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_第1页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_第2页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_第3页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_第4页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中医药院校机能实验教学中的教学实践研究The TeachingP ractice of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pattern in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李海龙 作者简介:李海龙:男,硕士学位,(1975-),从事生理学和机能学理论和实验教学。 顾静1 明海霞1 李杨1 Hailong Li1 Jing Gu1 haiXia Ming1 Yang Li1(1 甘肃中医学院基础课部 730000 甘肃兰州)(The Basic

2、 medical schoo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GanSu 73000 Lan Zhou GanSu )摘要: 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实践性较强的机能实验学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手段,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充分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机能实验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加以深入研究和推广。关键词:机能学实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Abstract : The applicatioon of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pattern is an

3、 important means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in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characterized by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intensive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the entire teaching of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pattern to excite the studentss initiative,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

4、y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unctional experiment course and increase the overall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training of students. therefore,The applicatioon of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pattern in the Functional Experiment Teaching should be deeply studied and extensively promoted.朗读

5、显示对应的拉丁字符的拼音Key words: functional experiment; constructivism; Teaching pattern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实验内容通过优化、整合、重组而成的全新学科, 其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和较强的实践性, 使其成为促进学生全面掌握并深入融会理论知识、锤炼科学思维方式、孕育科技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对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机能学实验理论知识要求高, 纵深联系多。机能学实验中有相关课程的交叉、融合及渗透, 涉及的原理、概念繁多,如果学生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势必会在实验

6、一开始就陷入困惑, 盲目地进行实验, 使实验效果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增强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机能学实验教学水平的关键。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越来越盛行,甚至运用严格的方法进行评价,显示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1-2。笔者在中医药院校机能学实验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研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应用介绍如下:1 实验教学的有机分组以小班为单位进行分组,每4-6名学生为 1个协作学习小组。提前对小组进

7、行培训, 让学生了解协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学习目的和意义;明确协作学习能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率;同时能培养学生综合学习技能,如讨论技能、学习方法的统筹安排、实验结果的汇报等。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 实验结果的推理教学教师要根据实验教学大纲,对实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 确定各个实验项目的内容,然后创设与内容相关的实验结局模拟情境。例如讲家兔动脉血压调节时, 鼓励学生按照减压反射的反射弧去分析问题,实验所涉及的每项操作是从反射弧的哪一步去施加影响,会出现何种结果?这些实验结果是否符合神经调节的特点?是否符合负反馈调节的特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分析,深入体会生理机制。3 应用网络虚拟实验

8、资源教师确定实验内容主题后,指导学生应从何处获取信息资源, 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模拟真实情景下的实验场景。从中体会实验操作步骤,熟悉实验流程,消除实验技术操作和注意事项的盲点。 4 示教操作鼓励学生动手在熟悉实验步骤和原理的基础上,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但又对具体操作充满惶恐和不确定感,因此,在示教中,充分和各组学生搭档配合指导具体步骤,教师先不急于介绍下一步操作,而已提问或小组发言的形式,让学生讲出下一步操作和注意事项,坚决避免展示或单纯介绍式示教教学。5 实验结果的质疑和讨论实验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 选一人做记录员, 负责记录拟解决的过程,例如学生们的想法和假设以及所确定的学习

9、要点和解决计划,包括实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等。鼓励学生在“讨论问题-提出方案-质疑讨论-得出结果”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独立性, 应用各种学习工具及资源, 开阔他们的学习视野, 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验过程突出协作精神的培养 由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资助动手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 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实验内容主题的建构。协作学习不仅要讨论实验真实情境中的初始问题, 而且要讨论由主题引向深入的后继问题。在协作学习过程中, 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中心, 教师不能替代学生的思维, 切忌直接告诉学生该做什么。在学习过程中, 教师要对学生的表现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10、;同时学生们也要对自己及他人进行评价, 包括信息的来源与可靠性、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等。协作讨论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实现学生的知识外化和自我反馈;同时通过协作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6 课堂汇报及学生登台总结讲解 实验结束后由指定或按分组顺序,由各小组利用不同形式来报告本小组的结论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并给予5分钟时间登上讲台汇报讲解。通过汇报讲解,加强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的培养。教师根据实验过程、课堂汇报及实验报告的情况,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建构程度, 然后进行总结讲解实验的

11、相关知识点, 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前面学生对所学实验过程知识的理解和构建, 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得到充分激发, 有效地培养了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7 实验效果评价设计 机能学实验教学的建构主义教学效果不能用传统的考核方法去评价, 不能按照实验报告成绩一改了之,要建立一套综合评价体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该教学模式的在机能学实验教学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即预习报告占 30%;实验操作考核占20%,包括实验态度、操作技能;实验报告成绩占30%;对学生的综合合评价占20%, 包括学生的汇报、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小组成员的评价及自我评价。每次

12、结束后, 由实验小组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协作精神、学习表现、学习态度及在协作学习中的贡献等要对各小组和个人进行综合评价, 以此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本次学习过程的得失, 为以后的实验做准备。 通过五年采用这种模式进行授课的信息反馈, 大部分学生都很支持这种教学方法。他们认为这种模式对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扩大知识面、提高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协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是一项有效的教学新举措。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和重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其主观能动性,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授得到的,而是学

13、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对知识的主动探索 主动发现和对认知内容的主动建构而获得的,突出学习的探究性和建构。“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四大要素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为中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 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4-5”。在采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实践中,教师要深刻理解建构主义的内涵, 实现从知识传递者向建构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是实施好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关键

14、6;并且要引导学生,完成由知识被动接受者到一个主动建构者的角色转换的挑战; 另外,国内有关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和应用缺乏对各种教学方法的比较,对教学效果缺乏严格的评价体系和方案,阻碍了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因而,在建构主义模式的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在教学内容建构、教学设计、情境创设,应设计优化可行的方案严格进行,最大可能促进机能学教学,为基础医学理论教学提供支撑。参考文献:1 Prakash ES.Explicit constructivism: a missing link in ineffective lecturesJ? Adv Physiol Educ. 2010,34(2):93-96.2 Brandon AF, All AC.Constructivism theor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to curriculaJ.Nurs Educ Perspect. 2010,3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