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环境的现状分析_第1页
中职德育环境的现状分析_第2页
中职德育环境的现状分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职德育环境的现状分析【摘要】环境对中职生的德育影响作用巨大。在经济开发、社会转型时期,环境对中职德育工作的影响更加复杂。本文分析了中职德育环境的构成及现状,并初步探讨了各环境因素对中职德育的作用。【关键词】中职德育环境现状一、中职德育环境的内涵德育环境的涵义极为广泛,据教育大辞典,德育环境是指教育者为实现德育目标、任务而设置或使用的、具有教育因素的环境。这是狭义的德育环境。另外有许多学者把德育环境的外延扩展到整个社会环境,成为广义上的德育环境,指对德育活动的目的、进程、效果以及德育对象的道德品质、思想修养、行为习惯等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发生作用的一切主客观因素的总和。根据狭义的德育环境,中

2、职德育环境专指学校的内部环境,可划分为硬件环境(物质环境)和软件环境(精神环境)两个层面。硬件环境是由具体事物构成的设施环境。软件环境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由校园管理、规章制度、组织纪律等组成的组织管理环境;二是人际关系环境;三是由校园社团组织及其文化活动和文化氛围构成的文化环境;四是学校内部的虚拟环境,这里专指网络环境。广义的中职德育环境可以划分为家庭、社会、学校、虚拟环境四大部分:家庭德育环境主要由家长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等方面构成;社会德育环境依据其构成要素分为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依据其育人的构成要素,分为教学与学习环境、管理与校风环境和硬件设施

3、环境,即狭义的中职德育环境;虚拟德育环境即网络上对学校德育产生影响、发生作用的一切因素。综上所述,中职的德育环境,就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的特征来概括,应该是教书的育人环境、管理的育人环境、校园文化的育人环境、社会文化的育人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学校、虚拟教育环境的集合体。二、中职德育环境的现状2006年11月初至12月底,笔者就南宁市中职学生德育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学校共有6所学校:广西药科学校、广西理工学校、广西幼师、广西水产畜牧学校、广西轻工业学校、广西高级二轻技工学校等。通过问卷调查,笔者获得了许多很可贵的数据,这些数据客观描绘了目前中职学生的德育思想状况,显现出

4、在家庭、学校、社区教育中,中职学生德育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家庭德育环境主要指学生的家庭情况,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价值观念及处世态度、文化水平、教育程度、相互关系等,这些因素都会促进或制约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是道德教育的摇篮,是孩子最直接的德育场所,而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德育环境是一个人道德成长的初始环境,决定人的观念的原始取向,对人一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家庭德育环境不好,学生在性格、心理、情感、品质等非智力性因素以及学习、创造等智力性因素方面,都会表现出与他人不协调、不合作、敌意、格格不入等行为方式,这样的

5、学生往往使学校德育工作出现被动和失控。许多家庭因为德育不到位,客观上是在做消解学校德育成效的工作。笔者对南宁市6所中职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中职生与父母沟通情况良好的仅占48%,子女与父母双方互相理解、互谅互让的占65%,有15%的被调查者表示父母不曾对其进行礼仪教育,这说明部分学生家庭教育可能有残缺。有25%的家庭没有对子女进行交友指导,这与我们的教育经验相符。有些学生终其中职生涯,朋辈关系仅限于同乡,与其他人少有交往,关系也不融洽,在面对老乡会的邀请时,被调查者有43%选择参加,这表明了中职生择友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在家教内容当中,重视智育的仅占16%,并无特别要求的占7%,说明了

6、部分中职生父母对孩子成长的认识是片面的。以上的调查结果大致勾勒出了中职生家庭德育环境的概况,即家庭环境对中职生的德育影响力不足、方向不明。就此结果而言情况不容乐观,部分中职生在校表现出来的不良习惯明显与家庭德育有关。社会德育环境是家庭、学校德育环境的延伸、补充和拓展,其德育资源丰富、感染力强,具有极大的覆盖面、辐射力和渗透性。社会德育环境是国际国内存在的对学校德育活动及学生思想品德产生影响的宏观德育环境系统,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政治环境是指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如国家的教育方针、人才的培养目标、办学方向等。经济环境是指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文化环境是指人们在社会精神文化支配下的

7、各种行为联系而构成的社会文化关系氛围。由于社会德育环境是由经济、政治、文化互动体系构成的一种结构状态,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全面性、突变性等特点。这种影响,有时使德育工作者难以预料又防不胜防。笔者对南宁市6所中职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86%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喜欢流行文化,75%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有崇拜的偶像,87%的被调查者喜欢从报刊杂志了解社会文化内容。从以上可知中职生对流行文化的支持率远高于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在管理中笔者也体会到,学生的发型、衣着、行为习惯等受社会文化影响较大。学校德育环境是指学生在校园内所感受到的并影响其道德素质及行为方式形成与变化的一切外部因素(条件)

8、的总和,主要指学校的校园、教职工、教育内容、校园文化、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因素构成的境况,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如学校自然地理位置、空间构造、校容校貌、基础设施、教学设施、人文景观等;校园文化环境,如校园文化活动的设施、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等文化氛围;校园人际环境,如学校中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从校园内有形的建筑、设施到无形的文化氛围、学习气氛,从知识教学到人际交往,从各种管理制度到日常行为习惯,都是学校德育环境的基本要素,它们共同构成对学生产生规范、引导和长效影响的德育资源。学校德育环境具有系统性、综合性、社会性、规范性、主导性、集体性和开放性等重要特征,在德育活动中这些

9、特点可以使得社会德育、家庭德育的内容理论化、系统化;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识别、抵制和消除社会、家庭中不良因素的能力。学校德育环境与个体内部道德环境、家庭德育环境、社会德育环境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它们共同构成影响个体道德素质形成与变化的重要条件。笔者对南宁市6所中职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不了解的占被调查者的68%,消极对待校纪校规者占61%;有38%被调查者表示不喜欢校园生活,有68%的被调查者不喜欢学校设置的课外活动。就上述调查结果而言,学校德育环境对中职生的影响力偏低,这一点在学校的管理中也可以印证。虚拟环境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手段形成的、具有周围环境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作

10、用的众多特点,而又非周围环境的一种状态。它特有的逼真、自治、开放和符号性等特点,使得网络环境蕴涵着巨大的德育价值,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德育信息资源共享,而且拓展了道德社会化主体的内容,为自主型”道德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德育从另一个角度提高了网络在社会中的地位,催生了一种新型的虚拟德育范式,促进了应用伦理学科的向前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动态立体超时空、信息的高集成性、丰富全面性、互动性、开放性和可选择性,更能满足学生求知、求新、求异的愿望,而网络的虚拟性、隐蔽性又给人们尤其是未成年人逾越社会规范创造了空间。网络将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呈现给人们,社会意识不再单一、固有,而是完全多元和开放,既有积

11、极的正面效应,也有潜在的负面效应。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模糊了,可以说虚拟环境对新时期中职学生的思想影响日益增强,虚拟化特征易导致中职生产生心理障碍。笔者对南宁市6所中职学校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51%的被调查者认为互联网信息半真半假,这表明了部分学生对互联网信息还是有一定的鉴别能力的。44%中职生上网的一个主要内容是聊天,其次是娱乐,这占被调查者的35%,详细调查包括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等,而浏览信息和学习者比例很低,分别占12%和6%;高达23%的被调查者经常(平均每周两次以上)通宵上网,说明这部分学生已有较深的网瘾,30%的被调查者自认为对网络相当沉迷。以上调查总

12、体上说明了部分中职生对网络的使用是不恰当的,例如通宵上网;把网络主要当作娱乐、沟通的工具,对于网络的资讯、互动学习的功能没有充分利用等。综合以上调查结果,笔者认为虚拟环境对中职生的德育作用处在部分失控的状态。三、结语德育环境对中职生的道德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影响德育实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德育环境对人的思想影响不是强制的、有形的,而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间接的、长效的,对德育的正负影响具有强化的作用。但是促进青少年道德健康成长的德育环境并不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中职学生所处环境与其他同龄人有所不同,受环境的影响也有所不同。目前对中职德育环境的研究较少,新旧环境的作用错综复杂,因而有必要对中职德育环境作更深入的研究,努力寻找对策,尽量让环境的强化作用顺应德育要求。也就是要使德育要求与环境影响在性质上一致,导向上相同,充分挖掘环境中存在的德育资源,增强环境对德育的正向影响力度,以尽可能的提高中职德育实效。中职生群体相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他们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思辨能力、自控能力以及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等方面相对缺失。很多学生人生目标模糊,学习动力不足,情感脆弱,自律能力和行为规范差,对他们实施教育和管理难度较大,环境对他们道德形成的影响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