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新课标教研培训资料模块教学设置的利与弊_第1页
2014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新课标教研培训资料模块教学设置的利与弊_第2页
2014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新课标教研培训资料模块教学设置的利与弊_第3页
2014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新课标教研培训资料模块教学设置的利与弊_第4页
2014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新课标教研培训资料模块教学设置的利与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探讨高中生物学科模块结构,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等疑难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模块教学设置的利与弊 课标与考试说明合并的可能性 ?培训的群体是个高素质的群体,精英团队。?引领黑龙江省生物新一轮的课程改革 生物: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强调实验能力的培养 生物课程标准是一个改革力度较大的方案,打破了原中学生物课程传统的学科体生物课程标准是一个改革力度较大的方案,打破了原中学生物课程传统的学科体 系,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创新。这是专家对生物系,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和设计思路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创新。这是专家对生物 课程标准的一致看法。课程标准的一致看法。 中国科学院院士

2、戴景瑞、宋大祥、何立千认为,课程标准较好地把基础的生物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景瑞、宋大祥、何立千认为,课程标准较好地把基础的生物学 内容穿插安排为内容穿插安排为“分子与细胞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稳态与环境”3 3个相关的个相关的 模块,全面涵盖了高中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在微观与宏观方面体现了生命科学的模块,全面涵盖了高中学生应掌握的内容,在微观与宏观方面体现了生命科学的 发展趋势。同时,课程标准在对国内外生物学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发展趋势。同时,课程标准在对国内外生物学教育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符 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要求,既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可与国际生物学

3、教学接轨。合我国国情的教学要求,既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又可与国际生物学教学接轨。 非常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于整非常强调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生物实验作为最重要的课堂教学形式,贯穿于整 个过程,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实践能力、个过程,这样的设计,体现了自然科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实践能力、 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标准设计了观察、调创造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标准设计了观察、调 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如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查、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4、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如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 态变化,让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这是一种全新的态变化,让学生尝试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的方法研究生物学,这是一种全新的 教学活动。尤其是安排了教学活动。尤其是安排了“生物技术实践生物技术实践”模块,让学生制作模块,让学生制作“果酒和果醋果酒和果醋”、 “提取植物芳香油提取植物芳香油”,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的简单方法,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食品加工的简单方法 和技能,体验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和技能,体验生物技术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 必修1分子与细胞 必修2遗传与进化 必修3稳态与环境 选

5、修1 选修2 选修3 高中生物课程共包含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选修模块,其结构与关系如下: 生物技术实践 生物科学与社会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其中,必修模块必修1是其他两个模块的基础,必修2与必修3是相互独立的,属于并行关系其学习顺序可以互不影响,因此学生必须先学习必修1再学习必修2或是必修3,至于必修2和必修3哪个先开都可以;而选修模块与整个必修模块是递进的关系,同时三个选修模块之间则是并行关系,所以选修模块必需要在学习完三个必修模块后才有可能学习,而三个选修模块那一个先开则无限制。 共同必修模块修习建议(共同必修模块修习建议(6学分)学分) 所有高中学生必须修习的三个模块:必修I、必修II和必修

6、III,学完三个必修模块即可达到毕业水平。必修模块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学习选修模块打好必要的基础。 选修模块学生选修建议(选修模块学生选修建议(6学分)学分) 1文科学生选修建议 建议选择选修II:生物科学与社会模块,修完可得 2学分 2理科学生选修建议 建议继续学习理工类专业或对实验操作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修习选修I 生物技术实践模块。修完这一模块有可获得

7、2个学分,即学习生物课程共计得到 8学分,同时达到高,同时达到高考要求。考要求。建议有志于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类专业的学生继续选择修习选修III:现代生物专题。修完这一模块有可获得2个学分,即学习生物课程共计得到 10学分,同时达到高考要求。 具体开课建议 1从高一开始设置生物课。 (2.2.4) 根据我省当前义务教育九年级和高一年级没有开设生物课程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建议在高一年级开始开设生物课程,2课时/周,共需6个学段完成三个必修模块,共需要108课时。 2高二开始开设生物课。( 4.4) 考虑我省高中生物教师担任高二和高三教师的现状,在高一开设生物课就会出现 2007年生物教师奇缺到2

8、009年则有会出现生物教师严重多余的现象,为解决这一矛盾建议仍然在高二开设生物课,其中高二的第一、第二学段4课时/周,第三、四学段2课时/周,共需8个学段108课时。 生物新课程结构的特点生物新课程结构的特点 生物新课程改变了过去生物课程 线性模式的结构,以专题+模块的结构呈现,增加了 课程的多样性和标准的可行性,还充分注意了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修模块内容的选择不仅反映了知识的层次,而且注重选择现代生物学的核心知识和发展迅速的领域,力图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并且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理解生命的规律和科学技术的本质、过程及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应用知识。选修模块的内容在此基础上,从科学、技术和社会层面

9、展开,既关注了课程的选择性,又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平衡、科学与技术的平衡,同时更能体现生物教学在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方面具有不可或缺作用。 1.1.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关于科学方法的内容 ? 分子与细胞观察和实证 ? 遗传与进化假说演绎 ? 稳态与环境系统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2005/8/8 10 与原设想相背 ? 模块学习教学课时练习时间 ? 其中计划按学段开课有违教学常规 ? 学分制的评定流于形式(实施了一段时间后流产) 对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及评价落实的不尽如人意 ? 高二12月末学业水平考试原计划与高考挂钩没能真正实现(监考问题较好学生不会抄的成绩一般) 由于传统的习惯势力,部分老师在设计教

10、学的过程中常常是把知识结构、难点和重点反复掂量,围绕它考虑教学过程如何展开,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的实现.只有对课程目标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才能使教学活动的组织符合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 1教育观念滞后的问题 黑龙江省各类学校的班级学生人数一般都超50人。过大的班额,将会增加组织各种自主学习活动的困难,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尤为突出的是,这种情况会迫使教师不得不沿袭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探索适应大班教学的、多元化的教与学的的方式,提高大班教学的有效性。 2班级学生人数过多的问题 探究性学习是贯穿于依照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设置的各个

11、栏目之中的,因此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应该落实好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不要只关注结论的正确与否,甚至急于求得结论。因为提供给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目,其结论在科学上已有定论。之所以还要学生去探究、去发现,是想让他们去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同时获取知识,因此,其过程富含教育意义。 3对探究活动的理解问题 开展学分认定方案的研究,实施有效的模块终结性评价 ? 学生修习某模块的学习时数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考勤符合学校规定,修习完后参加由学校命题和组织的考试,并且考核合格,方能认定该模块学分。 ? 学科学分认定构成项目及权重:学分认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及结果

12、进行综合评分。学分生成的计算方法:学分生成的计算方法: 学科模块成绩过程性评价(占学科模块成绩过程性评价(占30)+终结终结性考试、考核性考试、考核(占占70)。 课标与考试说明合并的可能性? 从两者的性质看 考试说明考试性质考试说明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此,

13、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生物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生物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

14、发展。环境的协调发展。 课程标准性质课程标准性质 “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是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标标准准明明确确提提出出“提提高高生生物物科科学学素素养养”、“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倡导探究性学习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

15、的联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理念。其中,是新的高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理念。其中,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中生物课程的核心任务 4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 标准课程目标 1.1.知识知识 2.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3能力能力 课标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使用了不同的课标对具体内容标准的表述使用了不同的行为动词,并分为不同层次的水平要求。行为动词,并分为不同层次的水平要求。 知识性学习目标()知识性学习目标()了解水平(了解水平() 理解水平(理解水平() 应用水平(应用水平() 技

16、能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模仿水平(模仿水平() 独立操作水平(独立操作水平()情感性学习目标()情感性学习目标() 经历(感受)水平(经历(感受)水平() 反应(认同)水平(反应(认同)水平() 领悟(内化)水平(领悟(内化)水平(). 考试说明考试的能力要求 1 1理解能力理解能力 2 2实验与探究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 3 3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4 4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 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识内容表中用和和标出;实验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明。和和的含义如下:的含义如下: :

17、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内容与要求 标准具体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标准具体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 细胞的分子组成 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 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1 概述糖类的种类和作用2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1 说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2 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8、1 细胞的结构 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3 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1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 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 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 尝试建立真核细胞的模型1 1-1 细胞的分子组成 考试说明范围与要求考试说明范围与要求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1-2 细胞的结构 (1)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2)多种多样的细胞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5)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课标和考试说明有,人教版教材实验没有相应内容要求 (5)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课标1.3细胞代谢) (

19、1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课标1.4细胞增殖) (2)模拟尿糖的检测(课标3.3) (5)探究水族箱(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课标3.4) 7-1 基因工程(1)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课标6.1基因工程) 选修1 部分要求的不一致性 课标: 4-1 微生物的利用 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测定某种微生物的数量 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探讨微生物的利用 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4-2 酶的应用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4-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

20、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研究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种特定成分 运用发酵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4-4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 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尝试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选修1 部分要求的不一致性 考试大纲:(红字部分是删除的) 5-1 微生物的利用 1.(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2.某种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3.(研究)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4.(尝试)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以及 (探讨)微生物在其他方面在其他方面的利用 5-2 酶的应用 (研究)酶的存在和简单制作方法 (尝试利用)酶活力测定

21、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探讨)酶在食品制造和洗涤等方面的应用 (尝试)制备和应用固相化酶 5-3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4-4合并)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种特定成分 (研究)运用发酵加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测定食品加工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 (尝试)植物的组织培养 (尝试)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 (尝试)PCR(DNA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考试说明 ? 选一 ? 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利用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 利用微生物进行发酵来生产特定的产物 ?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从生物材料中提取某些特定的成分 运用发酵加

22、工食品的基本方法 ? 植物的组织培养 ? 掌握程度:考试说明,能力要求中:实验与探究能力 6大专题16个实验课题 专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

23、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实验的分类 一,从操作性的角度可分为 第一类实验可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第一类实验可由学生独立操作完成 第二类实验学生只能完成部分操作第二类实验学生只能完成部分操作 第三类实验现有条件下学生无法完成第三类实验现有条件下学生无法完成 一,从操作性的角度可分为 专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

24、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二,从实验的重要性角度看二,从实验的重要性角度看 1 反映了生物学科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反映了生物学科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2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培养

25、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1反映了生物学科的最基本的操作技能 专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

26、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2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技能 专题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

27、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三,从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紧密程度看 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

28、涤效果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四,从实验本身的价值来看四,从实验本身的价值来看 有些实验无论是知识内容的价值,还是培养操作技能的价值上都较大 四,从实验本身的价值来看 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课题2 腐乳的制作 课题3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 课题3 分解纤维素

29、的微生物的分离 专题3 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课题1 菊花的组织培养 课题2 月季的花药培养 专题4 酶的研究与应用 课题1 果胶酶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 课题2 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课题3 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专题5 DNA和蛋白质技术 课题1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课题3 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 专题6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课题1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课题2 胡萝卜素的提取 谢谢! 生物学科教材存在的问题 初高中知识衔接(教者的脱节,学生的基础) 新课程高一开课,刚一开始学习时障碍显得突出。主要反映在学生的基础不尽人意,对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很不适应,盲目性很

30、强。全体学生的问卷调查。 1 1、必备的基础知识欠缺,无法参与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欠缺,无法参与老师设计的教学活动。 (1)你初中的学校生物开课情况如何? 84.4% A、正常开课 3%B、没有开课 12.6%C、没有正常开课 (3)你对初中生物的学习重视吗? 31.3%A、重视 30.2%B、不重视 37.3C、一般 (5)你在初中进行了生物学系统学习,还是考前临时突击学习? 32.7%A、系统学习 63.6%B、临时突击学习 其他:1.4% (6)你感觉你的初中生物学基础如何? 15.5%A、好 50.1%B、一般 31.7%C、基本没有 2 2、初中没有养成参与课堂活动的

31、习惯。、初中没有养成参与课堂活动的习惯。 (4)你的初中进行了高中这样的新课程教学了吗? 47.9%A、进行了 48.1%B、没有 其他:1.5% (14)你喜欢启发式教学方式还是讲授式教学方式? 57.7%A、启发式教学 40%B、讲授式教学 其他:1% 3、教材设计的问题过深,没有考虑到初中、教材设计的问题过深,没有考虑到初中 新课改的具体实际情况。所以教材涉新课改的具体实际情况。所以教材涉 及的具体实及的具体实例的有些内容难度脱离了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例的有些内容难度脱离了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4、我们由于严格按照国家课时规定的标准,所以没有习、我们由于严格按照国家课时规定的标准,所以没

32、有习题课,巩固引导不足。题课,巩固引导不足。 5、学生自己购买的教辅资料良莠不齐,强烈干扰了学生、学生自己购买的教辅资料良莠不齐,强烈干扰了学生的学习和我们的教学。的学习和我们的教学。 6、新课程的教材特点是文字少,图片多,信息量大,系、新课程的教材特点是文字少,图片多,信息量大,系统性不是很强,所以,学生很难把握。统性不是很强,所以,学生很难把握。 (8)你的高中生物学习存在障碍的原因是: 33.9%A、初中基础不好 25.2%B、开始没有重视 18.2%C、内容抽象 27.2%D、知识零散 14.4%E、其他 ? 练习题混乱,很难找到一本完全体现新课程的习题 校外市场太庞大名师云集,为了占

33、领市场讲一些教材不讲的内容,由于能力有限,只好把老教材的内容搬上“课堂”,鱼目混珠,教学混乱,很多老师抱怨课外老师总讲旧教材的东西。 教过老教材的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认识。如:认为改的不合理,知识性不强。 教材内容的编排问题: 教材改编的顺序,像基因和孟德尔遗传、减数分裂的顺序。 第四章单设合理性问题。 新旧教材知识衔接与区别: 新老教材的纠结: ?核孔的作用 ?中心体 ?内质网、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与分泌物形成)体现功能 ?基因的结构选修三加以明确说明 ?自身免疫病病因风湿性心脏病?(新旧教材,删掉的原因) ?过敏反应机理 ?纠结的问题:刚适应 生长素两重性的体现(一定要达到抑制

34、的浓度吗?) J型曲线与S型曲线前一阶段可以看做是J型曲线吗? 血球计数器需要掌握吗? 垂直结构和垂直分层一样吗? 食物网的图和食物链的图中都出现了鹰和蛇一个表示不吃而另一个又吃,教者很难把握。 ?细胞代谢新陈代谢同化作用,异化作用自养与异养,需氧、兼氧、厌氧,概念到底要不要介入。 ?非条件放射和条件反射概念有误吗?为什么不能明确说明? ?下丘脑分泌的激素问题 ?渗透现象渗透作用渗透压 ?DNA粗提取实验考试说明的要求 ?每年教材再版会有些细微的改动:(很尴尬的事情) ?鲁宾,卡门的实验19391941 ?中国人口总数控制2010年14亿以内13.6亿;加了2020年14.5亿;21世纪中叶1

35、6亿15亿左右; ?卵黄膜卵细胞膜 ?施莱登、施旺的细胞学说细胞学说建立过程小结 ? RNA酶核酶? 概念图 ?蛋白质一节,氨基酸结构通式、同位素,化学没有讲有机,学生很难接受。 ?细胞器一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功能 困惑 1必修一第1章第1节: 2.必修一第5章第1节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毕希纳的实验如何证明了酿酶的作用与糖液中含有活酵母是一样的?缺少对照 3.必修1第5章第4节 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给的不明确 4. 必修1第6章第2节 有关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未分化的细胞的全能性没有涵盖在内? 5. 必修2第4章第2节 关于囊性纤维病的图解:CFTR基因是缺失3个碱基还是缺失3个碱基对? 6. 必修

36、2第5章第1节:有关基因重组的概念,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还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 7.必修2第5章第2节 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给的不准确 8. 必修2第7章第2节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这里的隔离包不包括地理隔离? 9.必修三第二章第4节免疫调节 资料分析中艾滋病患者免疫能力全部丧失?非特异性免疫应该有吧 10.必修三群落的结构 教材中丰富度的概念指的是物种数目的多少,但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中,“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而这两种方法是统计个体数量的? 建议: 1.免疫调节中细胞免疫过程示意图较简单,是否可参照体液免疫示意图呈现,这样学生容易对比记

37、忆。 2.生长素生理作用一节中,可否把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总结出来,如促进细胞伸长等。 3.第4章种群的特征一节中,有关如何用黑光灯调查种群密度的内容可否详尽些。 4.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适当增加基因结构的教学内容,使知识连接更加完善。 5.有些课的内容设计,理论与实验课一节课很难完成,理论和实验很难兼顾,课堂也很混乱。如:核酸一节内容较多,根本无法完成。 高二老师建议: ?总体上总体上 ? 1.教材印刷不要出现重影,颜色不要出现错乱,比如草莓千万别再印成蓝色。 ? 2.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 ? 3.每一版次,如有修改,希望出版社能够在教参中给出相应的说明,以提高教学效率,辛苦了。 必修必修1 1.

38、p45“图3-5内质网”注字中说“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建议删掉“合成” 2.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分类标准到底是“有没有细胞核”,还是说“原核细胞也有,只不过无核膜为界限”? 3.细胞骨架高考考吗?望明示。 4.p86“二1(2)(3)”题有问题,答案也不妥。横轴不是时间 5.细胞膜的内容安排。 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讲述了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而结构需要等到必修1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中才讲,并且糖蛋白和糖脂的内容在小字部分才讲,这样就导致知识不连贯、不明确,有割裂嫌疑,希望再修订时斟酌。 ? 6.教材及教参中说:细胞增殖和细胞分裂是两个

39、 不同的概念: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物质准备在细胞分裂之外)。真核细胞分裂方式中有丝分裂包括分裂间期(物质准备期)和分裂期(物质准备包含在细胞分裂方式之内)。前后似乎有出入,请专家明示。 7.必修1第3章 应说清楚讲的是真核细胞的结构吧? 8.全能性的定义必修1p119和必修3p33前后不一致。 9.我们是否应更加关注“体细胞的细胞质和卵细胞的细胞质有什么不同?”而不是专注于“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10.全能性没有大小之分,只有表达的难以程度不同。 11.细胞癌变的内因,是否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同时突变? ? 1.必修二教材30页,图2-11,果蝇的深红眼与

40、朱红眼不是等位基因,那当控制深红眼与朱红眼的基因都为显性基因时,果蝇表现性为什么呢? ? 2.发生在体细胞中的基因突变算不算是可遗传的变异?必修二教材95页的“本章小结”中的第一段的内容以及84页基础题的第2题。 ? 3.必修二艾弗里的实验中已经将蛋白质分离出来并单独加入R型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只长出 R型菌,但为什么下文又从蛋白质的纯度方面对实验结果提出质疑? ? 4.摩尔根的实验缺乏验证,缺少证明 XY同源区段的实验。 必修必修2 5.必修2第2章第3节p34,资料分析,最后 一段“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

41、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此话没错,但是,落实到红绿色盲这一具体性状上时,是不是有失偏颇?因为Y再短,同源区段只含有红绿色盲基因不可能吗?望明示。 6.交叉遗传的概念有问题 7.血友病不全是X隐 8.必修2 p2(1)教参答案似乎不太妥当,望明示。 9.必修2 p45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放射性很 低”, 何解? ? 10.碱基的计算到底考不考?考到什么程度?教材中最好增加相应例题、内容或习题。 ? 11.15N、18O没有放射性 ? 12.必修2第3章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片段知识点能否更系统化一些。 ? 13.必修2 p58“一1(1)”“遗传信息是指 DNA中碱基的排列

42、顺序”是不是更正为“遗传信 14息是指DNA基因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 15.转录的概念范围过窄了。线粒体、叶绿体、质粒的不是也应该叫转录吗?而且生成的不仅仅是 mRNA。 16.必修2 p67“二1”答案有误,应改为“ 遗传性状的改变” 17.细胞质基因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望明示。 18.必修2 p78“四1”有点所答非所问。 19.基因重组的概念是不是说清楚广义、狭义?转基因 和“肺炎双球菌转化”是不是基因重组? Dd自交生成 DD、Dd、dd,是不是基因重组?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20.受精作用算不算基因重组? 21.二倍体、多倍体是否必须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加倍或者融合形成的个体,能否称

43、之为二倍体或多倍体? 22.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那么,两对的呢?算什么遗传病? 23.减数分裂的间期到底算不算减数分裂过程中 的一个时期? 24.必修2 p91“提示3”中的“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 的单基因遗传病”有歧义,建议修改为“选取单基因遗 传病,并且挑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25.学生对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内容很感兴趣,课后习题 也有相关题目,因此,大字部分是否有必要更加明确, 有条理? 26.必修2第6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中的某些知 识点和选修3基因工程某些知识点不一致。比如: 常用的运载体,必修

44、2中说“质粒、动植物病毒和噬菌 体”,而选3中说“质粒、动植物病毒、噬菌体衍生 物”。 27.必修2 p106“一2”有问题。 28.无性生殖的生物还有“生殖隔离”吗? 29.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书上阐述的关于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相关内容不符合生物科学发展的史实,导致书上出现矛盾内容。 教材叙述:教材叙述: 艾弗里及其同事对 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他们将提纯的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 DNA,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 S型细菌,并且 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由此提出不同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结论:DNA才是使R型

45、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按照这种表述,艾弗里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能够使按照这种表述,艾弗里已经通过实验证明了蛋白质不能够使R R型菌发生转化作用。艾弗里及其同事已型菌发生转化作用。艾弗里及其同事已经用实验排除了蛋白质是转化因子的可能性。经用实验排除了蛋白质是转化因子的可能性。 这与后面的教材叙述相矛盾:这与后面的教材叙述相矛盾: 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 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 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 科学发展史中艾弗里( Avery)实验的思路是:先纯化转化因子,然后对纯化的转化因子进行鉴定。这在论文中已经明确指出: The major int

46、erest has centered in attempts to isolate the active principle from crude bacterial extracts and to identify if possible its chemical nature or at least to characterize it sufficiently to place it in a general group of known chemical substances.( 关注焦点放在了:从细菌粗提液中分离出具有转化活性的物质;我们期望能够对这种物质进行鉴定,或者至少获得足够的

47、关于该物质的描述性信息,从而将其归属于某类已知的化学物质。 ) Avery 原始实验抓住了转化因子具有转化活性这一核心功能。首先明确 S型细菌的粗提取液具有转化能力,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逐步去除粗提取液中的某种成分。如果去除某种成分后丧失转化能力,则去除的成分是转化必需成分;如果去除某种成分后仍保持转化能力,则去除的成分是转化非必需成分。不断地去除转化非必需成分,实质上就是在不断地纯化转化因子。得到纯化的“转化因子”后,Avery等再对转化因子进行鉴定。】 这样表述才能合理解释为什么仍然有人认为可能是DNA中少量蛋白质在起作用。 必修必修3 ? 1.p5 图1-3“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中淋巴?管向外的箭头对吗? 2.p37第4自然段,“大多数抗原少数抗原”有歧义。 3.p38 过敏反应的定义和后面的特点中“组织损伤”前后矛盾。 4.p47 图3-2“鲍森詹森实验示意图”到底什么意思? 5.p55 赤霉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吗? 6.p69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需要设置对照吗? ? 7.p75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目测估计法为什么测个体数量?本实验的目的不是测丰富度吗?如果要测数量,则应该把实验题目改为“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及优势种”或“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物种组成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