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详解(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七单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详解(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七单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详解(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_第3页
第七单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详解(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_第4页
第七单元-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课后学习提示+单元学习任务详解(统编版必修上册).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课后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解答第七单元14.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课后学习提示解析问题一:故都的秋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清”“静”“悲凉”特点的?解析:整体上写的是秋院,具体有破屋、碧空、鸽子、槐树、牵牛花、秋草.秋槐、秋蝉、秋雨、秋枣等景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在破壁腰中”(这是环境的悲凉).写牵牛花时,蓝色和白色都属于冷色调,蓝色宁静深远,还有人说它忧郁,白色纯净素雅,可以说它们这一组色调与高阔的蓝天形成了和谐的秋的色调,给人的感觉是疏朗的.写牵牛花的时候写到了

2、“破屋、浓茶、碧天、驯鸽、草“等物象这样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氛围,我们似乎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清气扑面而来,同时也表现出作者落寞的心情.“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的满地.”铺的满地说明花蕊落的时间久,落得多,但整整一夜,无人察觉,早晨起来才发现,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突出了静.“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声音没有,是静,气味也没有,更静,连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也能感到,说明环境和作者的心都很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衰弱的残声”(这

3、本身就是一种悲凉).蝉声是哀怨、忧愁、伤感的象征,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衰弱的蝉声,文章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就不言而喻了“息列索落”的秋雨“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沉沉的天色,疏疏落落的雨声,极易触动人们心灵的悲伤和忧愁,触动人们的苍凉和无奈.问题二:故都的秋没有描写北京的著名景点,而是写一些平凡细小的事物,还异乎寻常的美,这是为什么?解析:(1)作者所描绘的都是故都普通人家日常的生活场景,是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环境,既不稀奇,也不富贵,但带着一股老北京所特有的悠闲、自如,又有一点落寞的感觉。(2) 这些景物的选取,多半是冷色调的,房子是是“破屋”,牵

4、牛花“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不写长在树上的生气勃勃的槐花,而是已经落到地上,快要干枯的“落蕊”,以及人们很少注意到的扫帚的痕迹。(3) 这些描写,给人的感觉是不是“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4) 可以说,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正是郁达夫所独有的审美体验。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闲淡而略显忧郁的情调,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位传统且对故都怀有真挚眷恋的读书人才能体验得到,也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挚。问题三:郁达夫说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有什么道理?解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

5、的主题之一,是中国传统文人的情结,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反映了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伦理价值观念对中国文人生命意识的深刻影响。自古以来,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为什么“秋”与“悲情”相关联,说法不一。钱钟书先生认为“节物本'好'而人自'惆怅',风景因心境而改观耳。”又说“物逐情移,境由心造,苟衷肠无闷,高秋爽气遽败兴丧气哉?”并进而言之“以人当秋,则感其事更深,亦人当其事而悲秋逾甚。”钱钟书主要是从主观意识方面阐释的,而在古代文化心态中,以秋为悲的思维定势,自觉包含了承担社会责任忧时患世的思想。悲秋文学中的生命意识既具有“人生一世,草木一

6、秋”人生短暂的生命觉悟,“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生命价值追求中的苦闷,也包含生命忧患与社会忧患的多个层面。问题四:荷塘月色是如何写景的,如何在写景中自然融入情感的?解析:朱自清荷塘月色描写了一幅恬淡朦胧的荷塘月色图,实际上寄托了朱先生的特定时期的特殊情感,幻想超脱现实,谱写了一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桃花源”。(1) 画面的主体性和层次感突出:在描写荷塘月色时,作者首先简约勾勒了一条“曲曲折折的小煤屑路”,把读者引向“荷塘”,然后迅速勾勒了荷塘的主体,再精细入微地展现主体的美。视觉的流动与文字意象的展开显得自然而和谐,而画面主体又在反复不断的描写中得以强化和突出,从而构成了高低、远近、

7、浓淡等极富层次感的立体画面,主次分明,境界深幽。(2) 通过比喻、拟人、通感、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景物不仅具有多样的形态、高低层次,而且充满了色彩的斑斓和深浅层次。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像“刚出浴的美人”;“绿叶”“白花”“青雾”等,色彩鲜明而突出。(3)动静结合的画面描写。朱自清素来不满足于对客观景物作静态的摹写,他通常采用化静为动、动静结合的方法来写景。如月下的荷塘是“静”的,他抓住的是“风”:“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一阵风过,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那边去了

8、。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月光是“静”的,但在作者笔下,“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荷塘的“宁静”中,作者捕捉到了“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以动写静,动静结合,形象生动地传达出月下荷塘的风韵和神态。(4)炼字炼声,增强语言的动感和节奏感是朱自清写景的又一特色。作者大量运用叠音词,绘景状物,使景物栩栩如生,带有绘画艺术的强烈直观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叠音词的运用不仅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写“曲曲折折”的荷塘,“田田”、“层层”、“密密,,“亭亭,,的荷叶

9、,“一粒粒”明珠、“星星”般散发着“缕缕”清香的荷花,“脉脉”的流水,“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阴阴”的树,有“弯弯”的杨柳和“峭楞楞”的灌木,有“淡淡”的、“静静”的月光,“薄薄”的青雾,还有“隐隐约约”的远山等等,不仅描画出清幽淡雅的月下荷塘的情态,更传达出深远缅邈的美的韵味。(5)朱自清将荷塘月色的景致描写得像一首美妙的小夜曲,轻柔、舒缓、深情、动人;又像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宁静、优美。由于作者又是怀着“颇不宁静”的情绪来观赏月下荷塘美景的,心中总是或浓或淡地萦绕着落寞、苦闷、矛盾的心绪,因此,作者为了排解内心的“不宁静”而追求“宁静”,来到这满月下的荷塘边,“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10、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这样的“宁静”是短暂而不稳定的。作者在尽情受用美景的同时,又不时流露出烦恼的影子:“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想起江南采莲的胜景和趣事,又感慨“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清幽的画面基调与苦闷的情感基调相映照,显现出平和、淡雅而忧郁、感伤的氛围。15. 我与地坛课后学习提示解析问题一:“地坛"和“我"发生了怎样的关系?解析:(1)地坛在等待“我”的来临,四百多年里除去了身上所

11、有人工的雕琢,磨灭了身上的浮华与光芒,让生命显露出本真的模样,以便让“我”看到人生的真相。又在“我”入园的时候,让“我”看见那亘古不变的夕阳,让我在满园沉静中看到时间、认识自己。(2) “我”与地坛相怜相惜,同病相怜。荒园的破败烘托了落魄者颓唐的精神状态和悲苦的命运;野草荒藤的茂盛、自在、坦荡却让“我”感到万物盛衰皆自然。(3) “我”在地坛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理解了地坛的“意图”,一颗痛苦的心找到寄托,得到安慰;地坛历久而弥坚的活力正是激励作者勇敢面对不幸、采取积极人生态度的取之不尽的源泉。问题二:体会文章中的母爱,想想作者为什么怀有痛彻心扉的悔恨和对母亲深深的歉意?解析:(1)母亲是一位“

12、疼爱”而且能够“理解”儿子的母亲,是一位注定“活得最苦”的母亲,而且是一位“意志坚忍”的母亲。母亲不仅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2) 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并不理解母亲,而是给她带来很大的痛苦。而在母亲逝世后,在悔恨中作者开始去理解母亲的痛苦,理解一个母亲的角色定位。逐渐地,史铁生终于理解了母亲,读懂了母亲。母亲完全是在苦难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作者成熟之后,冷静地回想母亲当时的话,幡然醒悟其真正的含义,在文章中充满了自己深深的忏悔和对母亲的歉尽、。问题三:我与地坛是如何在清明如静水般的行文里,表达诚挚感情的?解析:(1)史铁生先讲自己与地坛的关系。地坛是

13、一座废弃的园子,在史铁生的生命中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地坛在他出生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就坐落在那儿了,正如其本人所说,与地坛是缘分使然,常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待史铁生,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2) 史铁生对地坛的感情深厚。一个频临绝望的年轻人与一个荒芜冷落的院子相遇了,一个在人生的青壮年时期失去了双腿与一个曾经玻璃珠瓦、玉砌雕栏、如今却朱红剥落、断壁残桓横陈,有过同样喧嚣的过去,有着同样失落失意的现在,弥漫在我与地坛之间的是同病相怜,生生相惜。(3)地坛让史铁生思考生命,思考命运,思考人生,回忆母亲,回忆母亲的情感,思考四季,思考上帝。一座废弃的古园,长年在

14、此写作,思考,与史铁生就有了生生相息的情感,古园也似乎有了生命。悲惨的命运成就了作者的写作,写作本身就是作者的一部分人生阅历,而作者又借助地坛之景,含而不露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悟。16. 赤壁赋登泰山记课后学习提示解析问题一:梳理赤壁赋中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旷达人生态度。解析:(1)第一段,写夜游赤壁的情景。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泛舟而游之乐,溢于言表。(2)第二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其悲咽低回的音调感人至深,致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3)第三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此段由赋赤壁的自然景物,转而赋赤壁

15、的历史古迹。客的回答表现了一种虚无主义思想和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思想的一个方面。(4)第四段,是苏轼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以宽解对方。作者又从天地间万物各有其主、个人不能强求予以进一步的说明。(5)第五段,写客听了作者的一番谈话后,转悲为喜,开怀畅饮,照应开头,极写游赏之乐,而至于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问题二:登泰山记在写作上善于取舍,叙事描写简洁明快,试加以分析。解析:(1)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巧妙的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2)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

16、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令瓦。(3)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4)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颠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5)登上山颠,广阔的视野中,

17、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徐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问题三:整理古人计时的方法。解析:古人计时的方法有干支计时法,十二时段计时法,更点计时法,漏刻计时法等方法。(1)干支计时法:古人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名加上“时”字表示。即子时、丑时、寅时、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每一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2)十二时段计时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段,每个时段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各时段的名称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映、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夜半”相当于

18、“子时”,就是23点至1点。(3)更点计时法:这种计时法出现较晚,它是专用计夜间时间的。“更”与“点”是两种计时单位。先说“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辰,夜里的每个时辰被称为“更”。一夜即为“五更”,每“更”为现今的两个小时。古时习惯是报更时敲钟鼓,报点时则击打“点”,“点”便成为计时单位了。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4)漏刻计时法:漏刻是古代的计时方法,“漏”是盛水计时器具,一般用铜制。把一昼夜分一百份,每份即为一刻。单元学习任务任务一:从本单元的选文中,找一个精彩段落,细加品味,写一段评

19、点文字。解析:我与地坛段落评点:作者写了“和我一样不知道为什么来这世上”的小昆虫,我想小昆虫是不会去想“为什么来这世上”这个问题的,这分明是作者移情于物,是借小昆虫来表达自己心中的这种困惑。作者还写了“猛然间想了什么”的蚂蚁,同样的道理应该是作者在某一瞬间悟出了什么吧,还有那“寂寞如一间空屋”的蝉蜕,它会带给作者什么联想呢?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蝉蜕一样空空如也!也许是新生的获得也必须像蝉一样历经蜕壳的煎熬吧!还有那“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开万道金光,人该如何?也许是即使马上面临死亡也应该精彩地度过,而不是消极等死。还有那些草木,它们“竟相生长”“窸窸窣窣片刻不停”,野

20、草不是一岁一枯荣吗?可是到了它该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节,它便尽情地发出那些动人的声响。总而言之,从作者细察的景中,我们看到作者时而对生感到困惑,时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时而可能面对双腿自哀自怜,但最终还是从园中不论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着是每一种生物的权利,而且要活得精彩。任务二:本单元的文章都有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结合赤壁赋,分析是景与情是怎样完美融合在一起的。解析:赤壁赋具有景、情、理融为一体的艺术特色。文章第一段写景。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如画美景引发苏子的感情抒发。这是因景生情、情景交融,是中国抒情文学的固有表现模式。但它的意义远

21、远不止于此,江水、明月作为这一篇之张本,它是后文议论说理的一个形象铺垫,作者还要借物喻理。接着写客的议论,以“托遗响于悲风”扣住“风”,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的现实的自然物象表达了出来。然后写苏子反驳,起首就用“客亦知夫水与月乎”一句来个针锋相对,随之以水和月作比,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两重性的道理,表现对生活的热爱。全篇文章,议论使景物具有精妙的哲理内蕴,写景使哲理呈现生动可感的形象,而抒情又成了文章的内在脉络,三者融为一体,相得益彰,相映成趣。任务三:故都的秋哪些地方体现了民族审美心理与审美特点?解析: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

22、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1)读中国文人的著述,可知他们写秋,多为“悲寂寥”的。无论是屈原写“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湘夫人),杜甫写“玉露凋伤枫树林”(秋兴八首)、“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还是苏轼在赤壁赋中“扣舷而歌”,他们在耳听秋风萧瑟,目睹木叶飘零之际,总是难以自抑,或哀身世,或叹家国,一想到韶华逝去,往往念及个人、国家的凋零,生命在消逝,事业却难成,内心自然是一幅悲戚图景。这一种伤逝情怀,是人类永恒性的悲哀,传统文人们由此习惯性地构成了一种悲秋情结。一是写北国槐树的落蕊,说“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作者内心此时正弥漫了传统的悲秋情绪。写“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一节,他为什么要写这蝉声呢?因为秋天一来,蝉的生命就渐近终点,这与秋天一来草木便要凋零是一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