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病毒感染与免疫病毒感染与免疫第一节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的致病作用 ( )第二节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抗病毒免疫 ( )内内 容容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 ) 病毒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机体后,病毒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在易感者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的过程,在易感者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的过程,称为病毒感染。称为病毒感染。l粘膜粘膜l血液血液l皮肤皮肤个体个体个体个体亲代亲代子代子代水平传播:水平传播:( )垂直传播:垂直传播:( )最常见:,风疹病毒,最常见:,风疹病毒,病毒病毒病毒病毒l胎盘胎盘l产道产道l哺乳哺乳l生殖细胞生殖细胞一、病毒感染的方式与途径一、病毒感染的方式与途径垂直传播常见的病原体垂直传
2、播常见的病原体类类 型型 途途 径径 病病 原原 体体产产 前前 胎胎 盘盘 风疹病毒风疹病毒 巨细胞巨细胞病毒病毒 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 弓形弓形体体 围产期围产期 感染的产道感染的产道 衣原体衣原体 淋病奈瑟淋病奈瑟菌菌 单纯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2-2产产 后后 哺哺 乳乳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乙型肝炎病毒炎病毒生殖细胞生殖细胞 病毒整合病毒整合 逆转录病毒逆转录病毒n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n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n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的免疫逃逸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阻断细胞大分子合成 破坏
3、细胞溶酶体 膜抗原改变 病毒蛋白的直接毒性作用 损伤细胞器和细胞核 机制: 病毒感染引起细胞死亡病毒感染引起细胞死亡杀细胞效应杀细胞效应( )正常细胞正常细胞病变细胞病变细胞细胞病变效应细胞病变效应( , )( , )2. 2. 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病毒诱导细胞融合( )( )麻疹病毒合胞体麻疹病毒合胞体呼吸道合胞病毒合胞呼吸道合胞病毒合胞体体3. 病毒包涵体病毒包涵体( )概念概念: : 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普通显微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观察镜下可观察 到嗜酸性或嗜硷性的圆形、椭圆形到嗜酸性或嗜硷性的圆形、椭圆形的斑块结构的斑块结构 实质实质: : 一些是病毒颗粒或未装配的病毒成
4、分;一些是病毒颗粒或未装配的病毒成分; 包涵体形成部位往往反映病毒复制部位包涵体形成部位往往反映病毒复制部位 另一些是细胞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反应另一些是细胞在病毒感染过程中的反应产物;产物; 或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或病毒增殖留下的痕迹意义意义: : 导致细胞病变或死亡导致细胞病变或死亡 诊断和鉴别作用诊断和鉴别作用牛牛 痘痘 苗苗 病病 毒:浆内嗜酸性包涵体毒: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呼呼 肠肠 孤孤 病病 毒:浆内嗜酸性涵体毒:浆内嗜酸性涵体狂狂 犬犬 病病 病病 毒:浆内嗜酸性包涵体毒: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单单 纯纯 疱疱 疹疹 病病 毒: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毒: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水痘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5、:核内嗜酸性涵体带状疱疹病毒:核内嗜酸性涵体腺腺 病病 毒:核内嗜碱性包涵体毒:核内嗜碱性包涵体巨巨 细细 胞胞 病病 毒: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毒: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麻麻 疹疹 病病 毒: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毒: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包涵体包涵体(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核内嗜酸性包涵体)包涵体包涵体 (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核内和浆内嗜酸性包涵体) (浆内嗜酸性包涵体)浆内嗜酸性包涵体)细胞病变效应细胞病变效应( , ):( , ): 病毒在敏感细胞内增殖引起的光镜下病毒在敏感细胞内增殖引起的光镜下可见的细胞病理改变:可见的细胞病理改变: 感染细胞发生形态改变感染细胞发生形态改变 感
6、染细胞与邻近细胞融合感染细胞与邻近细胞融合 感染细胞形成包涵体感染细胞形成包涵体4. 4. 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调亡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调亡( )( )细胞调亡细胞调亡() ():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由基因调控的细胞主动死亡细胞质收缩,核染色体裂解,形成凋亡小体细胞质收缩,核染色体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诱导细胞调亡的病毒:诱导细胞调亡的病毒: 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正粘病毒,疱疹病毒,逆转录病毒,正粘病毒, 副粘病毒,小病毒等。副粘病毒,小病毒等。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调亡的机制:病毒感染诱导细胞调亡的机制: 直接直接 编码病毒蛋白编码病毒蛋白5. 5. 病毒基因整合病毒基因整合( )( ) 某些病毒、逆
7、转录病毒及病毒某些病毒、逆转录病毒及病毒, ,当在当在宿主细胞内复制时,可将全部或部分或宿主细胞内复制时,可将全部或部分或基因片段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链中,称基因片段插入宿主细胞染色体链中,称为基因整合。为基因整合。逆转录式整合逆转录式整合特异性整合(特定位点,特异性整合(特定位点,特定基因),如逆转录病毒,特定基因),如逆转录病毒, 失常式整合失常式整合随机整合(非特定位点,随机整合(非特定位点,无固定基因片段),如多瘤病毒科无固定基因片段),如多瘤病毒科细胞转化或癌变细胞转化或癌变6. 6. 病毒导致细胞转化病毒导致细胞转化( )( ) 无限增殖(永生化)无限增殖(永生化) 接触抑制现象丧失
8、接触抑制现象丧失 细胞间粘着性减低细胞间粘着性减低 细胞骨架结构紊乱细胞骨架结构紊乱 产生新的抗原产生新的抗原转化细胞的特征:转化细胞的特征:6. 6. 病毒导致细胞转化病毒导致细胞转化( )( ) 能引起细胞转化,导至肿瘤发生的病毒称为致瘤病毒( ),可分为: 致瘤性病毒( ) 致瘤性病毒( )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的病毒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的病毒 病 毒 所 致 肿 瘤人类嗜T细胞病毒1型(1) 成人T 细胞白血病/淋巴瘤丙型肝炎病毒() 肝癌 病毒 () 淋巴瘤、鼻咽癌人疱疹病毒-8( 8) 肉瘤人乳头瘤病毒() 皮肤癌、子宫颈癌乙型肝炎病毒() 肝癌病毒引起细胞转化机制:病毒引起细胞转化机制:
9、病毒激活细胞原癌基因病毒激活细胞原癌基因(): 顺式激活:病毒启动子或增强子插入顺式激活:病毒启动子或增强子插入 () 反式激活:病毒基因编码的产物反式激活:病毒基因编码的产物() 病毒癌基因病毒癌基因()的高度表达:的高度表达: 基因组中含癌基因基因组中含癌基因 的的E6、E7 () R U5 U3 R R U5 U3 R (29) R U5 U3 R ()R U5 U3 R () R U5 U3 R E1A 1B 40 T T T 16,18E6, E7 a E1A (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105p53P53 P53P53 C ( )P53 P53 (E6)n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
10、的直接作用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n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n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的免疫逃逸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损伤: : 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致炎性细胞因子的病理作用:1 1 免疫抑制免疫抑制: : 感染或损伤免疫细胞感染或损伤免疫细胞 自身免疫:免疫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免疫功能紊乱 宿主细胞膜抗原改变宿主细胞膜抗原改变 隐蔽抗原释放隐蔽抗原释放 多克隆多克隆B B细胞激活细胞激活 病毒与正常组织间有交叉抗原病毒与正常组织间有交叉抗原 免疫
11、病理损伤机制:免疫病理损伤机制:n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n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病毒感染对机体的免疫病理作用n病毒的免疫逃逸病毒的免疫逃逸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 细胞内寄生细胞内寄生 抗原变异抗原变异 抗原结构复杂抗原结构复杂 损伤免疫细胞损伤免疫细胞 降低抗原表达降低抗原表达 病毒的免疫增强作用病毒的免疫增强作用 免疫逃逸机制:免疫逃逸机制: 病毒能否引起感染及感染后能否引起病毒能否引起感染及感染后能否引起疾病由病毒、机体或宿主细胞、环境条件疾病由病毒、机体或宿主细胞、环境条件三方面决定。三方面决定。三、病毒感染的类型三、病毒感染
12、的类型病毒感染的类型病毒感染的类型临床症状临床症状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显性感染急性感染急性感染 持续感染持续感染潜伏感潜伏感染染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急性感染的迟发并发症症慢发病毒感慢发病毒感染染先天性感染先天性感染后天性感后天性感染染局局部部感感染染全全身身感感染染慢性感染慢性感染传播方式传播方式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 )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 ( )n无临床症状无临床症状n排毒(传染源)排毒(传染源)n产生特异免疫力产生特异免疫力n可完全清除病毒可完全清除病毒 病毒感染后,没有导致明显组织损伤,病毒感染后,没有导致明显组织损伤,不引起临床症状。最多见感染类型。不引起临床症状。最多见感染类型。特
13、点特点显性感染显性感染( )( )即临床上的病毒性疾病即临床上的病毒性疾病局部感染:病毒在侵入局部增殖并导致局部感染:病毒在侵入局部增殖并导致 疾病。疾病。全身感染:病毒在局部细胞增殖后进入全身感染:病毒在局部细胞增殖后进入 血液或淋巴组织或神经组织血液或淋巴组织或神经组织 到达其他靶器官,在易感细到达其他靶器官,在易感细 胞内增殖引起疾病。胞内增殖引起疾病。部部位位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的比较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的比较 局部感染局部感染 全身感染全身感染病灶病灶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 全身全身潜伏期潜伏期 较短较短 较长较长病毒血症病毒血症 - +- +病后免疫力持久性病后免疫力持久性 较短较短
14、较长或终较长或终身身免疫力来源免疫力来源 局部局部 血流抗体血流抗体 细胞免疫细胞免疫 细胞免细胞免疫疫 病毒感染举例病毒感染举例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 麻疹麻疹 轮状病毒性腹泻轮状病毒性腹泻 脊髓灰质脊髓灰质炎炎显性感染显性感染( )( )即临床上的病毒性疾病即临床上的病毒性疾病急性感染急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病毒在体内病毒在体内滞留时间和临滞留时间和临床症状的长短床症状的长短急性感染急性感染 ( )( )n潜伏期短,发病急潜伏期短,发病急n排毒(传染性)排毒(传染性)n产生特异免疫力产生特异免疫力n结局:恢复、转为慢性、死亡结局:恢复、转为慢性、死亡特点特点: 病原消灭型感染,病毒侵入机体
15、后,在细病原消灭型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在细胞内增值,经过数日或数周的潜伏期后发病。胞内增值,经过数日或数周的潜伏期后发病。n自限性自限性()()急性感染急性感染n 普通感冒普通感冒n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 n 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n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n 戊型肝炎戊型肝炎n致死性致死性()()急性感染急性感染n 狂犬病狂犬病n 病毒性出血热病毒性出血热 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 ( ) 概念:概念: 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病毒在体内持续存在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可持续性或间断性出现甚至数十年,可持续性或间断性出现临床症状,或长期无症状呈现慢性病临床症状,或长期无症状呈现慢性病毒携带状
16、态,统称为持续性病毒感染。毒携带状态,统称为持续性病毒感染。类型:类型:慢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 (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 )( )n病程长病程长n症状可有可无,时轻时重症状可有可无,时轻时重n排毒(传染性)排毒(传染性)特点:特点: 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消急性感染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消除,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并不断排出体除,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并不断排出体外,临床症状可有可无,可反复发作。包外,临床症状可有可无,可反复发作。包括慢性患者和慢性携带者。括慢性患者和慢性
17、携带者。慢性病毒感染慢性病毒感染病病 毒毒 所所 致致 疾疾 病病 乳头瘤乳头瘤 癌症癌症 无症状携带无症状携带 慢性乙肝慢性乙肝 肝癌肝癌 无症状携带无症状携带 慢性丙肝慢性丙肝 肝癌肝癌腺病毒腺病毒 无症状携带无症状携带 微小病毒微小病毒B19 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 慢性骨髓功能减退慢性骨髓功能减退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 ) 某些病毒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毒基某些病毒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毒基因组潜伏于机体某种组织细胞内,暂不进因组潜伏于机体某种组织细胞内,暂不进行复制,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行复制,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重新复制增殖产生子代病病毒可被激活,重新复制增殖
18、产生子代病毒体,出现临床症状。毒体,出现临床症状。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 )n原发与再发感染间歇期长原发与再发感染间歇期长n可以多次潜伏,多次发作可以多次潜伏,多次发作n潜伏时不排毒,发作期排毒潜伏时不排毒,发作期排毒原发原发特点:特点:潜伏潜伏再发再发单纯疱疹病毒引发唇疱疹单纯疱疹病毒引发唇疱疹水痘水痘带状疱疹带状疱疹 潜 伏 病 毒 感 染 病 毒 潜伏位置 所致疾病单纯疱疹病毒1型 三叉神经节 唇疱疹 颈上神经节 眼和脑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2型 骶神经节 生殖器疱疹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脊髓后根神经节 水痘 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 带状疱疹病毒 B淋巴细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淋巴瘤、鼻咽癌巨细
19、胞病毒 淋巴细胞 先天性感染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增多症人疱疹病毒6型 淋巴细胞 幼儿急疹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 肝炎、肝硬化、肝癌人乳头瘤病毒 上皮细胞 疣、皮肤癌、子宫颈癌人免疫缺陷病毒 T淋巴细胞 爱滋病 脑细胞、巨噬细胞 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 )迟发感染迟发感染( )n潜伏期长潜伏期长n潜伏期内病毒缓慢增殖潜伏期内病毒缓慢增殖n亚急性、进行性经过亚急性、进行性经过n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特点特点 为一种慢性发展并进行性加重的病毒感染。为一种慢性发展并进行性加重的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较长,可达数月、数年或数十病毒感染后潜伏期较长,可达数月、数年或数十年。一旦发病,呈
20、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年。一旦发病,呈进行性加重,最终死亡。迟发感染的病毒迟发感染的病毒 病 毒 所 致 疾 病人免疫缺陷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朊粒() 库鲁病( ) 克-雅病 疯牛病 羊搔痒病 水貂脑病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急性病毒感染的迟发并发症( )( )例:例: 麻疹病毒麻疹病毒 儿童期儿童期 麻麻 疹疹 青春期青春期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 ()() 急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内,待数急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内,待数年后发生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年后发生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机制:机制: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病毒抗
21、原变异病毒抗原变异/ /抗原性弱抗原性弱 病毒基因整合病毒基因整合 病毒存在于受保护的部位病毒存在于受保护的部位 病毒侵犯免疫细胞病毒侵犯免疫细胞 病毒至中枢耐受病毒至中枢耐受 病毒抑制细胞凋亡病毒抑制细胞凋亡 持续性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 ) 暴露后未被感染暴露后未被感染隐性感染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亚临床感染)典型临床感染典型临床感染 重型临床感染重型临床感染病毒感染结局的病毒感染结局的 艾滋病的艾滋病的“冰山冰山”现象现象第一节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病毒的致病作用 ( )第二节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抗病毒免疫 ( )内内 容容抗病毒免疫抗病毒免疫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
22、疫巨巨噬噬细细胞胞的的作作用用细细胞胞的的作作用用干干扰扰素素的的作作用用体液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细胞免疫干扰素(,)干扰素(,)1. 1. 定义:定义: 机体细胞受到病毒或其他诱生剂刺机体细胞受到病毒或其他诱生剂刺激所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激所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糖蛋白。白。2. 2. 的种类及特性的种类及特性 产生细胞产生细胞人白细胞人白细胞人成纤维细胞人成纤维细胞T 细胞细胞诱生剂诱生剂各种病毒各种病毒各种病毒各种病毒抗原抗原 丝裂原丝裂原2 2稳定性稳定性稳定稳定稳定稳定不稳定不稳定型别型别II3. 3. 的生物学活性的生物学活性n抗病毒作用:抗病毒作用:, , 为主为主
23、n抗肿瘤作用:抗肿瘤作用:为主为主n免疫调节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为主为主 抗抗病病毒毒作作用用机机制制抗病毒蛋白抗病毒蛋白()()抗病毒作用抗病毒作用 蛋白激酶蛋白激酶R()() 2-5A合成酶合成酶 活化活化2磷酸化磷酸化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活化活化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 2-5A活化活化 2-5A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活化活化 2-5A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活化活化 2-5A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活化活化 2-5A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
24、始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活化活化 2-5A2磷酸化磷酸化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活化活化 2-5A活化活化2磷酸化磷酸化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活化活化 2-5A蛋白激酶蛋白激酶R()()活化活化2磷酸化磷酸化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25、活化活化 2-5A蛋白激酶蛋白激酶R()()活化活化2磷酸化磷酸化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阻止蛋白质合成的起始抑制病毒复制增殖抑制病毒复制增殖蛋白质合成受阻蛋白质合成受阻 降解病毒降解病毒 活化活化 2-5A抗病毒作用特点抗病毒作用特点: :n发挥作用迅速(快速性)发挥作用迅速(快速性) n是抑制病毒,而非杀死病毒是抑制病毒,而非杀死病毒n具有种属特异性具有种属特异性n间接作用间接作用n非特异性(广谱性)非特异性(广谱性)n不同病毒对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病毒对的敏感性不同n不同细胞对的敏感性不同不同细胞对的敏感性不同差异性差异性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 指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指针对病毒
26、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可介导中和作用、调理病毒的感染能力。可介导中和作用、调理吞噬作用、活化补体、细胞毒作用等。吞噬作用、活化补体、细胞毒作用等。 1. 1.病毒中和抗体(病毒中和抗体( ) (1 1)中和作用)中和作用: :抗体能改变病毒表面结构或与病抗体能改变病毒表面结构或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阻止病毒的吸附和穿入;毒表面抗原结合,阻止病毒的吸附和穿入;(2 2)调理吞噬作用)调理吞噬作用: :抗体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抗体与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有利于巨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和清除;有利于巨噬细胞对病毒的吞噬和清除;(
27、3)3)活化补体:有包膜病毒与抗体结合后活化补体:有包膜病毒与抗体结合后, ,暴露暴露补体结合位点,激活补体而使病毒裂解;补体结合位点,激活补体而使病毒裂解;激活补体激活补体病毒裂解病毒裂解(4)4)细胞毒作用细胞毒作用()():与抗原结合,其段与、巨噬细胞:与抗原结合,其段与、巨噬细胞结合结合, ,引发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引发对靶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干扰素与抗病毒抗体的比较干扰素与抗病毒抗体的比较 特性特性干扰素干扰素抗病毒抗体抗病毒抗体 种类种类、 、三型三型 、 、 种属特异性种属特异性具有种属特异性具有种属特异性无严格特异性无严格特异性诱生物诱生物病毒及干扰素诱生剂病毒及干扰素诱生剂病
28、毒表面抗原病毒表面抗原出现时间出现时间病毒感染后数小时病毒感染后数小时病毒感染病毒感染3天后天后作用持续时间作用持续时间 13周周一年一年数年数年抗病毒作用抗病毒作用广谱广谱特异性强特异性强抗病毒机制抗病毒机制干扰素不直接作用于干扰素不直接作用于病毒,而是诱生抗病病毒,而是诱生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增殖毒蛋白抑制病毒增殖中和抗体抗病毒作用中和抗体抗病毒作用依赖补体溶解靶细胞依赖补体溶解靶细胞以及免疫调理增强吞以及免疫调理增强吞噬等噬等 2. 2.血凝抑制抗体(血凝抑制抗体( , , ):指针对病毒表面血凝素的抗体,):指针对病毒表面血凝素的抗体,可抑制血凝现象。亦可介导中和作用、调理吞噬作用、可抑制血凝现象。亦可介导中和作用、调理吞噬作用、细胞毒作用等。细胞毒作用等。 3. 3.补体结合抗体(补体结合抗体( ): ): 针对病毒内部抗原或表面非中和抗原针对病毒内部抗原或表面非中和抗原的抗体,无中和作用,可介导调理吞噬等作用。的抗体,无中和作用,可介导调理吞噬等作用。 :直接特异性杀伤靶细胞,释放的病毒:直接特异性杀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城市公共Wi-Fi建设与运营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云计算中心设计与施工总承包合同2篇
- 与加油站签订加油合同模板范本版3篇
- 黑龙江大庆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阶段练习((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盆景产业政策咨询合同2024年版
- 幕墙工程变更管理合同二零二四
- 2024版项目开发与建设合同
- 《高分新托福口语》课件
-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家居地板承包合同(2024年度)3篇
- 车辆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5.5 跨学科实践:制作望远镜到西安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水样采集与保存方法
- 糖尿病患者体重管理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4D厨房区域区间管理责任卡
- 设备故障报修维修记录单
- 学生放学高峰期校门口疏导方案
- 榆林地区电厂明细
- 卫生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进度表
- 预制管桩技术交底
- 公路工程监理资料范例
- 技术咨询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