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期末考试题集_第1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_第2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_第3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_第4页
马哲期末考试题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三、辨析题1哲学就是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错误。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在实践中自发地产生对各种具体事物的观点和看法,形成了朴素的世界观。当世界观还停留在不系统的、零散的状态,还缺乏理论论证时,它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在概括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基础上,把自发的世界观上升为自觉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哲学家经过理论论证的、形成逻辑体系的思想理论。上述命题混淆了哲学与自发的世界观之间的区别。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错误。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

2、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在哲学上区别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所以,不能把哲学基本问题只归结为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3为理想而奋斗的是唯心主义,追求物质享受的是唯物主义。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只能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方面,即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来确定,这是唯一正确的划分标准。凡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的就

3、是唯心主义,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的就是唯物主义。除此之外不能用其他的划分标准,上述命题是用错误的划分标准来美化唯心主义,贬低唯物主义。 4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都是不可知论。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不能等同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基于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不同哲学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区别的。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肯定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坚持了知论的立场。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

4、性,在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也是可知论者。只有一部分否认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者。 5物质就是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错误。“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一切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具体事物是物的各种表现形态。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不变的、绝对的;具体事物是有条件的、可变的、相对的。作为高度抽象的概念,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性,它寓于具体事物的个性中,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陷入唯心主义。但把两者不加区别地等同起来,就不能说明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陷入

5、旧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的局限。 6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跟“绝对精神”、“上帝”差不多。  错误。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现象共性客观实在性的抽象概括。人们虽然不能用感官直接感知“物质”,但是人们可以通过物质的具体形态来感知物质。“绝对精神”、“上帝”则是人的意识虚构出来的,不具有客观实在性,是人们无法感知的。 7形而上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否认物质世界的运动。错误。与辩证法相对立的形而上学是对“世界是怎样的”,即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回答,不是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由于形而上学不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来认识世界,其本质上是通向唯心主义的。上述观点仅表达了

6、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而并未表达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错误。 8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同样不可设想的。  正确。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以及过程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设想不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 9运动具有客观性,因而运动也是物质。  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7、;运动是物质的运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根本属性运动也必然是客观存在的。但物质和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不同的,运动不是一种物质,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10“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正确。观念的东西来自于客观外界,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才说不过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首先,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只有当客观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反映到人脑之后,才能形成意识。其次,从意识的形成来看,先要有客观对象,没有对象的存在,就没有对它的映象,反映者依赖于被反映者。此外,还要有人脑的作用,

8、对感觉经验材料进行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 11正确的意识是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错误的意识则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  错误。正确的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归根到底也是来自客观事物,而不能说是主观自生。因为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就是说各种意识形式,不论其内容如何特殊,看起来如何远离现实生活,都不可能是主观自生的,而是来自现实、来自物质世界。正确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错误的理论、荒唐的观念、离奇的幻想,也不是头脑中固有的,而仍然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只不过是歪曲、颠倒的反映罢了。 1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存在性。错误。

9、世界的统一性是关于世界有无共同本原的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上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事物和现象都不过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存在”是一个多义的、模糊不清的概念,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它既可以指物质现象,也可以指精神现象。如果以“存在”作为世界统一的基础,就会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掩盖它们之间的对立。因为唯心主义完全可以接受这个折衷主义的命题,并作出唯心主义的解释。所以,必须坚决反对“世界统一于存在”这种含混不清的说法。13 割下来的手不再是手。正确。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它要求用整体的观点认识事物。整体和部分是相互依赖的,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

10、原有的性质和意义。割下来的手,由于它脱离了整个有机整体,失去了生命,丧失了它原来具有的能够劳动的性质和功能,因而不再是名副其实的手,而只是名义上的手。 14 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生事物。错误。所谓新事物是指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不能根据它在时间上出现的先后,新事物是新产生的,但新产生的不一定是新事物;也不能根据在形式和现象上是否新奇,力量是否强大、是否完善来判断一个事物是否为新事物。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看它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15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

11、核心,因此,其他规律和范畴无足轻重。错误。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但是不能因此否定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作用。因为唯物辩证法是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所组成的科学体系,这些规律和范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内容和作用,不能随意加以否定和取消。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但这个核心正是相对于其他范畴的非核心地位而言的,如果否定了其他规律和范畴,对立统一规律作为核心也就没有意义了。 16 矛盾只存在于混乱的思想中,现实事物中根本没有矛盾。  错误。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12、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现实中充满矛盾。当现实中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自觉地反映出来,就构成辩证矛盾。混乱的思想往往是由于违反思维逻辑的基本规则,造成思想中的自相矛盾,即犯逻辑矛盾的错误,它不是现实矛盾的反映,和辩证矛盾是不同的。 17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所以斗争是不受限制的。错误。这是对“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正确命题的错误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并不是说矛盾斗争性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或斗争性的存在不需要条件,而是说它能够打破既有条件的限制,使矛盾的斗争表现出在任何条件下都要贯彻下去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受同一性制约,矛盾的同一性制约着矛盾斗争的

13、形式和界限。所以,从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上来看,说矛盾的斗争不受限制也是错误的。 18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一般是指同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它不包括具体事物的各个不同的特点。所以,不能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个别存在于一般之中,这种说法颠倒了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没有独立的存在形态,它们存在于个性、特殊性之中,通过特殊性而存在。所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1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矛盾的普遍性

14、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普遍性、共性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或方面大致地概括特殊,它只是特殊的一部分、一方面或特殊的本质,特殊性、个性不可能完全包括在普遍性之中。而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则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这种关系不适用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之间的关系。 20 两点论就是均衡论,重点论就是一点论。错误。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唯物辩证法的重点论是指,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

15、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两点论是有重点、有主次的两点,而不是不分主次,等量齐观,“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重点论是在两点基础上的重点,而不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均衡论和一点论是在矛盾发展不平衡性问题上的形而上学错误。 21 质和事物是直接同一的,量和事物不直接同一。  正确。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它使这一事物是它自身,并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所以,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首先,质和事物的存在不可分割,没有无质的事物,也没有离开事物的质。其次,当某事物的质发生变化,那么该事物也

16、就转化为其他事物,即“质变则物变”。量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也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也不会使一事物转化为其他事物。 22事物的“度”是指事物质变的关节点。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数量界限。度的范围和界限的两端就是关节点,也叫临界点,它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变化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到了这个关节点,量变就要引起质变。所以,度包含了关节点,但并不就

17、是关节点。 23事物发展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又有量的扩张,所以,量变就是质变,质变就是量变。错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状态,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但不能等同。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这说明现实中具体事物的量变和质变是互相渗透,非常复杂的,需要我们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和辨别。不能混淆部分质变和根本质变、质变中量的扩张与量变的区别,更不能由此取消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24否定就是彻底消灭旧事物,与旧事物一刀两断。错误。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与发展的环节。否定作为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新旧事物的决裂,但这种决裂不是对旧

18、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采取批判继承的“扬弃”的态度。上述观点是“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与辩证的否定观是根本对立的。 25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正确。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辩证的否定既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又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它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它是一种“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并不是简单的抛弃,而是在克服旧事物消极因素的基础上,保留某些有利于新事物发展的合理的积极因素。也就是说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是包含了肯定的否定,既有连续性,又有非连续性,事物的发展是非连续性(间断性)

19、与连续性的辩证统一。 26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有原因的,所以都是必然的。错误。任何现象都有因果性,但有因果关系的不一定都是必然现象。偶然现象和必然现象一样也有它产生的原因。必然性是由事物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造成的。原因与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是两对从不同角度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特征的哲学范畴,不能把必然性和因果性混为一谈,否认偶然性的存在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认为“既然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一切都是必然的,因此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的错误推论。 27假象是事物歪曲的反映,所以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错误。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

20、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真象是事物本质正面的、直接的反映,假象是事物本质反面的、扭曲的反映。假象作为事物的某种外部联系,同真象一样,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假象作为现象的一种形式,是本质的一个规定、一个方面、一个环节。假象歪曲地反映本质,也是由本质和具体条件所决定的。所以,说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是错误的四、简答题1简述哲学与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首先,从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来看,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的观点和看法。在生活实践中人人都会自发地形成不系统的、朴素的

21、世界观。但自发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它是哲学家在概括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形成的、用以说明和解释世界的、具有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其次,从哲学和方法论的关系来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观察、分析问题的最一般的、最根本的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不同,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就不同。所以,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没有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22、?谁是本原,谁是派生?谁决定谁?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决定物质的,属于唯心主义。第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绝大多数哲学家,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一部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认为世界是可知的,只有少数唯心主义哲学家,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 3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旧哲学,在哲学与具

23、体科学的关系上,或者把哲学看作是包罗万象的“知识的总汇”,或者把哲学看作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把两者看作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具体科学分门别类、种类繁多,是具体的,有个别性、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普遍、一般的,具有共性、概括性。在两者的相互联系中,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总结,正确地揭示了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

24、关系问题上,既要反对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代替论”,又要反对否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作用的“无用论”、“过时论”。 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列宁的物质定义是:“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列宁的物质定义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重大意义:第一,它指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从而坚持了唯物主义,反对了唯心主义与二元论。第二,它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坚持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对物质世界的多样性作了最高的哲学概括,克服了形

25、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总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对世界上多种多样事物和现象的最高的哲学概括,它揭示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从而也就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 5哲学的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关系怎样?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是普遍与特殊、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在于:哲学的物质范畴揭示的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揭示的是关于某一具体物质形态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是个性。联系在于:一方面,哲学的物质范畴要以物质结构理论为依据。物质结构理论的成果证明和丰富了物质范畴的内容。没有自然科学关

26、于物质结构理论的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另一方面,哲学的物质范畴能给物质结构理论的研究以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推动和深化对物质结构理论的认识和研究。 6简述物质和运动的关系,并说明机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根本方式,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世界上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否认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从而也否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多样性;唯心主义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和承担者,把运动归结为只是意识

27、和精神的运动。以上两者都是把运动和物质的关系割裂开来了。 7什么是静止?承认相对静止有何意义?所谓静止,是指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的稳定和平衡状态,它表现为两种基本情形:第一,事物相对于其他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第二,指事物性质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承认事物相对静止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它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事物没有相对静止,就根本不可能存在,也不可能有发展。第二,它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确定事物性质的必要条件。只有相对静止,万事万物才能区别开来,没有相对静止,事物就不可言状、不可定性了。第三,它还是测量和计算事物运

28、动的必要尺度。绝对运动存在于相对静止之中,并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要认识事物的绝对运动,只有通过相对静止来测量和把握。 8简述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及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纯粹静止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纯粹运动也是不存在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片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

29、160;9为什么说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坚持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时空观上的辩证法。所谓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是指时间和空间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时空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时空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所谓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不同事物的时间、空间的特性是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的,即时间、空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有条件的,时间、空间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随着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间空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因而时间空间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是

30、由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非欧几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证实。 10为什么说意识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产物?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它并不是从来就有的。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意识的产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有决定意义的环节: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更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的社会产物。第一,劳动使猿脑进化成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器官和生理基础;第

31、二,劳动产生了语言,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促进了意识的形成和发展;第三,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提高了人的思维能力。所以,劳动是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离开劳动,脱离人的共同活动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11什么是意识的本质?为什么说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的本质要从意识产生的机制和意识的内容两方面来揭示,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高度完善的特殊物质器官,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则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类意识高于动物心理,是与人脑本身的复杂结构和它的特殊生理过程密切相关。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

32、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能在物质世界中找到“原型”;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不论是在具体反映形式、主体反映的差异性,还是在反映正确与否的程度上,都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因为意识总是要经过人的头脑加工改造,才能形成具体的意识。割裂意识的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唯心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前者夸大意识的主观特性,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后者混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把意识当作人脑的“分泌物”,否认了意识主观性的特点。 1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并分析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辩证唯物主义正确的回答了物质与意识的相互关系,即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和意识

33、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是辩证的统一。一方面,物质决定意识。首先,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先有物质后有意识;其次,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没有人脑就没有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没有物质就没有反映;再次,从意识的能动作用看,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发挥的程度,都受到物质运动及其规律、客观条件的制约。坚持物质决定意识,也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另一方面,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即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坚持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也就是坚持了辩证法。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作用,把意识夸大成为脱离物质的绝对力量,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形而上学

34、唯物主义肯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但他们抹煞和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可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没能正确解决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3简述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它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普遍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即在一定的联系中存在与发展的。形而上学则只看到事物之间的区别与对立,否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常常认为“非此即彼”,采用片面、孤立地看待世界的思维方式。    第二

35、,发展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相互作用引起了事物的不断运动和永恒发展。形而上学则往往割裂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否认运动的绝对性;而当其谈论运动时,又只承认数量的增减与场所的变更,而否认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由此形成了静止不变的、僵化的思维方式。    第三,承认矛盾的观点和否认矛盾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运动和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把运动的原因归结为外力作用的结果。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及其作用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14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

36、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最基本的规律,它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因为认识世界的过程即认识矛盾,改造世界的过程即解决矛盾。第四,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 15简述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意义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37、移的。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决定论,因为人们的行动是受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所制约的,只有遵循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去行动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同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都同其他要素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由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着的统一整体。把握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时,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区别,又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学会用有机整体的观点去认识事物。不要孤立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部分,不见整体。 16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发展指那些具有前进性、上升性

38、的事物的运动、变化,其本质是事物的新陈代谢,即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必然会代替旧事物,这是由新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发展的辩证本性决定的。第一,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新事物比旧事物具有本质上的先进性,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自身无法解决的矛盾,因此能够成长壮大,最终战胜旧事物。第二,新事物比旧事物在整体上具有优越性。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腹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腐朽的东西,吸收了旧事物中一切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第三,在社会领

39、域中,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而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所以它必然战胜旧事物。 17什么是辩证法讲的矛盾?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的区别何在?  辩证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要地说,就是对立统一。辩证矛盾是客观的、普遍的。  逻辑矛盾是指思维中前后不一致,自相冲突。逻辑矛盾是主观的,是思维混乱的表现,是人的思维违反逻辑规则造成的,是人们在思维中应注意避免和排除的。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是不同的,不能混淆。混淆二者,就会导致否认辩证矛盾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错误。同时,也要看到,辩证矛盾

40、要以排除逻辑矛盾为前提,它是辩证法的前提和出发点,具有客观性、普遍性,是不能否认和排除的。 18什么是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者关系如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也叫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联系的性质。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相联结,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相互渗透,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着向自已的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否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表现为:首先,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有区别的:第一,二者的含义不同、

41、作用相反。同一性的作用是连结、合作、维持平衡;斗争性的作用是排斥、分离、打破平衡。第二,二者的性质和在事物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互相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二者是相互依存的。同一性包含着斗争性,同一性以差别为前提,是包含差别和对立的具体的同一性;同时,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对立的双方就不能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无法构成矛盾。另一方面,同一性与斗争性又相互规定,相互制约。既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的,任何矛盾都是既具有同一性,又具有斗争性,失去其中任何一种属性就不成其为矛盾。&#

42、160;19为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发展的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共同作用的结果。矛盾同一性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彼此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这为矛盾的存在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只有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事物才有相对稳定性,才能存在,在此基础上,事物才能发展。第二,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吸收和利用对方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共同发展。第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了事物向着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第一,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造成矛盾双方的力量此消彼长,使双方力量对比和

43、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从而为质变创造条件。第二,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矛盾的斗争性促成矛盾转化,使旧的矛盾统一体分解,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实现事物的质变。    总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的作用相互结合、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20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和意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任何领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每一事物发展的自始至终也充满着矛盾。即从空间上来看,矛盾是无处不在的;从时间上考察,矛盾是无时不有的。承认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并采取恰当的方

44、法解决矛盾,即树立矛盾分析方法。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各个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把握矛盾特殊性原理具有重要意义:一、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和区分事物的基础。只有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才能正确地认识事物。二、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也是正确地解决问题、解决矛盾的前提。不同矛盾只能用不同方法来解决,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归结起来,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活的灵魂。21什么是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5、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是矛盾特殊性的重要表现,它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事物的各种矛盾及矛盾的各个方面发展是不平衡的,它们各处于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主要表现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不平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不平衡。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的错误。一方面,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既要注意主要矛盾,又要分析次要矛盾;在研究任何一对矛盾时,既要注意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矛盾的次要方面,尤其要考察矛盾之间与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反对割裂矛盾之间以及矛盾双方辩证统一

46、关系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一点论”。另一方面,在研究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和任何一对矛盾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重点。防止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均衡论”。 22什么是质和量?认识质和量有何实践意义?所谓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的规定性。事物的质是由事物所包含的特殊矛盾规定的,是通过事物的各方面的属性体现出来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所谓量,就是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与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在质上相同的事物可以有量的差别,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会影响事物的质。对

47、事物质的认识即定性分析,这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质,才能把它与其它事物区别开来。对事物量的认识即定量分析,这是在质的基础上的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只有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科学的结论。 23什么是度?掌握度的意义是什么?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已质的量的限度、幅度、范围。掌握度的意义在于:一、只有认识了事物的度,才能准确地把握事物的质,才能对事物有清晰准确的认识。二、对事物度的认识,要求掌握“适度原则”,懂得在什么时候把变化控制在度的范围内,什么时候可以或必须冲破度的限制,积极推动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化。中国古人说的“物极必反”、“过犹不

48、及”、“掌握火候”等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适度原则”的重要性。 24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量变和质变的复杂性表现在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和量变、质变的相互渗透中。量变、质变形式的多样性表现在:一、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所引起的事物性质的变化;另一种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次序和构成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事物性质的变化。二、质变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爆发式的质变,通常是解决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另一种是非爆发式的质变,通常是解决非对抗性矛盾的质变形式。量变、质变的相互渗透表现在:一、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49、部分质变区分为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两种情况。前者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过程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后者是指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平衡性,事物的全局没有发生根本的质变,但在某些局部范围内发生了性质的变化。二、在质变过程中具有量的扩张,即新质要素在数量上迅速扩展,直至新质完全代替旧质。要注意,不能把部分质变与量变或根本质变相混同,也不能把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与一般量变相混同。 25什么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如何理解肯定和否定的相互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肯定和否定两个方面的因素。肯定方面是指事

50、物中维持其自身存在的方面,即肯定这一事物为其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方面。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即破坏现存事物使其转化为其他事物的方面。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相互对立的。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所起的作用是相反的。另一方面,二者又具有统一性。首先,肯定与否定相互依存,离开了一方,另一方就无法存在。其次,肯定与否定相互包含,肯定之中有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否定之中有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是肯定。最后,在一定条件下,二者还相互转化。 26简述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之

51、一,它揭示了事物运动和发展的道路和方向,指出事物的运动是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表现形式上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否定之否定的根源。由事物的自身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总是要经过肯定到否定,再由否定到否定之否定这样三个阶段、两次转化,完成一个周期性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事物否定之否定的周期性发展,体现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首先,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否定都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都是既克服、又保留。所以,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其次,由于否定之否定阶段会重复肯定阶段的某些特征,事物发展仿佛回到了出发点,使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这表明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一帆风顺的

52、,事物发展的具体道路是曲折的。最后,坚持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必须反对形而上学的循环论或直线论的错误。 27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两种不同趋势及其关系的一对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确定的不可避免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是:二者首先是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第一,二者含义不同。必然性是必定要发生的趋势,偶然性是并非必定要发生的趋势。第二,二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根源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而偶然性则主要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引起的。第三,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

53、作用是不同的。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方向、前途和命运;而偶然性则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于从属地位,它只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其次,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相互统一的,主要表现在:第一,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和补充。第二,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是偶然性的支配力量。第三,在一定条件下,必然性和偶然性可以相互转化。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中十分重要。第一,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必然性,按必然规律办事。第二,必须重视偶然性,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推进事物的发展。 28如何理解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现象和本质

54、是揭示事物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的一对哲学范畴。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是人们凭借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仪器所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外部形态。本质是指事物的内部联系,它是由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特殊矛盾决定的,人们必须借助于抽象思维才能把握。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是: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主要表现在:第一,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可以为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而本质则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只有靠抽象思维才能把握。第二,现象是个别、具体、多种多样的,比本质丰富、生动;本质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它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本质比现象单纯、深刻;第三,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其次,本质和现象又

55、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方面,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都是本质的反映,即使是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另一方面,本质决定现象,是现象存在的根据,现象产生与变化归根到底依赖于本质。科学的任务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首先,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决定了建立科学理论的必要性,因为一切科学理论都是以探索事物本质为目标的,而不是仅仅满足于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人的认识也同样如此。其次,两者又是彼此联系、相互依存的,说明了科学理论建立的可能性,因为一切科学理论的建立无不都是在实践基础上透过现象去完成对本质目标的探索的。 五、论述题1怎样理解运动和静止是绝对和相对的辩证统一?掌握这一原理

56、对实际工作有何意义?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统一。运动是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在相对静止中包含着绝对运动,纯粹静止是不存在的。同样,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纯粹运动也是不存在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的。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片面夸大运动、否认静止,必然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反过来片面夸大静止、否认运动,则会导致绝对主义和形而上学。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当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勇于变革现实以推动事业发展,又要注意保持稳定以巩固变革的成果。首先,稳定是改革和发展

57、的基础。没有稳定的局面无法进行改革,也就不能顺利发展。在具体实际工作中,就是要保持路线、方针、政策的稳定性,不能朝令夕改。其次,改革、发展是稳定的必要条件,不改革、不发展就无法保持真正持久的稳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修改和调整,使之符合变化了的实际。所以,从思想方法上讲,看不到运动、发展,片面求稳,不能随情况的变化而改变思想,就会跟不上形势,犯保守落后的错误;相反,不考虑社会稳定,片面追求高速发展,不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的可承受程度的关系,就会欲速则不达,反过来制约改革的推进和进一步发展,犯急躁冒进的错误。 2什么是意识的能动作用?试述能动作

58、用主要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意识的能动性(能动作用)就是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这是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主要特点。列宁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总是根据实践的需要带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和要求,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的。人们在实践活动前总是预定计划、方案,等等,正如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第二,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自觉的过程,不仅

59、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复制”当前的现象,而且能够追溯过去、预见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第三,意识通过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意识不仅能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运用规律,根据主客观条件,不断改造“客观世界”。第四,意识对生理功能的调节和控制。意识通过意志、信念和情感等形式,对人的生理功能起着调节与控制的作用。“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等等,都说明了意识对人的自身生理机能的影响。要使意识的能动性变成现实必须有一定的途径和条件,这就是:第一,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是实践。意识是一种精神的力量,要使精神的东西变为物质的东西,必须通过物质的活动实践才能达到。意识通过实践反作用于物质的过程,也就是意识自身的“物化”过程。意识的物化是双重的:把观念的东西化为物质的感性活动实践;再通过实践,使主观的东西见之于客观。人的意识正是通过实践而能动地认识世界,又能动地改造世界。第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与物质技术条件与发展水平成正比的。科学设施越先进,越能增强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提高人的认识水平。同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