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doc_第1页
2022年秋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doc_第2页
2022年秋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doc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秋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20XX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落花生教学设计 1.会认“亩、吩、榨”等5个生字,读准“便”这个多音字,会写“亩、播、浇”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播种、浇水、吩咐”等7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观察生活中的事物的特点,并联想到身边的人,试着写一段话。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认识生字。 l 重点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哦,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l 难点 学习作者详略得当、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1.字词教学。 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时,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通过或联系上文来揣摩它的意思。检查自学效果时,先出示本课的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重点强调:“榨”是翘舌音,“吩”是前鼻音,“亭”是后鼻音,“便宜”的“便”在这里读 “pián”。“慕”字在书写时,不要把下面写成“小”。 2.阅读理解。 在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后,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从课文对话里可以看出花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父亲想借花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3.表达运用。 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其实他是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借物喻人”。生活中有很多人,他们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地做着贡献,用一段话写写你身边这样的人,可以借助身边的某一事物,用上“借物喻人”的写法。 (1)初读课文,做到读正确、读流利;摘抄含义深刻的句子。 (2)找找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3)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把握

4、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词句,用“先写接着写最后写”的句式连起来说一句话。 2.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读准轻声词、多音字,理解生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尝试抓住文中的【关键词】:p 句,进行质疑、解疑。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出示谜语) 青藤藤,开黄花,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上结果不开花。(打一植物)2.导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和花生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落花生)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5、谁吗? 许地山:笔名落华生,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等。 3.老师解题。其实,落花生指的就是我们所认识的花生,那为什么把花生叫作落花生呢?老师课前查找了一些资料,咱们一块儿来看一下。 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在地上开花,花落了之后,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了花生,所以叫落花生。 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陶行知说:“创造始于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动力。引用猜谜语,是为了营造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了解学情。 1.回顾预习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理解生词。 半亩 播种 浇水 吩咐 茅亭 榨油 爱慕 矮小 重点正音

6、:播种(b)榨油(zhà)矮小(i)2.读准加点字的读音,正音。 (1)花生的价钱便(pián)宜。 (2)送货上门,不但方便(biàn)了群众,也给商店增加了收入。 3.理解词语的含义。 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吩咐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1)读句子。重点突出“好几样”“吩咐”“茅亭”这三个词语。 (2)考查“茅亭”“吩咐”“食品”等词语的读音、含义。 茅亭(máo tíng):用茅草搭建的凉亭。 食品(shí pn):可以供人食用的东西。 吩咐(fn fù):口头指派或命令。 学生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

7、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对于学生容易读错的生字,要传授记忆方法,多音字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以区分。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再读课文,提出问题:这篇文章围绕着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呢?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朗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 预设: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3.师小结:你看,在同学们的合作下,大家用小标题的形式把这篇文章的内容概括了出来,真了不起! 师:这篇文章围绕着落花生写了(师指板书,生齐读: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这些事情,那你们认为作者重点写的是什么呢?为什么? 生:重点写了谈论花生,因为在谈论花

8、生的过程中“我们”明白了父亲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4.是呀!种花生、收花生要几个月,可作者在这里只用了一段话,却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写父亲和“我们”一起谈论花生,那么课文哪一部分是详写,哪一部分是略写?能说说吗? 生:围绕落花生,作者详写了谈论花生,略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和吃花生。这样恰当地安排,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朗读是学会语文的基础,在读中熟悉课文内容,培养语感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明确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重点,体会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部分。 1.提出问题。 师:好!我们来读一读种花生、收花生这一部分,看一看,你们都能读懂

9、什么?有什么问题?谁来读一读?(指名读)2.学生谈收获。 预设1:“我们”不仅享受种花生过程的快乐,而且还大有收获。 预设2:没有想到父亲也会来,出人意料。 预设3:“我们”都喜欢吃花生。 3.学生质疑预设:作者为何用“居然”一词? (合作解疑: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4.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看你们能体会出什么。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你看,就是这样一片荒地,又是在“我们”姐弟几个孩子的侍弄之下,没过几个月竟然收获了花生。哎呀,这多么让人兴奋呐!来,再读读这一句,读出惊喜之情。 让学生先读一读开头两个自然段,自由畅谈读后的感受,

10、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学习种花生、收花生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具体,再理解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进行朗读指导,读出惊喜之情。 五、设置悬念,布置作业。 1.是啊,母亲也和“我们”一样感到高兴,于是她提议“我们”来过一个收获节,而且还把父亲请来了。一家人吃花生、议花生是怎样的情景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2.布置作业: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词语,摘抄父亲介绍花生好处的语句。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走进了文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小结本节课内容后,引导学生自学下节课的学习内容,继续布置朗读任务,摘抄好词佳句,积累语言,为下节课的

11、学习做好铺垫。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想通过谈论花生,希望“我们”做一个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2.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p 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一、回顾“种花生、收花生”,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 2.教师提问:花生的意外收获令“我们”惊喜万分,母亲是个有心人,高兴之余,提了一个很好的建议:一起过一个收获节,一方面让“我们”品尝到花生的香甜,另一方面让我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一家是如何边吃花生边谈花生,继而又如何谈论到了人生的吧! 再读课文,由上节课

12、“种花生、收花生”的有关内容,直接过渡到本节课准备学习的主要内容。紧扣上节课学习的内容,突出“议花生”这一重点,从中落实训练点。开门见山,简明扼要,直奔主题。 二、品读研析“吃花生、议花生”。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315自然段,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师适时指导)生: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第311自然段,第二层是第1215自然段。 师:这两层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生:第一层讨论了落花生的好处。第二层讲了做人的道理。 师:对了,说得真好!课文第三部分就是围绕这两层意思来讲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三部分,读的时候要求画出父亲议论花生好处的话,读完后小组之间可以讨论交流一

13、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开始吧! (一)体会第一层意思。 1.全班交流,教师引导。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课件出示父亲的话: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师:父亲说的这段话中提到了哪几种事物? 生:花生、桃子、石榴、苹果四种事物。 师:这段话中父亲认为是谁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生:桃子、石榴、苹果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师:父亲把花生和谁进行了比较?谁更可贵? 生: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

14、还是花生更可贵。 2.分析p 父亲的话,学生议答。 师:谁来读读父亲说的话?(引导学生读这段话,读到“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时提出问题)师:停,刚刚“爱慕”这个词你读得很好,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师:那么父亲有没有对这些鲜红嫩绿的果实产生爱慕之心?(没有)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落花生)你是从哪个句子看出来的?(“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师:父亲认为花生的什么最可贵?(花生的品格最可贵)谁来读读原文? 师:父亲把与花生生长特点截然不同的事物拿来做比较是为了突出花生具有藏而不露、默默无闻的品格。相比之下,桃子、石榴、苹果则是高挂枝头,炫耀自己。 师:请

15、同学们再来读读父亲的话,注意读出花生的可贵。 师:读完了父亲的话老师有几道题考考大家,请大家辨析下列说法的对错并说说理由。 (1)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都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3)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师:从上面3个辨析题中,我们可以看出父亲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为了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但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大家明白了吗?(二)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那么父亲仅仅就是在说花生吗? 1.课件出示父亲的话。齐读。 所以你们要像

16、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2.师:好,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父亲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讲做人的道理,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3.师:孩子们明白父亲的话了吗?(明白了)从哪儿看出来的?(从“我”说的话中可以看出)课件出示“我”说的话: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师:很好,请大家读一下“我”说的话。 师:其中“体面”是什么意思?(“体面”是外表好看的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只讲究外表,做表面文章)什么是“有用的人”?(就是对别人

17、有帮助的人,默默奉献的人)4.师:同学们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谁来说一说? 生1:清洁工人,他们虽然一身脏,但换来万人洁净。 师:嗯,清洁工人不怕脏不怕累地奉献着,他们每天重复地做着同一件事,为人们带来方便。 生2:送奶人每天都新鲜的牛奶送到人们面前,不管刮风下雨都默默地工作着。老师们每天都在很辛苦地上课,给学生批改作业。 师:谢谢你,老师很感动。其实只要你们学有所成的话,老师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师:其实刚刚你们说的这些人都是默默奉献、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社会有很多人的工作虽然看似平凡,但是都对社会很有用,他们都在像花生一样默默奉献着。 5.师:那么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指名回答

18、文中“我”说的话)师:对,这也是父亲对孩子们的期望。(引读)“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地记在我的心上。”(稍停)我读错了吗? 生1:应该是“印在我的心上”。 师:“记在我的心上”不好吗?哪儿不好? 生2:记,有时候也会忘记;印,就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生3:印,一般是永久的,用“记”的话,每个人都有可能将这些东西忘掉的。 生4:记是短暂的,不长久的,印是永远也抹不去的。 师:瞧,大家说得多好,请同学们把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读一读,注意读出“印得很深”的感觉。 (三)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从中感悟父亲设喻的用心,训练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体

19、会借物喻人的方法。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什么是有用的人,体会人物的心理及文章所告诉我们的道理,突出文章表达的思想。 三、总结全文,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重点写“议花生”,是为了向我们介绍花生的好处吗?他在借花生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这种表面写物实际上赞美人的写法叫作“借物喻人”,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可以尝试着用一用。 2.同学们,我们在这个收获节上可以说是收获颇丰,不仅品尝到了花生的香甜,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还在父亲的引导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这就是谈话的艺术,这就是生活的教育。同学们,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让我们记住: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都会给我们许多启示! 总结全文,突出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并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尝试使用,学以致用,内化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