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文言文语法初中文言文语法实词活用一、名词1. 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 吾日三省吾身 日:每天2. 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 鞭数十 鞭:鞭子打3. 名词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让做王4. 名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是什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鉴:意动用法,以为鉴二、动词1. 动词用作名
2、词 文言文中,动词往往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有时又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传不习乎。 传:传授的知识2. 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使后面的宾语发出这个动作,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3. 动词为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表示主语为了宾语而发出这个动作。 秦不哀吾之丧而伐吾同姓。 哀:为哀悼三、形容词1. 形容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当形容词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 温故而知新。 故、新:旧的(新的)知识。2. 形容词用作动词 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直接带宾语时,它不再
3、表示事物性质,而是表示相应的动作行为或变化发展。 见贤思齐焉。 齐:看起3. 形容词使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宾语时,它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使动用法。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弱:使削弱4. 形容词意动用法在文言文中,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 友人惭 惭:形容词意动,感到惭愧。四、数词. -用作动词(或形容词、名词) 在文言文中,数词往往用来担当谓语,陈说事情的状况,或表示具有某个数量的事物。如:“六王毕,四海一”中的“一”,就是统一的意思。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贰:背离 蚓无爪牙之
4、利用心一也 一:专一 常见文言虚词 一、之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例:昂首观之:代词,指蚊子。 2、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例:物外之趣:的。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 例:孤之有孔明,犹鱼之
5、有水也。(隆中对)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例:顷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3、用作动词:可译为“去、往、到”。 例: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二、其 1、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例:妻跪问其故。 2、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5 、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
6、多为数词。例: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三、以 1、作为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语。) 策之不以其道。 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从” 例: 2、作为连词 表示并列、承接、修饰“以”相当于“而” 例: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墨池记)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 例: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表示范围译为“到” “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四、于 1、对,对于。向 例:贫者语于富
7、者曰。 2、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与,跟,同。 例: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4、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 6、被 例:受制于人五、而 1、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例:任重而道远。 2、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例:温故而知新。 3、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动词和状语,
8、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 例:临溪而渔。(醉翁亭记) 六、然 1、代词 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例: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连词 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例:然数年恒不一见 3、助词 分两种情况: 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可译作“的样子”、“地”。 例:尘气莽莽然 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的样子”“像似的”通假字(“通假”指“通用”“借代”,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
9、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是知也。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孤塔)高插青冥。2.谓语省略 (1)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使之与台齐4.介词省略 (l)见二虫斗(于)草间。三、被动句 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 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3.用“于”表示被动。 (1)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 四、倒装句 1.宾语前置 a.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 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b.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 例如: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定语后置 常用“者”作标志,翻译时放在名词前面。 (1) 惟危楼一座。 (2) 见宫殿数十所3.介宾短语后置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军队文职人员(汉语言文学类)考前必练题库-附答案
- 《十二生肖》课件-1
- 《哈利路亚》课件
- 2025届四川省会理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统一考试数学试题
- 物联网应用技术课程介绍
- 2025年安顺b2货运资格证考试题库
- 清明节传统文化知识主题班会12
- 医院医学医疗护理报告模板70
- 腹腔镜术后护理查房
- 商标注册合同范例
- GB/T 22731-2022日用香精
- 样机试用合同模板
- 物业管理费收费技巧培训
- 服装设计部门绩效考核方案
- 2024年上海市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复习(课内古诗文+课外文言文)
- 2024年上海杨浦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清明时节的中医养生
- 霍兰德兴趣岛课件
- 2024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开封大学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湘少版】(三起)三年级英语下册(全册)配套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