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致脑出血怎预防_第1页
高血压致脑出血怎预防_第2页
高血压致脑出血怎预防_第3页
高血压致脑出血怎预防_第4页
高血压致脑出血怎预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血压致脑出血的预防?概述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塑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休息5分钟以上,2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可以诊断为高血压。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压、调节血脂。六大危险症状1、头疼:部位多在后脑

2、,并伴有恶心、呕吐感。若经常感到头痛,而且很剧烈,同时又恶心呕吐,就可能是向恶性高血压转化的信号。2、眩晕:女性患者出现较多,可能会在突然蹲下或起立时发作。3、耳鸣:双耳耳鸣,持续时间较长。4、心悸气短: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这些都是导致心悸气短的症状。5、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踏实、易做噩梦、易惊醒。这与大脑皮质功能紊乱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有关。6、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或皮肤如蚁行感,手指不灵活。身体其他部位也可能出现麻木,还可能感觉异常,甚至半身不遂。易患人群经过科学实验反复论证以下人群易患高血压: (1)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属有高血压病史者

3、; (2)肥胖者; (3)过分摄取盐分者; (4)过度饮酒者;高血压急症1、高血压患者血压显着或急骤升高,脑、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出现特殊症状,称为高血压急症。2、高血压急症的发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5%,常见有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性左心衰竭、可乐宁急性停药综合症、急性心肌梗塞、急进型恶性高血压等。防患于未然,做到以下四点:1、病人突然心悸气短,呈端坐呼吸状态,口唇发绀,肢体活动失灵,伴咯粉红泡沫样痰时,要考虑有急性左心衰竭,应吩咐病人双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备有氧气袋,及时吸入氧气。2、血压突然升高,伴有恶心、呕吐、剧烈头痛、心慌、尿频、甚至视线模糊,即已出现高血压脑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别紧张

4、,卧床休息,并及时服用降压药,还可另服利尿剂、镇静剂等。3、病人在劳累或兴奋后,发生心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区疼痛、胸闷,并延伸至颈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苍白、出冷汗,此时应叫病人安静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亚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气。4、高血压病人发病时,会伴有脑血管意外,除头痛、呕吐外,甚至意识障碍或肢体瘫痪,此时要让病人平卧,头偏向一侧,以免意识障碍,或剧烈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道。高血压性脑出血一、疾病概述1、疾病名称: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2、疾病分类:神经内科 3、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

5、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 4、病因:高血压病患者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它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5、临床症状: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并且多伴有躁动、嗜睡或昏迷。血肿对侧出现偏瘫、瞳孔的变化,早期两侧瞳孔缩小,当血肿扩大,脑水肿加重,遂出现颅内压增高,引起血肿侧瞳孔散大等脑疝危象,出现呼吸障碍,脉搏减慢,血压升高。随后即转为中枢性衰竭。 6、检查:脑CT、磁共振扫描。 7、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是有选择性的,出血较少的,可以采取内科治疗,血肿较大时,及时开颅手术或行脑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

6、肿。脑立体定向血肿吸除术。 8、非手术治疗包括绝对卧床、镇静与稳定血压,应用脱水药、止血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疗法,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 9、疾病描述 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于5070岁,男性略多,冬春季易发。 二、症状体征出血前多无预兆,50的病人出现头痛并很剧烈,常见呕吐、出血后血压明显升高。临床症状常在数分钟至数小时达到高峰,临床症状体征因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而异,基底节、丘脑与内囊出血引起轻偏瘫是常见的早期症状;约10的病例出现痫性发作,常为局灶性;重症者迅速转入意识模糊或昏迷。 三、疾病病因1、血压增高是其根本原因,通常在活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 2、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长期高血压可

7、使脑动脉发生玻璃样变性,先使血管内膜下基质肿胀,内膜下有脂质沉淀,在内膜与内弹力层之间形成无结构物质,弹力降低,脆性增加。血管壁张力丧失并有纤维素性坏死,产生局部动脉在血压冲击下呈纺锤体或球状凸出,即粟粒状动脉瘤,血液还可侵入管壁而形成夹层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 3、另外,高血压还可引起脑小动脉痉挛,导致远端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产生出血。此外,脑内动脉壁薄弱,中层肌细胞及外膜结缔组织少,且无外弹力层,可能导致高血压脑出血多于其他内脏出血。 四、病理生理长期高血压可促使深穿支动脉血管壁结构变化,发生微小动脉瘤。目前普遍认为,微小动脉瘤或小阻力动脉脂质透明样变性节段破裂

8、是脑出血的原因。 五、诊断检查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以及严重头痛、恶徒及意识障碍等,常高度提示脑出血可能,CT检查可以确诊。 六、治疗方案积极合理的治疗可挽救患者生命、减少神经功能残疾程度和降低复发率。 1、内科治疗 患者卧床,保持安静。重症须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和意识变化。保持呼吸道通常,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西药时吸氧,动脉血氧保护度维持在90以上。加强护理,保持肢体功能位。意识障碍和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之后放置胃管。 (1)血压紧急处理。急性脑出血时血压升高是颅内压增高情况下保持正

9、常脑血流的脑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应用降压药仍有争议,降压可影响脑血流量,导致低灌注或脑梗死,但持续高血压可使脑水肿恶化。舒张压降至约100mmHg水平是合理的,但须非常小心,分支个体对降压药异常敏感。急性期后可常规用药控制血压。 (2)控制血管源性脑水肿:脑出血后48小时水肿达到高峰,维持35日或更长时间后逐渐消退。脑水肿可使颅内压(ICP)增高和导致脑疝,是脑出血主要死因。常用皮质类固醇减轻脑出血后水肿和降低ICP,但有效证据不充分;脱水药只有短暂作用,常用20甘露醇、10复方甘油和利尿药如速尿等;或用10血浆白蛋白。(3)高血压性脑出血部位发生再出血不常见,通常无须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如需给

10、药可早期(<3小时)给予抗纤溶药物如6氨基乙酸、止血环酸等。立止血也推荐使用。脑出血后凝血功能评估对监测止血治疗是必要的。 (4)保持营养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每日液体输入量按尿量500ml计算,高热、多汗、呕吐或腹泻的患者还需适当增加入液量。注意防止低钠血症,以免加重脑水肿。 (5)并发症防治: 感染:语病早期或病情较轻时通常不使用抗生素,老年患者合并意识障碍易并发肺感染,尿潴留或导尿易合并尿路感染,可根据经验、痰和尿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选用抗生素治疗;保持气道通畅,加强口腔和呼吸道护理,痰多不遗咳出应及时气管切开,尿潴留可留置尿管并定时膀胱冲洗; 应激性溃疡: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可用H2

11、受体阻滞剂预防,如甲氰咪呱0.20.4g/d,静脉滴注;雷尼替丁150mg口服,12次/d;洛赛克(losec)20mg/d;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可用去甲肾上腺素48mg加冰盐水80100ml口服,46次/d;云南白药0.5g口服,4次/d;保守治疗无效时可在胃镜直视下止血,须注意呕血引起窒息,并补液或输血维持血容量; 稀释性低钠血症:10的脑出血病人可发生,因1000ml,补钠912g;宜缓慢纠正,以免导致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脑耗盐综合征:心钠素分泌过高导致低血钠症,治疗应输液补钠。 痫性发作:常见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或局灶性发作,可用安定1020mg静脉缓慢推注,个别病例不能控制发作可用

12、苯妥英钠1520mg/kg静脉缓慢推注,不需长期用药; 中枢性高热:宜物理降温,如效果不佳可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量如果溴隐亭3.75mg/d,逐渐加量至7.515.0mg/d,分次服用;或用硝苯呋海因0.82.0mg/kg,肌肉或静脉给药,1次/612h额,缓解后100mg,2次/d;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患肢进行性浮肿和发硬,勤翻身、被动活动或抬高瘫痪肢体可预防,肢体静脉血流图检查可确诊,可用肝素100mg静脉滴注,1次/d;或低分子肝素4000u皮下注射,2次/d。 2、外科治疗 可挽救重症患者生命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手术宜在发病后624h内进行,预后直接与术潜意识水平有关,昏迷患者通常

13、手术效果不佳。 (1)手术适应证: 脑出血病人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体征,如脉缓、血压升高、呼吸节律变慢、意识水平下降等; 小脑半球血肿量10ml或蚓部>6ml,血肿破入第四脑室或脑池受压消失,出现脑干受压症状或急性阻塞性脑积水征象者; 重症脑室出血导致梗阻性脑积水; 脑叶出血,特别是AVM所致和占位效应明显者。 (2)手术禁忌症:脑干出血、大脑深部出血、淀粉样血管病导致脑叶出血不宜手术治疗。多数脑深部出血病例可破入脑室而自发性减压,且手术会造成正常脑组织破坏。 (3)常用手术方法是: 小脑减压术:是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最重要的外科治疗,可挽救生命和逆转神经功能缺损,病程早期病人处于清醒状态时手术效果好; 开颅血肿清除术:占位效应引起中线结构移位和初期脑疝时外科治疗可能有效;钻孔扩大骨传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