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杜甫诗三首_第1页
六、杜甫诗三首_第2页
六、杜甫诗三首_第3页
六、杜甫诗三首_第4页
六、杜甫诗三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杜甫诗三首导学学案【学习导引】杜甫的诗沉郁顿挫、苍凉悲壮,他的叙事诗反映了时代的苦难,抒发了他忧国伤时之情,具有“诗史”的美誉,而他对律诗技巧的高超把握更使他的律诗创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读杜甫的诗,会使人们的灵魂更有深度、广度,感情更深沉、雄浑。你一定很想获得这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吧?1 以诵读为先导,努力追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阅读效果。2 通过诵读,领悟诗歌的思想情感及其寓情于景、借古抒怀的表达技巧。3 采用合作交流的方式,结合诗人的身世及创作经历,利用寻找意象来破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实现对诗歌深层意义的鉴赏。【积累整合】一、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塞上 嫱 孤舟一系 暮砧

2、凋伤 朔漠 青冢 省识 渚清 二、请区分下列字形和字义,给每个字组词。 凋 圆 萧 调 园 啸 催 朔 潦 摧 溯 缭 阴 佩 艰 荫 珮 坚 三、请解释下面的词语含义。 萧森 两开 落木 百年 繁霜鬓 急暮砧 作客 新停 四、相关链接1文体知识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又叫古风,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乐府产生于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

3、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配音乐了。由于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于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又一个过渡时期,配新音乐的歌词即采用近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

4、只是不一定对仗。2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中,是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 (一)玄宗开元十九年(731)至天宝四年(745),杜甫过着“裘马清狂”的浪漫生活。曾先后漫游吴越和齐赵一带。其间赴洛阳考进士失败。天宝三年,在洛阳与李白结为挚友。次年秋分手,再未相会。杜甫这一时期涉世不深,诗作现

5、存20余首,多是五律和五古,以望岳为代表。(二)天宝五年至十四年(746755),杜甫困守长安,穷困潦倒。他不断投献权贵,以求仕进,但均无结果。直到天宝十四年十月,安史之乱前一个月,才得到小小的参军之职。仕途的失意困顿和生活的饥寒交迫使他比较客观地认识到了统治者的腐败和人民的苦难,使他逐渐成为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创作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以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丽人行、兵车行、出塞等为代表。(三)肃宗至德元年(756)至乾元二年(759),安史之乱最盛。杜甫也尽历艰危,但创作成就很大。长安陷落后,他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半路被俘,陷贼中近半年,后冒死从长安逃归凤翔肃宗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直谏忤

6、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758年5月,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759年,对政治感到失望的杜甫辞官,于年底到达成都。这一时期杜甫的现实主义创作达到高峰,代表作有组诗“三吏”、“三别”。(四)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765年,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举家离开成都。开始了“漂泊西南天地间”的生活,时间多在船上度过。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至岳阳的船上,年58岁。这一时期杜甫思想更深邃、诗风更沉郁,主要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

7、楼等诗作。3文体背景 (1)秋兴八首“秋兴”即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怀之意。秋兴八首是诗人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76)流寓夔州(近重庆奉节)时的作品。持续八年的安史之乱,至广德元年(763)始告结束,而吐蕃、回纥乘虚而入,藩镇拥兵割据,战乱四起,唐王朝难以复兴了。此时,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生活失去凭依,遂沿江东下,滞夔州。诗人时已岁,经常卧病在床,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心境是非常寂寞、抑郁的。秋兴这首诗,融铸了夔州萧条的秋色、凄清的秋声、暮年多病的苦况,关心国家命运的深情,悲壮苍凉,意境深闳。(2)咏怀古迹(其三)咏怀古迹是杜甫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76)在夔州写成的一组诗,共五首。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

8、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庾信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自己的身世国家之感。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是咏叹昭君之作,诗人借咏昭君村、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的怀抱。(3)登高这首诗写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当时诗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瞿瑭峡口,以水急、风大、猿多著称。杜甫写作此诗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社会仍然一片混乱。全诗慷慨激越,动人心弦。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辁),胡应鳞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4诗的主旨(1)秋兴八首(其一)秋兴八首以身在夔州而思念长安为中

9、心题材,写夔州秋色和羁旅的伤感。本首诗是秋兴组诗的序曲,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声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这一首诗开门见山,抒情写景,波澜壮阔,感情强烈。“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纪故园心。”当全诗中心所在,当仔细品味。(2)咏怀古迹(其三) 这首诗叙王昭君之怨恨,也反映了诗人的怨恨。全诗的抒情是通过塑造王昭君的动人形象实现的,诗人借王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3)登高 诗人通过重九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流落异乡的身世之感。5结构图解(1)秋兴八首(其) 秋景起兴

10、:玉露 枫林 萧森 低沉心境:兼天涌 接地阴 思念故园:丛菊两开 孤舟一系 急盼回乡:催刀尺 急暮砧(2)咏怀古迹(其三)昭君村 群山万壑赴荆门昭君人 连朔漠 向黄昏 春风面 月夜魂昭君怨 曲中论(3)登高 仰望:云天秋风首联 (哀婉孤独)写景 俯视:江水洲渚 仰望:无边落木颔联 (沉郁高昂)登高 俯视:不尽长江颈联:悲秋作客 多病登台 (愁苦沉痛)抒情尾联:苦恨霜鬓 新停酒杯 (忧愤无奈)【自主探究】整体感知一、何理解“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二、杜甫诗爱“卒章显其志”,结合咏怀古迹分析,该诗是怎样“卒章显志”的?三、登高一诗突出体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你能结合诗句给以简要分析吗

11、?探究创新一、 杜甫为什么要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呢?仅仅是同情王昭君吗?二、杜甫在登高一诗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诗人毛泽东笔下也写过一种鸟,“鹰击长空”;诗人王维笔下也写过一种鸟,“时鸣春涧中”。它们与杜甫诗中的鸟有什么不同?【同步训练】一、双基在线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塞上à急暮砧朔漠òB.孤舟一系ì江渚猿啸iàC.单于á省识萧萧iD.琵琶萧森凋伤i2下列词语中含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凋伤沟壑排遣漂泊B催促箫瑟渲染落魄C文藻逶迤悲怆沉郁D慨叹朔漠霜鬓苍凉3找出下面选项中加点注释有误的一项:()A.一去:离

12、开 省识:反省B.渚清:水中小块陆地 系:系舟上岸C.萧萧:草木摇落的声音 苦恨:极D.繁鬓霜:多,厚重 新停:刚刚4下列联句中对仗相对较差的一联是()A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5下列对文章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咏怀古迹其三全诗前四句记叙遗事,后四句乃凋伤之词,含有许多悲愤之情。B.秋兴八首其一以“秋”为统帅,写暮年漂泊,老病交加,羁旅江湖等引起的国家兴衰,身世蹉跎的感叹。C.登高全诗八句四联,句句皆对,吟咏了哀暮之年特殊心境的登高,多可引起读者共鸣。D.登高末句与全诗的雄浑苍凉之

13、气不协调,是全诗的缺憾。6请填写出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1) ,恨别鸟惊心。(2)画图省识春风面, 。(3)朱门九肉臭, 。 (4)出师未捷身先死, 。二、阅读视野(一)阅读杜甫的登高,完成下题登 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7本诗被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律诗每首 句 联,依次称 、 、 、 。它要求 句必须压韵, 句必须对仗。8有人认为“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中的“无边”“不尽”纯属多余,请结合诗歌意境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9对这首诗的内容解说

14、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写诗人登高所见所闻,“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勾画出一幅 “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优美画面。B三、四句写诗人远眺所见,仰望萧萧而下的树叶,俯视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C五、六句诗人把以上景物描写蕴含的感情明朗化了,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思想感情。D七、八句写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悲愁难以排遣,“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10对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赏析不当的一项是()A一、二句着重描写了眼前景物,绘形、绘声、绘色、绘态,渲染了秋景的特点。B三、四句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了出神入化的

15、笔力,确有“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C五、六句重在表现情感,从时间方面着笔,由眼前写到未来凄凉晚景,充满了伤感之情。D这首七律诗八句皆对仗,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1前两句诗在着色方面有何妙处?“欲”字在诗句中有何表达效果?12本诗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咏怀古迹五首(其五)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13具体表现诸葛亮的才能、功绩的句子是哪

16、几句?14这首诗除了“遗像”是咏古迹外,其余均是议论,且议论高妙,写得极有情韵。请简要分析。【应用拓展】一、语文活动菜单1以小组为单位或同位之间开展朗诵比赛。从节奏、语气、表现力和情感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判。2比一比,看谁对下面杜甫的诗歌名句记得准、记得快,同位之间限定时间互相听写。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2)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4)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春日忆李白   (5)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

17、百草! 兵车行   (6)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7)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11)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12)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小寒食舟中作   (13)风急

18、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   (1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登高   (16)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17)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咏怀古迹五首   (1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咏怀古迹五首   (1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秋兴八首   (20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21)丹青不知老将至

19、,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2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   (24)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5)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27)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28)此曲

20、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化卿   (29)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3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3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客至   (33)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   (34)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蜀相   (3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21、 (36)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37)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天末怀李白   (3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梦李白二首   (39)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   (40)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二、一课一背秋兴八首(其二)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城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罗月,已映洲前芦荻花。秋兴八首首尾呼应,次第蝉联,上首诗以暮字结,这首诗以落日起。上首诗明说深秋寄寓,却不写出夔州,这首诗特点夔州,写其身在夔州

22、,心系长安,而时则经秋,正见出秋兴组诗之间的内在结构关系。首联写夔州暮景,直点“ 望京华”,这是这首诗的中心,也是秋兴组诗写作的主旨。夔府孤城落日,是其典型环境,一派凄凉衰飒景象。“望京华”,正是“ 孤舟一系故园心”的具体化。说“每依”,实为无夕不依,古人认为长安为帝京以象紫微垣天帝座,北斗正列垣旁,所以说依斗而望。依斗望京华是全诗的主要脉胳 。次联承首联,阐明“望京华”,并启下文。水经注:“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 。”杜甫化用此句,听猿堕泪,身历苦境 ,故用一“实”字。“三声泪

23、”句是“听猿三声实下泪”的倒装句。“八月槎”借用张骞事,荆楚岁时纪记载 :“汉张骞使大夏,寻河源,八月乘槎到天河,经年而返 。”大约是杜甫好友严武镇守成都,杜甫因此留蜀,一年后严武死,杜甫想走又走不成,因此用此作比入诗。乘槎还能有归期,而自己却孤舟长系,有似乘槎不返,故用一“虚”字。夔府孤城听猿下泪是实指,而北斗京华乘槎可到则是虚指。登城看落日在黄昏,依北斗在初夜,而看月在夜深之际 ,时间线索清晰,层次井然。“画省”二句:官省中以粉涂壁,称“画省”。杜甫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属尚书省 ,因而说“ 画省香炉”。“ 悲笳”,用芦叶卷起来吹,称为笳箫,似觱篥而无孔,用来报告早晚时辰 。五句遥应“望京华

24、”,追念昔日任左拾遗,焚香而寝,而今日身在夔州,一卧沧江,忧愁多病;加之山城落日,伏枕闻笳,悲不能寐。前说日落,此时夜晚,念香炉直省,违于伏枕,山楼粉堞,悲笳长鸣,情写得深沉而真挚。以上就望京华,写眼前景,心中事。尾联“ 请看”二句承“落”、“依斗”、“看月”,写一夜不寐。“请看石”,是月之初上;“已映洲前”,是月之下照;“藤罗月”应“落日”;“芦荻花”应秋兴,结联以变律构成拗峭诗风,形象具体地表达了诗人心念京华故国的激动心情。此诗进一步抒写怀念故国的情怀。羁留夔府,切望京华,高秋暮晚,猿鸣笳悲,情景相生,委婉含蓄,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心怀故国的真挚感情。三、 迁想妙悟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25、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雄浑阔大的意境还是在杜甫的年轻时代,孟浩然就以歌咏洞庭的名句“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见“有关资料”)而蜚声诗坛,但杜甫后来居上,此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比孟句又高出一筹。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然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吞几云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

26、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要归功于“坼”“浮”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胸次豁达。”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

27、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新唐书本传说杜甫“好论天下事”,似有贬意,但在我们看来,这恰恰是杜甫优于其他诗人之处:之所以“好论”,是因为他胸中时时以“天下事”为念,这首诗写诗人在生活凄苦万状的情况下登楼观景,心中所想的仍是国运的艰难,甚至为之流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参考答案【积累整合】一、sài qiáng xì zhn dio shuò zhng xng zh【自主探究】整体感知一、“他日”即往日,去年秋日在长安,今年此日在夔州,均对丛菊,故云“两开”,表明去年对丛菊掉泪今

28、年依旧对丛菊掉泪,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从长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系故园,为下七首张目。二、诗题叫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他当时正“漂泊西南天地间”,远离故乡,处境和昭君相似。他寓居在昭君的故乡,结句借千载作胡音的琵琶曲调,点明全诗写“昭君”怨恨的主题,也正好借此寄托自己想念故乡的心情。三、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落笔的角度虽然不同,但都围绕着诗的中心“悲秋”。在写景之中,又有声(风声猿啼声)有色(沙白渚清),有动(鸟飞叶落)有静(沙渚),有局部景(首联),有整体景(颔联)。而且一三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山景;二四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江景。 在抒情上,颈联的“万里”与“百年”又与颔联的“无边”与“不尽”相互应,从时空两处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从白发日多,因病停杯,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而且五、七两句相承接,都是写悲苦;六、八两句相承接,都是写多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