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于继红(论文)_第1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于继红(论文)_第2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于继红(论文)_第3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于继红(论文)_第4页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于继红(论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是我们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理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通俗地说,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的认识上,从不懂到懂、从不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

2、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佳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几点策略:一、深入解读,创造性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信息源,是教师教学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准。教材中一些情境平淡,缺乏浓厚的生活气息,那种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教学方法,只会把学生困于狭小的天地里,严重制约学生的发展。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教师善于应用。”如果教师能在深刻领会教材编写的意图的前提下,充分开发教材的潜在功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开发,重组出具有迁

3、移性、思考性的数学活动,那么我们的学生便能在短时间里学习到最有价值的知识,这肯定是一节高效率的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不是为了教材而教学生,是为了学生而使用教材。例如,“统计”知识,学生只有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数据统计的思想和有关概念,因此,这部分内容在呈现方式上要强调数据统计的过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教材呈现的是一个教师带领几个学生参加花展的情景,通过观察图画中花的颜色和每种颜色花的数量,完成课本上的条形统计图。教学本课时,我考虑到学生生活中缺乏看花展的体验,通过看图学习,很难体验完整的数据收集过程

4、,于是决定对教材所呈现的情景进行改动,改成自己学校的一幅画面,教学情境变得更真实,学生倍感亲切,兴趣浓厚,很快完成印发的条形统计表格。二、营造竞争的课堂教学氛围儿童的天性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好胜心强。因此,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竞争不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学生在竞争中非常活跃的,连后进生都不甘示弱。在口算时让学生开火车,哪组开的快;在解应用题时,让学生比一比,谁的解法多,思维活;在总结新课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有创意。 如在

5、教学乘法分配律一课时,由于内容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课前教师创设现场师生交流师:我们班谁最厉害,你们欣赏他什么;生:欣赏他算得快!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谁算得快。然后出算式分男、女两比赛,这竞争机制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比赛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体为竞争对手,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成为竞争对手等等。把竞争带入课堂,利用学生自尊心、自我表现欲、荣誉感强,好胜不服输的心理特点,在教师的引导带动下便可为课堂教学创设一种适合学生的竞争气氛,学习的气氛浓厚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高涨,取得的效果当然也就明显了。三、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双边统一的活动过程。任何学生在走进课堂之

6、前,都不是一张白纸。根据建构主义的观点,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每个人的接受是不同的,学习者在认知、解释和理解世界的过程中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一)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性知识的有效性是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学生而言,教学知识的有效是指新观点、新材料,他们不知不懂的,学后奏效的内容。教学内容是否有效和知识的属性以及学生的状态有关。第一,学生的知识增长取决于有效知识量。教学中学生知识的增长是教学成败的关键。第二,学生的智慧发展取决于有效知识量。发展是教学的主要任务,知识不是智慧,知识的迁移才是智慧。在个体的知识总量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具有同样的迁移性,

7、而是其中内化的、熟练的知识才是可以随时提取,灵活运用,这一部分知识称为个体知识总量中的有效知识,是智慧的象征。第三,学生的思想提高取决于有效知识量。这种知识是指教学中学生获得的、融会贯通深思熟虑的、实在有益的内容,即有效知识。第四,教学的心理效应取决于有效知识量。通过对知识的获取产生愉悦的心理效应,才能成为活动的原动力和催化剂。(二)注重学习过程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

8、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尤其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或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更要教师及时加以点拨指导。有效的学习过程还可以通过游戏实施。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无意占优势,尤其是低年级往往表现出学前儿童所具有的那种对游戏的兴趣和足劲要求,他们能一连几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9、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如在教学“可能性”时,课的一开始,我利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游戏,“石头剪子布”导入新课,把学生仍较涣散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饶有兴趣,而且使学生很好地体验到教学内容的情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在愉悦的游戏中初步体验事情发生的不一定性。 接着进行第二个游戏“摸球游戏”,通过学生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到游戏中存在“一定”、“不可能”、“可能”。然后进行第三个游戏“猜球游戏”巩固了新知。在学生掌握新知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哪些现象是一定发生的 ,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哪些是可能发生的,并且要求学生在

10、表述时,会用上“一定”、“不可能”、“可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最后进行第四个游戏“闯关游戏”,共有四个关口,分层设置,适合不同的学生发展,巩固了新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本节课始终贯穿于游戏中,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有效的学到了新知,巩固了新知 。(三)注重课堂评价的有效性 “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教师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要引导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能避免导致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激活课堂的作用。另外恰当运用数学语言评价,利用“客观评价策略”、“关注差异策略”、“多元评价策略”、 “质的评估”等记录学生的各种进步,反映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和他们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