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免疫学试题库第一章 绪论(一) 单项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是A 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不感受性B 机体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C 机体识别和排除一切抗原异物的功能D 机体清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答案:C2.如果免疫应答过于强烈,会导致:A 过敏性疾病B 肿瘤C 严重感染D 清除病原微生物E 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的细胞答案:A3.与特异性细胞免疫有关的主要细胞是A T细胞B 浆细胞C B细胞D M细胞E NK细胞答案:A4.对肿瘤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 NK细胞B CTL细胞C Ts细胞D Th细胞E B细胞答案:B5.抗原提呈细胞包括下列细胞,但除外A 辅助性T细胞B M细胞C 郎格汉斯细胞D B细胞
2、E 树突状细胞答案:A6.哪种细胞的成熟需胸腺的加工处理A T 细胞B B细胞C NK细胞D 单核细胞E 肥大细胞答案:A7.在淋巴结皮质区和脾脏动脉周围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心A 支持最初功能性淋巴细胞的形成,支持免疫潜能淋巴细胞的发育B 有从循环中去除损伤的红细胞的功能C 是干细胞的主要来源,支持造血D 大量B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对抗原刺激发生反应的场所E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答案:D 8.新生鼠剔除胸腺的下列后果不正确的是:A E花环率下降B OT反应不阳转C 淋巴组织发育不良D 3H参入率下降E 抗体产生不受影响答案:E9.能抑制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 Th细胞B Ts细胞C CTL细胞D N
3、K细胞E M细胞答案:B10.B细胞识别抗原的结构是:A TCRB SmIgC Fc受体D E受体答案:B11.T细胞主要分布于A 淋巴结B 胸腺C 脾D 骨髓E 表皮及小肠粘膜下答案:E12.TCR识别抗原的特点A 需与MHC分子结合B 需APC提呈C 需双识别D 与TCR相同E 在抗原识别方面与BCR相似答案:E13.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易患A 过敏性疾病B 感染C 肿瘤D 自身免疫性疾病答案:C14.既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又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成分有A 巨噬细胞B B细胞C T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浆细胞答案:A15.外周淋巴组织中,T细胞定位在A 法氏囊B 脾脏红髓C肌肉细胞D 淋巴结
4、副皮质区E 胸腺皮质区答案:D16.下列哪一种物质既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又参与特异性免疫效应A IgGB 型干扰素C 补体D IgEE 前列腺素答案:C17.特异免疫的特点是A 多为生后获得的功能表现B 有针对性C 可因抗原刺激而加强D A和BE A与B与C答案:E18.下列哪个器官或细胞可对抗原识别与应答A 脑B 浆细胞C NK细胞D 脾脏和淋巴结的巨噬细胞E脾脏和淋巴结的B细胞答案:E19.患者出生时胸腺功能缺陷,可表现为A 在淋巴结中缺乏生发中心B 缺乏带有表现免疫球蛋白的循环淋巴细胞C 脾中缺乏浆细胞D 淋巴结副皮质区的细胞数减少E 扁桃体增大答案:D20.用型肺炎球菌多糖免疫裸鼠(或胸
5、腺切除)会出现A 无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B 大量IgG抗体产生C 大量IgM抗体产生D 无显著的特异性抗体产生E 弥漫性肺炎球菌脓毒症的发生答案:C21.TDAg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时,参与的细胞除外A 巨噬细胞B 辅助性T细胞C B细胞D 中性粒细胞E 郎格汉斯细胞答案:D22.除B细胞和T细胞外,与抗体发生有关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M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 肥大细胞答案:B23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中,下列哪项是不需要的A 相互作用的细胞间MHC抗原相同B 巨噬细胞加工抗原C 加工抗原提呈给T细胞D 相互作用的细胞释放ILE 合成和分泌抗体答案:E24
6、.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共同的功能除外A 细胞增生B 淋巴细胞分化C 细胞相互作用D 抗原依赖的应答反应答案:D25.受抗原作用能分化增生的细胞是A 单核与巨噬细胞B 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C 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D T细胞与B细胞E K细胞与NK细胞答案:D26.含T细胞百分率最高的器官是A 胸腺B 外周血C 扁桃体D 淋巴结E 脾脏答案:A(二) 多项选择题1.属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有A 皮肤粘膜的屏障作用B 皮肤粘膜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C 吞噬细胞的吞噬病原体作用D 自然杀伤细胞对病毒感染细胞的杀伤作用E 血液和体液中存在的补体成分答案:ABCDE2.TCR识别抗原时,需A
7、 APC摄取并处理抗原B APC提呈抗原C 抗原与APC的MHC结合D IL2E 直接识别抗原答案:ABC3.能处理提呈抗原的细胞有A 巨噬细胞B 树突状细胞C 郎格汉斯细胞D B细胞E 中性粒细胞答案:ABCD4.BCR与游离存在于体液中的抗体相比A 由相同的基因编码B 都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相同抗原C BCR具有跨膜区,锚定于细胞表面D 都属于免疫球蛋白E 抗体分泌于细胞外答案:ABCD5.属于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的有A 脾B 骨髓C 淋巴结D 肝E 小肠粘膜下淋巴组织答案:ACE6.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以A 中和细菌的外毒素B 激活补体C 利于吞噬细胞吞噬清除异物D 利于NK细胞杀伤肿瘤细胞
8、E 中和病毒,防止病毒吸附宿主细胞答案:ABCDE7.关于T细胞,正确的是A 识别抗原通过TCR识别B 直接识别并结合Ag分子C 不需MHC分子D 识别的抗原需经APC提呈E 此类细胞执行的是固有免疫功能答案:ABCE8.关于适应性免疫,正确的是A 其执行者是T及B淋巴细胞B 遇病原体后,立即起防卫作用C 在感染早期(数分钟至96h内)执行防卫功能D 活化后并不即刻表现防卫功能E 防止再感染答案:ADE9.TCR活化信号为A TCRAgMHC分子B APC与T细胞之间的粘附分子C APC向外分泌的细胞因子D Ag不需MHC提呈E 协同刺激信号答案:ABCE(三) 名次解释1.BCR:B细胞受体
9、。B细胞通过其细胞表面的BCR识别并结合抗原,是B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2.TCR:T细胞受体。T细胞通过其细胞表面的TCR识别并结合抗原,是T细胞表面特有的表面标志。3.APC:抗原提呈细胞。它是对抗原进行预处理,以供淋巴细胞识别的细胞。(四)简答题1. T细胞按功能不同分几类T细胞功能不同分两类,即细胞毒性T细胞(CTL),及调节T细胞。其中,调节T细胞按调节功能不同,又分为辅助型T细胞(Th)和抑制型T细胞(Ts)效应CTL对病毒感染细胞及肿瘤细胞施加杀伤作用;辅助型T细胞正反馈各种免疫细胞功能,促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发生;抑制型T细胞负反馈调节免疫应答。2. 简述淋巴结的免疫作用(
10、1) 过滤淋巴液 淋巴结中的M可吞噬清除局部淋巴结中的病原体及异物。(2) 它是各种成熟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3) 它是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 1)淋巴突内的M,在吞噬病原体及解除病原体成分后,向B及T细胞区迁移,使具有Ag性的病原体成分活化B细胞,或以Ag肽:MHC分子形式,将Ag提呈给T细胞,使之活化;2)受Ag活化后,T细胞数增加,Th细胞向B细胞区迁移,进行TB协同,促进B细胞增生,形成生发中心,内含众多的中心细胞;3)中心细胞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合成和分泌抗体。T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五)论述题 论述淋巴细胞再循环及其意义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
11、巴组织。淋巴循环汇集于胸导管再入上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微静脉处,穿越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组织及淋巴器官,再由此入淋巴循环,从而使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互相沟通,免疫细胞得以畅流全身。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淋巴细胞通过淋巴循环,出淋巴结;淋巴细胞亦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进入淋巴结,从而保持淋巴细胞在周身的循环。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即动员淋巴细胞致病原体入侵处 ,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在该处,T、B、APC细胞间进行协同的免疫应答作用,产生效应淋巴细胞,再定
12、向地相对集中地迁移定位于炎症部位,发挥免疫作用。第四章 补体系统 一、重点 补体系统的概念、组成、激活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补体的生物学作 用。 二、难点 补体激活的调节。 三、考试中常见错误及其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对补体的正确解释是 A 为正常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B 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 C 属于免疫球蛋白 D 淋巴细胞产生的 E 能直杀伤靶细胞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概念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C,认为补体参与免疫作用,所以就选择免疫球蛋白。我们由补体的概念得知补体只是一类蛋白质,具体地说是属于糖蛋白,所以c是错误的;选B者认为补体同抗体一样也是受抗原刺激产生的;我们知道,抗体是受抗
13、原刺激后由B淋巴细胞产生的,而补体是属非特异性免疫的固有成分,我们每个人都有,不论是否接触过病原体。它同吞噬细胞一样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体内(人或动物的新鲜血清中),不因刺激而存在,并且含量基本恒定;也有 的人选E,认为补体具有非特异性免疫作用,所以同NKcell一样能直接杀伤靶细胞,忽略了补体的激活过程和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的紧密联系。补体只有在激活后并且形成一系列放大级联反应才能发挥作用。否则,它们大多是以无活性的酶前体形式存在的;D一般不被选择。 答案:A2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成分是A C1B C2C C3D C4E C5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性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是由于不认真审
14、题,误以为是(固有成分中)分子量最高,而没弄清楚是含量最高。 答案:C 3分子量最大的补体成分是 A C3 B C4 C C1q D C1r E C1s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各成分理化性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补体C3最关键、含量也最多,但分子量不是最大,所以是错误的;选D或选E者混淆了C1r、C1s和C1q,知道它们是C1中的成分,但弄不清究竟谁分子量最大;选B者是误将C4理解成C4结合蛋白,因为C4结合蛋白是补体系统中所有成分中分子量最大的。本题给的是C4,而不是C4结合蛋白。本题给的五个备选答案都是补体固有成分。在补体的固有成分中分子量最大的是C1q。 答案:C 4在经典和旁路
15、途径中均起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1q B C1r C C2 D C3 E C4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组成及两条主要的激活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或B,认为不论哪条途径都应有C1的成分参加,所以没仔细审题便选了一个补体成分;选E和C者较少,认为两条途径任何成分都可以参加;本道题不容易错选E和C,而容易错选A或B。 答案:D5. 细菌脂多糖首先激活的补体成分是A C1B C2C C3 D C4 E C5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旁路激活途径激活物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这种情况极易出现,因为这些学生没有弄清楚细菌脂多糖是激活哪一条途径的。如果掌握了细菌脂多糖是激活旁路途径的成分,则
16、会选出正确答案,因为旁路途径越过了C1、C4和C2,直接激活了C3,所以应该选择C。选B或选D者错把细菌脂多糖当成了C1酯酶。C1酯酶的作用基质是C4,C2,因此产生了错误答案。本题一般不会选E,因为学生一般都能掌握补体C5是共同效应的后续成分。 答案:C6多数补体灭活温度及时间是A 56 30分B 4 2小时C 30 1天D 37 30分E 室温30分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一般性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D或E,主要原因是记住了30分钟,但忽略了具体的温度;选C者是只记住了一个30,但未分清是时间还是温度;选B是忘记了补体的灭活所需温度,认为补体不耐热,低温下时间稍长即可灭活。 答案:A
17、7.关于补体的叙述那项是错误的A.存在于人和动物新鲜血清中B.具有酶活性C 其性质不稳定D 其作用是非特异的E 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概念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D,误认为补体与抗体或T细胞一样具有特异性;选C者则是因为对补体的一般性质及概念认识不够深入。补体对热不稳定,抗体相对于补体而言对热稳定。一般不会错选A、B,因为对补体的概念中这两点大多数同学都能掌握。补体存在于正常血清中,它的产生与抗原刺激无关,它的活化以及它的作用的产生与抗原刺激有关。 答案:E8.补体参与的反应是A.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B.过敏性鼻炎C 移植排斥反应D 系统性红斑狼疮E血清过敏症 分析:本题旨
18、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所参与的反应的认识。补体参与、型超敏反应及器官非特异性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常见错误是选E,把血清过敏症看成了血清病。其实二者不同,血清过敏症是属于I型超敏反应,是由于临床应用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的患者进行治疗或紧急预防时,有些患者可因曾注射过相同的血清已被致敏,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重者短时间内死亡。血清病则一般发生在初次注射大剂量抗毒素后1-2周,主要症状是发热、皮疹等,是抗毒素与其相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所致,属于型超敏反应,所以选E是错误的;A和B都属于I型超敏反应,C属于移植排斥反应,所以都不能选;D:属于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和相应抗原
19、结合形成的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属于型超敏反应。 答案:D9经典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是A C3bBbB C4b2bC C4b2b3bD C3bBbpE MAC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经典激活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或D,没有真正掌握经典途径中的C3转化酶的组成,C3bBb是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的C3转化酶,P因子是备解素,可与之结合,并使其稳定,所以选A或D都是错误的;C4b2b3b是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所以选C也是错的,E是膜攻击复合体。 答案:B 10旁路途径中C 3bBb是 A 原始的C3转化酶 B C3转化酶 C C5转化酶 D 趋化因子 E 以上都不是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
20、学生对补体旁路激活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者认为C3bBb是原始C3转化酶,但原始C3转化酶是C 3bB,所以A是错的。选C者认为它是C5转化酶,若是C5转化酶,应在C3bBb再加上个n,即C3bnBb。 答案:B11.参与膜攻击复合体的有关成分是A C1B C3转化酶C C3bD C5-C9E 以上都不是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激活过程中效应阶段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B,认为C3转化酶是补体活化过程中重要的酶之一,但其并不构成膜攻击复合体;选C者认为MAC(膜攻击复合体)是C 39,但MAC是C 567 8(9)n;选A者认为MAC是C1-9,也是错的。答案:D12.补体活化的MBL途径
21、的激活物质A 抗原抗体复合物B 凝集的IgAC 炎症期产生的蛋白与病原体结合D IgG13E 以上都不是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另一条激活途径MBL(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认为是抗原抗体复合物,但抗原抗体复合物是经典途径的激活物质;选B者认为是凝集的IgA,但IgA是旁路途径激活成分;选D者也是错的,因为IgG1、 IgG2 、IgG3也是激活替代途径(旁路途径)的。激活MBL途径的物质是炎症期产生的蛋白如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或C反应蛋白。 答案:C13.关于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溶菌、杀菌与细胞毒作用 B促炎症作用 C调理作用 D中和毒素作用 E
22、免疫粘附作用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E,认为我们新版教材上没有这个作用,但我们教材上的清除免疫复合作用实质上包含了免疫粘附作用。因为免疫复合物(IC)借助于C3b的免疫粘附作用与表达C3b受体CRl的血细胞结合,并通过血流运送到肝而被清除,所以是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之一。补体有中和病毒的作用,但没有中和毒素的作用。答案:D14补体受体1(CR1)是指A C3dB iC3bC CD11b/CD18D CD21E C3b受体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受体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B,认为补体受体1即CR1是iC3b的受体,但CR1是C3b的受体,CR2是iC3b即灭活
23、的C3b的受体;选c者认为是CD11bCD18,但CRl是CD35;选A者混淆了C3b和C3d,C3d是补体受体1即CR2;选D者认为是CD21,但CD21是补体受体2。补体受体1是C3b受体或C4b受体,CD分类属于CD35。 答案:E15具有免疫调理作用的补体成分是A C3aB C3bC C2bD C4aE C5a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A,主要原因是记不清是C3a还是C3b;选C者把有过敏毒素作用的C5a和有调理作用的C3b混淆了;选D者极少。C4a的作用是过敏毒素和激肽活性。 答案:B 16补体第二激活途径中不包括 A C3裂解为C3a和C3b B
24、 C4裂解为C4a和C4b C C5裂解为C5a和C5b D 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 E 过敏毒素的产生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旁路激活途径中参与成分的认识。回答这道题时需注意参与第一条途径的成分是C1,C4,C2而第二条路是越过了C1,C4,C2,直接从C3开始活化,所以排除了C4。 答案:B17下列哪一成分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A C1qB C2bC C4b D C5a E C3b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各裂解片段生物学作用的认识。要想避免出错,第一要知道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的裂解片段是C3a,C5a,C4a,即能够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的活性片段。常见错误是选E,没有认真审题或掌握
25、知识不牢固,把C3b看成了C3a。 答案:D18下列哪种物质参与补体活化第二途径 A 抗原抗体复合物 B C1 C Ca2离子 D Mg2+离子 E C4b2a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活化第二途径的认识以及两条主要途径的区别。常见错误是选C,认为是Ca2+离子。Ca2+离子是第一条活化途径中参与的离子。参与第二条活化途径的离子是Mg2+离子。 答案:D19在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病人 A C3a和C5a合成过量 B C1抑制因子缺乏或功能缺陷 C C2、C4水平常在正常范围内 D 病人IgE水平过高 E 常因吸人过敏原导致症状突然发生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活化的调控中调节因子的作用
26、。常见错误是选A,认为C3a、C5a具有过敏毒素作用。我们知道C3a、C5a可使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引起血管扩张,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以及平滑肌收缩等。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则是由于病人遗传性C1INH(C1抑制物)缺陷,使C1(C1酯酶)未被抑制,与C4、C2作用后产生的C2a(旧称C2b的小片段)为补体激肽,可增强血管通透性,因而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多表现为以面部为中心的皮下血管性水肿,并常以消化道或呼吸道粘膜的局限性血管性水肿为特征。 答案:B 20补体第一途径中各补体成分激活的顺序是 A C123456789 B C124536789 C C145236789 D C14235
27、6789 E C124356789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第一条激活途径(经典途径)激活级联反应顺序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B,认为C1、C2按顺序活化,而实际上活化的顺序是C1、C4、C2,然后C3活化,进而活化后续成分,因为C1(C1酯酶)与C4反应之后才能更好地显露出C1作用于C2的酶活性部位。 答案:D 21病人被认为被多种病毒感染,并有C3缺乏,这样的病人由补体介导的哪种功能仍保持完整A 溶细菌反应B 调理作用C 过敏毒素反应D 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产生E 都不对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生物学作用的认识。正确回答本题,首先要弄清楚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其中A、B、C、D都是由补体C3
28、之后的补体成分介导的,若补体C3缺陷,这些功能都不能实现。 答案:E 22.下列哪种试验对于补体成分先天缺陷的过筛诊断最有用A 血清的调理活性B 血清的溶血活性C 血清C3成分的含量D 血清C1成分的含量E 病人血清的电泳分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各种生物学活性中参与成分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E,认为电泳技术分析可以,然而电泳分析主要用于血清成分如白蛋白,球蛋白的分析,它不能对所有补体成分进行检测。只有溶血反应需所有成分参加,因此各种补体成分的缺陷均可用溶血试验查出,其他对单项补体成分的检测,不宜用作过筛诊断。 答案:B 23补体系统的蛋白中 A 经典和替代途径中均有C3参加 B 在免疫
29、应答时浓度不升高 C 可以参与IgG、IgM型的血清学反 应,但不参与IgE的反应 D 可在某些免疫缺陷病人表现缺失 E 以上都对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整个补体系统的认识。正确回答此题必须首先对每一个备选答案进行分析。我们知道经典途径由C1开始活化C4、C2,其裂解片段形成C3转化酶使补体C3活化。替代途径直接从C3开始活化,所以A是对的。再看B,由补体的基本概念我们得知补体与抗原刺激无关,所以它不因免疫应答浓度发生改变,B也是正确的,、型超敏反应均由补体参加,是由于IgG、IgM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激活补体而发生的反应,而I型起敏反应是由IgE抗体介导的,没有补体的参加,因此C也是对的;当患
30、补体缺陷病时,补体C19任一组分、补体调节因子以及补体受体都可发生缺陷,所以D也正确。 答案:E 24红细胞CRl缺陷与下列哪一项原因有关 A组织中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增多 B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率增加 C大量组胺的释放 D循环中C3dg和C3d的聚集 E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受体1即CRl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D,认为是C3d。CRl是C3b的受体,C3d的受体是CR2,红细胞膜上有CRl。结合有C3b的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与细胞CRl受体结合,从而从血浆中清除掉。所以A是正确的。 答案:A25C3是补体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这是因为A C3在血液中比其他成分都多B
31、 C3既参与经典活化途径也参与旁路活化途径C 在补体系统中C3d包括(C3a和C3b)相关的生物学作用比其他任何蛋白的生物学作用都多D 在旁路活化途径中它是第一个成分 E 以上都对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C3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B,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而忽略了其他几点。如果对每一个备选答案都进行分析以及对C3的含量、生物学作用记忆较深,即可知ABCD都正确。 答案:E(二)多项选择题1参加旁路途径的物质有A C3B P因子C C4D B因子E C5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组成成分的认识。A和E是两条途径均参与的成分,所以不会出错。只是B、D和C的选择问题,选C者是混淆了替代途径和经典途
32、径的组成成分。 答案:ABDE2.C1脂酶的作用基质是A C2B C3C C4D C5E C6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经典途径的认识。常见错误是选B,没有真正掌握C1酯酶的作用,知道C3很关键(参与两条激活途径),所以选择C3。我们在经典途径的第一个阶段开始就谈到了C1酯酶,即Cls具有蛋白酶活性,它活化后依次裂解C4、C2。个别同学不知道C1酯酶的成分,更不了解其作用,只知道C5、C6是共同效应后续的成分,选择C5或C6。 答案:AC 3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成分是 A C2a B C3a C C4a D C5a E C3b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裂解片段的作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
33、多选A,误认为C3a、C4a、C5a都有过敏毒素作用,C2a也应有此作用。C2a具有激肽活性;选择E的同学是混淆了C3b的调理作用。 答案:BCD4补体的生物学作用是A 溶解细胞B 调理作用C 免疫粘附D 溶解免疫复合物E 中和及灭活病毒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漏选C,认为补体无此作用。补体清除免疫复物或调理作用都是依赖于补体裂解片段C3b的免疫粘附作用;所以应该选择C。 答案:ABCDE5属于炎症介质的成分有A C3bB C3aC C4aD C5aE C2a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裂解片段的认识。常见错误是多选E,认为C2a有炎症介质的作用。C2a有补
34、体激肽样活性;选A者认为C3b有炎症介质作用。C3b具有免疫粘附作用。具有炎症介质作用的补体裂解片段是C3a,C4a,C5a 答案:BCD6出现低补体血症的疾病有A 类风湿性关节炎B 红斑狼疮C 肝硬化D 肾小球肾炎E 糖尿病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与疾病的相关认识。正确回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健康成年人补体的含量相对稳定。补体在有些疾病时升高,如:心肌梗死、甲状腺炎、大叶性肺炎、糖尿病、妊娠等;在有些疾病时降低,如:细菌感染、补体缺陷、严重肝病、营养不良、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等。 答案:ABCD7下述哪些情况需补体A 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时B 特异抗体介导红细胞溶解时C A
35、DCC作用D 促进吞噬作用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多选A,看见溶解红细胞就误认为有补体参加,实际上卵磷脂酶溶解红细胞不需补体参加。ADCC作用是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也不需补体参加。所以BD是对的。 答案:BD 8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可导致 A 沉淀 B 过敏毒素释放 C 巨噬细胞抑制因子释放 D 调理作用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常见错误是多选C,认为是巨噬细胞抑制因子释放。该因子的释放不是补体活化的结果而是M(巨噬细胞)活化的结果。在补体激活时C3a、C5a被激活,二者都是过敏毒素。它们的存在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C3b是调理素,
36、它可以包被颗粒,增强有C3b受体的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即调理作用。 答案:BD 9C5a的活性片段可引起 A平滑肌收缩 B血管扩张 C吸引白细胞 D淋巴细胞附着于巨噬细胞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裂解片段C5a的认识。常见错误是多选D。C5a通过过敏毒素作用使血管扩张;通过趋化因子作用吸引白细胞,还能通过过敏毒素作用诱导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组胺可引起血管扩张和平滑肌收缩。C5a也是趋化因子,当抗原抗体反应激活补体时,吸引淋巴细胞至C5a释放部位但不是附着于巨噬细胞,故D项不正确。 答案:ABC(三)简答题1补体的生物学作用包括哪些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生物学作用的记忆。常见
37、错误是不能具体描述每一个作用,尤其是炎症介质作用。有的漏答其中的某一个作用。 答案: (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效应调理作用:C3b,C4b,iC3b;引起炎症反应:a激肽样作用:C2a、C4a。b过敏毒素:C3a、C4a、C5a。c趋化作用:C5a;清除免疫复合物C3b;免疫调节作用:C3、C3b、iC3b、C3dg。2补体系统的组成都包括哪些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系统组成成分的记忆。常见错误是忽视补体受体分子。 答案: (1)固有成分:C1-C9(C1含Clq、Clr、Cls);B因子、D因子和P因子。(2)调节与控制补体活化的分子。(3)补体受体分
38、子。3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记忆。常见错误是回答替代途径的三个阶段。 答案: (1)识别阶段。 (2)激活阶段。 (3)膜攻击阶段 4两条补体激活途径中,C3和C5转化酶各是什么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两条主要激活途径中两个关键酶的记忆。常见错误是替代途径中的两转化酶易答错,尤其是C3转化酶,不要写成C3bB(它是原始的C3转化酶)。另外,C5转化酶注意不能答成C3bBb。同时这两种转化酶都由P因子构成,P因子又称备解素起稳定作用因子。 答案: C3转化酶 C5转化酶 经典途径 C4b2b C4b2b3b 替代途径 C3bBbp C3bn
39、Bbp5.C3b灭活因子(I因子)的作用是什么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激活调节的记忆。常见错误是只答出了I因子对C3b的作用。 答案:能裂解C3b链,形成无活性的iC3b,再进一步将其裂解为C3d、C3c;亦能将C4b链裂解成C4d、CAc。 6参与替代途径补体成分有哪些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另一条主要途径替代途径的参与成分的记忆。常见错误是漏答参与替代途径的调节因子。答案C3C59B、D、P因子C3b灭活因子1H过敏毒素灭活因子S蛋白 7参与经典途径的成分有哪些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主要激活途径经典途径参与成分的记忆。常见错误是调节因子回答错误。 答案:C19,C1酯
40、酶抑制因子,C3b灭活因子,C4结合蛋白,1H,过敏毒素灭活因子,S蛋白。8补体系统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系统的组成的记忆。 答案:补体系统:由近40种蛋白组成的多分子系统,包括参与补体激活的各种补体固有成分,调控补体活化的各种因子,以及补体受体等。 9I因子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调控补体活化的因子之一:I因子的记忆。 答案:I因子:C3b灭活因子,能裂解C3b,形成无活性的iC3b,由此抑制补体的继续活化。 10H因子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活化调控H因子的记忆。 答案:H因子(1H):能辅助I因子灭活C3b,并能竞争抑制B因子与C3b结合。 11C1INH 分析:本题旨在
41、考核学生对补体活化调控成分C1酯酶抑制因子的记忆。 答案:C1INH:C1酯酶抑制因子,与活化的C1结合,使C1s催化点受到抑制,阻止其对C4和C2的酶解作用。 12CRl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受体CRl的记忆。 答案:CRl:补体受体1(CD35),广泛分布于各种血细胞、树突状细胞、肾小球上皮细胞等,能与C3bC4b结合,抑制补体活化,参与调理吞噬,免疫粘附及促进清除免疫复合物。 13C3b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裂解片段C3b的记忆。 答案:C3b:补体活化产生的片段,参与裂解细胞、调理吞噬、免疫粘附、溶解和清除免疫复合物。 14过敏毒素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裂解片
42、段功能的认识。 答案:过敏毒素:C5a,C3b,C4a,能使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引起血管扩张,毛细管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等。 15免疫粘附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裂解片段的生物学作用的认识和记忆。 答案:免疫粘附:抗原抗体复合物通过C3b或C4b粘附于具有C3b受体的细胞表面,形成较大的复合物,便于吞噬细胞清除。 16简述位于中性粒细胞、B细胞、红细胞上的CRl的不同作用。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CRl的理解与记忆。CRl存在于多种细胞表面,且有多种功能。 答案:中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上的CRl与细菌或病毒上的C3b结合,调理吞噬,促进C3转化酶的灭活,促使C
43、3b,C4b的灭活;B细胞的CRl与CR2协同作用下,可促使B细胞活化;红细胞的CRl与被调理的细菌、病毒或免疫复合物结合运送到肝、脾进行处理(或答清除免疫复合物)。(四)论述题1比较补体两条主要激活途径的不同点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两条主要的激活途径的认识及掌握程度。易出错误的点是:旁路途径的激活的物质回答不全面;参与替代途径的成分回答有遗漏;忽略了两条途径所需的离子;两条途径的转化酶回答错误,尤其是旁路途径的C5转化酶和C3转化酶;少数学生忘记了回答两条途径的作用阶段(时间),以及相同点。补体活化的两条途径不同主要在于各自的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组成及形成过程的不同,经典活化途径的C
44、3转化酶是C4b2b,C5转化酶是C4b2b3b。替代途径的C3转化酶是C3bBb与C3bBbp,C5转化酶是C3bnBb与C3bnBbp。两条途径的相同点是,在于C5转化酶形成以后,从其分解C5产生C5a与C5b,至C5b6789n,膜攻击复合物(MAC)的形成,这后段的过程都是相同的。 答案:见表4 表41 两条激活途径的主要不同点比较项目 经典激活途径 旁路激活途径 激活的物质 抗原抗体复合物 LPS、酵母多糖、凝聚的IgG、IgA等激活的起点 Clq C3参与成分 C19 C3、B、D、P因子,C59C3转化酶 C4 b 2 bC3 b B b PC5转化酶 C4 b2 b 3 b C
45、3 bn B b P作 用 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即发挥作用 2试述补体系统的组成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系统组成的记忆。补体系统的30余种成分按其生物学功能可以分为三类。 答案:补体系统的成分按功能分为三类即参与活化过程的分子或因子,即补体的固有成分;补体活化产物在细胞膜上的受体以及阻止补体活化或其产物的活性的调节因子。 (1)补体的固有成分 指存在于体液中,参与补体活化级联反应的补体成分,包括经典激活途径的C1q、C1r、C1s、C4、C2;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激活途径的MBL、丝氨酸蛋白酶;旁路激活途径的B因子、D因子;上述三条途径
46、的共同末端通路的C3、C5、C6、C7、C8、C9。 (2)介导补体活性片段或调节蛋白生物学效应的受体 补体受体包括CRl5,C3aR,C2aR,C4aR等。 (3)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的补体调节蛋白 包括备解素(P因子)、C1抑制物(C1lNH)、I因子(旧称C3b灭活因子)、C4结合蛋白(C4bp)、H因子(旧称C3b灭活促进因子)、S蛋白、SP4040、促衰变因子(DAF)、膜辅助因子蛋白(MCP)、同种限制因子(HRF)、膜反应溶解抑制因子(MIRL)等。 3补体受体1(CRl)的功能是什么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活化产物的受体之一补体受体1的己忆。答此题应注意的关键是掌握C
47、Rl的别名、CD分子及它的配体和功能。 答案:CRl又称C3b受体,在人的细胞表面被命名为CD35分子。CRl的配体是C3b和C4b。CRl分布于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及肾小球囊细胞上。CRl的功能有三方面。 (1)抑制补体活化 C3b或C4b与细胞膜上的CRl结合后,可促进C3bC4b及C3转化酶的降解,从而抑制补体活化过程。 (2)清除游离的免疫复合物及促吞噬作用。 (3)免疫调节 CRl受C3b或C4b作用后有促进B细胞分化或增强K细胞ADCC的效应。 4补体成分与MHC有何关系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与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48、)之间关系的记忆,即补体与免疫功能相关基因的关系。 答案:编码C4、C2及B因子的基因位于MHC中,属于类MHC基因,因此,这几种补体成分又可称为类MHC分子(抗原)。由于类MHC基因与对T细胞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的I、类MHC基因紧密连锁,因此在某些有遗传性C4、C2或B因子缺损表现的病人,也常伴有其他免疫性疾病。 5什么是过敏毒素,其作用如何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裂解片段生物学作用的记忆,即C3a、C4a、C5a的作用。 答案:补体成分C3和C5,由于受补体活化过程中C3和C5转化酶的作用,或受纤维蛋白溶酶、激肽释放酶、白细胞溶酶体酶或细菌蛋白的作用,产生C3a和C5a称为过敏毒素。
49、过敏毒素作用于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上有C3a和C5a受体,引起这两种细胞发生脱颗粒,释放组胺和白三烯,导致组织中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外渗,白细胞外移等速发型过敏反应的表现,因而得名。 6什么是第二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它是如何产生的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的第二活化途径即替代途径中C3转化酶的形成过程的记忆。 答案:第二活化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式是C3bBb和C3bBbP。 在正常体液中C3可由于多种原因被水解产生少量的C3b,C3b在体液中或在机体自身的细胞膜上,可分别被I因子、MCP和CRl等迅速降解为C3bi,缺乏足够的时间与B因子结合形成C3b,B并转变成C3
50、bBb。 当体内有细胞、其他微生物或其产物存在时,少量的C3b吸附其上,获得一种保护性的表面,可以免受I因子、MCP和CRl的酶解作用。C3b在异己性的保护面上便有足够的时间与B因子结合成C3bBbP复合物,并进一步受D因子的酶解作用,转变成C3bBb。P因子加入后,形成C3bBbP,其酶活性更稳定。 7,补体的生物学活性是什么 分析:本题旨在考核学生对补体活化后所产生的重要功能的记忆,回答时注意各裂解片段的作用。 答案:补体的生物学活性是指补体活化过程的产物表现出的具有扩大免疫效应的多项生物学活性,根据这些产物的活性特点可分为五类。 (1)细胞溶解作用即膜攻击作用 新生的C5b可插入就近的细
51、胞膜上,进而有C6、C7、C8和C9与膜上有C5b组成膜攻击单位C5b6789n,构成可让胞膜内外物质自由出入的通道壁,造成细胞或细菌的破裂死亡。 (2)调理作用 与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共价键结合的C3b,还可与吞噬细胞表面的C3b受体(CRl)结合,以促进其吞噬过程,称为补体的调理作用。 (3)引起炎症反应 引起炎症反应(的物质),C3a、C4a、C5a有过敏毒素作用,C5a有对粒细胞趋化作用,其综合作用效果是导致组织充血、水肿及渗出等炎症表现。 (4)清除免疫复合物即补体(C3b)的免疫粘连作用 在替代活化途径和经典活化途径新产生的C3b,都可借其不稳定的硫酯键断裂,直接与病原体(或其成分)或免疫复合物中的抗原成分共价性结合。和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共价结合的C3b,可再与血小板及人红细胞表面的C3b受体(CRl)结合,使这些病原体或免疫复合物粘附于血小板或人的红细胞上,称为免疫粘连作用。免疫粘连作用不仅可减少血液中游离的免疫复合物及病原体,而且被粘附于血小板或红细胞表面的免疫复合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畜牧业生产与疫情防控责任合同
- 固定支架租赁合同
- 石油化工行业生产安全规范指南
- 药物治疗基础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新能源汽车租凭合同协议书
- 3 《自己之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课件-3
- 上海店铺合租合同范本
- 办公集装购买合同范本
- 房车大白转让合同范本
- 初中劳动教育课程实施方案
- 呵护地球家园点亮绿色希望-2025年4月22日第56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教育班会 高中主题班会优 质课件
- 政务人员礼仪培训课件
- (一模)2025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英语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资本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十万个为什么》整本书阅读-课件-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走近湖湘红色人物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湖南工商大学
- (正式版)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
- 鸽巢问题(例1、例2)[1]
- 完整版佛教葬礼仪式
- 【课件】第六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课件-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