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 2015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莲山课件m 课题:数的认识(1)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和负数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弄清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过程与方法:学生已经涉及了十进制计数法、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因数和倍数等主要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轴上表示几个数,因数、倍数,大数的含义,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1.培养数感:沟通各数之间的关系,加强知识的联系与整合,构建数的认识的知识网络。2.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例2让学生自由地在数轴上表示几个数。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
2、和负数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弄清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准备:1.学生收集有关数的相关材料。2.电脑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复备一、提问引入(一)回顾知识1.课件出示P72情境图学生提取信息:总计人数10500名运动员花费4.96亿英镑约占总人数的3.77金牌数约占总数302枚的八分之一第29届奥运会出现了25.5的负增长提问:这些都是什么数?每个数有什么含义?完成73页做一做:(设计意图:对数的读法和写法进行巩固。利用生活中的数,感受数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非常重要,初步感知数的意义以及内在联系。)2.同学们课下都收集了一些数据,请你汇报生活中用这些数的例子,并说说每个数的具体含义。(学生边说,教师边板
3、书)提问:有什么感受?3.请你给这些数进行分类。好,我们来看这些数,如果把这些数分类,可以怎样分?学生按照整、小、分、百、分类。这些数叫整数还可以叫什么?(自然数)什么叫自然数?自然数和整数有什么关系?小学阶段我们研究的自然数就是整数,但以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来看整数还不只这些,我们还研究了负整数。想一想,整数和自然数的范围哪个更大?过渡:这节课我们就对这些数的知识进行复习,整理。(设计意图:根据具体情况回顾知识)二、小组合作,整理概念(一)小组合作,进行数的整理出示整理提示:1.根据数的特点找到数之间的联系,并用树形图的形式进行整理。2.先小组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然后分工合作,汇报时要说清整理
4、的理由。3.如果不能够面面俱到,可以选取一部分数进行整理。(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整理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并在合作过程中复习知识,找到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学生的整理还可能不够完善,这是允许的,要在回报过程中进行指导与完善)(二)汇报整理:1、汇报,说说自己的理由。2.边回顾整理过程,边完善知识整理的步骤。(1)回忆知识点(2)熟悉这些知识的概念(3)抓住知识点间的关系。(将黑板上的知识进行分类)(4)整理知识(将每一大类进行整理,梳理成知识网络图)(板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并渗透知识整理的方法。)(三)分块复习基本概念,并进行简单应用刚
5、才同学们通过找到知识间的包含关系,将知识整理成网络图,其实,这些知识之间还存在着共同之处。1.正数、0、负数、小数、分数都可以用数轴清楚地表示出来,出示例题:(1)请在数轴上把蓝点的位置表示的数写出来(2)你在数轴上表示出、2.5、-、-2.5(3)观察数轴你发现了什么?数轴上的点都以0为对称点是相互对应的没有最大的整数也没有最小的整数,也就是说整数个数是无限的正数和负数中都存在着整数、分数、小数(设计意图: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不同领域的数的联系。)2.小数和整数是十进制计数。而分数是计数单位。(1)数位顺序表从数为顺序表中你知道了什么?能将小数与整数联系在一起的是数位顺序表。请你在表中写出30
6、、3和3.3这两个数,根据数位顺序表说出“3”的不同含义。同样是“3”,为什么含义不同?整数与小数有哪些联系与区别?教师说明:整数和小数都是按十进制计数法写出的数,其中个、十、百以及十分之一、百分之一都是计数单位。各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口答:27038=2×()+7×()+0×()+3×()+8×()(2)提问:分数单位指的是什么?和计数单位有什么不同?(设计意图:这一部分是数的认识中概念部分的更深一步认识,让学生掌握了数关系后继续建立联系。)3.根据a÷b=c(a、b、c均为整数,且b0)说明因数
7、与倍数的含义?(设计意图:对因数与倍数的复习,也就是对分数的复习。)4.分数和百分数百分数是分数中的一种特殊形式。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联系:都能表示率,百分数所表示的含义是百分之几,是分数的一种表示形式。分数和百分数可以互相转化!(2)区别:百分数和分数的写法不同;分数既可以表示率,也可以表示量,但百分数只可以表示率;分数可以约成最简分数,可是百分数不能进行约分。分数的分子只能是整数,而百分数的分子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三、作业:P74-75练习十四2题、3题、4题课后检测题目:(1)分数的单位是18的最大真分数是(),它至少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2)在直线
8、下面的里填整数或小数,上面的里填分数。板书设计数的认识复习 课题:数的认识(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十进制计数法和整数、小数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并熟练地读、写整数与小数,比较数的大小,能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过程与方法:加强知识的灵活性、综合性的运用,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体会转化、函数、极限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对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负数的灵活运用。通过对易混知识的系统整理,使学生形成认知结构。教学难点:对数整除的相关概念的区分。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复备一、创设情境,
9、系统整理形成认知结构。(一)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整除、因数、倍数的概念。1.创设情境,整理自然数、整数的概念,明确研究范围。(1)学生自主报出自己出生年月。(2)问:你们刚才说的数都是什么数?研究数的整除时,是在什么数的范围内研究的?(3)师:“0”是自然数,因为它也表示物体的个数,0个,因此,它既是自然数,也是整数。但我们在研究数的整除时,一般不包括0。2.借助算式,整理因数、倍数的概念。(1)出示算式:18÷2=92.4÷6=0.430÷8=30÷5=68÷16=0.512÷0.3=40(2)提出要求:把算式填在集合图中。
10、 (3)提问:结合算式说一说因数、倍数的概念(4)小结:一个数的因数,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结合集合图,说一说整除与除尽的关系3.借助算式整理能被2、3、5整除的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1)借助算式整理特征结合“30÷5=6”说一说能被2、3、5整除,能被2和5整除,能被2和3整除,能被3和5整除的特征。练习:用0、1、8三个数组成数a.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b.能同时被2、5、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c.从这三个数中任选数组成新数,看看这个数还能同时被谁整除(2)回忆奇数、偶数的概念。问:能被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又叫什么数?练习:读出黑板上算式中的奇数、偶
11、数。4.借助情境,整理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1)提出要求:用黑板上算式中的数,按要求填图。 只有两个约数有两个以上的约数 (2)提问:两幅图中的数各有什么特点?叫什么数?(3)强化练习:学号是奇数的同学请起立;学号是偶数的同学请起立;问:同学们都站起来了,说明什么?学号是质数的同学请坐;学号是合数的同学请坐;问:你怎么还站着?(1号)说明什么?(4)利用选择整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出示:下面四个答案中,哪个是把30分解质因数?1)30=2×3×5×12)30=6×53)2×3×5=304)30=2×3
12、×5什么叫分解质因数?问:其它为什么不是分解质因数?问:2、3、5是30的什么数?5.利用填图整理公倍数、公因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互质。(1)出示:1,2,442424,48,72 (2)按要求填(3)问:重叠部分应填什么数?你选哪个?(4)问:24是8和12的什么?4呢?(5)第组后面为什么有省略号?第组后面为什么没有?(6)问:如果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是1,这两个数就叫做?(7)举例:什么是互质数?(二)结合板书,整理概念,形成网络图。(完成板书)二、分层练习,巩固知识。(投影出示)1判断:(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2)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2填空三个连续的奇
13、数和是183,其中最小的一个奇数是()两个质数的乘积是94,这两个质数的和是()在三个连续的自然数中,合数的个数最少有()3.解决实际问题绿色洪山小学五年级有100人,今年4月30日体育节,要选部分学生参加队列表演,要求分4人一组,6人一组或者8人一组,都能恰好分完。参加队列表演的学生最多能选多少人?三、小数、分数、百分数的互化1.练习引入在、3.3、33.3%、0.四个数中,最大的是();0.、0.5、5.4%、0.5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提问:如何进行大小比较?2.学生汇报方法,并引入:分数、小数、百分数间可以进行互相转化。转化方法是什么?(请自己试着总结)3.总结:板书四、知识应
14、用(1)把35的“”去掉,原数就()。(2)在五折,0.56,0.55,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3)如果,那么在()内可以填的自然数有()。(4)小数2.995精确到0.01,正确的答案是()。(5)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8.30,这个三位数最大的是(),最小的是()。(设计意图:知识的学习是更好地应用,更好地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用知识解决问题。)三、小结提高本节课是对数的认识部分知识的应用,通过系统地整理,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并能够更灵活地运用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触类旁通。课后检测题目:(1)一个多位数,省略万位后面的的尾数约是6万,
15、估计这个多位数在省略前最大可能是(),最小可能是()。(2)一堆糖果,如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还剩3块;如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还缺1块;如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还缺1块,这堆糖果至少有多少块? 板书设计数的认识 课题:数的运算(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四则运算意义的深入理解,归纳整数、小数、分数计算法则的异同点,进一步总结计算时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及四则运算中的一些特殊情况。过程与方法:培养运用法则熟练计算的能力和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较异同、形成知识结构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本质。教学重点:整理四则运算的意义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对四则运算算理本质规律的
16、认识和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复备一、提问导入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每一种运算都有其自己的含义,也有其自己的计算法则。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整理这一部分的知识。回顾复习方法:(幻灯片出示)请你按照复习方法试着整理这一部分知识,计算法则要根据具体实例说清楚。(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复习)二、整理复习(一)学生汇报,适时补充(二)教师需要知道的相关知识:1.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的意义:把两个(或几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减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1)整数
17、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2)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小数的意义,就是求这数的混小数倍是多少。(3)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也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和乘假分数或带分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假分数(或带分数)倍是多少。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4)提问:说说整数、小数、分数的哪些运算的意义相同?哪些意义有扩展?整数、
18、小数、分数的加法意义相同,减法意义相同,除法意义相同,只有乘法意义在小数和分数中有所扩展。(5)人能用图示的形式表示出四则运算之间的关系吗?2整理四则运算的法则。(1)加法和减法的法则。出示三道题,请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三条法则分别是怎样的?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点对齐,从末位减起
19、,如果被减数的小数末尾倍数不够,可以添“0”再减。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注意:计算的结果要写成最简分数。三条法则的要求有一条什么样的共同规律?(相同点)整数、小数、分数加减法计算的相同点:都是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想加减。(2)乘法和除法的法则。对照下面的两道题,口述整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 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末位算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和哪一位对齐,然后把每次所乘
20、得的积相加。(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商起,除的时候,除数有几位,就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前几位不够除,再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哪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把上面两道题改编成小数乘、除法:1.42×2.3,4.182÷1.23,让学生在整数计算的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通过上面的计算,发现小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
21、,就从积的末位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补零,再继续除。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法则:先看除数中有几位小数,就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数位不够的用零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除。相同点: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计算法则计算,小数除法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后,也按整数除法法则计算。不同点:小数乘、除法还要在计算结果上确定小数点的位置。(3)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法则出示:×÷×说一说分数乘
22、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分数乘法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乘。分数的除法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乘乙数的倒数。分数乘法和除法在计算方法上又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相似点:分数除法要转化成分数乘法计算;不同点:分数除法转化后乘的是除数的倒数。3整理0和1在运算中的特性。(1)完成80页的填空。(2)把计算分类预设:第一种:根据运算结果分(结果为a,结果为0,结果不为其他的)第二种:根据a和0的运算,a和1的运算和a与a的运算。4验算根据这些关系,说一说对加、减法或乘、除法的计算进行验算的一般方法是什么。加
23、法可用减法或加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乘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除法可以用乘法或除法验算。(设计意图:能够根据知识点,进行有序复习,使学生回忆出具体的过程。)三、巩固练习1口算3.21.682.8×0.4147.41.92÷0.040.32×5000.654.35105.44÷202完成76页做一做。(设计意图: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并对学生学习情况有大致了解。)四、作业P79页第2、4、5题板书设计数的运算 课题:数的运算(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顺序,整理运算定律和一结规律,能应用运算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运算并能解决
24、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理、灵活地进行运算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书写及自觉验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灵活地选择简便算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提前做好的表格教学过程教学复备一、情境导入(一)出示各类计算题:2.87+2.9975.2-19.810.47-5.68-1.324.37+0.63+1.25×72×÷(-)38×56+44×3894×10125×1.3×0.45400-2940÷28×27325
25、247;125÷8(1)观察题目中数与运算符号的特点,把上面的题分类。(2)学生独立思考。(3)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应该怎么分类;议一议:分类的根据是什么?2小组汇报,展示预设:按一步运算、两步运算、三步运算分类按式题能否简算分类。二、知识梳理与复习(一)不能简算的式题:5400-2940÷28×27×÷(-)(1)说出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2)谁能把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说出来?(二)能简算的式题。把能简算的式题再进行分类。请根据所分的题进行运算定律的总结。(提示:可以用表格的方法)板书总结:看来我们在梳理知识的时候,不仅可以利用枝形图的形式
26、,还可以利用表格进行梳理。3小组分工合作,从上面题中每人各先一道自己易出错的题做一做。4集体订正:说说题里的数有什么特点,怎样计算简便。5练习4×+4×18.5-(8.5+3.2)÷1.35×××总结:在动笔计算之前要先观察算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使计算更加简便。三、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运算定律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一)解题步骤1.出示例题:我们可以借助线段图来帮助思考。 教师:通过线段图可以列出算式32×(1+)32+840(件)2.总结:说一说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的步骤。(1)读题,理解题意。(2)分析已知条
27、件:可以画图分析,也可以借助数量关系式解题。(3)选择解题方法。(方程思想、比例思想、算术法)(4)解答。(二)解决问题类型1.简单应用题的类型简单应用题:指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2.复合应用题的类型:板书复合应用题: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1)“归一”问题:此类应用题中暗含着单一量不变,文字叙述中多带有类似“照这样计算”的字样,其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例如:一台拖拉机2.5小时耕地2公顷,照这样,这台拖拉机耕完4.8公顷的地需多少小时?(2)“归总”问题:此类题中暗含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其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
28、总数(即归总),再根据总数算出所求量。例如:一批货物,每箱装36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装9件,可以节省几只箱子?(3)行程问题:根据速度、时间和路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相背或同向运动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为: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相遇问题,即同时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时背向而行):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追及问题,即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速度×追及时间路程差例如:客、货两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5小时后相遇。客车每小时行56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0千米。甲
29、、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4)工程问题: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时间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其中两种量求出第三种量。数量关系式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例如:一个工程计划生产570个零件,已经做了10天,平均每天生产21个,剩下的要在18天完成,平均每天要生产多少个?(5)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找准标准量,即单位“1”。若单位“1”已知,用乘法计算;若单位“1”未知,用除法计算。求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的解题规律:甲乙差÷乙已知甲比乙多
30、(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甲的解题规律:乙×(1±几/几)已知甲比乙多(或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乙的解题规律:甲÷(1±几/几)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例如: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第二次取出的比总数的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下24袋。两次共取出多少袋?(设计意图:边学边用,每一次都是在实际范例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总结的,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元认知。从而使知识形成网络,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三、作业:P80第10、11、1
31、2、14题课后检测题目:1.非节假日7时至21时市话费为:前3分0.2元,以后每分0.1元。某人在非节假日的上午8时打了15分电话,需付电话费多少元?在这天上午如果一次预付0.4元钱的电话费,最多可打几分?2.三新小学计划组织145名师生去郊游。已知45座位的客车租金是720元,30座的客车租金是580元。请你为校长策划一下,怎样租车最划算?(要写出租车的辆数并算出租金) 课题:式与方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字母所取的数值,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通过列方程和解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32、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理解方程的含义教学难点:较熟练地解简易方程,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复备一、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和意义?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许多方便。2、说一说你会用字母表示什么?3、说一说,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书写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应注意什么?【如】a乘4.5应该写作4.5a;s乘h应该写作sh;路程、速度、时间的数量关系是s=vt.4、你还知道哪些用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或计算公式?如:【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_加法结合律:_乘法交换律:_乘法结合律:_乘法分配律:_【用字
33、母表示公式】长方形面积公式:_正方形面积公式:_长方体体积公式:_正方体体积公式:_圆的周长:_圆的面积:_圆柱体积:_圆锥体积:_(设计意图:例子来自于学生,使学生更明了。)5、做一做:独立完成P81“做一做”(1)展示连线作业。(2)师:你觉得在这些用字母表示的式子中,我们曾经出现过哪些问题?提醒学生注意a³、3a、a/3二、简易方程1、什么叫做方程?举例说明。2、什么叫做解方程?什么叫做方程的解?3、解方程:(交流讨论,上台板演,注意书写格式。)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P81“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P82练习十六第1、2、3题。
34、2、拓展提高:P82练习十五第4、5题。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课后检测题目:1.3x+2/3x=14x+60x=282.商店原来有15袋饺子粉,卖出35千克以后,还剩下40千克,每袋饺子粉重多少千克? 板书设计式与方程的整理和复习数量关系:s=vt计算公式:v=shc=4as=a²c=2(a+b)S=abd=2rs=r²用字母表示数运算定律(a+b)+c=a+(b+c)计算方法:b/a×d/c=b×d/a×c认识方程和解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课题:式与方程(2)教学目标:知识
35、与技能: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掌握解方程的方法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问题。过程与方法:能根据问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进一步培养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整体认识知识的能力,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重点:熟练找出等量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准备:电脑课件;学生:与式与方程有关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教学复备一、创设情境,引出知识出示:学校组织
36、远足活动。原计划每小时走3.8km,3小时到达目的地。实际2.5小时走完了原定路程,平均每小时走了多少千米?(列方程解应用题)解题过程:解:设现在平均每小时走了x千米。2.5x=3.8×32.5x÷2.5=11.4÷2.5x=4.56答:平均每小时走了4.56千米?二、提出问题1.这是我们熟悉的列方程解决问题,用方程解决问题是我们解题的一种方法。请你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自主梳理有关代数的知识。2.小组进行讨论(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出发,将这道具体的例题作为一个点,四散出各个基础知识,边回顾边整理,成为一个具体的体系,使学生明白基础的重要。)三、分析知识建立联系(一)学生汇报各类知识小组汇报知识,要求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汇报,边汇报教师边完善,同时进行板书。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后需要集体进行知识的再加工与再整理,使知识更加完善。)(二)解方程与方程的解1.具体知识4.56是方程的解,而求这个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补充提问:能举几个是方程的式子吗?2.解方程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加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的大小不变。3.利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配电箱电工知识培训课件
- 年度盛典晚会流程
- 切水果课件美术
- 中小企业100倍利润增长系统
- 终端与业务专业之电信企业战略管理和营销效益评估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中国共产党建设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政法职业学院《生物统计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院《票据法及案例研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江西省上饶市名校初三中考5月最后一次适应性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皮肤生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牛桥水库现代化水库运行管理矩阵建设探讨
- (一模)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历史试卷(含官方答案)
- 2024年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解析答案
- 《漂亮的热带鱼》课件
- DB32∕T 2677-2014 公路涉路工程安全影响评价报告编制标准
- 地下建筑结构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京工业大学
- 2025年北京铁路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心静脉压的监测与临床意义
- 2024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
- 食品中蜡样芽孢杆菌的检验课件
- 食为天:2024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白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