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整组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整组教学设计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组整组教学设计本组学习活动名称:发现五彩世界。设计理念:本组教材中的两首古诗和三篇课文都是围绕 “观察和发现”这一 主题编排的,文章的形式多样,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 大自然奥秘的。所以在教学时要着力体现“观察和发现”这个训练重 点,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帮助学生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学会观察 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和习惯”这个目的去展开。本组课文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学生并不陌生,但认认真真地做过 观察的人并不会多,尤其是坚持长期观察同一种事物的人会更少。持 久的观察力需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浓烈情感来支持,这一点一定 要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同时还要通过教学促使

2、学生在感受上与作者 产生共鸣,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自然、体味生活的兴趣。设计说明:这一组文章文笔清新、结构精巧、文情并茂,作者不仅以拟人的 笔调向我们描述了自然界里植物和昆虫的美好生活, 而且还向我们揭 示了自然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在本组文章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大家他作了长期的观察,而是通过语言文字来体现这一些,所以品析语言、体会文章里的重点词语 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活动。为了完成本组的训练任务、达到训练目的, 教材中的“阅读链接” “资料袋”等内容必须和每课时的教学活动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本组教学设计可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模块一预习课文(2 2 课时):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熟悉内 容。模块

3、二理解内容(2 2 课时):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 物中得到的启示。模块三领悟表达(2 2 课时):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模块四整本书阅读(1 1 课时):深入领悟观察要领,激发学习兴趣。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2 2 课时):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 心灵。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2 2 课时):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 激发写作的兴趣。模块七积累与检测(1 1 课时)模块一预习课文:掌握学习方法,独立识字并熟悉内容。教学目标:1 1认识 2222 个生字,会写 2828 个生字。正确读写“重叠、孔隙、痕 迹、逐渐、隐蔽搜索”等词语。2 2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4、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3 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预习任务设计:1.1.查找有关资料或工具书,了解苏轼、陆游的生平及作品2 2 3 3首。2.2.组织学生交流观看自己在课前搜集到的爬山虎的图片, 指导学生 观察画面上爬山虎的样子,并说一说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的。3 3相互交流、介绍自己查阅的诗小组交流苏轼和陆游的诗并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摘抄其他同学找到的好诗。4 4总结、评价学生自学检查的情况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激励学生自己读书的积极性。二、尝试自读,理解两首诗和课文。1 1自学初读(1 1)借助字典读准字音、理解

5、词义。(2 2)借助“注释”或工具书试着讲一讲每首诗的意思。(3 3)读课文时把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上课质疑。(4 4)朗诵自己查找的课外文章。2.2. 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3 3读后理解、学生质疑读完后再说一说自己最新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整理。有的问题师生即时解决;有的可在学习中 解决。4 4交流图片、认识爬山虎鼓励学生介绍爬山虎,并说一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朗读课文、认字解词5 5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阅工具书解决。6 6交流学习成果,指名读幻灯片上的字词。

6、7.7.导入蟋蟀的住宅: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昆虫吗?你们捉过蟋蟀养过蟋蟀吗?你听到 过蟋蟀的鸣叫吗?哪位同学能把自己了解的情况说一说。8 8自由读文、了解内容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在读课文时还要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和不理解的生词。9 9小组交流、集体修正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10.10. 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11.11. 引入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还写出了享誉世界的文学巨著昆虫记。那么德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通过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发现什么呢?1212自读课文,感知

7、内容。边朗读课文边查阅工具书,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小组内可进行 交流、探讨。简单的说一说文章的主要内容。模块二理解内容: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感悟观察事物中得到的 启示。教学目标:1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2.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学到的观 察方法与他人交流。3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4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教学过程:、根据理解朗诵两首古诗1 1学生试读,注意把诗的节奏和对诗的理解读出来,师生评价。2 2采用齐诵、唱诵、表演诵、轮诵等方式读古诗。二、默读课文、理清脉络1 1再读课题,说说知

8、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2 2默读的过程中,提出自己的疑问,小组讨论解决部分疑问,再 梳理问题。(1 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它的叶尖为什么一顺朝下?(2 2)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写了几部分内容?三、说一说,画一画爬山虎脚的样子。1 1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的词语读 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脚的样子。2 2根据自己的理解动手画一画,看看谁画得最正确。3 3同桌互相看看画得是不是像课文所写的那样。4 4再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四、分段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层次1.1.分别朗读“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怎样建造自己住宅的” 两部分。2

9、.2.把自己作为蟋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3 3选择自己喜欢的语段读一读。五、默读导读和课文,质疑问难。1 1通过阅读提出疑难问题,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2 2师生共同归纳问题,老师指导解决。问题:(1 1)魏格纳的奇妙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 他做了些什么?(2 2)魏格纳发现了什么重要证据,证明他的假想是正确的?(3 3)魏格纳重大的发现靠的是什么?5.5.六、细读课文、提出问题1 1边读边思考,在读懂的文字旁边写上见解和感悟。2 2标记出不理解的句段并提出问题。3 3小组交流、集体修正文章的主要内容。4 4选取两名同学汇报小组的交流所得,然后集体修正和补充

10、。模块三领悟表达:品析语言,感悟方法,练习运用。教学目标:1 1通过词句理解词句的特点,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准确、生动的 语言写出它的特点的。2 2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 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欣赏诗句、体会意境、品味情感1.1.看图想象, 这两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2 2把想象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话简单的说一说。3 3把自己想象到的内容画出来,然后到讲台前作展示并说一说为 什么这样画?4 4师生共同评价,看学生是不是把诗中的景象、作者的感受画了 出来。5.5.把自己的想象和体会融入到诵读之中, 促使自己的情感和作者的 情感产生共鸣。二

11、、默诵古诗、谈读后的感受1 1谈读诵的方法和体会。2 2说对诗句内容的独到见解和感悟。三、体会词语、品读句子、演说特点句子一:(爬山虎的叶子)那些叶子绿的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的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空隙。1 1反复朗读,找出能展现爬山虎叶子特点的词语。2 2讲一讲自己有什么感受,并说一说这些词为什么用得恰当。3 3带着理解和感悟仔细品读。句子二:(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的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 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1 1讨论回答:这三句介绍了爬山虎的脚哪几方面的特点。2 2从“叶柄、六七根”

12、等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观察仔细认真,描写准确生动。)3 3以“我是爬山虎的脚”为题,向大家演示自己的特征。四、画一画、演一演爬山虎爬墙的过程。1 1边读边画出描写爬山虎动作的词语,并试着换一换这些词语, 然后5.5.集体评议、对比优劣2.2. 指名在班上说一说,可以边说边在黑板上图示。3 3同位之间把爬山虎爬墙的过程按顺序说一说,感悟作者是怎样 把意思写清楚的。4 4听老师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小组交流思考后回答。爬山虎的脚在触墙前后有什么变化?爬山虎的生长与墙有什么 关系?5 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从这一课中受到的启发。(可提示学生从作者的观察顺序、 作者的观察方法、文章围绕一 个意思去写的

13、方法和时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这些方面去谈。)五、品读句子、体味情感、领略文章内涵出示句子。假如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 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 1先体会这一句该怎样读,然后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教师 范读。(读出赞美)2 2根据这句话提出问题:(1 1)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什么样的?(2 2)为什么说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3 3)作者为什么能把蟋蟀建房子写的那样形象、具体呢?3 3解决问题步骤:(1 1)读课文画出描写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并说一说这些 工具5.5.的作用(2 2)把自己当作蟋蟀,想象是怎样建造住宅的,小组内说一说(3 3)听完了介绍,

14、交流一下感受。(4 4)体会朗读,读出对蟋蟀不辞劳苦建造住宅的赞美之情。4 4、用作者的话和自己的话分别赞美蟋蟀。步骤:(1 1)找出文中三个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读给大家听。(2 2)用自己的话表达对蟋蟀的评价。六、细读课文,解决问题,交流所得。1.1.反复读第 5 5 自然段,理解“大陆漂流”的意思,并用自己的话说 一说魏格纳是如何仔细端详地图的。2.2.默读第 7 7 自然段,记录下作者进行推理的过程,然后指名说一说 3 3交流地理知识相互交流展示自己了解的、搜集的有关“大陆漂移”的知识。模块四整本书阅读:深入领悟观察和写作的方法。昆虫记教学设计配合单元: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15、教学设计者:跃华学校小学部李致彪引语5.5.亲爱的同学们,蟋蟀的住宅是 1919 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 尔写的一篇观察笔记。我们在学习时,不但领略了蟋蟀精湛的建筑才能,而且清楚地了解了作者把蟋蟀的住宅称作是伟大工程的原因。通过阅读,我们会被蟋蟀不辞劳苦、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所感动,同时 也会被潜心研究昆虫、把小昆虫当作是可爱孩子的法布尔所感动。下 面的时间,我们就跟随这位昆虫学界和文学界的伟人一起走进神奇而 有趣的大自然,去结识更多的昆虫朋友。一、内容简介昆虫记是一部描述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食性和婚习的 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 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

16、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 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和关照虫性,体现出作者对小昆虫和大世界独特的观察眼光。昆虫记这本书由若干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 每个故事的字里行间都充 满着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因为这本书对昆虫心理和思维进行了 详尽的描写,所以她也被看作是动物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昆虫记又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婚嫁与死亡的科普书,她那 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她那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昆虫记向我们描述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蝉是怎样脱壳的,又是5.5.怎样歌唱的;屎壳螂是如何聪明的滚动粪球前进的; 蟋蟀是如何 建造自己美丽住宅的,这些人

17、性化的虫子在自然这个大舞台上翩 然亮相时,会让你一下子感觉到自己已置身于虫子的世界,昆虫的身影,昆虫的鸣叫,会一下子飞奔过来,挤入心胸,穿透心灵。这时每 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那就是背起挎 包拿起放大镜、屏住呼吸、轻轻的踏着潮湿的土地和野草、沐浴着日 月星辰的光芒走进广袤的田野,融入进这奇妙的充满灵性的大自然。二、阅读要点1 1、语言朴素,描述真实,体裁独特。作者的文笔精致,就连昆虫脚爪的抖动、触角和触须的抚摸、翅 膀的轻颤,都描写得细致入微,仿佛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微观的动物 世界;法布尔时刻秉承着“准确记述观察得到的事实,既不添加什么, 也不忽略什么”的理念,用散文

18、的写作形式,真实而朴素地再现了一 个活生生的昆虫世界。老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时要引导学生体会到这 些特点。2 2、精灵的小虫,多彩的生活,动情的故事。这些小小的虫子为生活为生存而进行斗争时的表现简直妙不可 言,书中的每一章都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 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字里行间,我们仿佛又走 进了富含情趣的自然,又回到了如诗如梦的童年,仿佛又看到了松毛 虫的人生旅行,萤火虫小心翼翼的捕食,红蚂蚁捕食猎物的方法,孔 雀蝶天鹅绒一般的衣衫,红5.5.蚂蚁不屈不挠的回巢和避险 ,。作者将这些小虫子的生活写成了一个个趣味十足的精彩故事,又由这些故事组成了一部“多层次意

19、味、全方位价值”的巨制鸿篇,实 属难得。写出它的法布尔以昆虫为友、与自然为伴的生活,本身就是 一个让人时时想起的动人故事。读书交流时由虫趣到生活情趣,不同 的情感体验应该在课堂上得到较好的实现。3 3、学习观察方法,学习阅读方法,学习写作技巧。“螳螂相当美丽,它有着苗条的轻盈的腰身,身着俏丽的短上衣,浑身呈现优雅的淡绿色,还有那长长的酷似纱罗的翅膀。这一切都构 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类似的描写很多,通过阅读可以感受 到这样细致的描写离不开仔细的观察。法布尔描写小昆虫时语言生动 活泼,语调轻松诙谐,特别是拟人化的写法让文章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在作者的笔下,小小的甲虫“为它的后代作出了无私的

20、奉献,为儿女 操碎了心”;而粪金龟在黄昏迎来了“飞跃和欢唱的时刻”;再看“那 爱拌嘴的麻雀夫妇,一边训诫不谨慎的孩子,一边鼓励胆小的孩子”0当我们读到这些文字时,觉得应该变换一下角色,把自己当成是法布 尔,要站到他的角度去领会观察的要义,体会写作的真谛。4 4、感受生命之美,唤醒生命意识。昆虫记不仅让我们学到了许多昆虫学的知识, 而且还提升了 我5.5.们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通过读我们要发现法布尔对生命的关爱 和尊重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每个人都应该用自己多情的心 灵感受生命的美,自觉地唤醒自己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三、问题提示1 1、你喜欢昆虫记吗?说一说自己的理由。2 2、你对法布

21、尔有哪些了解?法布尔给自己的实验室起了一个什 么名字?法布尔的理想是什么?为了理想而放弃舒适的生活你觉得 值得吗?3 3、你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主宰,螳螂、黄蜂、蝎子、蝉,等, 这些昆虫的生命不值得尊重”这句话对吗?从书中找出理 由。4 4、法布尔观察描写了那么多的昆虫,哪种让你最喜欢?这些昆 虫有没有你早就认识的?你是怎样认识的?你和法布尔的观察结果 一样吗?哪些昆虫是你不认识的?你记住它的特征了吗?5 5、作者说“蝉是勤劳的,蚂蚁是懒惰的,因为蝉懂得自力更生, 而蚂蚁只会不劳而获。”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你对蝉和蚂蚁有什么看 法?6 6、你读昆虫记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能说一说吗?7 7、

22、你能用几个词语概括出一部分昆虫的特征和性格吗?&你觉的自己学会了哪些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你会怎样使用 这些方法呢?你认为从现在开始自己该怎样去做呢?9 9、读完昆虫记后,你对昆虫的认识,你对昆虫的情感有没 有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四、活动设计5.5.1 1、昆虫选美大赛获取并交流昆虫的图片,然后介绍昆虫的习性和特征。学生可拿 起相机走进自然,拍一些昆虫的照片;也可利用其他方法搜集图片, 然后大家一起看图片,猜小虫的名字,说说小虫的习性和特征。谁说 得好谁的昆虫获得“美丽天使”的称号,学生本人也可获得“小昆虫 学家”的美誉。2 2、标本展览馆制作植物标本、昆虫标本,相互交流展示。

23、借交流展示这个活动 引领学生走进自然和植物和昆虫交朋友,并进一步培养他们观察自 然、研究自然的兴趣。植物标本昆虫标本(以上图片从网上搜集)3 3、昆虫故事会观察或者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几种昆虫的特征和习性,加入自己 的想象,写一写他们的生活,写一写自己和他们之间的故事。 (最好 借鉴作者的写作方法)五、相关资料18231823 年 1212 月 2222 日法布尔降生在法国南方阿韦龙省圣雷翁村一 户农民家中,他从小生活贫困,处境艰难,但他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 而是不知疲倦地从事他酷爱的昆虫学研究,他把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把自己的勤奋和不懈写进了一卷又一卷的昆虫记中。由此他也获 得了 “科学诗人”

24、、“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5.5.一个人耗费一生的光阴来观察、研究“虫子”,已经算是奇迹了; 一个人一生专为 100100 多种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 迹;而这些写“虫子”的书居然一版再版,先后被翻译成5050 多种文字,直到百年之后还会在读书界一次又一次引起轰动,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如果你对这样的奇人、奇事、奇虫感兴趣,那就认认真真地读 完吧。读完之后如果想更多地了解昆虫、 了解自然, 还可以去读 人与 自然 、当世界还小得时候、 吓人的爬行动物、 鸟、 花园系列、科学的故事等书籍”,相信你会有更多地收获。模块五语文实践活动:睁大观察的眼睛,述说感悟的心灵。一

25、、活动主题:写观察日记美丽的学校二、活动过程:引入:同学们:学校是你们生活的乐园。学校里有有画不尽的色彩,写 不完的诗篇,唱不完的歌。我们利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描绘自 己眼中美丽的校园。一、介绍美丽校园1.1.介绍学校环境。自由发言,热烈讨论2 2提出问题:大家觉得我们学校美不美?你们觉得我们学校哪些地方最美丽?学校为什么会这么美呢?我们应该为学校做点什么呢?5.5.2 2学生讨论回答上面的问题:小花园的树美、草绿、花香、综合楼、塑胶运动场、花坛 ,大家都爱护环境,为美丽的校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大家都在用行动、用学习来表达对学校的爱,让我们共同努力, 为学校添光加彩。3 3师生一起来参观美

26、丽的学校,认真观察记录,为写作做准备、完成观祭日记模块六口语交际与习作:多角度体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写作的 兴趣。教学目标1 1在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的表达出观图后想到的内容和 观察后的感受。2 2在口语交际中,回顾和总结在课文中学到的观察方法和观察习 惯。3 3在习作中,学会对某一事物进行连续的观察和记录。4.4.练习品评自己的和别人的习作。5 5通过学习胸有成竹进一步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观图画,比眼力。1 1指名观察教材的左图,说一说树上隐藏着多少图像。2 2小组比赛,看谁发现的块,发现得多,然后再班上交流自己的 发现。5.5.3 3指名观察教材右上图和右下

27、图。4 4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图想到了什么内 容。5.5. 大家都说一说自己观祭后的感受6 6共同回顾前面的几篇课文,再深入体会学过的观察方法,感受 细心观察的重要性。二、讲自己、谈体验1 1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平时细心观察过的事物。2 2介绍自己观察后的收获和体会,并相互交流经验。三、举事例、激情感1.1. 向大家讲述自己了解的和观察有关的中外名人故事。2 2说一说自己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进行观察的打算。第二课时(习作指导与评改)一、擦亮观察的眼睛、描述心中的精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每双眼睛里都有一个五彩缤纷 的世界,同学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认真观察过周围的事物吗

28、?现在就 请你把自己独特的发现告诉大家吧。1 1按提示有序地讲述自己的发现:最近你观察过什么事物?是在哪里观察的?怎么观察的?观察的时候你发现了哪些新奇的事情?观察对象的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有趣?5.5.2 2引导全班学生相互交流和启发,老师做适当的点评。3 3老师对观察日记的写法和格式作一下指点。4 4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 X X 则也可自拟。、学生凝思试写略作思考,即可动笔;也可先列提纲,再写内容。三、自读自改、加工润色要求:1 1写完后无声细读,改正文中的错别字,还要把不通顺的句子修 改过来。2.2.反复斟酌,加工润色文中的词句,让这些词句变得更加生动,表 现力更强。四、集体评价典型习作1

29、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习作,由学生自己在班上朗读。2.2.再由小作者说一说这样写的理由。3 3最后师生共同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五、同桌探讨、相互评改明确评改要求:1 1找出别人作品中的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2 2在文章中或文章后写出自己的评改意见。5.5.3 3就文章内容和自己的评改意见与同位交流探讨。六、借鉴意见、修改习作1 1认真思考同学们的评改意见,修改完毕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2 2借助集体的智慧认真整理自己的习作,并重新誊抄一份。模块七积累与检测检测目标:1 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师生共同总结观察方法和观察习惯。2 2通过各种形式的展示,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过程:一、读句子、谈体会1

30、 1细读选取的三个句子,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周围事物的。2 2指定两名同学读对话部分,并说一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3 3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心得,学习方法。二、找句子、学方法1.1. 在学过的课文中找类似的语句,并体会留心观察的重要性。2 2拿出自己写过的类似的句子,供大家品评。三、熟读背诵“花名歌谣”1 1自己试读,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可查字典。2 2找出 1212 种花名并写一写。3 3结合句子说说各种花的特点和自己了解的其他相关内容。4 4朗读歌谣,开展背诵比赛。5.5.四、自编歌谣1 1用短文中的歌名或其他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写几句歌谣。2 2朗诵自编歌谣,大家品评修改。五

31、、学习“成语故事”,理解内容、揭示内涵1 1朗读短文,理解故事内容,声情并茂的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2 2老师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交流解决。“胸有成竹”是什么意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文与可画的竹子生动传神?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杆杆生动传神的竹子?你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胸有成竹”的意思吗?3 3让学生说一说这个故事揭示的道理。4 4结合自己的理解,练习运用这个成语。设计理念:1.1. 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各 篇课文联系更紧密。2.2.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己学习相关 的课文,举一反三,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3.3.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从

32、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重视 学生语言的积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让学生熟读背诵4.4. 强化口语表达和写作实践。语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就是让学生 学习5.5.语言。言语训练是语文学习的必要途径,因此对口语交际、习作 等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在听说写的实践中切实感受语言,学习语言, 发展语言。教材分析:自然奇观这一组由四篇课文组成。观潮选自喜看今日钱塘 潮,描写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雅鲁藏布大峡谷,作者用 具体准确的数字来证明它的大,还用了好多优美的语言文字写出了它的神奇美丽;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满生机的大榕 树,活泼可爱的小鸟,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火烧云是著名女作家萧红

33、的作品,描写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图景这些课文虽然都是描写自然景观,但描写的方法却不一样, 各有 特色。每篇课文都是经典之作。学习目标:1.1. 通过阅读 4 4 篇课文,理解课文所描写的景观的特点。2.2. 以 4 4 篇课文为研究材料,寻找景物描写的一般方法和规律。3.3. 通过词语、句子的积累,增加语言储存,为语文学习奠定基础。4.4. 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想象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5.5. 培养学生探究语言,对信息分类整理概括的能力。6.6. 培养学生描写景物的能力,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5.5.7 7 .认识 2727 个生字,会写 2727 个生字,能读记文中词语。8

34、8.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热爱大自然。总体构想:整个单元分为三个模块:模块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以第一篇课文为主,附带其他两篇课文。同时,积累语言,通过熟读背诵,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模块二:探究景物描写的方法。四篇课文连学,学生自主探索, 然后进行归类、概括。同时积累语言,把景物描写的词语、句子进行归类整理模块三:实际能力练习。通过口语交际、习作等,检验学生学习 效果,把语文学习的结果落实到能力上。实施说明:此教学设计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教学流程指示了教学的基本步 骤,是一个大体的路径,教师循着这条路径可以有目的的实施教学。 板块设计,让每个训练项目凸现出来,进行板块设计,需要对每一个 内容进行相对

35、深入的思考。教师在实施时要随机应变。板块只是一种 构思,在实际操作中,可以灵活处理。模块一:感知整体内容学习内容: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教学流程:自由阅读自然奇观这一组课文,说说各个景观给你的初步印象, 板书5.5.四处景观的主要特点。找一找,画一画:这些景物的主要特点你 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交流画出的内容,指导朗读。自由 读五彩池(知道五彩池的具体位置,景物特点,以及水池为什么 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总结:五处景观的不同特点,说一说:那处 景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板块设计:板块一:导入介绍你最喜欢去的地方,用简单几句话说一说那个地方给你的印 象。评一评,谁说得好?

36、为什么?板块二: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1 1 .生字词随课文记忆字词,读准确、写正确。说一说,怎样认记这些生字。提醒大家一些难写的字应注意什么。(让学生提醒学生)听写本单元词语,看看学生巩固的如何,及时纠错。2.2. 课文的理解自然景观由浅入深:自由读课文,说一说你不理解的内容;再读课文,解决不懂的问题;简单交流四处景物给你的初步印象;总 结出这四处景物的主要特点;默读,深入文字理解人物,你是从文中 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景物的这些特点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火烧云以自学为主:自由读两篇文 章,5.5.请教同位自己不懂的内容;边读边画,哪些语言给你留下的印象 最深;及时总结出景物的特点。板块三:读的设计

37、1.1. 读正确、流利在自由读的基础上接读课文:边读边评价。找出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或请教他人。2.2.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读出感情(1 1)自然景观一组说说评评:边读边想象钱塘江大潮的声音和样子,鸟的天堂里大榕树以及鸟的活动样子,自由练习说(读)评书活动,评价,谁 说得好,好在哪里;画出描写钱塘江大潮声音和样子的语句,自由读 一读,给大家读一读,让大家眼前仿佛听到了潮的声音由小到大,到 天崩地裂;看到了潮越来越近,由一条白线到万马奔腾,评价读;大 榕树的静态描写,读出大榕树的勃勃生机,鸟多鸟美鸟欢的动态描写, 以读书的形式来指导,画出这些优美的句子,大家都来读一读,比一 比,谁读的最

38、好,最美。可选几段精彩的背诵下来,做到声情并茂。 并把树和鸟联系起来,树茂鸟多,鸟欢树旺。(2 2)雅鲁藏布大峡谷重在读和评:画出文中描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地理位置、以及一 些具体数字描写、景物描写的句子,通过你的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雅鲁 藏布大峡谷的高,美,奇,边读边评价。初步体会文中的一些说明方 法。5.5.(3 3)火烧云边读边想象:文章 3 36 6 自然段,读一读这些段落,给你留下 了怎样的印象?说说你的感觉,并边读边想象,还可以画一画天空中 的火烧云。文章的第一自然段一刚开始的霞光把大地变成什么样了, 地上的 事物有什么变化,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边读边评价。还可以在吃完晚 饭后,带学生观察

39、天空中的云,然后说一说,评一评,让学生学会观 察,正确地表达。模块二:探究景物写法学习内容:自然景观一组五彩池(4 4 课时)教学流程:回顾四篇课文中景物的特点,出示例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总 结出描写方法。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生动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总结 出描写方法。全面交流,总结描写方法,进一步指导朗读。摘抄四篇文章中自己认为精彩的词句。拓展:阅读课外书,摘抄描写景物的精彩片断,交流课外搜集的 精彩片断。板块一:景物描写方法的概括1.1. 由一个例子引导(出示观潮的样子、声音描写一段文字) 出描写景物的方法一一动态描写,说一说这样写的好处,读出自己的 认识。5.5.理清样子和声音的

40、变化样子:一条白线T拉长变粗T水墙T千万匹白色战马声音: :隆隆T响声越来越大T山崩地裂T风号浪吼2.2. 自由阅读四篇课文,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说说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它们属于哪种描写?预设:雅鲁藏布大峡谷中第二段的具体数字描写,写出了雅 鲁藏布大峡谷的高,长,深;鸟的天堂中的 1212、1313 自然段的动态 描写,写出了鸟多、鸟美、鸟欢;火烧云中的 3 3、4 4、5 5、6 6 自然段 的语言描写,写出了云的变化之美;五彩池中通过池水颜色变化原因的科学说明,描写出了池水颜色的美3.3. 进一步总结板书出这些描写景物的方法。4.4. 现在再让你谈一谈你喜欢的地方,你会注意到些什么

41、?尽量 用上总结出的描写景物的方法。板块二:语言的积累1.1. 讨论:若把这一单元中描写景物的词语和句子摘抄下来,应 该怎样分类才好?(预设:词语、句子按描写景物的动静态、比喻、 拟人、数字说明等分类记录。)2.2. 按照我们讨论的(一种或几种)分类方法,把词句分别积累 到我们的“阅读记录卡”上。摘抄比喻句,拟人句,排比句等,并写 出自己的体会。3.3. 交流“阅读记录卡”,选出出色的进行展评。5.5.板块三:读的训练设计在体会到描写的好处之后,进一步认识景物的美和壮观,用自己 的心声读出景物的特点。(1) 自然景观描写一组如闻其声,如见其形: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雅鲁藏布大峡

42、谷的神秘、大榕树的勃勃生机、火烧云的千变万化的语 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写就能写出景物的特点。 让我们大家听一听你 声音下的自然景观美吗?壮观吗?奇特吗?(2) 五彩池体会表达效果促读:画出文中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这样表达有什么好的效果?再去读,就能读出自己的独特体会了。如: :有的像,有像,有像,有像,“五光十色,更加瑰丽,就在人间,不再天上,体会这些句子和词语的好处。特别是倒数第二段,用科学的解释,告诉我们池水的颜色为什么 会不同,让人们感到大自然的神奇,同时解决了人们的疑问和名字的 来历。模块三:我会说我会写学习内容: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教学流程:口语交际(包括词语积

43、累等,对景物的了解),习作(学生自己写景物)交流学习收获(单元学习总结)板块一:基础知识1 1 .词语。积累“涓涓细流、郁郁苍苍、鸟语花香、山清水秀” 等词语,5.5.尽量在自己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运用。2.2. 句子。 学习本单元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句子, 可以是描写动态 静态的,也可以是描写声音样子的。板块二:口语交际设计1.1. 交流景物特点。学习本组课文,哪一处景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2.2. 讲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可以讲课内的,也可以讲课外的。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进行。3.3. 相互评价。这些景物为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或她讲得生动、具体、形象吗?怎样才能做到生动、具体、形象?板块三

44、:习作设计交流经验。已经进行了近 3 3 年的习作,你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经验?确定景物特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怎样写。根据你的经验和交流后的收获,你想写什么?为什么?动笔。根据以往的经验,有意识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把想写的景物 写出来。自我评价。你觉得与以往的写景习作相比,这次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5.5.相互评价。互相交流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引导,注意与整组课文的联系。 板块四:交流收获。1.1. 学习本组课文有什么收获?(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经 验)2.2. 朗读四副写景的对联,注意节奏美,对称美,意境美。并熟 读背诵。3.3. 你建议同学们去参观哪处景物?为什么?4.4. 办一期以“

45、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的习作展览。同伴合作式”备课教案单元教材简说本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古诗两首、爬山虎的脚、蟋 蟀的住宅是精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是略读课文,语文 园地二是综合性训练。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选择的课文形式多 样,内容丰富,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古诗两首不仅写了诗人观景的所见所闻,还写了从观察事物中得到的 启示;爬山虎的脚和蟋蟀的住宅分别写了有特色的植物和动 物,容易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略读课文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生动地讲述了5.5.科学家从生活中的无意发现到不断寻求证据直至创立 学说的故事,颇具吸引力。单元设计理想本单元教学设计

46、,要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 充 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 课堂学习的主人。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应大胆地实践“自主合作一 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策略上,教师要注重体现语文课本身的 特点,以读文本,让朗朗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在读中感悟。5.5. 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1. 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 个生字。2.2.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3.3. 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4.4. 积累诗人的其他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1. 借助以前学

47、习古诗的方法,自主学习,理解诗句意思。2.2. 体会诗人的心境,能与他人交流读诗的感受。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5.5.教学课时2 2 课时教学准备1.1. 学生收集诗人的相关资料及作品。2.2. 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题西林壁教学程序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1. 猜谜导入,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猜一条谜语,谜底是一位诗人的 名字,看谁最先猜出来。听好了: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 家。他不但诗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他的画、他的文章在中国历史 上都极负盛名,他和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苏”,他是谁?(苏轼)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诗题西

48、林壁。(师板书课题)2.2. 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可以知道这首诗有关的哪些信息?(这是作者题写在庐山西林寺石壁上的一首诗)3.3. 检查预习,指读正音(1)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平翘舌。(2) 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美。5.5.题西岭壁横看/ /成岭/ /侧成峰,远近/ /高低/ /各不同。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 /身在/ /此山中。(3) 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1.1. 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想想以前学过哪些学 习古诗的方法?(a a 借

49、助注释理解诗意;b b、查字典理解诗意;c c、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等)2.2. 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 在小组内合作学习。(生自主学习,师相机指导。)3.3. 交流学习所获。(或解说诗句意思;或展示绘画成果)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 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看、向近看、向高看、向低看,看到的庐 山景色却各不相同。4.4. 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 化呢?5.5.(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5.5.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六 个角度,看到了

50、六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6.6. (课件展示庐山不同角度的美景)假如你就在庐山之中,你能 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吗?“我站在(),看到庐山像()。”7.7. “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什么呢?(身在此山中。)8.8. 齐读“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 /身在/ /此山中。”读到这里,你 想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的看。)三、熟读成诵,领悟诗请1.1. 这首诗是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时写下的一首哲理诗,诗人不 但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 更是紧紧扣住游山谈 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咱

51、们在读这首诗时,不但要读出庐山的奇丽景象, 更要读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恍然大悟。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 式读这首古诗。(放课件)2.2.用多种形式朗诵此诗(小组比赛、指名朗诵、全班齐诵等。5.5.)3.3. 站在不同角度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其实不仅观山如此,看 事情也是一样。还记得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吗?讲的也是这个道理?(画杨桃)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四、收集材料,拓展学习1.1. 教师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 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咱们说过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一生写下了许多名 篇、名句,你找到了

52、哪些?咱们交流交流吧。2.2. 学生自己建立“苏轼小档案”,鼓励学生根据收集和交流的材 料自己设计各种形式的小档案,可以配图画,可以编作品目录,可以 写名篇、名句,还可以写成前言、后记等。五、作业布置1 1 .背诵、默写题西林壁。2 2.编写“苏轼小档案”,并把自己喜欢的苏轼的其他名句、名篇 介绍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游山西村教学程序: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5.5.1.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 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一一”当局 者迷,旁观者清”。你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2.2. (师吟诵):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

53、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游山西村)今天, 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至修村农家去品味一下他们的生活吧。3.3. 老师板书课题游山西村,生齐读课题。4.4. 检查预习,指名读诗。(1) 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注意平翘舌,读到生字的 地方多读几遍,要读准字音。(2) 指名读古诗,纠正字音,读出诗歌的节奏美。游山西村莫笑/ /农家/ /腊酒浑,丰年/ /留客/ /足鸡豚。山重/ /水复/ /疑无路,柳暗/ /花明/ /又一村。(注意纠正“浑”、“豚”、“疑”的读音。)(3 3)全班齐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4 4)古诗大家都

54、能读了,还不行,还有四个生字要求大家会写。 请5.5.自己看看这几个生字,想一想你打算怎样记住它。(5 5)全班交流,识记生字并区别同音、形近字。二、合作学习,理解诗意师:这首诗大家已经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诗句的意思吗?回忆 一下前面一首古诗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步骤来学的?(理解诗题-了解作者-理解诗句-熟读成诵-领悟意境)1.1. 理解诗题: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游览浙江绍兴的一个村庄时写的一首诗。)2.2. 了解作者:根据你的了解简单谈谈诗人陆游。师总结:(陆游(112511251210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

55、,一生处于国家动 乱、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在他的诗歌中,总的主题是抗金复国和同 情人民苦难,他的诗艺术风格雄浑豪放、激情洋溢,间或质朴清新。 修辞炼句精致工整,在律诗绝句中善于组织对偶,浑然一体,别开生 面。)3.3. 理解诗句。A A .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在 小组内合作学习。(生自主学习,师相机指导。)B B .交流学习所获。(教师主导,集体交流)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不要笑话农家的腊的酒浑浊 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5.5.读完这两句诗,你能体会到什么?(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 盛情)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足”山重水复疑无路,柳

56、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反复读这两句诗,想:这句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物分别是什 么样的?(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当作者行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中, 踏过弯弯绕绕的水道后, 心情 如何?从哪看出的?(心情沮丧,从“疑无路”看出。)当作者面对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时,心情又是怎样呢? 从哪儿看出的?(惊喜,从“又一村”看出。)指导学生打着手势反复吟诵此句, 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感受诗 句语言的韵律节奏美。4.4. 熟读成诵: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这首古诗,比比谁的朗 诵更优美。5.5. 领悟意境。其实“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能举个例子吗?三、收集材料,拓展学习1.1. 继续读诗,用喜欢的方式感悟诗境:配画编故事配乐朗诵。5.5.2.2. 小组交流收集的有关诗人陆游的资料,并编写“陆游小档案”。【同伴互评】本课两首诗都是作者细心观察,用心思考发现万物的奥秘,教师 在讲课、引导学生理解诗意时,比较多的采用了自主一一合作一一探 究的教学模式,这是符合本篇课文的特点的,也是符合“新课标”精 神的。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