最佳的接替能源。可燃冰点燃了人类21世纪能源利用的希望之光。14、从原文看,下列对“

10、可燃冰”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可燃冰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地质工作者在海洋中钻探时发现的。B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混合物,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结晶形成的。C可燃冰仅存在于海底大陆坡或陆地冻土带内,其他地方不可能存在。D可燃冰的外观呈白色,形似冰雪,含有甲烷,可以直接点燃。15、 概括划线句子“可燃冰点燃了人类21世纪能源利用的希望之光”的理由。(6分)答: (二)阅读雷雨片断,回答1620 题 (10分)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鲁侍

11、萍 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16、句表现周朴园说这话的感情是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惊疑17、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

12、#160;   C.老于世故     D.伪善残忍18、句有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即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D.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19、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

13、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20、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三)阅读这段文言文,

14、完成2125题。(12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

15、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21、选出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求学的人) 今之众人(许多人)B士大夫之族(家族)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C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 术业有专攻(学习,研究) D余嘉其能行古道(古人从师的风尚) 郯子之徒(徒弟)22、选出对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说明不正确的一项 A吾从而师之(省略句) B师者,所以

16、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C不拘于时(被动句)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定语后置)23、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的说法和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君子不齿(名词作动词,看不起) B位卑则足羞(形容词用作名词,卑微的人) C吾从而师之(名词用作动词,学习) D而耻学于师(意动用法,以为耻)24、对这两段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25、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三、作文题(4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古今中外,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追求”就是用积极的行动来争取达到某种目的。追求,会演绎出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故事;追求,会碰撞出五光十色的思想火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