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施肥原理施肥原理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为恢复地力和提高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单产,通过施肥把作物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从土壤中摄取并随收获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物而移走的那些养分归还给土壤的学说。还给土壤的学说。Justus Liebig不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归还比例不同植物的营养元素归还比例最小养分会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化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最小养分随条件而变化的示意图意义: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应合理施肥。,应合理施肥。施肥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施肥量与
2、边际产量的关系Y=b0+b1x+b2x2综合因子作用律综合因子作用律植植 物物 土土 壤壤 肥肥 料料 施肥技术施肥技术(一)确定施肥量的方法(一)确定施肥量的方法影响施肥量的因素:作物种类及品种、影响施肥量的因素:作物种类及品种、产量水平、土壤肥力状况、肥料种类、施肥产量水平、土壤肥力状况、肥料种类、施肥时期以及气候条件等时期以及气候条件等1. 定性的丰产指标法定性的丰产指标法简单易行,但比较粗糙简单易行,但比较粗糙2. 肥料效应函数法:通过试验拟合肥料效应肥料效应函数法:通过试验拟合肥料效应方程,计算施肥量方程,计算施肥量方法较复杂,不易掌握方法较复杂,不易掌握3. 目标产量法:目标产量法
3、:以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所需以实现作物目标产量所需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的差额作为确定养分量与土壤供应养分量的差额作为确定施肥量的依据,以达到养分收支平衡,所施肥量的依据,以达到养分收支平衡,所以,又称为养分平衡法。以,又称为养分平衡法。计算公式:计算公式: 式中:式中:F:施肥量施肥量(千克千克/公顷公顷);Y:目目标产量标产量(千克千克/公顷公顷);C:单位产量的养分单位产量的养分吸收量吸收量(千克千克);S:土壤供应养分量土壤供应养分量(千克千克/公顷公顷) ;N:所施肥料中的养分含量所施肥料中的养分含量();E:肥料当季利用率肥料当季利用率 () 。 F = (YC) -S-S N E E
4、施肥方法施肥方法1. 传统施肥方法传统施肥方法特点:把肥料施入土壤,补给作物最缺特点:把肥料施入土壤,补给作物最缺的养分,通常是土壤缺什么养分就施什么肥的养分,通常是土壤缺什么养分就施什么肥料。一般根据施用时期的不同分为基肥、种料。一般根据施用时期的不同分为基肥、种肥和追肥三种施肥方式及其相应的施肥方法。肥和追肥三种施肥方式及其相应的施肥方法。表表 施肥方法及其相应的施肥方式施肥方法及其相应的施肥方式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施肥时间施肥时间目的作用目的作用肥料情况肥料情况有效施法有效施法基肥基肥播种或定植前播种或定植前结合深耕施用结合深耕施用供给作物养分供给作物养分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为主 条施或穴施条施
5、或穴施多种肥料混合多种肥料混合种肥种肥播种或定植时播种或定植时 供给幼苗养分供给幼苗养分少量少量拌种、蘸秧根拌种、蘸秧根浸种、盖种、浸种、盖种、条施或穴施条施或穴施改善苗床性状改善苗床性状 腐熟有机肥腐熟有机肥速效性化肥速效性化肥菌肥菌肥追肥追肥生长发育期间生长发育期间 及时补充养分及时补充养分适量适量速效性化肥速效性化肥腐熟有机肥腐熟有机肥深施覆土深施覆土撒施结合灌水撒施结合灌水随水浇施法随水浇施法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培肥改良土壤培肥改良土壤 占全量的占全量的2/3现代施肥方法现代施肥方法1. 喷施多元微肥喷施多元微肥2. 喷施多功能叶面肥喷施多功能叶面肥3. 灌溉施肥:喷灌、滴灌灌溉施肥:喷灌
6、、滴灌4. 二氧化碳施肥二氧化碳施肥 现代施肥技术现代施肥技术 喷喷 灌灌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大棚蔬菜二氧化碳施肥合理施肥的指标和要诀合理施肥的指标和要诀 高产指标高产指标 优质指标优质指标 5项指标项指标 高效指标高效指标 环保指标环保指标 培肥指标培肥指标当前国家提出的发展当前国家提出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基本要求业的基本要求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发展可持续农业和提高环境质量要求提高环境质量要求第一章第一章 小结小结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的营养成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吸收的机理)(吸收的机理) 养分
7、在植物体内的运输养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环境条件 (元素间的相互关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植物的营养特性植物的营养特性(施肥的关键时期)(施肥的关键时期)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李比希的三大学说和施肥方李比希的三大学说和施肥方法法)含量的多少与植物含量的多少与植物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种类、器官、发育阶段有关。分布分布1)不同作物种类含量不同)不同作物种类含量不同 豆科植物含有丰富的豆科植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含氮量也高。按干重计,大豆含氮蛋白质,含氮量也高。按干重计,大豆含氮2.25%,紫云英含氮,紫云英含氮2.25%;而禾本科作物一
8、般含;而禾本科作物一般含氮量较低,大多在氮量较低,大多在1%左右。同为禾本科作物,左右。同为禾本科作物,小小麦麦小麦小麦水稻水稻2)作物不同器官含量不同)作物不同器官含量不同 一般,幼嫩器官和种一般,幼嫩器官和种子中含氮量较高,而茎杆含量较低,尤其是老熟子中含氮量较高,而茎杆含量较低,尤其是老熟的茎杆含量更低。如小麦子粒含氮量为的茎杆含量更低。如小麦子粒含氮量为2.0%-2.5%,而茎杆仅为,而茎杆仅为0.5%左右;豆科作物子粒含氮左右;豆科作物子粒含氮量为量为4.5%-5%,而茎杆仅为,而茎杆仅为1.4%。3)、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含量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时期含量不同 在各生育期在各生育期中,作
9、物体内氮素的分布在不断变化。在营养生中,作物体内氮素的分布在不断变化。在营养生长阶段,氮素大多集中在茎叶等幼嫩器官,当转长阶段,氮素大多集中在茎叶等幼嫩器官,当转入生殖生长时,茎叶中的氮素就基本向籽粒、果入生殖生长时,茎叶中的氮素就基本向籽粒、果实、块根或块茎等储藏器官转移;成熟时,大约实、块根或块茎等储藏器官转移;成熟时,大约有有70%的氮素已转入种子、果实、块根或块茎等的氮素已转入种子、果实、块根或块茎等储藏器官。储藏器官。如水稻,分蘖期含量高于苗期,通常在分蘖盛期如水稻,分蘖期含量高于苗期,通常在分蘖盛期含量达到最高峰。其后,随生育期推移而逐渐下含量达到最高峰。其后,随生育期推移而逐渐下
10、降。降。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施氮水平和施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施氮水平和施氮时期的影响氮时期的影响 随施氮量增加,作物各器官中氮的随施氮量增加,作物各器官中氮的含量均有明显提高。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大,含量均有明显提高。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大,生殖器官则变动小,但生长后期施用氮肥,则表现生殖器官则变动小,但生长后期施用氮肥,则表现为生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显上升。为生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显上升。2 2、作物体内氮的种类及其作用、作物体内氮的种类及其作用 氮对作物的重要作用不在于它在作物体内含量氮对作物的重要作用不在于它在作物体内含量多少,重要的是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
11、化合物多少,重要的是氮是植物体内许多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的组分,也是遗传物质的基础。1、蛋白质的重要组分、蛋白质的重要组分(蛋白质中平均含氮(蛋白质中平均含氮16%-18%)2、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核酸和核蛋白质的成分3、叶绿素的组分元素、叶绿素的组分元素4、许多酶的组分、许多酶的组分(酶本身就是蛋白质)(酶本身就是蛋白质)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物激氮还是一些维生素的组分,而生物碱和植物激素也都含有氮。素也都含有氮。 总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总之,氮对植物生命活动以及作物产量和品质均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高均有极其重要的作
12、用。合理施用氮肥是获得作物高产的有效措施。产的有效措施。3 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同化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同化吸收的形态吸收的形态无机态:无机态:NH4+N、NO3-N(主要)(主要)有机态:有机态:NH2 N、氨基酸、氨基酸、 (少量)(少量) 核酸等核酸等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是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旱地农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氮源。由于旱地农田中,硝态氮是作物的主要氮源。由于土壤中的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可转变为硝态氮。土壤中的铵态氮通过硝化作用可转变为硝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硝态氮多于铵态氮。所以,作物吸收的硝态氮多于铵态氮。 NO3-N的同化的同化NO3_NO2_
13、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硝酸还原成氨是由两种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独立的酶分别进行催化的。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还原酶可使硝酸盐硝酸盐还原还原成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还原,而亚硝酸还原酶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酶可使亚硝酸盐还原成氨氨。NH3NAD(P)+NH3NO3_NO2-类红类红色素色素NAD(P)H+H+铁氧还蛋白铁氧还蛋白 (氧化性)(氧化性)铁铁氧还蛋白氧还蛋白 (还原性)(还原性)NADPH2NADPH2O+OH-光光合系统合系统 I亚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e-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 叶绿体叶绿体 细胞质细胞质2e-FADH2 FADCytFeIICytFeIIIMoIVMoVIH2O2
14、 H+叶细胞中硝酸盐同化步骤的示意图叶细胞中硝酸盐同化步骤的示意图大多数植物的根和地上部都能进行大多数植物的根和地上部都能进行NO3-N的还原作用,但各部分还原的比例取决于的还原作用,但各部分还原的比例取决于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因素:1、硝酸盐供应水平、硝酸盐供应水平 当硝酸盐数量少时,当硝酸盐数量少时,主要在根中还原主要在根中还原;2、植物种类、植物种类 木本植物还原能力木本植物还原能力一年一年生草本生草本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其还原强度一年生草本植物因种类不同其还原强度顺序为:油菜顺序为:油菜大麦大麦向日葵向日葵玉米玉米苍耳苍耳3、温度、温度 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高,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也
15、高,所以也可提高根中还原以也可提高根中还原NO3-N 的比例。的比例。 4、植物的苗龄、植物的苗龄 在根中还原的比例随苗龄的在根中还原的比例随苗龄的增加而提高增加而提高; 5、陪伴离子、陪伴离子 K+能促进能促进NO3-向地上部转移,向地上部转移,所以钾充足时,在根中还原的比例下降;而所以钾充足时,在根中还原的比例下降;而Ca2+和和Na+为陪伴离子时则相反为陪伴离子时则相反; 6、光照、光照 在绿色叶片中,光合强度与在绿色叶片中,光合强度与NO3-还还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考虑以上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温室或塑考虑以上因素可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温室或塑料大棚中的蔬
16、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料大棚中的蔬菜体内的硝酸盐含量。 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的卫生评价标准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程度的卫生评价标准(沈明珠,(沈明珠,1982)级别级别 硝酸盐含量硝酸盐含量 污染程度污染程度 参考卫生参考卫生性 (mg/kg鲜重) 1 432 432 轻度轻度 允许生食允许生食 2 785 2 785 中度中度 允许盐渍允许盐渍, ,熟食熟食 3 1440 3 1440 高度高度 允许熟食允许熟食 4 3100 4 3100 严重严重 不允许食用不允许食用因此,因此,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措降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有效措施:施:选用优良品种、控施氮肥、增施钾肥、选用优良品种
17、、控施氮肥、增施钾肥、增加采前光照、改善微量元素供应等。增加采前光照、改善微量元素供应等。(二)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二)植物对铵态氮的吸收与同化1. 吸收吸收机理:机理: 被动渗透被动渗透 (Epstein,1972) 接触脱质子接触脱质子 (Mengel,1982)ATPaseNH4+H+ 膜外膜外 膜膜 膜内膜内NH4+H+NH3外界溶液外界溶液NH3质膜质膜细胞质细胞质NH4+H+质膜上质膜上NH4+脱质子作用的示意图脱质子作用的示意图氨酮戊二酸还原性胺化作用谷氨酸酮酸转氨基作用各种新的氨基酸氨酰胺(三)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三)植物对有机氮的吸收与同化1. 尿素(酰胺态氮)尿
18、素(酰胺态氮) 吸收:吸收:根、叶均能直接吸收根、叶均能直接吸收 同化:同化:脲酶途径:尿素脲酶途径:尿素 NH3 氨基酸氨基酸 非脲酶途径:直接同化非脲酶途径:直接同化 尿素尿素 氨甲酰磷酸氨甲酰磷酸 瓜氨酸瓜氨酸 精氨酸精氨酸 尿素的毒害:当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出尿素的毒害:当介质中尿素浓度过高时,植物会出现受害症状现受害症状2. 氨基态氮:氨基态氮:可直接吸收,效果因种类而异可直接吸收,效果因种类而异 脲酶脲酶NO3-N和和 NH4+-N营养作用的比较营养作用的比较NO3-N是阴离子,为氧化态的氮源,是阴离子,为氧化态的氮源, NH4+-N是阳离子,为还原态的氮源。是阳离子,为还
19、原态的氮源。不能简单的评判哪种形态好或是不能简单的评判哪种形态好或是不好,因为肥效高低与各种影响吸收不好,因为肥效高低与各种影响吸收和利用的因素有关。和利用的因素有关。Observation 1: Plant Growth under Nitrate- and Ammonium-Nutrition NO3-N NH4+-N Shoot DM (g/plant) 4.73 a 4.00 bRoot DM (g/plant) 1.40a 0.89 bLA (cm2/plant) 573 a 380 bSLW (g/m2) 41.3 b 51.5 aNH4+-N(5 mM)NO3-N(5 mM)NH
20、4-N和和NO3-N营养差异的原因营养差异的原因1. 植物的遗传特性植物的遗传特性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介质反应:介质反应:酸性:有利于硝的吸收酸性:有利于硝的吸收 中性至微碱性:有利于铵的吸收中性至微碱性:有利于铵的吸收陪伴离子、介质通气状况、土壤水分状况陪伴离子、介质通气状况、土壤水分状况 只要在环境中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创造出各只要在环境中为铵态氮和硝态氮创造出各自所需要的最适条件,它们在生理上是具自所需要的最适条件,它们在生理上是具有同等价值。有同等价值。4 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植物氮素营养失调症状及其丰缺指标1. 氮缺乏:氮缺乏: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症状首先在下部老叶出现症状植
21、株矮小,瘦弱,分蘖或分枝少植株矮小,瘦弱,分蘖或分枝少 叶片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叶片转为淡绿色、浅黄色、乃至黄色; 茎叶基部或呈紫红色茎叶基部或呈紫红色早衰,产品品质差早衰,产品品质差氮素过多的危害氮素过多的危害作物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作物贪青晚熟,生长期延长。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细胞壁薄,植株柔软,易受机械损伤(倒伏)和病害侵袭(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和病害侵袭(大麦褐锈病、小麦赤霉病、水稻褐斑病)。斑病)。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大量施用氮肥会降低果蔬品质和耐贮存性;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棉花蕾铃稀少易脱落;甜菜块根产糖率下降;甜菜块根产
22、糖率下降;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纤维作物产量减少,纤维品质降低。蔬菜硝酸盐超标蔬菜硝酸盐超标大麦大麦玉米玉米小麦小麦燕麦燕麦NNNN苗期缺氮苗期缺氮老叶缺氮老叶缺氮绿色绿色V字症字症缺氮缺氮供氮供氮Normal N Nutrition for “Golden delicious”Over-fertilized with N fertilizer for “Golden delicious”症症状状出出现现的的部部位位老老组组织织先先出出现现NPKMgZn新新组组织织先先出出现现BCaFeSMnMoCu斑斑点点出出现现情情况况生生长长点点是是否否易易枯枯死死不不易易出出现现易易出出现现
23、易易枯枯死死不不易易枯枯死死NPS MnCu FeMoBCaKMgZn一、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其质量分数一、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其质量分数(一)来源(一)来源1. 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中的化学氮肥和有机肥料2、生物固氮、生物固氮 非共生固氮(非共生固氮(4.68.4公斤公斤/公顷)和公顷)和共生固氮(共生固氮(57600公斤公斤/公顷)公顷)3、降水、降水 英国洛桑为英国洛桑为4公斤公斤/公顷年;美国为公顷年;美国为2 32公斤公斤/公顷年);浙江金华为公顷年);浙江金华为23.1公斤公斤/公顷年公顷年4、尘埃为、尘埃为0.1 0.2公斤公斤/公顷年公顷年5、土壤吸附、土壤吸附
24、0.025 0.1克克/公顷年公顷年6、灌水:泰国为、灌水:泰国为0.1公斤公斤/公顷年公顷年7、成土母质中也有少量的氮素、成土母质中也有少量的氮素(二)含量(二)含量我国耕地土壤我国耕地土壤全氮含量全氮含量为为0.040.35之间,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之间,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我国土壤含氮量的地域性规律:我国土壤含氮量的地域性规律: 北北 增加增加 西西 长江长江 东东 增加增加 南南 增加增加二、土壤中氮的形态二、土壤中氮的形态 水溶性水溶性 速效氮源速效氮源 95%) 难利用难利用 占占3050% 离子态离子态 土壤溶液中土壤溶液中2. 无机氮无机氮 吸附态吸附态 土壤胶体吸附土
25、壤胶体吸附 (12) 固定态固定态 2:1型粘土矿物固定型粘土矿物固定 有机氮有机氮 无机氮无机氮矿化作用矿化作用固定作用固定作用 土壤中土壤中N素含量高低与土壤有机质之素含量高低与土壤有机质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受植被、气候、地形、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受植被、气候、地形、母质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母质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土壤的也受到土壤的利用方式利用方式,如耕作、施肥、种植、灌溉等农如耕作、施肥、种植、灌溉等农业措施的影响。我国土壤含氮量在业措施的影响。我国土壤含氮量在0.2-2gkg-1之间之间,多数含氮量在多数含氮量在1gkg-1以下。从以下。从北到南北到南,从东到西从东到西,土壤含氮
26、量有下降趋势土壤含氮量有下降趋势三、土壤中氮的转化三、土壤中氮的转化 氨化作用氨化作用 硝化作用硝化作用 生物固定生物固定 硝酸还原作用硝酸还原作用有有机机质质 铵态氮铵态氮 硝态氮硝态氮 挥发损失挥发损失 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 NH3 N2、NO、N2O吸附固定吸附固定 淋洗损失淋洗损失 吸附态铵或吸附态铵或固定态铵固定态铵生物生物 固定固定水体中的水体中的硝态氮硝态氮有机氮有机氮(一)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一)有机态氮的矿化作用(氨化作用)1. 定义:定义: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 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有机质分解形成氨的过程。2. 过程:过程:
27、 有机氮有机氮 氨基酸氨基酸 NH4N有机酸有机酸 异养微生物异养微生物 水解酶水解酶 氨化微生物氨化微生物 水解、氧化、还原、转位水解、氧化、还原、转位3. 发生条件:发生条件:各种条件下均可发生各种条件下均可发生最适条件:温度为最适条件:温度为2030oC, 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60, 土壤土壤pH7,C/N25:125:14. 4. 结果结果:生成:生成NH4N(有效化)有效化)(二)土壤粘土矿物对(二)土壤粘土矿物对NH4的固定的固定1. 定义定义吸附固定:吸附固定:由于土壤粘土矿物表面所带负电荷由于土壤粘土矿物表面所带负电荷而引起的对而引起的对NH4的吸附作用
28、的吸附作用晶格固定:晶格固定:NH4进入进入2:1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型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晶层间而被固定的作用晶层间而被固定的作用2. 过程过程液相液相NH4 交换性交换性NH4 固定态固定态NH43. 结果结果 减缓减缓NH4的供应程度的供应程度(暂时无效化暂时无效化)吸附作用吸附作用 固定作用固定作用解吸作用解吸作用 释放作用释放作用(三)氨的挥发损失三)氨的挥发损失1. 定义:定义: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中在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土壤中的的NH4转化为转化为NH3而挥发的过程而挥发的过程2. 过程:过程: NH4 NH3 H3.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 pH值值 NH3挥发挥发 6 0.1% 7
29、 1.0% 8 10.0% 9 50.0%OH H 土壤土壤CaCOCaCO3 3含量:呈正相关含量:呈正相关 温度:呈正相关温度:呈正相关 施肥深度:挥发量施肥深度:挥发量 表施表施 深施深施 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水分含量 土壤中土壤中NH4的含量的含量4. 4. 结果:结果:造成氮素损失(无效化)造成氮素损失(无效化)(四)硝化作用(四)硝化作用1. 定义:定义:土壤中的土壤中的NH4 ,在微生物的作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下氧化成硝酸盐的现象2. 过程:过程:NH4O2 NO2 4H 2NO2O2 2NO3 3. 影响条件:影响条件: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反应、土壤通气状况、土壤反应
30、、 土壤温度等土壤温度等亚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硝化细菌硝化细菌最适条件:最适条件:铵充足、通气良好、铵充足、通气良好、 pH6.57.5、2530oC4. 结果:结果:形成形成NO3 N利:利:为喜硝植物提供氮素为喜硝植物提供氮素 (有效化)(有效化)弊:弊:淋失、发生反硝化作用(无效化)淋失、发生反硝化作用(无效化)(五)无机氮的生物固定(五)无机氮的生物固定1. 定义:定义: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土壤中的铵态氮和硝态氮被微生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物同化为其躯体的组成成分而被暂时固定的现象。现象。2. 过程:过程: 铵态氮铵态氮 硝态氮硝态氮 生物固定生物固定 生物固定生
31、物固定 有机氮有机氮 硝化作用硝酸还原作用3. 影响条件影响条件 土体的土体的C/N比、温度比、温度、 湿度、湿度、pH值值4. 结果:结果:减缓氮的供应减缓氮的供应(暂时无效化)(暂时无效化); 可减少氮素的损失可减少氮素的损失(六)硝酸还原作用(六)硝酸还原作用NO3 NH4 嫌气条件嫌气条件(硝酸还原酶硝酸还原酶)(七)反硝化作用(七)反硝化作用NO3 N2 、NO、NO21. 生物反硝化作用生物反硝化作用(嫌气条件)嫌气条件)(1)过程:过程:NO3 NO2 N2 、N2O、NO(2)最适条件:含氮量最适条件:含氮量510,新鲜有机质丰富,新鲜有机质丰富 pH58,温度温度3035oC 硝酸盐硝酸盐还原细菌还原细菌反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2. 化学反硝化作用化学反硝化作用(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可在好气条件下进行)NO2 N2 、N2O、NO发生条件:发生条件: NO2存在存在3. 结果:结果:造成氮素的气态挥发损失造成氮素的气态挥发损失(无效化无效化), 并影响大气并影响大气(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破坏臭氧层、加剧温室效应)(八)硝酸盐的淋洗损失八)硝酸盐的淋洗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浅析弱电安防系统综合防雷解决方案考核试卷
- 石棉在流体控制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煤炭加工工艺对低质煤利用的影响考核试卷
- DB11T 589-2010 保健按摩操作规范
- 森林小屋课件教学课件
- 员工知识产权培训总结报告
- 员工技能培训道场方案
- 英语培训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沥青与沥青混合材料1》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ATM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习思想教材配套练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科技、人才战略
- led显示屏工艺流程
- 建设项目设计管理方案
- 第13课《警惕可怕的狂犬病》 课件
- 仓库货物条码管理培训
- 第六章-中国早期社会学中的社区学派-《中国社会学史》必备
- 水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讲座
- 技术协议范本通用模板
- 香港十日游旅游计划书
- 屠宰工培训课件
- 生命的价值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