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16 课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总 目标 要求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 龄、樟、稠、衍、制、崇、 瞻”等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庆、庭、劝、搬、 孙、寄、具、质”等8个生字。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 自然段。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 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学重占八、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感悟课文内 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教学难占八、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它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高 贵品质。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龄、樟、稠、衍、制、崇、瞻”等7个生字,会写田 字格里的“庆、庭、劝、搬、孙、
2、寄、具、质”等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教具准备:图片、搜集宋庆龄相关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谈话引入。1.(课件出示樟树图片)阳春三月,百花争艳,树木葱茸,让我们把目光 聚焦到这两棵树上。知道这是两棵什么树吗?生:樟树。教师板书:樟树。学生齐读两遍。出示:这两棵就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课件出示)2.师边板书边解说:注意“龄”字,左半边是个牙齿的齿字,因为从牙齿 能看出一个人的年龄。注意“龄”的读音。教师板书:宋庆龄。齐读3.板书:故居,“故居”什么意思?4.看图:这白色的屋子就是宋庆龄的故居
3、。5.看图:这就是宋庆龄。(1)你了解宋庆龄么?师生交流。(2)揭示资料(课件出示)宋庆龄故居的樟树(3)师小结:宋庆龄是20世纪全世界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她的一生是革 命的医生、爱国的一生。她坚贞不屈、一身正气,她勇敢顽强、英勇奋斗, 她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她以她的人格魅力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热爱。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宋庆龄有关。完成课题板书:的齐读课题。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7.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要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宋庆 龄故居的樟树和宋庆龄有何关系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读准 字音,读通语句。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1.自读课文,要求借助
4、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帮助学生正音:课件出示“龄、樟、稠、衍、制、崇、 瞻”A读生字新词,卡片出示。B指名分自然段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听好,听他们读得怎样?C评价、纠正。3.默读课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它们分别讲了什么,说说你从中读懂 了什么?4.交流:(两棵樟树,外形、特点、高贵之处)5.根据这三个内容,给课文分段,了解课文内容。(13)宋庆龄故居的庭院里有两棵樟树。(45)樟树的外形,生长特点及它永久保持拒虫香气的高贵之处。 (6)人们爱在樟树前留影纪念。6.师总结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三、记忆字形,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庆、庭、劝、搬、孙、寄、具、质”指导书写。
5、生:“搬”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在左边,书写时左窄右宽。生:“庆、庭、质”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书写时撇要长一些。生:“寄、具”中间的一横要长一些。生:“劝”左右所占比例差不多。2.学生描红。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出示自读课文。(1) 轻声朗读课文,画出生词,圈出生字。(2)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3) 通读每个自然段。(4) 在不理解的词句下面打上“? ”。2.学生按要求自学课文。教师进行巡视,及时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检查自读情况。(1) 抽读词语卡片。(2)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3) 交流学会的词语。(4) 指名说说有哪些不懂的地
6、方,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自行讨论解决,重 点词句在细读课文时解决。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给下面加点的字加拼音,标调。()()()() ()年龄樟树黏稠繁衍崇拜二、看拼音,写词语。q ing zhuting yu m qu m shuobmjiajish eigzis mjidjuqizh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仍然-( )崇敬-( )高贵-()稠密-( )永久-( )粗壮-()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季( )青繁衍 ()()养( )育( )蓬蓬 ()()参考答案:一、l ing zh dig ch du y di chdng二、 庆祝 庭院 劝说 搬家 寄生 子孙 家具 气质三、依然 尊敬 尊贵
7、 茂密 永远 强壮四、四季常青 繁衍后代 养儿育女 蓬蓬勃勃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 课前准备:图片、搜集宋庆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树。 出示: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2.这是上海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当周恩来劝宋庆龄同志搬家时。宋庆龄不肯,因为她-“舍不得这两棵树。”(出示:她不肯,说:“我舍 不得这两棵树。”)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宋庆龄非常喜爱这两棵樟树。你
8、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红笔标注“舍不得” )指导朗读4.那么这究竟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宋庆龄会如此的喜爱?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齐读课题。)二、读一读,感受樟树外形美1.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 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 语。屏示第4小节。(读后交流)“蓬蓬勃勃” (屏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教师板书:生长特点: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啊?生: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的意思。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
9、课文(读后组织 交流)A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这一句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枝繁叶茂”。)(从“枝干不仅伸向四面八方,而且伸得远远的”这一句,可以看出枝 干多,而且长得粗壮。)师:你能读一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B“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一句中,“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绿 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 师:多美的树叶。女生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女生深情朗读: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C“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 勃”中的“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
10、树的生命力非常强。师: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哪个关联词也说明它生命力顽强呢?(“无论.总是.”)师引读:是啊,无论 ,它们总是 。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呀,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 出示句式:无论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练说。 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齐读第四自然段)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这样的舍不得它。三、比一比,品味樟树内在美1.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中找找答案 (这樟树还具有可贵之处。)你能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课件出示:这是
11、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 教师板书:拒虫香气,永久保持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即使也)(只要就) 师引读:(师)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师)这木质存在十年,(生)虫类就怕它十年。(师)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师:这个香味保持得也算够久的了!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与其它树木比较) 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4.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了解了 屏示: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师:这还是-这是宋庆龄故居里蓬
12、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 树。5.指导背诵四、品一品,感悟人树相同处1.宋庆龄的故居有很多东西,为什么作者只写了这两棵樟树呢?宋庆龄 跟这两棵樟树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或是说,宋庆龄根这两棵樟树有什么共通 之处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关于宋庆龄的小知识和故事(抽屉中取出)同学们自己来读一读,同桌可以讨论讨论 你读懂宋庆龄和樟树究竟有哪些共通之处了吗? 学生说说,宋庆龄与樟树的关系。老师还为同学们搜集到一些外国友人对宋庆龄的评价(课件出示)学生 自读师:这就是宋庆龄!她的声名,不仅在中国地大地上传播,而且香飘过洋,她的品德像樟树 一样飘洒着永远的芳香!(课件出示:她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
13、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洒在人们 的心间!)齐读。2.透过这两棵樟树,人们仿佛就看到-宋庆龄当我来到宋庆龄的故居,站在这两棵樟树下,我 。 写话,指名读。3.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 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正如 在人们的心目中,化身红烛的老师,化身青松的陈毅爷爷,这樟树就是宋庆 龄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的影子。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 在写宋庆龄;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这样的写作方法就 叫“借物喻人”。教师板书:借物喻人4.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教师板 书:崇敬
14、怀念(因为樟树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 像樟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 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五、布置作业搜集一些有关宋庆龄的故事,深入地了解她身上所体现的那种樟树精神。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看拼音,写汉字。guoq ing jiat ing gu1qudnbmd engy du jijub&zhidi引s m、组词庆()庭()具()孙()庄()挺()三、写含有数字的成语。例:四面八方俱()妙()( )(四、用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造句。) ()1.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2.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
15、.怕它一天参考答案:一、国庆家庭规劝搬动邮寄具备质地儿孙二、庆祝端庄家庭挺住具备俱全子孙奥妙三、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九牛一毛四、1.无论刮风还是下雨,妈妈总是去上班。2.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去爬山。板书设计: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崇敬怀念)生长特点:蓬蓬勃勃借物喻人:拒虫香气 永久保持教学反思】本课的第五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主要写了樟树“具有拒虫香气并能 永久保持”的可贵品质。学习这段时,我先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品味,理清 句与句之间的关系,体会出课文是如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地写出樟树的可 贵之处的。从品读樟树的可贵品质,进而启发学生将“樟树故居故 居主人”紧密地联系起来。如何让树与人之间架起桥梁呢
16、?怎样引领学生找 出樟树可贵品质和宋庆龄高尚品质的相似之处呢?由于学生平时对宋庆龄的 了解毕竟很浅显,文中也没有做详实介绍,因此对人物形象较为模糊,更不 用说具有怎样的伟大品格了。教学中,我首先借助收集的有关宋庆龄的图片 和生平事迹来唤起学生对宋庆龄高雅气质的感受;其次抓“舍不得”,悟 “可贵”,再次指导学 生抓“瞻仰”,悟“神似”,抓“留影”,悟“怀念”。说课稿一、说教材宋庆龄故居的樟树选自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一篇抒 情散文,课文主要讲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香樟树的外形特点和生长情况以及 具有香气,不招蚊虫且香气可以永久保持的可贵之处,表达了作者对香樟树 的喜爱和对宋庆龄的崇敬、怀念
17、之情。二、说教学目标苏教版的中年级课文具有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对教学目标的处理要 按照课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师的要求来进行,那就是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 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 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写景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 学生的基点和“课标”对中段要求的重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龄、樟、稠、衍、制、崇、瞻”等7个生 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庆、庭、劝、搬、孙、寄、具、质”等8个生字。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樟树蓬勃的特点,理解樟树的可贵,领会樟树的象 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2
18、.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五自然段。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 义。4.教学重点:体现以读为主的原则,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感悟课文内 容,懂得樟树的可贵之处。5.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它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高 贵品质。三、说教法1.创设情境法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宋庆龄故居樟树的外形特点和 可贵之处,赞美了宋庆龄同志高尚的人格,第一课时用有关的图片和宋庆龄 的生平介绍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容易开展教学活动。2.讲练结合法 字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了解词语的意思,更要掌握字词的写法,新课标 把写字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9、,要求学生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 定的速度。所以“讲练结合”的方法尤为适用。3.自学批注法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并且作批注在阅读教学中比较常见,可以让学 生有目的地静下心来快速找到答案。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提高课堂效率的好 方法。四、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 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我主要采用阅读法、讨论法、圈点批 注法。五、说教学过程整篇课文的教学任务,预计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为初读感知阶段,主要检查学生对宋庆龄生平的了解、生字词 和朗读课文的预习情况,把课文读正
20、确,读流利;运用串联段意的方法,把 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理解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练写“庆、庭、劝、搬、孙、寄、具、质”8个生字。布置学生课后正确、流利朗读课 文;预习课文,了解樟树的生长特点和可贵之处。第二课时为精读感知阶段,主要以语段的教学为重点,下面我简单介绍 第二课时的教学流程。(一)情境渲染,切题导入。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两棵树。 出示: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2.这是上海宋庆龄故居里的两棵樟树,当周恩来劝宋庆龄同志搬家时。 宋庆龄不肯,因为她-“舍不得这两棵树。”(出示:她不肯,说:“我舍 不得这两棵树。”)3.
21、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宋庆龄非常喜爱这两棵樟树。 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红笔标注“舍不得” )指导朗读4.那么这究竟是两棵什么样的樟树呢,宋庆龄会如此的喜爱?今天我们 继续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学生齐读课题。)(二)读一读,感受樟树外形美1.是怎样的两棵樟树,让宋庆龄如此的不舍呢?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 文,找一找,课文的哪些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这两棵樟树。2.出示第四自然段,学生自由读,找出一个最能反映樟树生长特点的词 语。屏示第4小节。(读后交流)“蓬蓬勃勃” (屏示: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教师板书:蓬蓬勃勃 什么叫蓬蓬勃勃啊?生:生命力非常强、长得很茂盛、很繁荣、很旺盛的意
22、。 这段话中哪些地方反映樟树的蓬蓬勃勃呢?让我们再读课文(读后组织 交流)A从“樟树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壮,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 这一句看出樟树的蓬蓬勃勃。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枝干粗壮,伸向四面八方”-“枝繁叶茂”。)(从“枝干不仅伸向四面八方,而且伸得远远的”这一句,可以看出枝干多,而且长得粗壮。)师:你能读一读这个句子吗?(指名读、齐读)B“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这一句中,“稠密”是说叶子又多又密,“绿得发亮”,说明叶子长得好,只有叶子长得好,才能发亮。师:多美的树叶。女生一起把它的美读出来。女生深情朗读:稠密的树叶绿得发亮。C“樟树四季常青,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它们总
23、是那么蓬蓬勃 勃”中的“四季常青”这一个词看出樟树的生命力非常强。师:再来读一读这句话。还有哪个关联词也说明它生命力顽强呢?(“无论.总是.”)师引读:是啊,无论 ,它们总是 。多么顽强的两棵樟树呀,它还会在什么环境中,什么条件下总是那么 蓬蓬勃勃呢?让我们想象一下,同桌交流彼此的看法。出示句式:无论 ,它们总是那么蓬蓬勃勃。学生练说。多么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齐读第四自然段)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树,难怪宋庆龄这样的舍不得它。(三)比一比,品味樟树内在美1.这两棵樟树除了长得的蓬蓬勃勃外,还有什么特点? 同学们自由地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在这一段中找找答案 (这樟树还具有可贵之处。
24、)你能说说樟树的可贵之处在哪里?(课件出示:这是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教师板书:拒虫香气,永久保持这种拒虫的香气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即使也)(只要就)师引读:(师)这木质存在一年,(生)虫类就怕它一年。(师)这木质存在十年,(生)虫类就怕它十年。师)这木质存在一百年,(生)虫类就怕它一百年 师:这个香味保持得也算够久的了!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展现出,这是樟树独有的品格的呢? (与其它树木比较)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怪不得宋庆龄那么不舍得它们。4.文章读到这里,我们了解了 屏示:这是两棵树。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的两棵樟树。 这是蓬蓬勃勃、具有拒虫香气且永久保持的两棵樟树。师:这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维修许可管理办法
- 石林广场舞管理办法
- 石林县畜牧管理办法
- 烟台群组房管理办法
- LNG储存管理办法
- 焊条烘干箱管理办法
- 砂山砂石料管理办法
- 牡丹不开花管理办法
- cnc掉刀管理办法
- 甘肃营养餐管理办法
- 护士换错药不良事件讲课件
- 护理病人安全 保障病人的安全与隐私
- 公司能量隔离挂牌上锁管理制度附能量隔离与介质、工况对应关系参考表
- (高清版)DB62∕T 446-2019 河湖及水利工程土地划界标准
- DB33-T 2099-2025 高速公路边坡养护技术规范
- 护渔队伍考核管理制度
- 村专职书记笔试题库及答案
- 国家行业领域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5年5月)解读培训
- 2025年幼儿园园长聘任合同6篇
- 捡土豆装车合同协议书
- 2025年生态环保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