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四重点难点_第1页
必修四重点难点_第2页
必修四重点难点_第3页
必修四重点难点_第4页
必修四重点难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面对着绚丽多彩的世界,人类除了赞叹地球母亲的伟大、惊叹种种自然界中的杰作外,还会想到:这个世界包括人类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引发人类的哲学思考。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贫乏,面对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如雷电、风暴、洪水、严寒、酷暑、瘟疫等,束手无策,无法抗拒,也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为了摆脱恐慌,得到身心的安宁,古人凭借想象力,将各种自然力人格化,认为某个人格化的神在控制着世界,风有风神,雷有雷神,雨有雨神,日月星辰也有各自的神。对任何自然现象、自然之谜都通过神来解释,各个民

2、族、各种宗教都有其各自的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神话,古希腊的宙斯、雅典娜诸神的传说。而与生命的源流关系最密切且影响最大的是上帝创世说。于是,本课的开篇便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情境导入,让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并运用自己已有的地球起源知识说明天地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论断。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首先提出并讨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课的一幅漫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激烈争论。现在看似可笑的观点,却是古代唯物主义者真正把自身同自然界区分开,对神创论进行否定的一大成果。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世界

3、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它的物质性这一论证是如何得出的。教学中,可以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进行讲解,结合教材中的探究事例,可以作如下补充。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世界本原的猜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首先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找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试图在某些一定的有形体的事物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古印度也有类似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德谟克利

4、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共同特征,是试图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这种把宇宙万物和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只能是一种没有实证科学根据的猜测。它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在初级的阶段。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用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整个物质世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19世纪末的自然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

5、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根据当时科学材料提供的事实,人们认为原子就是组成万物的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即认为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可变的,它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物质粒子原子。同时,它又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与此紧密相联,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上的物质观混为一谈。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这是当时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哲学上的反映。

6、这种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世界物质性的探究,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自发、猜测的性质,但是由于科学材料的匮乏,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科学的解释。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元素的放射现象发现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 (3)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首先,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科学事实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生命起源、本质和生物进化的理论,人类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理论,以及质量、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等,对于证

7、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以往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正确观点,在总结全部科学资料,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其次,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核心。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所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物质作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说明。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性不等于某一具体的实物,正如水果不等于樱桃、梨、苹果,哺乳动物不等于猫、狗、羊等一样。物质的这一共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正是这种客观实在性,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的物质性。物质性、客观实在

8、性只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事物之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物质自身”。列宁也曾给物质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我们提供出一幅世界真实的图景。 再次,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指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或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这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虽然是物质的固有属

9、性,但它并不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层面上讲的。 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 第三,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来理解。 (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人类社会的

10、诞生既有自然界自身进化的一面,也有人类自身劳动创造自身的一面。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使人和自然区别开来,并使整个世界都打上了人的烙印。劳动改造了世界,自在自然不断退缩,人化世界不断膨胀。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对世界的改造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2)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每一代人都是在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存在的,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不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是既定的,具有在先性。每代人都是“被抛”到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的,并受它的制约。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这

11、三个要素中,生产方式具有决定的意义。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制约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的“过滤”才能体现出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这种作用会越来越明显。那种把地理环境或者人口因素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观点是错误的。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但是人一旦结成群体而存在于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不再随着人的意志为转移。表面上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在活动,但是群体中人们的意志必定相互碰撞,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不能完全合乎任何人的目的。因为在人的意志和目的背后

12、是人的利益,而在人的众多利益中,物质生产利益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而这种利益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又是由生产力所决定的。社会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物质性。 3.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我们可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运动这一范畴,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全部科学都证明:

13、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物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不变的东西。 在无限的宇宙中,总星系、星系、各个天体都不停地在太空遨游。太阳绕银河系中心旋转,行星又绕太阳旋转,同时它们又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转。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宇宙天体、星系包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都不是永恒的,都有一个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微观粒子也处在永恒变化之中,组成万物的化学元素也有一个由轻元素向重元素演化的过程。可以说,既然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有着自己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那么,就无法设想地球上还有什么不变的事物;既然微观粒子都是永恒地运动发展的,那么,就不可能设想由微观粒子

14、构成的物体,会有绝对静止的状态。所以,从大的天体到小的微观粒子,世界上一切形态的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大量科学事实证明,生物有机界也是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生物有机体,如果没有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就会丧失生命。人由类人猿演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不变的社会形态。任何社会形态离开了生产运动都无法存在,生产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处在变化之中。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 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这已为全部科学事实所证明。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

15、的主体,电子和光子是热运动和光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人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等。总之,一句话,物质是一切变化的承担者,是世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基础。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物质无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物质只能在运动中存在,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事万物既在运动中走向灭亡,也在运动中发生、保存。也就是说,事物只是由于它是要灭亡的,所以它才是可以存在的。这就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辩证法。 (4)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这里首先要区别“属性”和“特性”。“特性”是指一事物具备的,可以使自身和他事物相区别的独特之处。物质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独特

16、性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意识,以其自身而存在的性质。意识就不具备这个性质,它必须依赖于物质,是对物质的反映,它不能以其自身而存在。所以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属性”一般是指事物具备的各种各样的性质。例如,某人的属性可以是大眼睛、高个子、女性、汉族等。物质的基本属性有永恒性、无限性、可知性、运动等。在这些属性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因为物质的其他属性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展现出来。永恒性和无限性是物质通过自身的永恒与无限运动而展现的,物质的可知性也是由于物质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每一种不同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不同的表现,传递不同的信息,这些不同的表现和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

17、而产生出人的认识。如果没有运动,人就不能区别事物,也就不会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任何知识。所以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5)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 什么是“绝对”呢?“绝对”与“相对”是对立统一的一对范畴。当我们说什么东西是“相对的”时候,就是说该事物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走向灭亡的。当我们说什么是“绝对的”时候,是就它的无条件性来说的。无条件并不是说该事物存在没有条件或不需要条件,而只是说它在任何时候和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不是由时间在它之先的其他事物作用的结果,它自身就是绝对在先者。 我们还要区分物质的运动和具体的某个运动。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不被创造

18、,永恒存在,因此物质的运动也不是由神的第一推动力来推动的,物质存在即发生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不需要条件,永恒延续,因此说运动是绝对的。但现实中存在某个具体的运动却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会结束的。因此,要理解运动是绝对的,就要注意区别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具体的个别事物的运动。 4.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1)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物质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有些现象看似无规律,这只是由于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和研究,或者人类尚无能力认识它,而不说明它是无规律可循的。例如,瓶子摔在地上形成什么样的碎片,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规律,但经

19、过有心人的研究,发现里面还是有规律存在的。还有些现象的规律人类尚不能完全认识,如地震的发生、微观粒子的运动等,但这并不说明其中没有规律,只是人类尚无能力完全认识它。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必然会认识和把握更多的物质运动现象背后的规律。 (2)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是说,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具有的,既不是神的旨意、天的命令,也不是人的认识和意志强加给事物的。它源自事物运动的客观性和物质存在的客观性。“本质的”是说,规律是隐藏在各种表面现象背后的稳定的、深刻的东西。规律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人们通过现象可以认识到规律。价格涨落变化,背后隐藏

20、的是价值规律。苹果落地、行星运行,背后隐藏的是万有引力规律。规律的这个性质决定了只有那些善于动脑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才能发现和把握到规律。“必然的、稳定的”是说,规律不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偶然建立起来的联系,而是必然的、稳定的。例如,某同学坐在一个位置上参加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于是在下次考试中,他还要坐这个位置。好成绩和这个位置就属于偶然建立起来的联系,不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不会反复出现,所以这不是规律。 (3)人和规律的关系。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具有的,不是人强加给事物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造和消灭规律,但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人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

21、实现的。规律发挥作用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这些条件表现为外在的现象。例如,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表现,那么产生这个现象的条件就是没有东西能阻碍水向下流动;人可以改变一下这里的条件,使水向上喷涌,形成人工喷泉,这也是万有引力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只是由于条件改变了,现象的表现形式也就变了。因此说,人利用规律并不是改造了规律,而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进而使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和形式产生了有利于人的变化。 哲学史上的“宿命论”否认规律的可知性,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听任“命运”的摆布,宣扬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必然性,把必然性神秘化,反对做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按照“宿命论”的观点,人

22、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受规律的摆布。“宿命论”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有害的,是一种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世界观。 还有一种夸大人的主观能力,进而忽视了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叫作“唯意志论”。这种观点对人在一定条件改造世界的能力盲目乐观。例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实际的工作中是有很大危害的。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 (1)反映的对象与范围

23、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普遍的范畴,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是对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具体认识。 (2)有不变性与可变性的区别。哲学物质范畴所揭示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物质即客观实在性的论断是正确的。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可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和更新。 从二者的联系来说,它们有着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上对物质结构深入认识和对物质结构的新发现,都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为这一范畴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根据。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

24、质范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有指导意义,它以科学的物质观指导和促进物质结构的研究,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防止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是一个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也是本课一个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要以事例或事实为基础,有理有据地给学生讲清楚。 任何一个看来静止不变的物体,它内部都包含着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永恒运动,同时,这个物体必然会转化为其他的事物。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时,并不否认物质在其合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也存在某种静止的状态,存在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

25、一定状态,因而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以我们每个人为例,一个人是坐着还是行走,这里就有运动和静止的区分,这是每个人都承认的客观的区分。但是,这种静止和运动只是就他对地球的相对位置来讲的,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其实,即使把人坐着视为静止,撇开体内进行的时刻不停的生理运动不谈,他至少同地球一起绕地轴旋转作遨游太空的运动。一个人生命的存在,这是静止,但这种静止也是暂时的,因为生命有机体终究要死亡,任何人也不能永远活着。而且,这种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人的生命有机体只有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没有这种运动就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 (1)仅就机械运动来讲,当我们说某物

26、处于静止状态时也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位置的移动而言的。就其他参考系来讲,它仍然有位置的移动。 (2)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物体是静止时,总是指它在此时此地,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从总体上看,物质在运动着,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局部表现,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 (3)当我们说某一物体还没有变动时,是指某物体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没有变成别的东西。但与此同时,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也进行着某种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迟早要使它失去自身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东西。所以,在事物保持自身性质的意

27、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 3.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又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了解运动。要真正理解物质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就不能不理解相对静止。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论任何一个事物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仍然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形式仍然是这种运动形式,就是说它是处于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否则,它也就不再是这个事物或这种形式的运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我们就不知道这

28、个运动究竟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找到衡量它的尺度。任何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2)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又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如果说绝对运动是形成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那么,相对静止就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相对静止也就不可能有不同形态的物质。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

29、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事物所以表现为各式各样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它们有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 (3)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才能区别事物,才能肯定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才能分别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否认相对静止,就会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连同它的具体的运动形态都变成一堆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样,教材中关于“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的问题就得到科学的解释。 一)重点、难点问题分析 1.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 面对着绚丽多彩的世界,人类除了赞叹地球母亲的伟大、惊叹种种自然界中的杰作外,还会想到:这个世界

30、包括人类本身,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成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的?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人类,引发人类的哲学思考。在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人们的知识贫乏,面对大自然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如雷电、风暴、洪水、严寒、酷暑、瘟疫等,束手无策,无法抗拒,也无法用科学去解释。为了摆脱恐慌,得到身心的安宁,古人凭借想象力,将各种自然力人格化,认为某个人格化的神在控制着世界,风有风神,雷有雷神,雨有雨神,日月星辰也有各自的神。对任何自然现象、自然之谜都通过神来解释,各个民族、各种宗教都有其各自的神开创宇宙、缔造生灵的创世传说。如中国“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等神话,古希腊的宙斯、雅典娜诸神的传说。而与生命的源流

31、关系最密切且影响最大的是上帝创世说。于是,本课的开篇便引用圣经中的故事作为情境导入,让学生有一些感性认识,并运用自己已有的地球起源知识说明天地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论断。 在西方哲学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首先提出并讨论了世界的本原问题。本课的一幅漫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关于世界本原的激烈争论。现在看似可笑的观点,却是古代唯物主义者真正把自身同自然界区分开,对神创论进行否定的一大成果。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它的物质性这一论证是如何得出的。教学中,可以以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过程进行讲解,结

32、合教材中的探究事例,可以作如下补充。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对世界本原的猜测。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者首先提出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但是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寻找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试图在某些一定的有形体的事物中,在某些特殊的东西中,寻找无限多样的自然现象的统一。例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宇宙万物是由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构成的。古印度也有类似的思想。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生成,又复归于水。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微粒原子和虚空构成的。这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共同特征,是试图对客观世界穷根究底,说明世界的物质性。但是,由于受到当

33、时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这种把宇宙万物和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的观点,只能是一种没有实证科学根据的猜测。它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尚处在初级的阶段。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者用自然科学的观点解释整个物质世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了。19世纪末的自然科学研究表明:自然界各种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的基本单位;各种元素的分子又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原子。原子是当时科学认识已经达到的关于物质结构的最深层次。根据当时科学材料提供的事实,人们认为原子就是组成万物的最小的物质单位;各种元素的原子不能相互转化;原子的属性,如质量不变、

34、广延性、不可分性,被看成是一切物质形态的不变的属性。所以,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即认为原子及其属性都是不可变的,它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特殊的简单的物质粒子原子。同时,它又不理解特殊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的辩证统一,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把原子的个性错看成物质的共性。与此紧密相联,它把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关于物质结构的自然科学学说同哲学上的物质观混为一谈。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的观点,这是当时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在哲学上的反映。这种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为依据对世界物质性的探究,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自发、猜测的性质,但是由于科学材料的匮乏,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作出科学

35、的解释。而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的发展,科学家通过元素的放射现象发现原子中有电子等更小的颗粒,推翻了原子的不变性、不可分性以及质量不变等观念。 (3)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如实地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 首先,19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大量的科学事实从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地揭示出现实世界的物质性。特别是天体演化和物质结构理论,生命起源、本质和生物进化的理论,人类起源和人类发展的理论,以及质量、能量守恒和转化的定律等,对于证明物质世界统一性的原理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吸收了以往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正确观点,在总结全部科学资料,特别是19世纪以来自然科学重大成就的基础上

36、,形成了科学的哲学物质观。 其次,恩格斯、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核心。恩格斯在19世纪80年代所写的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对物质作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说明。恩格斯指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共性不等于某一具体的实物,正如水果不等于樱桃、梨、苹果,哺乳动物不等于猫、狗、羊等一样。物质的这一共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正是这种客观实在性,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的物质性。物质性、客观实在性只能存在于各种不同的事物之中,没有脱离各种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的某种“物质自身”。列宁也曾给物质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37、,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样,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为我们提供出一幅世界真实的图景。 再次,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 第一,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指出了物质的本质属性或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唯一特性”,是相对于意识来说的。相对于意识而言,物质只有一个特性,这就是客观实在性。运动虽然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但它并不是从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层面上讲的。 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 第三,

38、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我们可以从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三个方面来理解。 (1)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人类社会的诞生既有自然界自身进化的一面,也有人类自身劳动创造自身的一面。可以说,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使人和自然区别开来,并使整个世界都打上了人的烙

39、印。劳动改造了世界,自在自然不断退缩,人化世界不断膨胀。但即使这样,我们也必须承认,人对世界的改造是属于物质世界自身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现象。 (2)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它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每一代人都是在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存在的,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不是人们选择的结果,而是既定的,具有在先性。每代人都是“被抛”到这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的,并受它的制约。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这三个要素中,生产方式具有决定的意义。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人类社会的制约作用要通过生产方式的“过滤”才能体现出来。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这种

40、作用会越来越明显。那种把地理环境或者人口因素看成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因素的观点是错误的。 (3)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客观的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存在物,但是人一旦结成群体而存在于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中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不再随着人的意志为转移。表面上每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在活动,但是群体中人们的意志必定相互碰撞,形成一种合力,最终不能完全合乎任何人的目的。因为在人的意志和目的背后是人的利益,而在人的众多利益中,物质生产利益是最直接、最重要的,而这种利益是由人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所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结合方式又是由生产力所决定

41、的。社会发展最终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的辩证运动所推动的。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性和物质性。 3.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又一个重点。我们可从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理论的总结和阐释。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绝对静止、脱离运动的物质是没有的。 运动这一范畴,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全部科学都证明: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无机界到生物界直到人类社会,都没有绝对不动、不变的东西。 在无限的宇宙中,总星系、星系、各个天体都不停地在太空遨游。太阳绕

42、银河系中心旋转,行星又绕太阳旋转,同时它们又围绕自己的轴心自转。从更深远的角度看,宇宙天体、星系包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和地球都不是永恒的,都有一个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微观粒子也处在永恒变化之中,组成万物的化学元素也有一个由轻元素向重元素演化的过程。可以说,既然我们所在的太阳系和我们所居住的地球都处在永恒的变化之中,有着自己生成、发展和灭亡的历史,那么,就无法设想地球上还有什么不变的事物;既然微观粒子都是永恒地运动发展的,那么,就不可能设想由微观粒子构成的物体,会有绝对静止的状态。所以,从大的天体到小的微观粒子,世界上一切形态的物质,都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 大量科学事实证明,生物有机界也是处在

43、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任何生物有机体,如果没有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就会丧失生命。人由类人猿演化而来,人和人类社会也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没有永远不变的社会形态。任何社会形态离开了生产运动都无法存在,生产的发展又使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处在变化之中。 (2)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一样,都是没有的。 物质是一切变化的主体,这已为全部科学事实所证明。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主体,分子是热运动的主体,电子和光子是热运动和光运动的主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主体,人们的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主体等。总之,一句话,

44、物质是一切变化的承担者,是世界上一切发展过程的基础。 (3)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一切物质无不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物质只能在运动中存在,不运动的物质是根本不存在的。万事万物既在运动中走向灭亡,也在运动中发生、保存。也就是说,事物只是由于它是要灭亡的,所以它才是可以存在的。这就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辩证法。 (4)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这里首先要区别“属性”和“特性”。“特性”是指一事物具备的,可以使自身和他事物相区别的独特之处。物质相对于意识而言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客观实在性,即不依赖于意识,以其自身而存在的性质。意识就不具备这个性质,它必须依赖于物质,是对物质的反映,它不能以其自身而存在。所以说,

4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属性”一般是指事物具备的各种各样的性质。例如,某人的属性可以是大眼睛、高个子、女性、汉族等。物质的基本属性有永恒性、无限性、可知性、运动等。在这些属性中,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因为物质的其他属性只有通过运动才能展现出来。永恒性和无限性是物质通过自身的永恒与无限运动而展现的,物质的可知性也是由于物质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每一种不同形式的物质运动,都有不同的表现,传递不同的信息,这些不同的表现和信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出人的认识。如果没有运动,人就不能区别事物,也就不会获得关于物质世界的任何知识。所以说,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5)物质的运动是无条件的、

46、永恒的和绝对的。 什么是“绝对”呢?“绝对”与“相对”是对立统一的一对范畴。当我们说什么东西是“相对的”时候,就是说该事物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走向灭亡的。当我们说什么是“绝对的”时候,是就它的无条件性来说的。无条件并不是说该事物存在没有条件或不需要条件,而只是说它在任何时候和条件下都会存在,它不是由时间在它之先的其他事物作用的结果,它自身就是绝对在先者。 我们还要区分物质的运动和具体的某个运动。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不被创造,永恒存在,因此物质的运动也不是由神的第一推动力来推动的,物质存在即发生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不需要条件,永恒延续,因此说运动是绝对的。但现实中存在

47、某个具体的运动却是有条件的,有原因的,会结束的。因此,要理解运动是绝对的,就要注意区别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和具体的个别事物的运动。 4.规律以及人与规律的关系 (1)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又是有规律的。物质世界不是杂乱无章的,无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有些现象看似无规律,这只是由于没有得到人们的注意和研究,或者人类尚无能力认识它,而不说明它是无规律可循的。例如,瓶子摔在地上形成什么样的碎片,表面上看没有什么规律,但经过有心人的研究,发现里面还是有规律存在的。还有些现象的规律人类尚不能完全认识,如地震的发生、微观粒子的运动等,但这并不说明其中没有规律,只是人类尚

48、无能力完全认识它。随着人类的进步,人类必然会认识和把握更多的物质运动现象背后的规律。 (2)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是说,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具有的,既不是神的旨意、天的命令,也不是人的认识和意志强加给事物的。它源自事物运动的客观性和物质存在的客观性。“本质的”是说,规律是隐藏在各种表面现象背后的稳定的、深刻的东西。规律通过各种现象表现出来,人们通过现象可以认识到规律。价格涨落变化,背后隐藏的是价值规律。苹果落地、行星运行,背后隐藏的是万有引力规律。规律的这个性质决定了只有那些善于动脑筋,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人才能发现和把握到规律。“

49、必然的、稳定的”是说,规律不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偶然建立起来的联系,而是必然的、稳定的。例如,某同学坐在一个位置上参加考试取得了好成绩,于是在下次考试中,他还要坐这个位置。好成绩和这个位置就属于偶然建立起来的联系,不具有必然性和稳定性,不会反复出现,所以这不是规律。 (3)人和规律的关系。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具有的,不是人强加给事物的。人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造和消灭规律,但人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人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是通过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来实现的。规律发挥作用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通过这些条件表现为外在的现象。例如,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的表现,那么产生这个现象的条件就是没有东西能阻碍

50、水向下流动;人可以改变一下这里的条件,使水向上喷涌,形成人工喷泉,这也是万有引力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只是由于条件改变了,现象的表现形式也就变了。因此说,人利用规律并不是改造了规律,而是改变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进而使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和形式产生了有利于人的变化。 哲学史上的“宿命论”否认规律的可知性,主张“命运”主宰一切。人们必须听任“命运”的摆布,宣扬一种神秘的不可捉摸的必然性,把必然性神秘化,反对做任何改变现实的积极努力。按照“宿命论”的观点,人们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只能受规律的摆布。“宿命论”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是有害的,是一种消极被动、无所作为的世界观。 还有一种夸大人的主观能力

51、,进而忽视了规律客观性的观点,叫作“唯意志论”。这种观点对人在一定条件改造世界的能力盲目乐观。例如,“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事实上,这种观点在实际的工作中是有很大危害的。 (二)相关疑难问题解答 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 从二者的区别来看。 (1)反映的对象与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普遍的范畴,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具体物质形态

52、的结构和属性,是对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的具体认识。 (2)有不变性与可变性的区别。哲学物质范畴所揭示的物质的“唯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物质即客观实在性的论断是正确的。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可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变化和更新。 从二者的联系来说,它们有着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上对物质结构深入认识和对物质结构的新发现,都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为这一范畴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根据。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有指导意义,它以科学的物质观指导和促进物质结构的研究,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防止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 2.

53、如何理解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 这是一个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的问题,也是本课一个难点问题。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要以事例或事实为基础,有理有据地给学生讲清楚。 任何一个看来静止不变的物体,它内部都包含着分子、原子和基本粒子的永恒运动,同时,这个物体必然会转化为其他的事物。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运动的绝对性时,并不否认物质在其合规律的运动过程中也存在某种静止的状态,存在某种稳定的形式。不过,这只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静止或稳定,是物质运动的特殊形式或一定状态,因而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以我们每个人为例,一个人是坐着还是行走,这里就有运动和静止的区分,这是每个人都承认的客观的区分。但是

54、,这种静止和运动只是就他对地球的相对位置来讲的,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其实,即使把人坐着视为静止,撇开体内进行的时刻不停的生理运动不谈,他至少同地球一起绕地轴旋转作遨游太空的运动。一个人生命的存在,这是静止,但这种静止也是暂时的,因为生命有机体终究要死亡,任何人也不能永远活着。而且,这种静止只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人的生命有机体只有不断进行新陈代谢、自我更新的运动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没有这种运动就不能维持生命的存在。 (1)仅就机械运动来讲,当我们说某物处于静止状态时也只是相对于一定的参考系没有位置的移动而言的。就其他参考系来讲,它仍然有位置的移动。 (2)物质的运动形式是复杂多样的,当我们说某一

55、物体是静止时,总是指它在此时此地,或者说在一定条件下和范围内,它没有进行这种或那种的特定运动。从总体上看,物质在运动着,静止只是运动过程中的局部表现,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它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而运动则是绝对的。 (3)当我们说某一物体还没有变动时,是指某物体仍然保持着自身的性质,没有变成别的东西。但与此同时,物体在保持自身性质不变的情况下,也进行着某种运动和变化,这种运动和变化迟早要使它失去自身的性质而变成别的东西。所以,在事物保持自身性质的意义下,静止也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则是绝对的。 3.辩证唯物主义在坚持运动绝对性的前提下又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1)

56、运动和静止是相互依赖的,不了解静止,就不能了解运动。要真正理解物质的永恒的绝对的运动,就不能不理解相对静止。恩格斯指出,“从辩证的观点看来,运动表现于它的反面,即表现在静止中”,“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我们谈论任何一个事物的任何一种形式的运动,其基本前提是,这个事物仍然是这个事物,这种运动形式仍然是这种运动形式,就是说它是处于某种相对静止的状态之中;否则,它也就不再是这个事物或这种形式的运动。离开相对静止来谈论运动,我们就不知道这个运动究竟是什么事物或什么形式的运动,运动也就无从获得自己的规定和找到衡量它的尺度。任何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都是它过去的运动所造成的,并

57、且是它将来运动的出发点。只有了解了事物的相对稳定、相对静止的现状,才可以清楚地了解它过去的运动,预测它将来可能发生的运动。 (2)不了解相对静止,就不可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多样性是从物质自身的永恒运动中产生的,又只有在物质的相对静止中才能显示出来。如果说绝对运动是形成不同物质形态的根源,那么,相对静止就是这些不同形态的物质存在的根本条件。没有相对静止也就不可能有不同形态的物质。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事物所以表现为各式各样的不同形态,正是由于它们有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 (3)只有承认事物的相对静止和暂时平衡的状态,才能区别事物,才能肯定和把握不同事物的具体形态,才能分别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和研究。否认相对静止,就会把一切具体物质形态连同它的具体的运动形态都变成一堆变幻不定、不可捉摸的东西,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这样,教材中关于“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的问题就得到科学的解释。 2思考下列问题: 当别人问到“你是谁?”时,我们往往回答:“我是张三。”可“张三”不过是个名称或符号,那么到底“我”是什么呢? 如果你不同意别人的某个观点时,你会说他错了,那么你是依据什么来判断他的观点是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