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_第1页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_第2页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_第3页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_第4页
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永定县金丰中学 王高城一、教材实验解读与教学(一)活动性栏目在教材中的位置1.模块:鲁科版必修化学12.年级:高一4.章节:第3章第1节第1课时(二)活动性栏目所包含的实验内容及其教学价值: 1.本栏目包含:Na2CO3与NaHCO3分别与盐酸的反应、NaHCO3与NaOH反应和NaHCO3的热分解四个实验。 2.本实验内容的教学价值与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应用类比方法由已知探知未知的能力:由于碳酸钠和碳酸钙相似都属于碳酸盐,学生可以在已有的碳酸钙化学性质的基础上进行类比探究,进而继续由组成的相似探究碳酸氢钠的性质。启发学生驾驭化学规律拓展学习的能力。

2、在初中化学酸、碱、盐复分解反应规律基础上,前章又学习了电解质理论,在碳酸钠除了与酸还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的假设中利用盐+盐,盐+碱的规律,应该拓展出与象CaCl2、BaCl2、Ca(OH)2和Ba(OH)2等溶液反应的情况。培养学生创新实验的思维能力:Na2CO3与NaHCO3虽然都能与盐酸反应,但是其反应机理和产生气体的速率是不同的,可以通过指示剂将其巧妙地揭示出来。培养学以致用的思维品质:指导学生要善于从身边的生活生产实际中学习化学知识,同时经常性地将书本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由石灰石的应用引出纯碱、小苏打在生活中使用,进而顺利过渡到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的性质学习。(三)、教学设计

3、1.教学目标:(1)了解Na2CO3、NaHCO3的物理性质。(2)通过试验探究掌握Na2CO3、NaHCO3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由假设、实验、观察、分析思维能力。(3)了解Na2CO3、NaHCO3的用途。2.内容分析:本课时教学重点1个: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教学难点是进行科学探究:借用指示剂对比研究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掌握Na2CO3与酸反应的历程。 3.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初步掌握了CaCO3的性质,同时生活中纯碱和小苏打的应用常识,本课时要指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来掌握Na2CO3、NaHCO3分别与盐酸反应的性质,引导学生形成科

4、学的思维方法。同时,学生动手能力还在形成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在实验设计与操作过程中形成严谨、规范的良好学习习惯。4.设计思路:(1)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课前布置“1.石灰石、纯碱、小苏打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应用举例。2.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什么化学发生?”,课堂进行“科学实验探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探究实验设计能力。(2)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3)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和可控性提高教学效果,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率。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知识准备5分2.

5、 Na2CO3与NaHCO3的化学性质:与酸反应活动探究 15分钟3.与盐反应:5分钟4.与碱反应:10分钟5. 小结:8分钟6.小结与作业布置2分钟用多媒体PowerPoint投影:1. 生活中用小苏打作发酵粉的图片2. 生活碱的使用:用苏打水治疗胃酸过多3.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在初中我们学习到了它具有哪些性质?【引入】1.纯碱和小苏打为什么叫生活碱?2.如何检验其碱性?【实验与投影】将纯碱和小苏打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并分别滴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活动与探究一、1.问题与猜想:Na2CO3与NaHCO3可能与哪些物质反应?2.实验与验证: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上述溶液,分别滴入同浓度的盐酸。二、

6、Na2CO3NaHCO3A B盐酸足量1.问题与猜想:为什么NaHCO3产生气体更快?2.实验与探究:用两支试管各取少量上述溶液,然后在Na2CO3的试管中逐滴加入盐酸并与另一试管对比。【点拨与提问】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H+H+【分析与投影】分解CO32- HCO3- H2CO3CO2【结论与板书】(电子白板)2、 重要的含碳化合物:碳酸钠(俗名:纯碱)-正盐碳酸氢钠(俗名:小苏打)-酸式盐1. 它们都能与盐酸等酸反应生成CO2:Na2CO3+HCl(少量)=NaCl + NaHCO3Na2CO3+2HCl(足量)=2NaCl+CO2+H2ONaHCO3+HCl=NaCl+CO2+H2O【

7、实验】在滴有酚酞试液的Na2CO3和NaHCO3两个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入过量的CaCl2或BaCl2溶液。【点拨与提问】上述现象说明什么?用化学语言怎么描述?【电子白板】2. 与某些盐反应: Na2CO3 + BaCl2=BaCO3+2NaCl 由于Ba(HCO3)2和Ca(HCO3)2等酸式碳酸盐可溶,所以后者不反应,没有现象。【实验】在滴有酚酞试液的Na2CO3和NaHCO3两个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 【提问与点拨】为什么NaHCO3与BaCl2不反应而与Ba(OH)2会产生沉淀反应呢? BaCl2与Ba(OH)2有什么区别?对了说明是OH-起了作用!+OH-

8、【分析与投影】HCO3- CO32- + H2O【电子白板】3. 与某些碱反应Na2CO3 + Ba(OH)2=BaCO3+2NaOH2NaHCO3+ Ba(OH)2(少量)= BaCO3+Na2CO3 +2H2O【提问与点拔】 为什么第二个反应式要注明Ba(OH)2“少量”呢? 如果Ba(OH)2过量了会有何不同?对了,这时的反应方程式应该怎么写?只要将上述两个方程式叠加【结论与板书】(电子白板)2NaHCO3+ Ba(OH)2(少量)= BaCO3+Na2CO3 +2H2ONa2CO3 + Ba(OH)2=BaCO3+2NaOH相加结果:2NaHCO3+ 2Ba(OH)2(足量)= 2Ba

9、CO3+2H2O +2NaOH系数约分得:NaHCO3+ Ba(OH)2(足量)= BaCO3+H2O +NaOH【学习反思】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怎样将这堂课的知识串起来? 关键是抓住反应的本质 【小结与投影】+H+H+分解CO32- HCO3- H2CO3CO2+OH-上面反映出它们的碱性+Ca2+或Ba2+HCO3- CO32- + H2OCO32- CaCO3或BaCO3 上面表现出了与碱或盐反应的实质【活动布置】通过查阅资料和应用复分解反应规律(1)实践活动1:Na2CO3与NaHCO3如何制取?(2)实践活动2:Na2CO3与NaHCO3能否发生相互的转化?(3)设计实验比较N

10、a2CO3与NaHCO3的热稳定性。【作业】课本P.7172第5、6为马上进入的新课做好知识准备。回答1. 可以食用,又有碱性2. 用指示剂:酚酞试液3.CaCO3,高温分解生成CO2,与酸反应生成CO2。观察、思考与回答:纯碱溶液比小苏打溶液更红;说明其碱性更强。回答 1. 酸,因为它们有碱性。又因为它们都是可溶液性的碳酸盐,所以还可以跟其它的盐或碱发生复分解反应。 观察、思考与回答两支试管红色渐褪,同时均有气泡产生,NaHCO3产生气体更快。实验 学生应用下列两个装置进行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实验:观察、思考与回答溶液的颜色变浅,当与另一试管的颜色一样时(暂停)

11、,再滴盐酸才有气泡冒出。思考与回答Na2CO3与酸反应分两步进行,而NaHCO3只要一步。但最终都变成CO2气体。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思考与回答Na2CO3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同时溶液红色变浅,最终变成无色。NaHCO3溶液无明显变化。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观察、思考与回答溶液中均出现白色沉淀,但溶液的颜色几乎不变或加深。观察、思考与回答区别在于Cl-与OH-不同。思考与回答过量的Ba(OH)2会继续与生成的Na2CO3反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学生的书写结果投影分析)思考与回答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在性质反应中,实际上是CO32-和HCO3-两种离子的表现,而Na

12、+没有改变。学生作品预期:比较热稳定性澄清石灰水Na2CO3NaHCO3A B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从“生活碱”,直接导入本节课需要掌握的重点纯碱和小苏打的性质。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通过碱性的检验实验,为下面的活动探究铺垫。通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气球的膨胀变化中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设计学生能亲自演示的试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对照性实验,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化学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辩证思维的启发式教学。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原理。通过电子白板将反应原理直观化,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并形成稳定的化学知识。练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原理。通过启发和实验等直观教学手段,能让学生形成深刻的第一印象,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有意义、稳定的化学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与推理能力。考察和训练学生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能力。训练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与反思,初步让学生知道化学反应量的“控制”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查阅资料的习惯和应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设计操作能力。三、教学反思 1.本节课巧妙地借助酚酞指示剂直观地把化学反应的原理微观本质表现出来。 2.本节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与探究”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