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 12、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103、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 194、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245、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296、现浇框架结构混凝土浇筑施工34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普通混凝土的现场拌制。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告。 2.1.2 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
2、砂中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含泥量5%,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含泥量应3%。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泥块含量应l%;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泥块含量应2%,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其泥块含量应l%。砂应有试验报告单。 2.1.3 石子(碎石或卵石):石子的粒径、级配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石子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5%。石子的含泥量(小于0.8mm的尘屑、淤泥和粘土的总含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当
3、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C15时,应2%;当对混凝土有抗冻、抗渗要求时,应1%。石子的泥块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 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0.7%;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10时,应l%。石子应有试块报告单。 2.1.4 水:宜采用饮用水。其它水,其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一89)的规定。 2.1.5 外加剂:所用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场试验报告。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验。 2.1.6 混合材料(目前主要是
4、掺粉煤灰,也有掺其它混合材料的,如UEA膨胀剂、沸石粉等):所用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混合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进场试验报告。混合材料还必须有掺量试验。 2.1.7 主要机具:混凝土搅拌机宜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以可采用自落式搅拌机。计量设备一般采用磅秤或电子计量设备。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上料设备有双轮手推车、铲车、装载机、砂石输料斗等,以及配套的其它设备。现场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 2.2 作业条件: 2.2.1 试验室已下达混凝土配合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
5、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 2.2.2 所有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2.3 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应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2.2.4 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 2.2.5 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2.2.6 需浇筑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 2.2.7 新下达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3 操作工艺 3.1 基本工艺流程
6、: 3.2 每台班开始前,对搅拌机及上料设备进行检查并试运转;对所用计量器具进行检查并定磅;校对施工配合比;对所用原材料的规格、品种、产地、牌号及质量进行检查,并与施工配合比进行核对;对砂、石的含水率进行检查,如有变化,及时通知试验人员调整用水量。一切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开盘拌制混凝土。 3.3 计量: 3.3.1 砂、石计量:用手推车上料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有贮料斗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关闭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砂、石计量的允许偏差应±3%。 3.3.2 水泥计量:搅拌时采用袋装水泥时,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
7、袋的重量,并计量每袋的平均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袋补足,或以每袋的实际水泥重量为准,调整砂、石、水及其它材料用量,按配合比的*比例重新确定每盘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搅拌时采用散装水泥的,应每盘精确计量。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 3.3.3 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于粉状的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的用料,预先在外加剂和混合料存放的仓库中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桶计量。外加剂、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2%。 3.3.4 水计量:水必须盘盘计量,其允许偏差应±2%。 3.4上料:现场拌制混凝
8、土,一般是计量好的原材料先汇集在上料斗中,经上料斗进入搅拌筒。水及液态外加剂经计量后,在往搅拌筒中进料的同时,直接进入搅拌筒。原材料汇集入上料斗的顺序如下:当无外加剂、混合料时,依次进入上料斗的顺序为石子、水泥、砂。 3.4.2 当掺混合料时,其顺序为石子、水泥、混合料、砂。 3.4.3 当掺干粉状外加剂时,其顺序为石子、外加剂、水泥、砂成顺序为石子、水泥、砂子、外加剂。 3.5 第一盘混凝土拌制的操作:每次上班拌制第一盘混凝土时,先加水使搅拌筒空转数分钟,搅拌筒被充分湿润后,将剩余积水倒净。搅拌第一盘时,由于砂浆粘筒壁而损失,因此,石子的用量应按配合比减半。从第二盘开始,按给定的配合比投料。
9、 3.6 搅拌时间控制: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应按表4-28控制。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 (s) 表4-28 搅拌机出料量 (L) <250 250500 >500 强制式 60 90 120 自落式 90 120 150 强制式 60 60 90 自落式 90 90 120 注:l. 混凝土搅拌的最短时间系指自全部材料装入搅拌筒中起,到开始卸料止的时间; 2. 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 冬期施工时搅拌时间应取常温搅拌时间的1.5倍。 3.7 出料:出料时,
10、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混凝土拌合物必须出尽。 3.8 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检查拌制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 3.8.2 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及和易性,每一工作班至少两次。混凝土拌合物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找原因,及时调整。 3.8.3 在每一工作班内,当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如下雨或原材料有变化),应及时检查。 3.8.4 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3.8.5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3.8.5.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
11、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5.3 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应按规定留置抗渗试块。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的试块有代表性,应在第三盘以后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3.9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搅拌: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混凝土拌制应采取冬施措施,并应及时采取气温突然下降的防冻措施。 3.9.2 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
12、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应大于0.6。 3.9.3 冬期施工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如掺用氯盐类防冻剂,应严格控制掺量,并严格执行有关掺用氯盐类防冻剂的规定。 3.9.4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3.9.5 冬期拌制混凝土应优先采用加热水的方法。水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应根据热工计算确定,但不得超过表4-29的规定。 拌合水和骨料最高温度 表4-29项 目 拌合水 骨 料 标号小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 标号大于525号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13、、矿渣硅酸盐水泥 60 40 水泥不得直接加热,并宜在使用前运入暖棚内存放。当骨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投料顺序为先投入骨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投入水泥。 3.9.6 混凝土拌制前,应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拌制时间应取常温的1. 5倍。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3.9.7 冬期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除遵守3.8条的规定外,尚应进行以下检查: 3.9.7.1 检查外加剂的掺量。测量水和外加剂溶液以及骨料的加热温度和加入搅拌机的温度。 3.9.7.3 测量混凝土自搅拌机中卸出时的温度和浇筑时的温度。以上检查每一工
14、作班至少应测量检查四次。 3.9.7.4 混凝土试块的留置除应符合条的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的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混凝土所用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合料的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单。 4.1.2 混凝土的强度评定应符合要求。检查方法:检查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及强度评定资料。 4.2 基本项目: 4.2.1 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2 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要求。检查方法
15、: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4.2.3 冬期施工时,水、骨料加热温度及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应符合要求。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5.1 混凝土强度不足或强度不均匀,强度离差大,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是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防止这一质量问题需要综合治理,除了在混凝土运输、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控制外,在混凝土拌制阶段要特别注意。要控制好各种原材料的质量。要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原材料的配料计量。5.2混凝土裂缝是常发生的质量问题。造成的原因很多。在拌制阶段,如果砂、石含泥量大、用水量大、使用过期水泥或水泥用量过多等,都可能造成混凝土收缩裂缝。因此在拌制阶段,仍要严格
16、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认真执行配合比,严格计量。 5.3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差,坍落度不符合要求。造成这类质量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水灰比影响最大;第二是石子的级配差,针、片状颗粒含量过多;第三是搅拌时间过短或太长等。解决的办法应从以上三方面着手。5.4冬期施工混凝土易发生冻害。解决的办法是认真执行冬施的有关规定,在拌制阶段注意骨料及水的加热温度,保证混凝厂的出机温度。5.5 要注意水泥、外加剂、混合料的存放保管。水泥应有水泥库,防止雨淋和受潮;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复试。外加剂、混合料要防止受潮和变质,要分规格、品种分别存放,以防止错用。6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水泥出
17、厂质量证明。 6.2水泥进场试验报告。 6.3外加剂出厂质量证明。 6.4外加剂进场试验报告及掺量试验报告。 6.5混合料出厂质量证明。 6.6混合料进场试验报告及掺量试验报告。 6.7砂子试验报告。 6.8石子试验报告。 6.9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10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 6.11混凝土强度评定记录。 6.12混凝土施工日志(含冬施日志)。 6.13混凝土开盘鉴定。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1 范围本工艺标准规定了轻骨料混凝土现场拌制的施工准备、操作工艺
18、、质量标准和质量验收资料等。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轻骨料混凝土的现场拌制。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水泥: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别及牌号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试验报色。砂:砂的粒径及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砂中含泥量;当混凝上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3%;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其含泥量应5%。砂中泥块的含量(大于5mm的纯泥):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时,应2%。砂应有试验报告单。轻粗细骨料:轻粗细骨料(陶粒或浮石等)的品种、粒径、产地应符合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轻粗
19、细骨料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进场试验报告。必须试验的项目有:粗细骨料筛分析试验;粗细骨料堆积密度;粗骨料筒压强度;粗骨料吸水率试验。轻粗骨料的级配应符合表4-30的要求,其自然级配的空隙率不应大于50%。其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其含泥量不大于2%。 轻粗骨科的级配 表4-30 筛孔尺寸 dmin(5) 1/2dmax(10) dmax(20) 2dmax(2×20) 圆球型的及单一粒级 累积筛余 90 不规定 10 0 普通型的混合级配 按重量计 90 3070 10 0 碎石型的混合级配 (%) 90 4060 10 0 轻砂细度模数不宜大于4.0,其大于5mm的累
20、计筛余量不宜大于10%(按重量计)。轻粗细骨料的堆积密度,轻粗骨料的筒压强度及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轻砂和天然轻粗骨料的吸水率不做规定;其它轻粗骨料的吸水率1h不大于22%。 2.1.4 水:宜采用饮用水。其它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一89)的规定。2.1.5 外加剂;所用轻骨料混凝土外加剂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外加剂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有关指标的进厂试验报告。国家规定要求认证的产品,还应有准用证件。外加剂必须有掺量试验。混合材料(目前主要是掺粉煤灰):所用混合材料的品种、生产厂家及牌号应符合配比通知单的要求。混合材料应有出厂质量证
21、明书及使用说明,并应有进场试验报告。混合材料必须有掺量试验。 2.1.7 主要机具:砂轻混凝土宜优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也采用自落式搅拌机。全轻混凝土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计量设备一般采用磅秤或电子计量设备。水计量可采用流量计、时间继电器控制的流量计或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上料设备如双轮手推车、铲车、装载机及粗、细骨料贮料斗和配套的其它设备。现场试验器具,如坍落度测试设备、试模等。 2.2作业条件: 2.2.1 试验室已下达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并将其转换为每盘实际使用的施工配合比,并公布于搅拌配料地点的标牌上。2.2.2 所用的原材料经检查,全部应符合配合比通知单所提出的要求。 2.2.3
22、搅拌机及其配套的设备运转灵活、安全、可靠。电源及配电系统符合要求,安全可靠。 2.2.4 所有计量器具必须有检定的有效期标识。地磅下面及周围的砂、石清理干净,计量器具灵敏可靠,并按施工配合比设专人定磅。 2.2.5 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2.2.6 需浇筑轻骨料混凝土的工程部位已办理隐检、预检手续,轻骨料混凝土浇筑的申请单已经有关管理人员批准。 2.2.7 新下达的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的工作已进行并符合要求。3 操作工艺 3.1 基本工艺流程: 轻骨料混凝土生产基本工艺流程图3.2 原材料的堆放与贮存:轻粗骨料应按粒级堆放,
23、且应有防雨和排水措施,以防止含水率变化。混合粒级堆放时,堆料高度一般不宜大于2m,以防大小颗粒离析,级配不均。若与普通骨料混合使用时,应使轻重骨料分别贮放,严禁混杂,以保证配料准确。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应贮放于防雨、防潮的库房,以防止水泥硬结,掺合料含水率变化,粉状外加剂失效,液体外加剂浓度变化。3.3原材料计量与抽检计量:轻粗细骨料计量:宜采用体积计量,亦可采用重量计量,但必须严格检测骨料的含水率,去除其规定含水率以外的水的重量,以保证配料准确。普通砂采用重量计量。体积计量时,必须使用专用计量手推车或专用体积计量器,每盘要严格计量。采用重量计量,使用手推车时,必须车车过磅,卸多补少。有贮料斗
24、及配套的计量设备,采用自动或半自动上料时,需调整好斗门开关的提前量,以保证计量准确。轻粗细骨料计量的允许偏差±3%。水泥计量:采用袋装水泥时,必须按进货批随机抽查计量。一般对每批进场的水泥应抽查10袋的重量,并计算平均每袋的实际重量。小于标定重量的要开包补足,或以每袋水泥实际重量为准,调整粗细骨料、水及其它材料的用量,按给定配合比重新确定每盘施工配合比。采用散装水泥时,应每盘精确过磅计量。水泥计量的允许偏差应±2%。外加剂及混合料计量:对手袋装粉状外加剂和混合料,应按每批进场抽查10袋重量,并计量每袋平均重量,小于标定重量要补足。对于散装或大包装外加剂,应按施工配合比每盘用
25、量预先在其存放处进行计量,并以小包装形式运到搅拌地点备用。液态外加剂要随用随搅拌,并用比重计检查其浓度,用量筒计量。外加剂及混合料的计量允许偏差应±2%。搅拌用水必须盘盘用流量计量器读数计量,或用水箱水位管标志计量器。其每盘计量允许偏差±2%。3.4 轻骨料混凝土拌制的投料工艺程序: 3.4.1 轻骨料吸水率小于10%的混凝土拌制,宜采用二次投料工艺程序。即将粗细骨料投入搅拌机内与1/2用水量先拌合约1min,再加入水泥拌合数秒,继而加入剩余的水和外加剂,继续搅拌至2min,此法的投料及拌合程序图是: 1/2总用水量 &
26、#160; 粗骨料 水 泥 1/2总用水量、外加剂 搅 拌 水与骨料混合物 搅拌 混凝土拌合物 细骨料 轻骨料吸水率大于10%的混凝土拌制,宜采用预湿骨料投料及拌合工艺程序。即一般轻粗骨料搅拌前预湿,按粗骨料、水泥、细骨料的顺序投入搅拌机汇总斗,再一并投入搅拌机的搅拌筒干搅拌0
27、.5min,然后与水和外加剂搅拌2.5min,此法的投料及拌合程序图是: 水 粗骨料 净用水量外加剂 水 泥 搅 拌 搅拌 混凝土拌合物 细骨料 采用自落式搅拌机的投料及拌合工艺程序是:先加入1/2的总用量的水,然后加入粗细骨料和水泥搅拌lmin,再加人剩余水量继续搅拌2min,此法的投料及拌合程序图是: 粗骨料
28、0; 1/2总用水量 总用水量1/2 拌合水 泥 搅 拌 混合物拌合 混凝土拌合物 细骨料 采用强制式搅拌机的投料及拌合工艺程序是:先投粗骨料、水泥、细骨料,搅拌lmin,再加水继续搅拌不少于2min。此法的投料及拌合的程序图是: 2min1min粗骨料 总用水量外加剂 水 泥 搅 拌 混合物拌搅
29、0; 混凝土拌合物 细骨料 3.5 第一盘搅拌混凝土应注意的问题:3.5.l 搅拌混凝土前,加水空转数分钟,待搅拌筒充分润湿后,将余水排净。 3.5.2 第一盘搅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粘筒壁造成配合比损失。需采取预搅拌法,即先用设计给定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原材料投入搅拌机搅拌,其时间须延长一倍以上,待部分砂浆粘贴在搅拌机筒壁上,然后将其余拌合物卸出(二次加料拌合再用),随后则可进行正常拌制。 3.6搅拌时间控制与检查:轻骨料混凝土搅拌制的最短时间,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应延长6090s,一般为180s
30、;当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3.7出料:出料时应先少许出料,目测拌合物的外观质量,如目测合格方可出料。每盘拌合物必须出尽。 3.8 轻骨料混凝土拌制的质量检查: 3.8.1 检查拌制轻骨料混凝土所用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及用量,每一个工作班至少两次。雨期施工对轻骨料含水率要增加检查和测定次数。检查轻骨料混凝土在浇筑地点的坍落度、和易性,每工作班两次以上。雨期、冬期施工和改换轻骨料混凝土等级时,要加强检测的次数。在每工作班内,当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外界影响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 3.8.4 轻骨料混凝土搅拌时间应随时检查。 3.8.5 检查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外观质量应该是,
31、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不泌水,不离析。不符合要求时,应查原因,及时调整。 3.8.6 按以下规定留置试块: 3.8.6.1 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6.2 每工作班拌制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对现浇混凝土结构,每一现浇楼层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8.6.4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可根据技术交底的要求确定。为保证留置试块有代表性,应在搅拌混凝土后第三盘至搅拌结束前30min之间取样。 3.9 冬期施工轻骨料混凝土的搅拌:其
32、间,对原材料的要求、搅拌时间、原材料加热、拌合物出罐温度要求等,应认真执行普通混凝土现场拌制工艺标准中3.9条及混凝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粗细骨料不得含有冰雪及呈冻团状。 3.9.2 冬期搅拌轻骨料混凝土宜采用二次上料,二次搅拌工艺(见条的搅拌工艺),以改善轻骨料混凝土的和易性。 3.9.3 冬期应注意检测骨料的含水率,及时调整用水量,及时给定坍落度不同控制值。一般应比常温坍落度增大46cm,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轻骨料混凝土所用的水泥、骨料、外加剂、混合料规格、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方法:检查原材料出厂合
33、格证、试验报告单。 4.2.2 评定轻骨料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一87)的规定取样制做。检查方法:检查轻骨料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及强度评定资料。 4.2 基本项目: 4.2.1 轻骨料混凝土应搅拌均匀、颜色一致,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4.2.2 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符合施工规范或其配合比通知单的要求。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 4.2.3 冬期施工时水、骨料加热温度及混凝土拌合物出罐温度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检查方法:现场测定及检查施工记录。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拌合物搅拌不匀。颜色不一致:主要原因是搅拌时间不足
34、。特别要保证冬期施工和加外加剂时,对拌合物搅拌的足够时间。 5.2 和易性差:其拌合物产生松散不粘聚,骨料上浮离析,或拌合物于结成团不宜浇筑。主要原因是:轻骨料级配差;砂率过小;原材料计量不准确;或搅拌时间短。应认真克服这些缺欠,以保证拌合物的良好和易性。 5.3 拌合物坍落度不稳定。主要原因是用水量掌握不准确,粗细骨料中含水率的变化未及时测定,未及时调整用水量。其次是用水计量不准确,水用量时多时少。此现象必须克服,以保证拌合物的内在质量。 5.4 使用外加剂时,宜在骨料吸水后加入。以避免骨料孔隙对外加剂过多的吸收。特别是液态外加剂,使用未预湿骨料时,外加剂应与剩余水同时加入。粉状外加剂可制成
35、液态按前法加入,也可与水泥混合物同时加入,以保证其搅拌均匀。6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6.1 水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证明。 6.2 水泥复试单。 6.3 砂子试验报告单。 6.4 轻细骨料试验报告单。 6.5 轻粗骨料试验报告单。 6.6 外加剂产品合格证及质量证明书。 6.7 外加剂进场试验报告及掺量试验报告。 6.8 粉煤灰出厂合格证。 6.9 粉煤灰试验报告。 6.10 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 6.11 混凝土施工日志(含冬施日志)。 6.12 混凝土开盘鉴定。 6.13 混凝土试块强度试压报告。6.14混凝土强度评定记录。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工程名称
36、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本要机具: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
37、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 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 3.2 混凝土搅拌: 3.2.1 根据
38、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
39、.6 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3.2.7 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 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3 混凝土运输: 3.3.1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3.3.2 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4 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 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
40、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 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 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3.4.4 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
41、1.25倍。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3.4.6 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d。 3.6 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l 水泥、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混凝
42、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的规定。 4.1.3 按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定混凝上强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4.2 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1。5 成品保护 5.1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5.2 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 5.3 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5.4 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 6.2 混凝土外观存在
43、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 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7.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7.4 隐检、预检记录。 7.5 冬期施工记录。 7.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普通混凝土施工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
44、,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本要机具: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 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
45、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 3.2 混凝土搅拌: 3.2.1 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磅秤应定
46、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掺外加剂与水同时加入。 3.2.6 搅拌第一盘混凝上,可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和水量。 3.2.7 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min。 3.2.8 混凝土
47、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测两次。 3.3 混凝土运输: 3.3.1 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或吊斗运至浇筑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筑地点进行人工二次拌合。 3.3.2 混凝土以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当混凝土为C30,及其以下,气温高于25时不得大于90min,C30以上时不得大于60min。 3.4 混凝土浇筑、振捣: 3.4.1 构造柱根部施工缝处,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或减石子混凝土。 3.4.2 浇筑方法:用塔吊吊斗供料时,应先将吊斗降至距铁盘5060cm处,将混凝土卸在铁盘上,再用
48、铁锹灌入模内,不应用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内。 3.4.3 浇筑混凝土构造柱时,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一般浇筑高度不宜大于2m,如能确保浇筑密实,亦可每层一次浇筑。 3.4.4 混凝土振捣:振捣构造柱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入。振捣圈梁混凝土时,振捣棒与混凝土面应成斜角,斜向振捣。振捣板缝混凝土时,应选用30mm小型振捣棒。振捣层厚度不应超过振捣棒的1.25倍。 3.4.5 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及外砖墙、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使其损害,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螺栓、拉杆是否松动、脱落;发现漏浆等
49、现象,指派专人检修。 3.4.6 表面抹平:圈梁、板缝混凝土每振捣完一段,应随即用木抹子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土。 3.5 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常温时每日至少浇水两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d。 3.6 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l 水泥、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标准的规定,有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 混凝土配合比、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规范的规定。 4.1.3 按标准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评定混凝上强度并符合设计要求。 4.2 基本项目:混凝土应振捣
50、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 4.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31。 允许偏差 (mm) 砖 混 多层大模 1 构造柱中心线位置 10 10 2 构造柱层间错位 8 8 3 标高 (层高) ±10 ±10 水准仪或尺量 4 截面尺寸 +8 -5 +5 -2 尺量检查 每 层 10 10 用2m托线板检查 5 垂直度 10m以下 15 15 10m以上 20 2
51、0 6 表面平整度 8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浇筑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5.2 振捣混凝土时,不得碰动钢筋、埋件,防止移位。 5.3 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调整、补好。 5.4 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混凝土材料计量不准:影响混凝土强度,施工前要检查,校正好磅秤,车车过秤,加水量必须严格控制。 6.2 混凝土外观存在蜂窝、孔洞、露筋、夹渣等缺陷:混凝土振捣不实,漏振,钢筋缺少保护层垫块,尤其是板缝内加筋位置,应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7 质量记录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52、: 7.1 材料(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等)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 7.2 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7.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7.4 隐检、预检记录。 7.5 冬期施工记录。 7.6 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7 其它技术文件。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工程名称 交底部位 工程编号 日期 交底内容:全现浇结构(大模板)轻骨料混凝土施工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现场搅拌的陶粒、浮石轻骨料,普通砂轻骨料混凝土浇筑的全现浇大模板工程。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轻骨料:浮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0mm,
53、不允许含有超过最大粒径两倍的颗粒。级配要求为通过5mm筛孔不大于90%,通过10mm筛孔为30%70%;通过200mm筛孔不大于10%。空隙率不大于50%,吸水率1h比不大于25%,含泥量不大于2%,松散密度,筒压强度符合设计要求。陶粒:与上述要求相同,并不得混夹杂物或粘土块。 2.1.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C30时,不大于5%,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30时,不大于3%。 2.1.3 水泥:325号、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4 外加剂:产品经质量认证,掺量必须通过试验室确定,技术性能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2.1.5 主要机具:搅拌机、吊斗、手推车、磅秤、插入式振捣器、铁锹、铁盘、木抹子、小平锹、小勺、水桶、胶皮水管、外加剂计量容器等。 2.2 作业条件: 2.2.l 原材料包括水泥、轻骨料、外加剂等进场时检查出厂合格证,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要求,并应复验轻骨料,每2003为一批(不足200m3按一批),必须检验:松散密度、颗粒级配、筒压强度、1h吸水率。天然轻骨料检验含泥量,复验不合格,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 2.2.2 试验室进行试配,确定配含比及坍落度。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密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2.3 轻骨料堆放场地应有排水措施,使用时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广告代理合同模板下载
- 2024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公司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
- 2024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合作合同范本
- 2024鸡场租赁合同
- 分期还款协议书样本
- 吉林省吉林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2套【附答案】
- 2024商品购销合同书版范本
- 上海临时仓库租赁合同
- 音乐会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标准汽车租赁合同样式
- 医学类-教学查房异位妊娠(宫外孕)
- 眼视光技术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第八课 我的身体》参考课件
- 肥料创业计划书
- 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高级)理论考试题库(学员用)
- 公司卷烟物流管理规范
- 报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 物联网安全分析报告
- 黄芪对慢性疲劳综合征康复中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制探究
- 物业管理工作量化细则
- 2024市场营销学教师资格证试讲授课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