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理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_第1页
浅谈监理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_第2页
浅谈监理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_第3页
浅谈监理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_第4页
浅谈监理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监理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摘要: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建筑工程、电力工程、市政工程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详细论述了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各工艺流程:混凝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拌制和输送,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拆模等工艺流程及其全程质量控制。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控制配合比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能在现代土建工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特殊性能体现在: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耐久性;混凝土拌制物具有可塑性;能与钢筋牢固的结合成坚固、耐久、抗震且经济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但是混凝土材料品质及配合比质量的波动以及混凝土输送、浇筑、养护等施工工艺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施工过程

2、中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目 录一、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1(1) 水的质量要求.1(2) 水泥的质量控制.1(3) 骨料的质量控制.31. 粗骨料.32. 细骨料.4(4) 外加剂的质量控制.5二、混凝土性能要求.6三、原材料进场.9四、浇筑.10(一)模板检查.10(二)钢筋检查.10五、取样.16六、养护.16主要参考文件.17 一、混凝土材料质量控制 (一)水的质量要求 1.采用饮用水时,可不检验。2.凝土用水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pH值、不溶物含量、可溶物含量、硫酸根离子含量、氯离子含量、水泥凝结时间差和水泥胶砂强度比。当混凝土骨料为碱活性时,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3.混凝土用水的应用

3、应符合下列规定:(1)未经处理的海水严禁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的拌制和养护。(强条)(2)当骨料具有碱活性时,混凝土用水不得采用混凝土企业生产设备洗涮水。监理检查数量:同一水源检查不应少于一次。监理检验方法:检查水质验报告。 (二)水泥的质量控制 1.水泥品种较多,按用途和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及特种水泥。通用水泥主要用于一般土建工程。包括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硅酸盐水泥以及复合硅酸盐水泥。在使用水泥的时候必须区分水泥的品种及强度等级掌握其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与使用水泥,这样既可提高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水

4、泥。 2.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宜采用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 3.水泥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碱含量低于0.6%的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碱含量,中、低热硅酸盐水泥或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水化热。 4.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代号、强度等级、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

5、等进行检查,并应对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进行检验。 5.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代号、同一强度等级、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量不应少于一次。(强条) 6.当使用中水泥质量受不利环境影响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强条) 监理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三)骨料的质量控制 1.粗骨料 粗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和坚固性,用于高强混凝土的粗骨料主要控制项目还应包括岩石抗压强度。 粗骨料在应

6、用方面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 (2)对于混凝土结构,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得大于构件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间距的3/4;对混凝土实心板,骨料的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板厚的1/3,且不得大于40mm;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粗骨料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小于31.5mm。 (3)对于有抗渗、抗冻、抗腐蚀、耐磨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粗骨料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1.0%和0.5%;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 (4)对于高强混凝土,粗骨料的岩石抗压强度应至少比混凝土设计强度高30%;最大公称粒径不宜大于25mm,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5%且不应大于8

7、%;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5%和0.2%。 (5)对粗骨料或用于制作粗骨料的岩石,应进行碱活性检验,包括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粗骨料。 不合格(含泥较多) 合格 2.细骨料 (1)细骨料质量主要控制项目应包括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坚固性、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海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贝壳含量;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除应包括上述指标外尚应包括石粉含量和压碎值指严标,人工砂主要控制项目可不包括氯离子含量和有害物质含量。 (2)细骨料的应用应符合下列规定:泵送混凝土宜采

8、用中砂,且300um筛孔的颗粒通过量不宜少于15%。对于有抗渗、抗冻或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3.0%和1.0%;坚固性检验的质量损失不应大于8%。 对于高强混凝土,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0范围之内,含泥量和泥块含量分别不应大于2.0%和0.5%。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用砂的氯离子含量分别不应大于0.06%和0.02%。 混凝土用海砂应经过净化处理。不宜单独采用特细砂作为细骨料配制混凝土。河砂和海砂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人工砂应进行碱-硅酸反应活性检验和碱-碳酸盐反应活性检验;对于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工程,不宜采用有碱活性的砂。混凝土细骨

9、料中氯离子含量,对钢筋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6%;对预应力混凝土,按干砂的质量百分率计算不得大于0.02%。(强条) (四)外加剂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外加剂进场时,应对其品种、性能、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外加剂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性能、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混凝土外加剂,不超过50t为一批,每批抽样数最不应少于一次。 监理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 水泥、外加剂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10、: 1.获得认证的产品; 2.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产品,连续三次进场检验均一次检验合格。2、 混凝土性能要求1.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应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可采用坍落度、维勃稠度或扩展度表示。坍落度检验适用于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合物,维勃稠度检验适用于维勃稠度5s30s的混凝土拌合物,扩展度适用于泵送高强混凝土和自密实混凝土。2.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等级划分坍落度、维勃稠度和扩展度的等级划分及其稠度允许偏差(mm)应分别符合下表的规定。等级扩展度F1340F2350-410F3420-480F4490-550F5560-620F6630 等级坍落度

11、S110-40S250-90S3100-150S4160-210S5220等级维勃稠度v031v130-21v220-11v310-6v45-3拌合物性能允许偏差坍落度设计值4050-90100允许偏差102030微波稠度设计值1110-65允许偏差321扩展度设计值350允许偏差303.混凝土拌合物应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较小的坍落度;泵送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设计值不宜大于180mm。4.泵送高强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500mm;自密实混凝土的扩展度不宜小于600mm。5.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应影响混凝土的正常施工。泵送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时损失不宜大于30mm/h。6

12、.混凝土拌合物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不得离析或泌水。7.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应满足施工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 8.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划分为 C10、 C15、 C20、 C25、 C30、 C35、 C40、 C45、 C50、C55、C60、C65、C70、C75、C80、C85、C90、C95和C100。3、 原材料进场 原材料进场后,应按种类、批次分开储存与堆放,应标识明晰。散装水泥、矿物掺合料等粉体材料,应采用散装罐分开储存;袋装水泥、矿物掺合料、外加剂等,应按品种、批次分开码垛堆放,并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高温季节应有防晒措施。1.水泥应按不同厂家、不

13、同品种和强度等级分批存储,并应采取防潮措施;出现结块的水泥不得用于混凝土工程;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硫铝酸盐水泥超过45d) ,应进行复检,合格者方可使用。2.粗、细骨料堆场应有遮雨设施,并应符合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粗、细骨料应按不同品种、规格分别堆放,不得混人杂物。3.外加剂的送检样品应与工程大批量进货一致,并应按不同的供货单位、品种和牌号进行标识,单独存放;粉状外加剂应防止受潮结块,如有结块,应进行检验,合格者应经粉碎至全部通过600um筛孔后方可使用;液态外加剂应储存在密闭容器内,并应防晒和防冻,如有沉淀等异常现象,应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混凝土生产施工之前,应制订完整的技术方案,并

14、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和浇筑成型过程中严禁加水。(强条)5.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时,供方应按规定批次向需方提供质量证明文件。质量证明文件应包括型式检验报告、出厂检验报告与合格证等,外加剂产品还应提供使用说明书。4、 混凝土浇筑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并控制模板、钢筋、保护层和预埋件等的尺寸、规格、数量和位置,其偏差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并应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以及接缝的密合情况,应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失稳、不跑模和不漏浆。(一)模板检查 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以及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土、垫层、木模板应浇水湿润。

1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角面应平整清洁。 监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2) 钢筋检查 1.钢筋隐藏工程验收 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隐蔽工程验收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纵向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位置; (2)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质量、接头面积百分率、搭接长度、锚固方式及锚固长度; (3)箍筋、横向钢筋的牌号、规格、数量、间距、位置,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及平直段长度; (4)预埋件的规格、数量和位置。 2.钢筋、成型钢筋进场检验,当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其检验批容量可扩大一倍: (1)获得认证的钢筋、成型钢筋; (2)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

16、格;(3)同一厂家、同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连续三批均一次检验合格。 钢筋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弯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质量有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强条) 3.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重量偏差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4.对由热轧钢筋制成的成型钢筋,当有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的代表驻厂监督生产过程,并提供原材钢筋力学性能第三方检验报告时,可仅进行重最偏差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

17、一类型、同一钢筋来源的成型钢筋,不超过30t为一批,每批中每种钢筋牌号、规格均应至少抽取1个钢筋试件,总数不应少于3个。 监理检验方法: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抽样检验报告。钢筋安装时,受力钢筋的牌号、规格和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监理检查数量:全数检查。(强条)(三)浇筑 1.夏季天气炎热时,混凝土拌含物人模温度不应高于35 ,宜选择晚间或夜间浇筑混凝土;现场温度高于35 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浇水降温,但不得留有积水,并宜采取遮挡措施避免阳光照射金属模板。 2.当冬期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人模温度不应低于5 ,并应有保温措施。 3.在浇筑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密实性和整体性。 4.混凝土输

18、送泵的泵压应与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和泵送高度相匹配;泵送混凝土的输送管道应支撑稳定,不漏浆,冬期应有保温措施,夏季施工现场最高气温超过40时,应有隔热措施。 5.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等级泵送混凝土在同一时间段交替浇筑时,输送管道中的混凝土不得混人其他不同配合比或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6.当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大于3.0m时,宜采用串筒、溜管或振动溜管等辅助设备。7.筑竖向尺寸较大的结构物时,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宜控制300mm-350mm;大体积混凝土宜采用分层浇筑方法,可利用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沿高度均匀上升,分层厚度不应大于500mm;对于清水混凝土浇筑,可多安排振捣棒,应边浇筑混凝土边振捣,宜连

19、续成型。8.应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特性及混凝土结构、构件或制品的制作方式选择适当的振捣方式和振捣时间。9.混凝土振捣宜采用机械振捣。当施工无特殊振捣要求时,可采用振捣棒进行捣实,插入间距不应大于振捣棒振动作用半径的一倍,连续多层浇筑时,振捣棒应插人下层拌合物约50mm进行振捣;当浇筑厚度不大于200mm的表面积较大的平面结构或构件时,宜采用表面振动成型;当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成型混凝土制品时,宜采用振动台或表面加压振动成型。10.振捣时间宜按拌合物稠度和振捣部位等不同情况,控制在10s-30s内,当混凝土拌合物表面出现泛浆,基本无气泡逸出,可视为捣实。11.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

20、毕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下表的规定。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卸出后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min)混凝土生产地点气温2525预拌混凝土搅拌站150120施工现场12090混凝土制品厂9060 12.在混凝土浇筑同时,应制作供结构或构件出池、拆模、吊装、张拉、放张和强度合格评定用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并应按设计要求制作抗冻、抗渗或其他性能讨验用的试件。13.在混凝土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在混凝土终凝前对浇筑面进行抹面处理。14.混凝土构件成型后,在强度达1.2MPa以前,不得在构件上面踩踏行走。5、 取样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验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检查数量:对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lOOm3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连续浇筑超过lOOOm3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