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规制_第1页
分析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规制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分析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规制一、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现状剖析未成年人成为新闻报道的主角,却鲜以正面形象出现。中国人民大 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陈力丹教授曾经对新京报 2009 年 2 月 22 日7 日版面做过一个关于未成年人报道的小统计, 17 篇关于未 成年人的报道中 75%描绘未成年人被遗弃、生病、受伤、犯罪等负面 形象。笔者通过对大量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整理与分析之后, 发现新 闻媒体主要对以下三种未成年人进行了集中报道 :( 一) 未成年加害人 在社会转型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己经和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 世界三大公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直是新闻媒体追随的焦点。如 李双江之子涉嫌轮奸,从百

2、度指数上搜索李天一,可以发现事发后, 随处可见李天一这个名字出现在各大媒体的新闻标题里。 李双江之子 作为未成年人,即使作为加害人,也应当享有法律保护,而新闻媒体却在狂轰乱炸的报道中频繁使用其名字及照片, 有些甚至以李天一确 定为未成年人,曾寻衅滋事或加重量刑、李天一涉嫌轮奸被批捕,确 定其为未成年人为标题作为新闻刊发。( 二) 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人由于心智不成熟, 对外界的侵害缺乏反抗能力和保护能力, 经常成为各类犯罪的侵害对象,主要集中在性侵害、拐卖、家暴等。在这些未成年人作为被害人的案件报道中, 案件细节和被害人隐私被 新闻媒体一一曝光。如贵州金沙县女童杨科贤被亲生父亲虐待一案的相关新闻

3、报道,受 害人杨科贤的亲生父亲用杨某某来称呼,而作为受害人的 11 岁女童 却被以真名报道,面部形成多处疤痕,头顶大部分毛发不生、开水烫 头、角线缝嘴、跪碎玻璃等等词句和字眼让受害人隐私全无 ; 有些新 闻报道中没有对周围的信息进行处理,如贵州金沙县石场乡构皮村, 如此具体的地址,使受害人的隐私根本得不到保护。( 三) 未成年受助人 经常可以看到有关震后小学重建、资助山区贫困失学儿童、农民工 子弟等的新闻报道,当然, 这些报道通常是具有公益性质的传播,是 体现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方式。未成年人公益传播的出发点是为了帮助未成年人,但在新闻报道的 过程中,不免出现偏颇。以未成年人为卖点的公益传播

4、,落脚点却不 是未成年人,而是学校、医院、企业等等。在这些新闻报道中,为凸 显其他角色的重要性,未成年人变成了配角、失去了尊严,未成年人 的隐私得不到保护、名誉得不到尊重,一切为了新闻报道服务,为了 所谓的公益而服务。事业性质,企业化运作是中国新闻媒体行业的具体运作模式,作为 企业,中国媒体必须自负盈亏寻求生存, 全国超过万家媒体齐步挤入 市场谋求发展空间。 电台、 电视台 95%以上收入来自广告, 报刊除发 行收入外,98%收入来自广告。广告市场僧多粥少,竞争之激烈近乎 残酷。在这样的传媒市场环境下,收视率和发行量关系广告的投入多少, 便成为衡量一个媒体是否优秀、 能否存活的关键因素, 这就

5、导致未成 年人成为新闻报道主要对象的同时, 各种隐私披露、 案件细节透露现 象屡禁不止。 不论媒体是不知法律抑或知法而犯, 这样不负责任的报 道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二、未成年人新闻报道的规制 大众传播学借鉴了心理学家艾伯特班都拉的模仿理论,认为儿童通 过观察媒介内容, 与其中某些角色或行为认同,并意识到在某些情境 下模仿会产生有益结果,那么当这种情境出现时,儿童会发生模仿行 为。 这种模仿行为可以通过媒介不断强化, 形成长期行动。相当多的 学者都认为新闻报道对受众尤其是未成年受众有着较大的示范作用 和引导作用。面对鱼龙混杂的媒介环境,未成年受众极易受到犯罪引导,并产生 价值扭曲。为此,对于未成

6、年人的新闻报道亟需规制。( 一 ) 法律规制2005 年广播影视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实施方案 ( 试行 ) .2013新修订的出版管理条例 ,都从媒体从业者的角度明确规定了未成 年人报道、出版的界限 ;2006 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 .2013 年 1 月1 日起实施的刑事诉讼法扩大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范围。尤其是新刑事诉讼法中第五编特别程序,规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 诉讼程序。犯罪记录封存制度、不公开审理制度等,从法律层面保障 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名誉权,阻断了媒体对未成年加害人的报道。犯罪记录封存,即终生封存,为使未成年人尽快回归社会,免受社会 歧视,媒体不能对被封存犯罪记录的未成年人的

7、任何犯罪历史作任何 报道,这是明确的法律线。( 二) 媒体自律 美国媒介法和媒介伦理专家路易斯阿尔文戴认为用于新闻传播的工 具和技术本身没有道德属性, 使用者的执业行为才具有道德属性。 这 就为我国媒体自我约束提供了理论基础。媒体行业作为新闻信息的加工方,处于传者的地位,向受众传达什 么、如何传达、通过何种渠道传达,都是由媒体从业人员直接决定的。 根据麦克姆斯和肖 1972 年提出的议程设置理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 提供的信息和安排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 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 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 却可以 影响人们去想什么。对未成年人的报道,媒体从业人员下笔轻重、用 词偏差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看法及未成年人对 整个社会的印象,一个充分自律的媒体,即使某些时候禁声,也会赢 得社会和受众的认可。做一个充分自律的媒体,首先得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