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十六)下肢局解1 下肢的层次结构Nelaton线:侧卧,髋关节屈90°120°,自坐骨结节至髂前上棘的连线,正常情况下恰通过股骨大转子尖。如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大转子尖可向此线上方移位。Kaplan点:卧仰位,两下肢并拢伸直,两髂前上棘处于同一水平面。由两侧大转子尖过同侧髂前上棘作延长线,正常情况下两侧延长线相交于脐或脐以上,相交点称Kapan点。髋关节脱位或股骨颈骨折时,此点偏移至脐下并偏向健侧。颈干角:股骨颈与股骨体长轴之间向内的夹角称颈干角。正常成人约127°(125°一130°)。若大于此角,为髋外翻;小于此角者为髋内翻。膝
2、外翻角:经过股骨体长轴的股骨轴线与过胫骨长轴的轴线在膝关节处相交形成向外的夹角,正常约为170°,其补角叫膝外翻角,男性者略小于女性。若外侧夹角170°为膝外翻(“X”腿),170°为膝内翻,呈“O”形腿或“弓形腿”。臀部的浅筋膜中皮神经分三组:臀上部;臀上皮神经,由第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皮支组成。臀内侧部;臀内侧皮神经,为第1-3骶神经后支臀下部;臀下皮神经,为股后皮神经的分支。臀部的深层结构包括臀部深筋膜、臀肌、肌间隙和血管、神经。(1)深筋膜:又称臀筋膜,分两层包绕臀大肌,臀筋膜外侧移行为阔筋膜,并参与髂胫束的组成。臀筋膜损伤是腰腿痛的病因之一,称臀筋膜综
3、合征。问:臀区由浅入深有哪些肌肉?由哪些血管神经支配?(复旦)(2)肌层:臀肌分为三层。浅层为臀大肌(臀下神经和坐骨神经分支)和阔筋膜张肌(臀上神经)。臀肌中层自上而下为臀中肌(臀上神经)、梨状肌(骶丛分支之梨状肌神经)、上孖肌(骶丛分支)、闭孔内肌腱(骶丛分支之闭孔内肌神经),下孖肌(骶丛分支)和股方肌(骶丛分支)。深层有臀小肌(臀上神经)和闭孔外肌(闭孔神经和骶丛分支)。臀肌之间,由于血管神经的穿行或疏松组织的填充,形成许多臀肌间隙,是感染互相蔓延的通道。其中臀大肌深面的间隙较广泛,可沿梨状肌上、下孔与盆内相通,向下内侧借坐骨小孔可通坐骨直肠窝,向下可沿坐骨神经通至大腿后面。(3)梨状肌上
4、、下孔及其穿行的结构问:什么叫梨状肌上、下孔?各有哪些结构通过?(复旦)梨状肌向外穿经坐骨大孔时,与坐骨大孔上、下缘之间各留一间隙,即梨状肌上孔和梨状肌下孔。梨状肌上孔:穿经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和臀上静脉。臀上神经分上、下两支分别支配臀中、小肌和阔筋膜张肌后部。臀上动脉分浅、深两支,浅支主要营养臀大肌,深支营养臀中、小肌及髋关节。静脉与动脉伴行。问:试述梨状肌下孔形成及穿出重要结构、支配范围。(中大1999)梨状肌下孔:穿经的结构自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和阴部神经。臀下动、静脉主要供应臀大肌。阴部内动、静脉自梨状
5、肌下孔穿出后,越过骶棘韧带入坐骨直肠窝,供应会阴部结构。股后皮神经将伴随坐骨神经下行,顾名思意分布于股后部皮肤。阴部神经伴阴部内动、静脉进入坐骨直肠窝支配会阴部。坐骨神经与梨状肌的关系:两者位置之间关系密切。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以一总干穿梨状肌下孔者最常见(66.3)。其它变异者以坐骨神经在盆内已分为两支,胫神经出梨状肌下孔,腓总神经穿经梨状肌肌腹者多见(27.3),其他变异约占6.4。因坐骨神经与梨状肌关系密切,当梨状肌损伤、出血肿胀时,易压迫坐骨神经,引起腰腿痛,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问:梨状肌痉挛可压迫哪些神经?(复旦)(4)坐骨小孔及其穿行结构坐骨小孔:由骶棘韧带、坐骨小切迹、骶结节
6、韧带围成,其间通过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阴部内动、静脉,阴部神经(也是通过“梨状肌下孔”的结构)。这些结构由坐骨小孔进入坐骨直肠窝,分布于会阴部结构。4、髋关节及髋周围动脉网(1)髋关节囊和韧带:关节囊紧张而坚韧,有许多韧带加强。囊内有髋臼横韧带,股骨头韧带。囊前壁有髂股韧带,囊的前下方有耻股韧带,后部有坐股韧带加强。股骨头及股骨颈前面全部及后面的中、内2/3包于关节囊内,股骨颈骨折可分为囊内、囊外和混合性骨折三型。(2)髋关节血供及神经支配:营养髋关节的动脉主要来自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闭孔动脉和股骨滋养动脉。髋关节的神经由坐骨神经的分支和臀上神经,股神经和内侧闭孔神经的分支分布。后两神
7、经也有分支至膝关节,故当髋关节发生病变时,常引起膝关节反射性痛,需加以鉴别。(3)髋周围动脉网:髋关节周围有髂内、外动脉及股动脉等的分支分布,通常所称的“臀部十字吻合”,位于臀大肌深面,股方肌与大转子附近。十字吻合的两侧分别为旋股内侧动脉及旋股外侧动脉,上部为臀上动脉及臀下动脉,下部为第1穿动脉(股深A的分支)等组成吻合丰富的动脉网。其次,在近髋关节的盆侧壁处,还有旋髂深动脉、髂腰动脉、骶外侧动脉、骶正中动脉等及其间的吻合支。1、 股前区(1)浅层结构:浅筋膜:近腹股沟处的浅筋膜可分为浅的脂肪层和较深的膜性层,分别与腹前壁下部的脂肪层(Camper筋膜)和膜性层(Scarpa筋膜)相续。其中膜
8、性层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1cm处与股部深筋膜(阔筋膜)相融合。问:哪些是大隐静脉行径的标志点?它收集哪些属支?熟悉大隐静脉的行径、属支有何临床意义?(复旦)浅静脉:主要为大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再经股骨内侧髁后方,进入大腿内侧部向上。最后在耻骨结节外下方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其汇入点称隐股点。(行径)全程可以三点来确定(标志点):内踝前方;股骨内侧髁的后面;卵圆窝(隐静脉裂孔)。大隐静脉汇入股静脉前,收纳了5条静脉属支,即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和股外侧浅静脉。(收纳范围)临床意义:大隐静脉与下肢深静脉之间有交通支,可保证下
9、肢血液回流。大隐静脉与深部静脉的穿通支常位于小腿中1/3、上1/3和大腿下1/3处。它是全身最长的皮下静脉静脉周围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没有肌肉支持。管壁内仅有九至十个瓣膜。血流自下而上,不仅要克服地心引力,还要克服腹压。有些人大隐静脉存在先天性管壁的薄弱缺陷,加上长期直立工作或患慢性腹压增高疾患,易形成大隐静脉曲张,这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手术时必须结扎五条属支和通向深静脉的穿通支,才能防止复发。大隐静脉全长的管腔内有910对静脉瓣,通常两瓣相对,呈袋状,可保证血液向心回流。大隐静脉切开插管常在内踝前方进行。浅淋巴结:主要是腹股沟浅淋巴结,按位置一般分成两群,上群又称近侧群或斜群,有 2 6个,在
10、腹股沟韧带下方。主要收纳腹前外侧壁下部、会阴、外生殖器、臀部及肛管、子宫的部分淋巴;下群又称远侧群或纵群,有27个,沿大隐静脉末段纵行排列。主要收纳下肢的浅淋巴管和会阴、外生殖器的部分淋巴。腹股沟浅淋巴结的输出淋巴管注入到腹股沟深淋巴结或髂外淋巴结。(2)深层结构深筋膜:大腿的深筋膜又称阔筋膜或大腿固有筋膜,坚韧致密,为全身最厚的筋膜。它包裹整个大腿,外侧区最厚,形成髂胫束。髂胫束起自髂嵴前份,上部分为二层,包裹阔筋膜张肌,髂胫束下端附着于胫骨外侧踝和腓骨头等。隐静脉裂孔:又称卵圆窝。为腹股沟韧带中、内 1/3交点下方一横指处阔筋膜形成的一个卵圆形凹陷。表面覆盖一层多孔的疏松结缔组织膜称筛筋膜
11、或外筛板。筛筋膜表面有大隐静脉及其属支穿过并注入股静脉。其外缘锐利,形状呈镰状,因此又称为镰缘。问:大腿前肌群、内侧肌群各有哪些肌肉组成?各群肌肉受哪些神经支配?这些神经的主干位于何处?怎样寻找?(复旦)骨筋膜鞘:阔筋膜向大腿深部发出股内、外侧和股后3个肌间隔,伸入肌群之间并附于股骨粗线,形成3个骨筋膜鞘,即:前骨筋膜鞘:包绕股前群肌肉(股四头肌和缝匠肌),股动、静脉,股神经及腹股沟深淋巴结。内侧骨筋膜鞘:包绕股内侧群肌肉(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闭孔动、静脉和闭孔神经。后骨筋膜鞘:包绕股后群肌肉(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坐骨神经及深淋巴结、深淋巴管。肌腔隙与血管腔隙:腹
12、股沟韧带与髋骨之间的间隙被一韧带(髂耻弓,一端连于腹股沟韧带,另一端附于髋骨的髂耻隆起)分隔成内、外两部,外侧者称肌腔隙,内侧者称血管腔隙。二者是腹、盆腔与股前区之间的重要通道。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部,后外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当腰椎结核时,脓液可沿腰大肌及其筋膜流经此腔隙而扩散至大腿根部,并有可能刺激股神经。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内侧部,后界为耻骨肌筋膜及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界为髂耻弓。腔隙内有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生殖股神经股支、淋巴管通过。其最内侧为股管的上口,称股环。股动脉和静脉:股动脉是髂外动脉的直接延
13、续,自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在股三角内下行,经收肌管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股动脉起始处发出三条浅动脉(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阴部外动脉)。股动脉向深部发出的最大分支为股深动脉,起自腹股沟韧带下方35cm处。行向内下,行于长收肌与大收肌之间。沿途发出旋股内、外侧动脉,数条穿动脉及肌支,同时发支参与髋周围及膝关节动脉网。股静脉为腘静脉向上的延续,向上与股动脉伴行。股神经:起自腰丛,经肌腔隙进入股三角,随即发出众多肌支、皮支和关节支。肌支分市至股四头肌、缝匠肌和耻骨肌(股内收肌群除耻骨肌由股神经与闭孔神经共同支配,大收肌由坐骨神经与闭孔神经共同支配外,其余均由闭孔神经支配);关节支至髋、膝关节;皮支有
14、股中间皮神经和股内侧皮神经,分布至股前内侧区皮肤。其中最长的皮神经为隐神经,自股神经发出后,在股三角内伴股动脉外侧下行入收肌管下行,伴大隐静脉分布于髌骨下方、小腿内侧和足内侧缘皮肤。股内侧区血管神经束:主要为闭孔动脉(营养股内收肌群、髋关节和股方肌)、闭孔静脉和闭孔神经(前支支配内收肌群大部及膝关节,后支支配闭孔外肌和大收肌)。股后区(1)后骨筋膜鞘的内容:有股后肌群(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坐骨神经及深淋巴结、深淋巴管。该鞘内的结缔组织间隙上通臀大肌间隙,下连腘窝。两处的炎症可沿此间隙内的血管、神经束互相蔓延。(2)坐骨神经:起于骶丛,是全身最粗大的神经。大多数以单干形式出梨状肌下孔,在
15、臀大肌深面,经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之间进入股后部,行于大收肌和股二头肌长头之间,下降至腘窝上角,分为股神经和腓总神经二终未支。坐骨神经在股后部行程中,主要在内侧发出肌支支配股二头肌长头、半腱肌、半膜肌和大收肌。坐骨神经外侧无分支。(故手术分离坐骨神经时,多沿其外侧进行以免损伤分支)膝部膝部是指从髌骨上缘上方2横指水平到胫骨粗隆高度平面的范围。膝部可分为膝前区和膝后区。膝前区膝前区外侧部有髂胫束;在内侧部有缝匠肌腱和股薄肌腱共同形成的“大鹅足”,其深面有一较大的滑囊称“鹅足囊”;中间部为股四头肌腱,附于髌骨底及两侧缘,继而下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在股四头肌腱与股骨之间,有髌上囊,此囊有时与关
16、节腔相通,当关节腔积液时,可出现浮髌感。此时可在髌骨两侧缘中点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检查。髌韧带两侧的凹陷处,是关节腔穿刺的常用部位。膝关节及膝关节动脉网膝关节的辅助结构主要有韧带、半月板和滑膜囊、滑膜襞。韧带又分为囊外韧带及囊内韧带。囊外韧带包括内侧的胫侧副韧带、外侧的腓侧副韧带、前方的髌韧带、髌支持带和后方的腘斜韧带,囊内韧带主要为前、后交叉韧带,膝横韧带等。半月板有内和外侧半月板,位于股骨内、外侧髁和胫骨内、外侧髁之间。膝关节的神经支配前部由股神经的肌皮支,闭孔神经前支及隐神经支配。后部由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和闭孔神经后支等支配。此外,腓浅神经、腓深神经的返支亦分布至膝部。膝关节动脉网
17、膝关节的血供十分丰富。由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和股深动脉的多个分支在膝关节周围互相吻合形成动脉网。具体分支有: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股动脉的膝降动脉,腘动脉的5个关节支(膝上内侧动脉、膝上外侧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内侧动脉和膝下外侧动脉),股深动脉的第3穿动脉和股前返动脉。小腿部小腿上界为平股骨粗隆的环形线,下界为内、外踝基部的环形连线。经内、外踝所作的垂线,可将小腿分为小腿前区(或前外侧区)和小腿后区。1、小腿前区小腿前区深筋膜,前、后肌间隔,胫、腓骨骨膜及骨间膜之间共同围成前骨筋膜鞘和外侧骨筋膜鞘,容纳相应肌群及血管、神经。(1)前骨筋膜鞘的内容:有小腿前群肌(胫骨前肌、趾长伸肌和足母长伸肌)
18、、腓深神经和胫前血管。胫前动脉:由腘动脉分出后即向前穿骨间膜上端进入小腿前骨筋膜鞘,发胫前返动脉加入膝关节动脉网。主干伴腓深神经下行。上1/3段位于胫骨前肌和趾长伸肌之间,下2/3段位于胫骨前肌和足母长伸肌之间。下行至伸肌上支持带下缘处移行为足背动脉。胫前静脉:2支,与同名动脉伴行。腓深神经:于腓骨颈高度起自腓总神经,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及前肌间隔进入前骨筋膜鞘与胫前血管伴行。支配小腿前群肌和足背肌。腓深神经损伤可导致足下垂及不能伸趾。(2)外侧骨筋膜鞘的内容:有小腿外侧肌群(腓骨长、短肌)、腓浅血管及腓浅神经等。腓浅神经:于腓骨颈高度由腓总神经发出,下行于腓骨长、短肌之间,发肌支支配此二肌。于小
19、腿外侧中、下1/3交点处穿出深筋膜,分布于小腿外测及足背皮肤。腓浅神经损伤常导致足不能外翻。问:小腿前群肌肉麻痹是什么神经损伤?足部产生什么症状?小腿外侧群肌肉麻痹是什么神经损伤?足部产生什么症状?问:腓骨颈骨折可能损伤什么神经?出现什么症状?为什么?(复旦)答:腓总神经从坐骨神经发出后,沿腘窝外侧缘(即股二头肌腱的内侧),走向腘窝外侧角,继续斜向下,绕过腓骨颈,穿过腓骨长肌起点深面,分为腓浅和腓深神经。腓骨颈骨折时,腓总神经受到损伤,可使患侧足下垂,不能背屈和伸趾,不能外翻,小腿前面,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消失。2、小腿后区(1)小隐静脉: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外侧份,经外踝后方伴腓肠神经上行于小腿后
20、区正中线。至腘窝下角处穿腘筋膜进入腘窝,上升一段后汇入腘静脉。小隐静脉中有78个静脉瓣,并有交通支与大隐静脉和深静脉相交通。当静脉瓣发育不良或深静脉回流受阻时可导致小隐静脉和大隐静脉淤血、曲张。(2)腓肠神经 :多数由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神经交通支吻合而成,分布于小腿后区下部及足背外侧部的皮肤。(系解“腓肠神经由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外侧皮神经”吻合而成?)(3)后骨筋膜鞘:小腿后区的深筋膜,和胫、腓骨骨膜,骨间膜以及后肌间隔共同围成。内有小腿后群肌(小腿三头肌、趾长屈肌、胫骨后肌和足母长屈肌)及胫后血管及胫神经。 小腿后群肌分成浅、深两层。浅层为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在小腿上部,深层
21、由外向内依次为踇长屈肌、胫骨后肌和趾长屈肌。在内踝后上方,趾长屈肌腱越胫骨后肌腱浅面,向外侧形成“腱交叉”。胫后动脉为腘动脉的延续,位于小腿后区浅、深肌层之间下行,沿途分支营养邻近的肌肉。主干经内踝后方进入足底。胫后动脉起始处发出腓动脉,沿腓骨下降。腓动脉主要分支营养附近肌肉和腓骨。胫后静脉2支,与同名动脉伴行。胫神经伴胫后血管行于小腿后群浅、深肌肉之间,最后经内踝后方进入足底。该神经主要发肌支支配小腿后群肌肉,皮支为腓肠内侧皮神经,伴小隐静脉,分布于小腿后面的皮肤。问:小腿后群肌肉麻痹是什么神经损伤?足部产生什么症状? (复旦)答:小腿后面的肌肉全部由胫神经支配,胫神经损伤,足不能跖屈和内翻
22、,因对抗肌占优势,足常常背屈和外翻,不能以足尖站立。踝与足部踝部以内、外踝分为踝前区和踝后区。足部又可分为足背和足底。1、踝前区与足背踝前区的深筋膜为小腿深筋膜的延续,在此增厚形成两个支持带。(l)伸肌上支持带:又称小腿横韧带,由小腿下部的深筋膜增厚而成,位于踝关节上方,连于胫、腓骨下端之间,深面有两个间隙,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腱、胫前血管和腓深神经;外侧者通过足母长伸肌腱、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2)伸肌下支持带:又称小腿十字韧带,位于踝关节前方的足背区,多呈横的“Y”字形,外侧端附于跟骨外侧面,内侧端分叉附于内踝及足内缘。伸肌下支持带向深面发出纤维隔,形成3个骨纤维管:内侧者通过胫骨前肌腱
23、,中间者通过足母长伸肌腱及其腱鞘、足背动脉和腓深神经,外侧者通过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腱。各肌腱表面均有腱鞘包绕。(3)足背动脉:续于胫前动脉。在踝关节前方行于足母长伸肌腱和趾长伸肌腱之间,位置表浅(足背动脉的体表投影是内、外踝中点至第一跖间隙的近侧端。),易于体表摸到其搏动。主干沿途发出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弓状动脉、足底深支和终支第1跖背动脉。弓状动脉与跗外侧动脉吻合,并发出3支跖背动脉;足底深支穿第1跖骨间隙至足底与足底动脉吻合。问:活体上如何触摸足背动脉?可能有哪些变异?(复旦)(4)腓深神经:在足背区多数行于足背动脉的内侧,分成内、外两终支,分布于足背肌肉、足关节及第1、2趾相对面
24、背侧的皮肤。(5)足背筋膜间隙及内容:足背的深筋膜可分浅、深两层。浅层为伸肌下支持带的延续,深层紧贴附于骨间背侧肌表面及跖骨,两层间为足背筋膜间隙,容纳有趾长伸肌腱及腱鞘、趾短伸肌腱及腱鞘、足背动脉及分支和伴行静脉、腓深神经。问:镰刀砍在足背上(相当于舟骨的背面),由浅入深可能损伤哪些结构?(复旦)答:皮肤浅筋膜深筋膜(伸肌下支持带)(内侧)胫骨前肌腱,(中间)足母长伸肌腱及其腱鞘、足背动脉和腓深神经,(外侧)趾长伸肌腱和第3腓骨肌腱。2、踝后区跟腱与内、外踝之间各有一浅沟,内侧浅沟深部有小腿屈肌腱及小腿后区血管、神经穿入足底,外侧浅沟内有小隐静脉、腓肠神经及腓骨长、短肌腱通过。(1)踝管:踝
25、后区的深筋膜在内踝和跟结节内侧面之间的部位增厚,形成屈肌支持带 ,又称分裂韧带,此韧带与跟骨内侧面、内踝之间共同围成的管称踝管。支持带向深面发出3个纤维隔,将踝管分隔成4个通道。其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排列,依次为胫骨后肌腱及其腱鞘,趾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足母长屈肌腱及其腱鞘。踝管是小腿后区与足底间的一个重要通道,感染时可借踝管互相蔓延。由于某种原因使踝管通道变狭窄时,有可能压迫踝管内容物,形成“踝管综合征”。问:踝管及其内通过的结构?(南医2007)(2)腓骨肌上、下支持带:外踝后下方的深筋膜增厚形成腓骨肌上、下支持带。腓骨肌上支持带连于外踝后缘与跟骨外侧面上部之间,有限制
26、腓骨长、短肌位于外踝后下方的作用。腓骨肌下支持带前端续于伸肌下支持带,后端止于跟骨前部外侧面,有固定腓骨长、短肌腱于跟骨外侧面的作用。两肌住在穿经支持带深面时,共同包于一个总腱鞘内。(3)踝关节的韧带:踝关节的内、外侧各有内侧韧带和外侧韧带。内侧韧带起于内踝下缘,止于舟骨、距骨和跟骨的前内,呈“三角形”。外侧韧带分成3部分:距腓前韧带位于外踝前缘和距骨之间;距腓后韧带位于外踝后缘和距骨之间;跟腓韧带位于外踝尖和跟骨外侧面中部之间。外侧韧带比内侧韧带薄弱,故易损伤。(4)踝关节的血供和神经支配:踝关节的动脉来自胫前动脉、胫后动脉以及腓动脉发出的踝动脉。其支配神经主要为腓深神经和胫神经。3、足底问
27、:足底由浅入深的层次是怎样安排的?与手掌进行对比?(复旦)足底层次与手掌的层次颇相似。足底的层次如下,1皮肤 足底的皮肤比手掌的皮肤厚。2浅筋膜 含有大量纤维束和脂肪组织。4. 深筋膜分为浅、深两层。浅层覆盖于足底肌表面,其两侧较薄,相当于手掌鱼际和小鱼际部位的深筋膜,中间部增厚称跖腱膜(又称足底腱膜),相当于手掌的掌腱膜。深层覆盖于骨间肌的跖侧,又称骨间跖侧筋膜。4跖腱膜 由深筋膜衍化而成,深筋膜两侧薄中间厚,中间增厚部分形成跖腱膜,跖腱膜向深部发出两个筋膜隔各止于第一、第五跖骨,将足底分为三个间隙,即内、外侧和中间骨筋膜鞘。5足底肌 可分为内侧群、中间群、外侧群。如果按层次可分为四层。(1
28、)第一层 mu展肌、趾短屈肌、小趾展肌。这些肌肉都起自跟骨,止于趾骨。(2)第二层 有mu长屈肌腱、趾长屈肌腱、跖方肌、蚓状肌。(3)第三层 属于短肌。有mu短屈肌、小趾短屈肌、mu收肌。(4)第四层 有七块骨间肌(三块骨间背侧肌、四块骨间跖侧肌)。还有两条长肌腱,即胫骨后肌腱和腓骨长肌腱。内侧骨筋膜鞘:含有足母展肌、足母短屈肌、足母长屈肌腱以及血管、神经。中间骨筋膜鞘:含有趾短屈肌、足底方肌、足母收肌、趾长屈肌腱、蚓状肌、足底动脉弓及其分支,足底外侧神经及分支等。外侧骨筋膜鞘:含有小趾展肌、小趾短屈肌与血管、神经。(2)足底的血管、神经:胫后动脉及胫神经穿踝管至足底后,随即分为足底内、外侧动
29、脉和足底内、外侧神经。足底内侧动脉伴同名静脉和神经沿足底内侧缘前行,分布于邻近组织。足底外侧动脉伴同名静脉、神经斜向前外,至足底外侧缘前行,分支分布于邻近组织,终支至第1趾骨间隙处与足背动脉的足底深支吻合成足底弓,再由足底弓发出 4个跖足底动脉分布于各趾。4、足弓足弓是由跗骨与跖骨借韧带、关节连结而成,足弓可分为内、外侧纵弓及横弓。(1)内侧纵弓较高,由跟骨、距骨、足舟骨、第l3楔骨和第l3跖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主要由小腿后群肌的肌腱及足底肌、足底腱膜韧带等结构所维持。(2)外侧纵弓较低,由跟骨、骰骨,第4、5跖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主要由小腿外群肌的肌腱腓骨长肌腱和足底韧带等结构所维持
30、。(3)横弓由骰骨、第l3楔骨、第l5跖骨的基底部及其间的连结共同构成,又可分为横弓前部及横弓后部。主要由小腿外群肌的腓骨长肌腱、小腿前群肌的胫骨前肌腱及足母收肌横头等结构所维持。足弓有缓冲身体,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作用。当足弓的结构发育不良或受损,可引起足弓塌陷,导致扁平足。问:为什么扁平足病人长时间站立和负重会足底痛?(复旦)2 股三角,腘窝的构成及内容问:股三角的围成和结构(南医2004)?问:如何确定股三角的境界?股三角由浅入深、由内向外,有哪些神经、血管和淋巴结?(复旦)(1)股三角:位于股前区上 13部,呈一底向上,尖向下的倒三角形,下通收肌管。股三角的境界:上界为腹股沟韧
31、带;外下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下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自外向内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及其筋膜。股三角内的内容物:由外向内依次为股神经、股鞘及其包含的股动、静脉,股管及股深淋巴结、脂肪组织等。记住navel(脐)这个字,有助记忆上述结构安排顺序(注“e”代表empty)。这种关系便于临床上股动脉压迫止血,股动、静脉穿刺及股神经麻醉的定位。此外股深动、静脉也属于此三角的内容物。股动、静脉在股三角内的联属: 在股三角近端,动脉在外侧,静脉居内侧。股动脉往下行,渐渐移行于股静脉前方,至股三角尖端,股动脉在前方,股静脉居后方,其深面还有股深静脉和股深动脉,倘若股三角尖端受到枪伤和刀戳
32、,可损伤四条血管,造成大出血。问:收肌管位于何处?管内有哪些结构通过?(复旦)收肌管:又称Hunter管,在股中13段的前内侧面,是位于缝匠肌深面、大收肌和股内侧肌之间的间隙。呈三棱形,长为15厘米。其前壁为连于股内侧肌与长收肌、大收肌间的收肌腱板和缝匠肌;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内侧壁为长收肌和大收肌。管的上口与股三角尖相通,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腘窝上角,所以收肌管又称之为股腘管。股三角或腘窝的炎症或脓肿可借此互相蔓延。收肌管内通过的结构,前方为股神经的股内侧肌支和隐神经,中间为股动脉,后方为股静脉以及周围的淋巴管和疏松组织,膝降动脉(膝最上动脉)。(2)腘窝:膝后区主要为腘窝。腘窝的境界:腘窝为膝后区一菱形凹陷。其外上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内下和外下界分别为腓肠肌的内、外侧头。腘窝的顶(浅面)为腘筋膜,是大腿阔筋膜的延续,致密而坚韧,当患腘窝囊肿或腘动脉瘤时,因受腘筋膜的限制而胀痛明显。腘窝之底自上而下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及腘斜韧带、腘肌及其筋膜。内容:腘窝内含有的结构由浅至深依次为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以及外上界的腓总神经。血管周围还有腘深淋巴结。胫神经:位于腘窝的最浅面,于腘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出,沿腘窝中线下行,穿比目鱼肌腱弓进入小腿后区。腓肠内侧皮神经由胫神经发出伴小隐静脉下行加入腓肠神经。腓总神经为坐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物理复习主题单元11第28课时焦耳定律课件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细菌课件
- 冀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光合作用的原料课件
- 初三化学第一轮复习教学教案
- 《马诗》教学设计
- 住宅小区监理廉洁自律协议
-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
- 木材加工厂工人工作证使用办法
- 船舶制造乳胶漆粉刷施工合同
- 碳基金碳资产管理办法
- 期中测评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 GB/T 15822.1-2024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1部分:总则
- 新质生产力解读课件
- 控制柜安装施工方案
- 动车组火灾检测(报警)系统
-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
- 中国工商银行个人贷款申请表版
- 泥塑校本课程
- 装饰施工技术标准及要求
- 2018秋七年级虎外考试卷英语试卷
- 河洛择日法[技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