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_第1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_第2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_第3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_第4页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精品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人教版目录:?沁园春、长沙?毛泽东?雨巷?戴望舒?再别康桥?徐志摩?大堰河、我的保姆?艾 青?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荆轲刺秦王?战国策?鸿门宴?史记?纪念刘和珍君?鲁 迅?小狗包弟? 巴 金*?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新闻?包身工?夏 衍?飞向太空的航程?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把握新诗与现代诗歌的概念,了解什么叫做意象,初步进行诗歌鉴赏。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背诵诗歌。过程与方法研究传统文化与诗歌意象间的关系,进而解读诗歌。反复诵读诗歌,体味诗人蕴涵于作品中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人博大的情怀,体

2、会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情景关系,体味词中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初步认识意象,了解意象在诗歌鉴赏中的地位和作用,鉴赏诗歌。教学内容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沁园春·长沙?是高中第一册的第一课,属于古典诗词。这一课担负着培养学生对古代诗词学习兴趣的重任,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再者,在这一课教与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i方法。教学本课是授人以渔的最正确时机;同时,本课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古典诗词的相关根底知识,为以后的古典诗词鉴赏作准备。总之,?沁园春·长沙?是高中生学习鉴赏古典诗词的根底和门槛。2.教学思路与方法:教学思路首先,学

3、习诗词要营造一个适宜的环境气氛,以便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对诗词形成一种感性认识。在导人这一环节中,可以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根底之上。由此,要采用涌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缭绕妙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情感。在教学中,应该着重落实对于本词的秋景赏析但又不能局限于对景的分析,更在于引导学生体察词情、词

4、境。第四在诗词赏析之中,必须重视诗词遣词造句的特点,可以考虑设计开放性的训练,让学生对此有所感悟。第五,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对词的结构及特点的理解较初中的水平有所提高。我们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如?沁园春·雪?),让学生通过比较分析,试着归纳出词的一些特点,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有关知识,并通过训练加以强化。第六,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所学知识,加强诵读,力求到达当堂背诵之目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宛如一枝枝绽放的奇葩,装点着文学永恒的春天。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20世纪的中国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领风骚

5、的大诗人毛泽东。毛泽东不仅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笔挟风雷的诗人。他用古典诗词形式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生活,记载了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他的诗词,既是他革命人生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又反映了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现实,是一部中国革命的英雄史诗。我们学过?沁园春·雪?,能不能背诵一遍?从这首词作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让我们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它的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导语设计之二: 对于秋天

6、,不同人有着不同的看法与感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少年壮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九霄。老而弥坚二、写作背景介绍。、解题“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是题目。相传东汉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又名?寿星明?、?洞庭春色?等,双调一百四十字,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牌决定了这首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某些词牌的命名,与创始之作的内容有关联,但后人倚声或依谱继作,那么不一定受此限制,

7、可以赋词牌本意,也可以撇开词牌本意自由发挥。词的标题和词牌有着严格的区别,标题是词的内容的集中表达,它概括了词的主要内容。 如沁园春是词牌,长沙是标题。1925年2月,毛泽东同志从上海回的回到韶山,从事革命活动,军阀赵恒惕要逮捕他。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毛泽东同志秘密离开韶山,到达长沙,并单独去橘子洲头,是后作?沁园春·长沙?。三、诵读感悟。大家边看课文边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听读,初步感受词的意境放范读录音,听范读正音:舸、寥廓、峥嵘、稠、遒、遏,朗读全诗,进一步熟悉全诗内容初读,入境,审美感知学生自由朗读齐读,深入体会词的情感、意

8、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词的意境    请两名同学分别用自己的语言把本词描绘出来。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就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这里将“独立置前,“独立这个词增强了表现力。师: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师:对。当时,军阀赵恒惕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单独来到橘子洲头。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身处险境

9、的诗人仍然“独立寒秋,坦荡沉着。这个“独字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的?江雪?,还记得吗?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它用一个“特写镜头把人物从景中推出,凸现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发读者生发种种想象与联想: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而诗人“独立橘子洲头,是要表达砥柱中流的气概。这种环境,正是一位思想者最喜欢的,朱自清不也选择了“路上只我一个人

10、的晚上么?师:再接着往下欣赏,注意,这里出现了一个“看字,它包括哪些内容?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师:对。也是控制7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找同学来读一下。师:“看是领字,要稍加停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还要注意关键字的重读,要情绪饱满,充满兴奋喜悦之情。现在大家再齐读这7句。师:这几句描写了一幅湘江秋色图:描写的视角变换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师:对,是远眺,这写的是“远景。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

11、人的视线又怎样?这是“近观,写的是“近景。“鹰击长空怎样看?写的什么景? “鱼翔浅底怎样看?写的是什么景?师:这几句写山红、林染、红碧、舸争、鹰击、鱼翔、万类竞,景物多而不乱,分别从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来写,真是“远近上下各不同!现在请同学们设身处地,体会诗人“独立橘子洲头,饱览大好秋色的情景,把欣赏这些秋景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毛主席的“手该怎样是倒背好,还是插腰好? “视角的转换是快点好,还是慢点好?对。是兴味盎然地品味欣赏,而不是匆匆忙忙地走马观花。现在我读这几句,再来表演一遍好吗?神态要自然,要沉着,有伟人的气度。师:雨果说:“想象

12、是人类思维中最美的花朵。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接下来让我们完整地想象这是一幅怎样的图画。看谁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让我们闭上双眼,放飞思绪,给思绪插上想象的翅膀,伴着音乐的旋律,飞入橘子洲头。远望千山万岭,枫林如染,像熊熊燃烧的烈火;近看漫江水碧,千帆竟发,像战场上无数奋进的勇士。抬望眼,雄鹰舒展强劲的羽翼,翱翔长空;低眉处,鱼儿自由地翕乎往来,游戏水中师:让我们一起展开想象,把诗人所描绘的秋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脑荧屏上放映出来第一步,勾勒形态:将群山、层林、江水、般只、雄鹰、游鱼的轮廓勾勒出来;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变为彩屏,火红的枫林,湛蓝的天空,碧绿的

13、江水让画面的色彩更鲜艳,更丰富,更美丽;第三步,使画面动起来:金风送爽,满山的枫叶,像烈火熊熊燃烧,江水缓缓流淌,千百船只竞相踏浪穿波,雄鹰在蓝天翱翔,游鱼在清澈的水底自由嬉戏第四步,让画面更细致、逼真:在脑海中来几个特写镜头,譬如船上被风鼓紧的白帆,游鱼闪闪的细鳞,水底的沙石师:同学们在自己的“大脑荧屏上看到这一切了吗?感觉到秋色的美好吗?嗅到秋的气息了吗? 师:这几句中,你觉得哪几个词用得好? 从细处着眼理解诗人炼字炼意的功夫和创作的不易以及不同字代来的不同表达效果师:“染为什么用得好?师:其实古人早就用过“染这个词,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只是读来让人

14、心上黯然。师: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师;“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还会让人联想起哪句诗?二者有无区别呢?师: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意境开朗,把秋景写的极富生命力。杜牧的“山行是优美的写景诗,抒发了作者热爱美好景物的感情;毛泽东的“万山红遍那么暗喻蓬勃开展的形势,其内涵更深一层。师:“鹰击长空其实是说雄鹰在天空翱翔,那么,“击改成“飞可以吗?师:“翔改为“游好似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在修辞上这叫“移用。从物理学上讲,“翔比“游受的阻力小,当然更轻快自由了。说得好。“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你想,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

15、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在天空中游动不是很像飞翔一样吗?古人就有“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师:其实诗句里不光这些动词用得精练形象,在诗人眼里,山是万山,林是层林,江是漫江,舸是百舸,而且万山红就要红个遍,层林染就要尽染,漫江碧就要碧个透,所有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毛泽东用词是多么精妙,多么生动传神。据工作人员回忆:毛主席写作时,常在屋里踱来踱去,时而凝眉沉思,时而昂首吟哦,时而坐下来写几句,又摇摇头,把纸揉成一团。第二天清晨,工作人员发现纸篓里已装满了大半。毛主席锤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值不值得学习?补充练习:虎深山,鱼潭底,驼大漠,雁长空 奔 击 行 啸 翔 游 鸣 走 排 藏师:最后一句“万

16、类霜天竞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扩展到世间万物,并做了哲理性升华。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不是更应该竞自由吗?这实际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新的长城!起来,为生存自由而斗争。师:同学们看,毛泽东笔下的秋景,意象密集,但组合有序,或远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总;并从数量万、百、范围遍、漫,色彩浓度尽染、碧透,运动力度争、击、竞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将一幅壮美的湘江秋色图栩栩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种高超的写作技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短语来概括毛泽东眼中的秋景

17、的特点,应该怎么说呢?是的,绚丽多姿,充满生机、美不胜收。师:古人写秋多怨秋、悲秋。什么是愁?离人心上秋也。在“寒秋的气氛中,联系“长沙、“湘江,总会让人想到屈原“哀秋冬之绪风,宋玉“悲哉秋之为气,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审言“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还有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寞、“风急天高猿啸衰。?天净沙·秋思?,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吗?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毛泽东是一介普通书生吗?是的,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发

18、奋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哪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境界开阔,气势磅礴,他笔下的秋景一洗古代“伤秋之士的那种哀伤叹息的悲酸之态,而是以生动的描写把读者进一个新地境界,使人心胸为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低,而意境的高低,又决定于人品格的高低。难怪诗人不是顺势而问“秋光正好,何重游?而是出人意料地提出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怅寥廊,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怅字的含义十分丰富,它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其实,“怅本意是“望,但“怅望不是一般的望,而是心有所思,心有所想的望,是心有所念,心有所忧的望,也就是说“怅望这个词包

19、含着一种深邃的心境。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盛衰枯荣?“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师: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师:“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下面齐读上阕。五、教师小结。古往今来,凡志趣超群、报负高远之士,常常览物抒情,慷慨言志。特别是在登高放眼天地之间时,长时间积蕴的关于生

20、活的艰辛、社会的忧患、天地之巨变等方面的感触,就找到了最正确的突破口,或诵于口头,或泻于笔端。如曹操之?短歌行?抒发自己的雄心壮志;陈子昂登上幽州台,万千感慨化作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名句;杜甫登高吟唱“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叹时运之不济、人生之短促。这类名篇佳作不胜枚举。毛泽东创作的这首词,与古人的佳作相比,境界更为开阔,气势梗为恢宏,哲理更为厚重,到达了美与力的最正确融合。词的上段,勾勒出无比壮美、充满生气的秋天图画。首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好似猛地推出的电影特写镜头:我站在橘子洲头,身躯被清寒凝重的气氛所笼罩,脚下是向北流去的湘江

21、。既点明了时节、地点和环境,又为下文的描写作了非常自然的垫铺。后面由“看字领起,连贯直下,一气呵成。远望:万山红遍;近看:漫江碧透;仰视:鹰击长空;俯察:鱼翔浅底。远近上下,尽收眼底。这是一幅充满了强烈动感、强劲力度、浓烈色彩和个性特点的立体秋色图。一“争一“击一“翔,充盈着剧变之动、拼搏之力。眩目的秋色也化静为动,透视着顽强的生命动力。首先是程度之深,:山红是“红遍,江碧是“碧透;其次是数量之多:山以万计,林以层数,舸以百论;第三是情绪之烈:红绿两种颜色争辉,船只竞相前进,鹰与鹰较量,甚至连水里的鱼也要与雄鹰比试。当然,这是词人将自己的激情注入万物,使笔下的景物染上了作者的个性色彩。特别是“

22、万类霜天竞自由一句,化实为虚,兼类而及,将意境升华为深邃莫测却又生生不息的宇宙意识,闪射出哲理的光辉。走笔至此,词人的笔陡一转弯,化景物为情思;“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个问题你想过吗?他想过吗?其他的伟人想过吗?没有。但毛泽东想了,也问了,这是“天问,是主宰历史命运的世纪之问,要知道,毛泽东当时仅32岁!六、作业背诵全文。课内:意境描述再次默读上阙,将眼前再现的情景描述出来。课外:将你的“意境描述进一步完善、丰富,写成一篇三百字左右的短文,课下相互交流。雨 巷 戴望舒教学目标1.通过意象把握意境。2.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教学难点、重点1.学习象征的用法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教学过程

23、一、导入一到阴雨的天气,天是湿漉漉的,地是湿漉漉的,让我们的心情不由得也有几分湿漉漉的 。雨总是带给我们一些莫名的忧郁、无可名状的哀伤,但这种微妙的情绪又很难准确把握,用语言传神地表达,“雨巷诗人戴望舒非常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雨巷>>。二、作者介绍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底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

24、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三、朗读此首诗,读完后谈谈对这首的初步印象,可以结合前两首诗来谈。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明确: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明确:一共是6个,道具背景:雨巷、油纸伞、丁香、篱墙景物人物形象:我、姑娘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气氛,撑一伞

25、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结合自身住在胡同的经历第三个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蒙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明确: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冷艳、愁怨和哀婉。?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景词“丁香空结雨中愁?摊破沙 ·

26、; 浣溪沙?全词是: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碧波三峡望,接天流李商隐?代曾?诗: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许邦才?丁香花?诗:苏小西陵踏月归,香车白马引郎来.。年曾绾同心结,此日春风为剪开,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歌词?丁香花?等,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总之,丁香姑娘美丽、高洁和愁怨彷徨的象征。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诗中另外的物象还

27、有篱墙。这个篱墙是颓圮的,就让人有种哀怨、凄凉的气氛。另外的意象就是“我和姑娘。除了6个意象外,其他都是表情绪、动作、物态的词。这些意象一起构成了全诗迷离飘渺的超然意境。四、分析丁香先生“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表现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追求。明确: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一个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正如作者所说的“丁香一样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

28、“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飘渺、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象梦一样来,又象梦一样地飘逝。五、本诗主题:?雨巷?是诗人伤感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

29、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时间:暮春- - -凄婉   伤感地点:小巷- - - 悠长  幽深  寂静  颓圮情景:细雨- - -空蒙  迷离  道具:油纸伞- - -复古  怀旧 神秘故事:我在雨巷想逢着一个丁香姑娘人物:丁香姑娘- - -美丽  忧郁  哀怨  凄婉丁香先生- - -我喜欢你彷徨中的美丽,我铭记你遗憾时的忧伤六、原因探究作者用雨巷、丁香、丁香姑娘等典型的意象,准确的传达出了“忧伤这种典型情绪。那为什么戴望舒这么忧伤呢?1、失恋的痛苦:在爱情上,

30、戴望舒第一次的恋爱在1927年,他爱恋着同学施蜇存的妹妹,后来恋爱失败了,戴望舒十分痛苦。2、现实的黑暗:?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                                    &

31、#160;    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                                         热烈响应了革命

32、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局部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七、艺术特色:本诗鲜明地表达了戴望舒早期诗歌的创作特色。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2 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雨巷?令人

33、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单独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诗人写诗手段是打破散文的文法结构,诗歌可以自由切割,原本相对完整的语意组合,以某种诗艺标准做原那么。此诗中诗人遵循的原那么是语音,强调语音的节奏和音调,节奏有长短停顿,诗歌更注重语音的结构。3?雨巷?的音节特色可以说?雨巷?在音韵,节奏方面所到达的神奇效果是这首诗最为突出的成就。总体节奏:舒缓悠扬诗行的顿数根本为三顿,加上诗歌语言的音质配合,因此读起来有舒缓悠扬的效果。单字顿都设置在诗行的的行首。韵律

34、诗停顿时值需根本一致,而诗行间停顿稍长,节与节之间停顿更长,?雨巷?单字顿放行首,一开始就拉长了这个字的韵尾,起着一种强调、舒缓的效果。复沓句式的妙用。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艺术运用的最好的是戴望舒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中的代表作?寻梦者?如“梦会开出花来的/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你去航九年的旱雪吧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词的重叠运用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

35、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2 诗歌的押韵?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悠长的旋律,这样的音质就同诗人追求的幽深空蒙的意境,凄婉徘徊情调很好地融合起来。这也是音节要舒缓悠扬的原因所在。诗歌的外在形式是要为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和内容而效劳的。3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丁香一样的颜色/

36、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3 诗歌的用词。?雨巷?在用词上也别具特色,用了大量很浓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双音词,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凄婉、颓圮,忧愁等借以表达诗人朦胧而又感伤的诗情。彷徨、芬芳、惆怅这些双声叠韵词本身就代表着音韵和节奏,把它们巧妙地放在诗行中,形成了精巧优美,舒缓涌动而又迷蒙空灵的意境。再别康桥 徐志摩教学目的1.感悟徐志摩诗歌华美轻巧的语言,整齐的章法,和谐柔美的音韵所散

37、发出的强烈的艺术 感染; 2.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的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体会诗境之美。  意境的营造。 教学方法诵读入境,欣赏诗意;联想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 在前几课里,我们介绍并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和象征这一鉴赏诗歌的入门方法,这节课我接着运用这种方法,来共同研究、探讨现代诗歌史中的明珠?再别康桥?,体会其意境之美。 二 阅读资料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笔名南湖、云中鹤等。浙江海宁人。1

38、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和欧美浪漫主义、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2年返国后在报刊上发表大量诗文。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后参加文学研究会。1924年与胡适、陈西滢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任北京大学教授。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时任其翻译。1925年赴欧洲、游历苏、德、意、法等国。1926年在北京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朱湘等人开展新诗格律化运动,影响到新诗艺术的开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华大

39、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并出国游历英、美、日、印诸国。1930年任中华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同年冬到北京大学与北京女子大学任教。1931年初,与陈梦家、方玮德创办?诗刊?季刊,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飞机到北平,因遇雾在济南附近触山,机坠身亡。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

40、?出版。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 康桥: 即“剑桥Cambridge,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是徐志摩曾经学习生活的地方,有很深的感情。 1920年秋,徐志摩经美国到伦敦,在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习,1922年上半年由剑桥大学皇家学院特别生转为正式研究生。过了半年的正式学生生活后,8月中旬回国。1923年3月在?时事

41、新报?上发表了第一首记忆康桥的诗?康桥在会吧?,但艺术上松散冗长,效果不佳;1925年7月再次访问伦敦,1926年1月写下了为人熟知的现代散文名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第三次来到英国,11月16日快要归国的途中,灵感闪现,挥洒自如地写下了的传世经典之作?再别康桥?。 补充 徐志摩1896-1931: 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

42、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43、0;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绅士诗人,徐志摩可以说是新诗的诗魂,人称“诗哲、“诗圣并不过分,茅盾说他既是中国的布尔乔亚的“开山诗人又是“末代诗人,他以后的继起者未见有能与之并驾齐驱的。他的新诗可堪千古绝唱,他的行为与品格也同样受到同人、朋友、学生的赞赏与爱戴,他对爱情的执著追求虽为文坛风流佳话,亦留有诸多遗憾,但他那天真无邪,崇尚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情怀,追求人生真谛的精神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人间四月天?难怪这位英年早逝的诗坛巨星的噩耗传来,震惊了海内外,胡适连呼:“天才横死,损失的是中国文学!在他的许多朋友中,包括师辈的梁启超、同辈的郁达夫、陈西滢、刘海粟等,亦包括晚辈的陈

44、梦家、沈从文等,没有一个不赞赏佩服他的才华和品行的,正如沈从文所言:“他那种潇洒与宽容,不拘迂,不俗气,不小气,不势利,以及对于普遍人生方汇百物的热情,人格方面美丽放光处,他既然有许多朋友爱他崇敬他,这些人一定会把那种美丽人格移植到本人行为上来。足见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作为新月社的灵魂人物,他的诗歌创作的成就当奉为本世纪文学之圭臬gu niè,但他的散文风格也是独有的。陈西滢、沈从文、梁实秋、周作人都曾一致称赞他的文章华采之美,他的学生们更是推崇备至,赵景深认为像徐志摩那样“文彩华美,连吐一长串珠玑的散文作者,在现代还找不到第二个。甚至有人认为他的散文的独特风格那

45、么“是诗的一种形式。无论如何,徐志摩的散文是有其独特之韵味的。胡适说徐志摩的人生观里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确实是一语中的。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充满着诗人气质的作家,徐志摩短暂的人生的旅途中既表现出这位旷世奇才的天真和浪漫,同时亦流露出这位生活在乌托邦之国中的理想主义者的幼稚和可笑。在他的散文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在以英美的民主度量中国国情时的为难与滑稽,而在这之下,同时亦藏着一个知识分子的拳拳爱国之心。徐志摩不但爱情上是一个“情种,在政治上亦是个赤子。他的许多散文揭露社会黑暗,抨击时弊,表现了资产阶级文人慷慨激昂的人道主义情感。当然假设是论徐志摩的散文深义,它恐怕既无鲁迅之

46、深刻锋利及宏阔感,郁达夫之练达及沧桑感,但就其抒情性特征那么是任何一位现代散文家不可比较的,它的散文始终充溢着饱满的激情,哪怕是颓废,读来亦痛快淋漓,决无缠绵有泥淖之感。 徐志摩心中似乎还有一种“恋月情绪。月亮作为一种爱情的象征物,在他的心目中永远是一种美好的凝结。这在他的散文?鬼话?中有所阐释。颂月、恋月、赏月在徐志摩的散文中也屡见不鲜,正好与其爱情的赞美诗句形成珠联壁合的内在勾连,构成了徐志摩诗的灵魂。在徐志摩的爱情书简中,那一时被人传扬的?爱眉小札?里炽热的爱情火焰曾燃烧了无数青年的热血。在这些篇什中,真正表达了这位爱情大师对爱情执著追求时的那种天真与浪漫。 徐志摩的

47、诗文都是风格迥异于他人的,他就像追求美丽的女子那样,首先看中的是华美的外表,储安平曾在?悼志摩先生?一文中说:“内涵是它的骨骼,辞藻是他的外表;一座最牢的房子外面没来一些现代美的彩色和轮廓,仍不能算定成它建筑上的艺术。这正道出了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散文的外在美,再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或许正是因为他太注重外表之美,形式之美,而无视了人生内涵的锻造,使他的诗文有时进入虚幻与颓废境界。当然,即便是表现这样的内涵,同样也横溢着他那华美外表之美。这印证在他的爱情生活中亦是如此,他与陆小曼的后期爱情出现的危机,同样也

48、是他一开始只注重外在美的结果吧! 陆小曼19031965 名眉,江苏常州人。自幼聪明,父亲陆定为日本帝国大学伊藤博文得意门生。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参事、赋税司长等职。陆小曼从小跟随父亲在京学习,精通英法两国文字,并擅长中国画,造诣较深。如果单凭她的才艺和悟性,陆小曼如果专心致志做学问或专事绘画、文学,那么他必定成为中国现代文艺界中的著名大家。可惜她沉湎于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和声色犬马,荒了学问,疏了文字,淡了丹青,把个好端端的事业葬送于大烟白面的吞云吐雾之中。即便如此,陆小曼的才气亦是难以掩没的,就在徐志摩临终前还大为赞赏她的山水画长卷是难得的灵秀之作,徐志摩说:“小曼假设

49、能奋进,谁不低头。从文章来看,寥寥数篇纪念文章和一本?小曼日记?,就足以看出她在文字上的功夫和才气。那声情并茂的语言,那飞动灵逸的辞章,非一般仕女闺秀所能,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没有灵动的才情和敏悟,是不可为之的。如果我们仅仅把陆小曼的沉沦说成是外因的诱惑那么是不客观的,她与徐志摩的结合并没有能激发其创作的灵感和欲望,足可见人的惰性是难改变的,我们只能在这支离破碎的篇什中,兴叹一轮美丽的新月徐徐地沉落,无可挽回地沉落。 §三 诵读欣赏,整体感知 1诵读欣赏,范读正音: 青荇xìng 长篙go 漫溯sù

50、60;笙shng箫 2?再别康桥?在你的心里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朗读课文,并结合?我所知道的康桥?语文读本?P118和刚刚介绍的相关资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口头作文:?徐志摩在康桥?。 提示:?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 范例:徐志摩曾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说:“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世界上最秀丽的一条水。弯弯曲曲的清澈见底的河水,河水里飘着长长的青草,两岸四季长青的绿茵茵的草坪,斜依在桥的两端的棵棵垂柳,矗立于岸边的宏伟的教堂

51、,庄严秀丽的各学院的建筑群徐志摩非常喜欢这个地方,为这优雅、秀丽、宁静、和谐的大自然所陶醉。清晨,或黄昏,他常常在织锦一般的草地上读书,有时俯身观看康河里的流水,有时仰头眺望天上的行云,有时撑一只长篙在康河里划船,有时那么在夕阳西下的晚景里,骑上一辆自行车,单独去追赶天边阔大的太阳康河以她独有的灵性滋润着徐志摩,徐志摩在回忆康桥时曾说:“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创造了一个充满性灵的诗人。 §四 分析鉴赏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52、60;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一节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诗人以“轻轻的辞别突出了“宁静的基调。短短的四句诗映照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夕阳晚照的黄昏,做出了一个非常宁静的做别姿态。诗人曾说:“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啊!诗的开头有意连用的三个“轻轻的,一下子就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轻轻的来,轻轻的走,又轻轻的辞别,即使那挥手的招呼,也没有一点点喧哗,来打破康河的宁静之美,给人一种宁静和

53、谐的意境。这也正是康河给诗人最美丽的印象。 第2节至第6节,通过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集中描写了康河的美丽与宁静,抒发了自己对康河的依恋和柔情。 第二四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作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彩虹似的梦。 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 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

54、,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更是诗人无拘无束的生命追求与美的精神的吐露和象征。 “招摇:常含贬义,常与“过市连用;另有“逍遥一义。用“逍遥写水草,显现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情态。这种“自在逍遥的安闲,本是写人之词,用来写水草,又更显生动、形象。 “油油的“招摇:“油油是光润的样子,水流的样子,和悦的样子。用它修饰“招

55、摇,不但增强了水草的自在感,而且还使我们想起了水草得以“招摇的河水:微风轻拂,水波轻涌,水质清澈,那些像涂了凝脂的水草在水中随微波来回轻摆,自在安闲。这是怎样一幅美景啊!而这美景全赖诗人的“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据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作者后面所说的这句诗深刻的含义和诗人强烈的情感体验。 ?文心雕龙·情采?说:“情者,文之经。徐志摩选择这样的词语,创造这样的意境,全是为情驱使。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初到伦敦,康桥平静、闲适的环境景物特征逗起的诗人久寻而不得的逍遥自在的情绪,他发现“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

56、的“自然保护区。这在徐志摩?康桥,再会罢?中已初露端睨,而在第二次到剑桥后,诗人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这种感情表达的更为清晰、鲜明“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纯的时机。说也奇怪,竟象是第一次,我辩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 康河的流水、水草在作者眼中所呈现的那份安闲、自在,正是诗人心向往之的境界,由此而生出“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在这首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金柳:柳树是中

57、国传统诗词中离别的象征。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斯,雨雪霏霏。?诗经·小雅? 第五六节 “寻梦, 撑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烂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5、6节,诗人接着梦的出现,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抒写梦的追寻与离别的静默。借 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只长篙,“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 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三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 折!康桥的

58、美景挑逗起诗人想在康河里“寻梦“放歌的强烈冲动,但在青草更青处,诗人 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因为康河太美丽了,夜色、星光、水草、金柳、 深潭里的清泉、彩虹揉成的梦宁静而和谐。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 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了一起。而此时 此刻的静默与无言,正是一曲深情的别离歌,是对康桥最美的辞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诗人用欲放即敛的方法,采用警句或新颖漂亮的比喻或朴实无华的直接抒情,突现了全诗赞颂的“宁静美,并由景的宁静转为情的宁静,使诗人至深至爱的别

59、离情怀,在跌宕起伏的旋律中得到了更为充分的表现,浓缩成了古诗中独特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给人一种潇洒与深沉相结合的美。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歌的结尾,为了强化“再别的感情色彩,诗人又回到了开头的辞别。与第一节诗相比,其他的诗句都没有任何的改动,只是更换了最后的一句,但这种复踏已不是简单的民歌体的复踏,它传达出了更深的情感意义“不带走一片云彩是诗人在经历了康河的漫溯后产生的灵性,使其对康桥的爱和眷恋化成的一个洒脱的意象,一个极富动态感的姿态,给全诗平添了几分诗意,增强了几分飘逸与潇洒,

60、并在出人意外的奇想中,透出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美。全诗也由此完成了一个美丽的圆形抒情结构。 §五 整合小结 中国诗词中写离别的诗作不胜枚举,下面我们就随便举几个例子,拿来与?再别康桥?比较一下,大家看看?再别康桥?有什么特别新颖之处? 例 1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一绝?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假设比邻。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山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