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3保三李岩小麦全蚀病小麦纹枯病小麦根腐病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世界性病害。1931年后再浙江省发现,20世纪70年代在山东严重发生,而今已经扩展到西北、华北、华东等地,一般减产10%20%,重病区可达50%以上,甚至绝收。 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有的时候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学名: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 et Oliver v
2、ar. tritici (Sacc.) 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在自然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 小麦变种(G.g.t)的子囊壳群集或散生于衰老病株茎基部叶鞘内侧的菌丝束上,烧瓶状,黑色,周围有褐色菌丝环绕,颈部多向一侧略弯,有具缘丝的孔口外露于表皮,子囊壳在子座上常不连生。 对小麦、大麦致病力强,对黑麦、燕麦致病力弱。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 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10分钟。 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
3、浇地较旱地发病重。 种子用5154 温水浸种10 min,或用70%甲基托布津按10 1 的比例浸种10 min。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 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用全蚀净一袋(20 毫升),先对水300500 毫升,可拌2025 斤种子,拌匀后闷种612 小时(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 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目前在中国,美国,新西兰,英国等发生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水肥条件的改善、种植密度增加及品种更换,纹枯病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平原麦区逐年加重,成为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小麦
4、纹枯病对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严重地块减产30%左右 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小麦拔节后,症状逐渐明显。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黄褐色椭圆形或梭形病斑,以后,病部逐渐扩大,颜色变深,并向内侧发展为害茎部,重病株基部一、二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期至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呈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田间湿度大,通气性不好的条件下,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产生白色霉状物。 学名: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 Vander Hoeven ),属无性菌类丝核菌属;有性态为担子菌门角担菌属(Ce
5、ratobasidium) 病菌以菌丝和菌核的形式存在,不产生任何类型的分生孢子,在PDA培养基上,丝核菌菌落初为白色,后颜色加重变为浅褐色,菌丝体絮状至蛛丝状,初生菌丝无色,较细,有复式隔膜,菌丝分枝呈锐角,分枝附近常产生横隔膜,菌丝变成褐色后分枝和隔膜增多,分枝和母枝几乎呈直角,部分菌丝膨大成念珠状,之后菌丝相互纠结,在平板上形成菌核。 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 越冬期 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
6、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寸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 选用抗病、耐病品种 避免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 及时清除田间杂草。雨后及时排水。 拌种法种子消毒处理 小麦根腐病分布很广尤其在多雨年份,潮湿地区。感病后,造成叶枯,影响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可造成枯白穗。种子带病可降低发芽率,引起幼根腐烂,严重影响小麦出苗和生长。1、因地制宜地选用适合当地栽培的抗根腐病的品种,春小麦可选用龙麦23号、龙辐麦7号。冬小麦可选用西农881、秦麦2号、12号,西农1376等抗根腐病品种。种植不带黑胚的种子。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肥。麦收后及时耕翻灭茬,使病残组织当年腐烂,以减少下
7、年初侵染源。3、采用小麦与豆科、马铃薯、油菜等轮作方式进行换茬,适时早播,浅播,土壤过湿的要散墒后播种,土壤过干则应采取镇压保墒等农业措施减轻受害。4、播种前用万家宝30g加水3000g拌20kg种子,也可用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75%卫福合剂、58%倍得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0%三唑酮乳油、80%喷克可湿性粉剂,按种了重量的0.2%0.3%拌种,防效可达60%以上。5、成株开花期喷洒2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用药100g,对水75kg喷洒。(6)小麦起身期在施用一定的有机肥基础上,结合喷施植物动力2003,10ml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申请保密合同范本
- 办公室空间设计合同范本
- led灯销售合同范本
- 不锈钢装修合同范本
- 个人荒山出租合同范本
- 佣金合同范本纺织
- 与律师签订诉讼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 出差
- 仓库机械租赁合同范本
- 冻肉投放合同范本
- 应收帐款质押担保合同
- 2025年度建筑垃圾运输与再生资源回收一体化合同样本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 JTG5120-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2024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王淑玲《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分享
- 主要工业产品统计指南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
- 实习鉴定表1页
- 铆工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