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与燃气市场分析报告_第1页
废气与燃气市场分析报告_第2页
废气与燃气市场分析报告_第3页
废气与燃气市场分析报告_第4页
废气与燃气市场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一第一章章 废气概述废气概述 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究动态动态 第三第三章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法规 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分析废气篇第一章 废气概述1 废气废气的概念的概念 废气是指废气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 主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重金属、盐类、放射性物质等2 废气废气的分类的分类 颗粒污染物:气溶胶 气态污染物:以S02为主的含硫化合物、以 N0 和 N02 为主的含氮化合

2、物、碳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含卤素的化合物等 3 废气的污染来源废气的污染来源造成大气污染的废气及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污染源废气治理的重点为以下几种:燃料燃烧(主要是燃煤)废气生产工艺废气以及汽车尾气第一章 废气概述 2003-2010年中国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万亿立方米)第一章 废气概述4 废气污染的危害性废气污染的危害性颗粒污染物(大气气溶胶)的危害硫化合物的危害氮氧化合物的危害光化学氧化剂的危害含氟化合物的危害第一章 废气概述5 中国中国废气污染的废气污染的现状现状5.1煤炭及燃料油使用情况煤炭及燃料油使用情况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的煤炭消费总量29.8亿吨,比上年增加4.3。工业煤炭消费

3、量28.0亿吨,比上年增加5.3。其中,工业煤耗中燃料煤消费量为20.0亿吨,原料煤消费量为8.0亿吨;生活煤炭消费量1.9亿吨,比上年增加2.1%;工业(不含车船用)共消耗燃料油2335万吨,比上年减少27.2%。其中,重油1850万吨,柴油475万吨。第一章 废气概述5 中国中国废气污染的废气污染的现状现状5.2二氧化硫排放情况二氧化硫排放情况2008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403866亿立方米(标态),比上年增加4.0%。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321.2万吨,比上年减少6.0%。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91.3万吨,比上年减少6.9,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5.8;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

4、329.9万吨,比上年增加0.5,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14.2%。第一章 废气概述5 中国中国废气污染的废气污染的现状现状5.3氮氧化物排放情况氮氧化物排放情况2008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624.5万吨,比上年减少1.2。其中,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250.5万吨,比上年减少0.9,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77.0;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为374.0万吨,比上年减少2.1,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23.0%。其中交通源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82.2万吨,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的17.4%。第一章 废气概述5 中国中国废气污染的废气污染的现状现状5.4烟尘及工业粉尘排放情况烟尘及工业粉尘排放情况2008年

5、,烟尘排放量为901.6万吨,比上年减少8.6。其中,工业烟尘排放量为670.7万吨,比上年减少13.0,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4.4;生活烟尘排放量为230.9万吨,比上年增加7.1,占全国烟尘排放量的25.6%。第一章 废气概述6 国外国外废气污染现状废气污染现状困扰世界全球性大气污染的问题主要是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CO2、CH4、N2O、CFC(氟氯烷烃)引起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导致地球变暖,CO2的增加是造成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大气中二氧化碳约为60亿66亿吨/年。氟氯烷烃、N2O等不仅能产生温室效应,而且还能与平流层的臭氧发生作用,导致臭氧层的消耗。第一章 废气概述6 国外国外废气废气

6、污染现状污染现状美国将主要空气污染物分为6种:即臭氧、微颗粒、一氧化碳、铅、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19001970年,美国6种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显著增加。据统计,NOx的排放量增加了690%,VOCs增加了260%,SO上升了210%。1970年实施净化空气法19701999年,尽管美国人口增长了33%,汽车总里程数增长了140%,国内生产总值上升了147%,但6种主要空气污染物的总排放量则下降了31%。第一章 废气概述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1除尘除尘 工程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各类袋式除尘器和干式电除尘器。 目前我国电除尘器已较普遍地应用于火力发电厂

7、、建材水泥厂、钢铁厂、有色冶炼厂、化工厂、轻工造纸厂、电了工业和机械工业等工业部门的各种炉窑。 袋除尘技术作为一种主要的除尘手段,具有除尘器除尘效率高、能够满足极其严格排放标准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建材、电力等行业。1.2吸收吸收 吸收法是治理气态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对于大气量、低浓度的气体多使用吸收法。吸收法使用最多的吸收剂是水。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3吸附吸附 气体吸附是一种在有害气体控制中日益获得重视的方法。吸附操作已广泛地应用于基本有机化工

8、、石油化工等生产部门,成为必不可少的分离手段。 目前在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中广泛采用的是变温吸附法,而且多采用固定床设计。尤其是在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方面在大量应用。 随着环保要求力度的加大,目前已将变压吸附应用在有毒有害气体(如氯乙烯)的治理回收上。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4催化燃烧催化燃烧 有机废气催化燃烧装置是目前国内外喷涂和涂装作业、汽车制造、制鞋等工业有机废气净化的主要手段,适用于气态及气溶胶态烃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净化。 目

9、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固定床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净化装置和分筛转轮吸附浓缩-催化燃烧净化装置。 我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燃烧净化装置,目前也是我国有机废气净化的主体技术之一。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5热力燃烧热力燃烧 采用热力燃烧法(有时候被称为“直接燃烧”)法净化有机废气是将废气中的有害组分经过充分的燃烧,氧化成为CO2和H20。 目前国内的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相对滞后,工程投资大。国内技术和装置的水平相对较低,很少进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

10、,主要设备依靠进口。 在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气体燃料辅助加热在低于850以下的废气净化,排放气体中所含的NOx, SOx能够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6二氧化硫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是酸雨形成的主要成份,对土壤、河流、森林、建筑、农作物等危害较大。 国外对二氧化硫控制常用的主流技术: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海水法、CFB法、RCFB法,占有脱硫市场的95%以上。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脱硫,中国主要是引进国外的技术进行消化何改进。经过

11、几年的应用实践,脱硫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7氮氧化物氮氧化物 废气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量比较大,次于二氧化硫,能促进酸雨的形成,对动物的呼吸系统危害较大。煤燃烧和机动车的油燃烧过程是主要的工业生产中氮氧化物形成源。 非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NCR)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装置,将氮氧化物选择性的还原为水和氮气,前者的效率较低,一般在40%以下,后者可以达到90%以上的效率。SNCR和SCR技术比较成熟,在国内外都有广泛的应

12、用。我国在燃煤电站上正在逐步开展脱硝装置的应我国在燃煤电站上正在逐步开展脱硝装置的应用。用。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8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 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颁布法令对VOCs的排放进行管制,制定了废气排放标准,将工业中的189种空气危险污染物列为毒性空气污染物,其中大部分为VOCs。1996年日本立法限制53种VOCs的排放,2002年限制149种VOCs的排放。我国1997年颁布并实施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中,

13、限定了33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其中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国内外,挥发性有机物的主要治理方法有冷凝法、吸收法、吸附法、燃烧法、生物法、膜分离法等。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行业现有技术1.9恶臭恶臭 美国将臭气列为非标准污染物,因而尚无恶臭控制的联邦法规。 日本在1971年就正式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恶臭防治法。 我国1995年修改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向大气排放恶臭气体的排污单位,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周围居民区受到污染。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恶臭

14、工程方法主要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等。1.10卤化物卤化物 卤化物的治理采用塔器吸收,它随着吸收塔技术的进步而改进。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2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2.1废气污染物处理单元选择废气污染物处理单元选择废气处理单元及适用范围废气处理单元及适用范围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废气种类废气种类常用处理方法常用处理方法粒子污染物粒子污染物旋风分离、过滤、静电捕集、湿式洗涤硫氧化物硫氧化物吸收和吸附硫化氢硫化氢吸收、吸

15、附、催化氧化、催化还原或组合工艺CO废气废气燃烧或催化燃烧卤素及其化合物废气卤素及其化合物废气以吸收工艺为主2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2.2废气处理工艺单元组合废气处理工艺单元组合 对于一种拟处理的废气,如何选择工艺单元,以及是否进行工艺单元组合,取决于废气中的污染物种类、污染物浓度以及处理要求等因素。 例如:烟气粉尘浓度很高,粉尘粒径分布很宽,且要求很高的粉尘去除率。在工艺选择上可能出现重力沉降-湿式洗涤或旋风分离-静电捕集等组合方法。 废气中含有粉尘、有机物,在其处理工艺的选择上可能出现静电捕集-燃烧或静电捕集催化燃烧等组合方法。 废气的处理一般是由多种单

16、元处理过程组合而成的。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2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2.3工艺单元及其组合选择应用举例工艺单元及其组合选择应用举例2.3.1 20t/h工业锅炉烟气治理 20 t/ h工业锅炉烟气量约为60000m3/h,如果该锅炉燃用中、高硫煤,锅炉安装地有较为充足的水源,要求烟气脱硫率在30%60%之间,建议选用湿式洗涤除尘器,并向洗涤水中加入适量的加碱性吸收剂。 如果该锅炉燃用低硫煤,烟气中的SO: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应优先考虑旋风除尘,再依次是多管旋风除尘、湿式洗涤除尘等。它们在投资、操作

17、费用和除尘效率上呈现依次递增关系。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2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2.3工艺单元及其组合选择应用举例工艺单元及其组合选择应用举例2.3.2 360 MW机组锅炉烟气治理 360MW机组锅炉的烟气量约为108万Nm3/ h。按我国现行的排放标准,大多存在除尘和脱硫的问题。从发展趋势看,除尘大量选用静电除尘器,脱硫则可能选用湿式石灰石-石膏法或炉内喷钙或尾部增湿脱硫-静电除尘等组合工艺。2.3.3 含高浓度有机物废气的处理 含高浓度有机废气的处理,一般采用催化燃烧的方法。如丙烯晴装置尾

18、气处理。如果采用燃烧法处理,需要补充大量的辅助燃料,故推荐采用催化燃烧法处理。这样既不需要辅助燃料,还能产生蒸汽。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2 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废气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其应用2.3工艺单元及其组合选择应用举例工艺单元及其组合选择应用举例2.3.4催化裂化再生烟气治理 如果催化裂化催化剂再生采用CO不完全燃烧方式,再生烟气中将含有6%10%(体)C0, 40500l/ L的氮氧化物、0.81.5g/Nm3的催化剂粉尘和一定量的硫氧化物。 从能量回收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去除C0,氮氧化物、催化剂粉尘和硫氧化物,有多种

19、工艺组合。在欧美和日本最常见的组合为:(1)再生器及附脱除SOx-CO锅炉-静电除尘;(2)再生器吸附脱除SOx、NOx-CO锅炉-静电除尘;(3)CO锅炉-静电除尘-湿式洗涤吸收脱硫。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3 废气处理行业实用技术展示废气处理行业实用技术展示3.1燃煤固硫剂脱硫技术燃煤固硫剂脱硫技术适用范围:大、中、小型燃煤粉锅炉或燃油发电锅炉和工业锅炉的烟气脱硫。3.2碳素焙烧炉沥青烟气净化装置碳素焙烧炉沥青烟气净化装置适用范围:冶金、有色行业碳素厂的石墨电极、阳极、阴极焙烧炉的沥青烟气治理。3.3汽车尾气处理技术汽车尾气处理

20、技术催化净化是目前研究与应用最多的机外净化方式。3.4 600MW发电机组烟气脱硝工程发电机组烟气脱硝工程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工艺。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废气污染治理核心技术及研究术及研究动态动态1 1 行业行业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建设 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明确要求,要健全减排统计体系,加强氨氮、氮氧化物排放统计,建立农业源和机动车排放统计指标体系。 环境保护部组织起草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2011-2015年)及编制发布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1年)。第三章第三章 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

21、相关政策法规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2 2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关政策法规2.12.1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质量标准质量标准(主要如下:)(主要如下:)第三章第三章 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编号发布时间发布时间实施时间实施时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2012-2-292016-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 2011-10-272012-3-1室内空气质量

22、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 2002-11-192003-3-12 2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关政策法规2.22.2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要如下:)主要如下:)第三章第三章 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编号发布时间发布时间 实施时间实施时间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12-6-2712-10-1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铁合金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3、 28666-201212-6-2712-10-1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201212-6-2712-10-1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炼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3-201212-6-2712-10-1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铁矿采选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1-201212-6-2712-10-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11-7-2912-1-12 2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关政策法规2.32.3相关监测规范、方法

24、标准相关监测规范、方法标准(主要如下:)主要如下:)第三章第三章 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国内废气污染治理行业规范、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技术导则及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标准编号标准编号发布时间发布时间实施时间实施时间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环境空气酚类化合物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J 638-20122012-2-292012-6-1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AQI)技)技术规定(试行术规定(试行)HJ 6332012 2012-2-292016-1-1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环境空气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谱法HJ 604-20112011-2-10201

25、1-6-1环境空气环境空气PM10PM10和和PM2.5PM2.5的测定的测定 重量法重量法 HJ 618-20112011-9-82011-11-1“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为重点,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加强VOC和有毒废气等环境管理,控制区域复合型空气污染。机动车污染是未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重点,与机动车污染减排相关的技术如柴油机(车)排气净化技术、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存在很大的市场。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1 1 污染污染治理产业链分析治理产业链分析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1

26、 1 污染污染治理产业链分析治理产业链分析1.1脱硫脱硫 火电市场趋于稳定,可关注BOT 及能源净化。电力脱硫设备发展的高峰期已过,未来电力脱硫市场主要在新建火电机组和现有火电脱硫机组的改造。已经进入平稳发展时代。预计“十二五”期间电力脱硫设备年均市场规模在130亿元左右。预计未来脱硫市场的发展方向是由EPC 模式向BOT 模式转变。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1 1 污染污染治理产业链分析治理产业链分析1.2脱硝脱硝 NOx 总量控制推动行业快速成长,前、后端脱硝协同发展。“十二五”期间,氮氧化物将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总量控制范畴。目前脱硝加价政策正在研究当中

27、,政策的出台将成为脱硝行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技术方面,新一代前端脱硝技术等离子体NOx 燃烧技术具明显优势,且受政策推广。后端SCR 脱硝技术有广泛应用空间,前后端结合使用是未来趋势。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1 1 污染污染治理产业治理产业链分析链分析1.3除尘除尘 袋式除尘行业空间较大,可关注除尘材料。国家烟尘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除尘行业前景看好,“十二五”期间,袋式除尘市场规模在600 亿元以上,年均为120 亿元。袋式除尘设备行业市场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企业竞争优势并不是特别明显,但袋式除尘的主要耗材高温滤料受益除尘行业快速发展。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

28、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1 1 污染污染治理产业治理产业链分析链分析1.4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汽车尾气催化净化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汽车尾气排放形势日益严峻,汽车尾气治理市场日益增大。目前,汽车尾气催化净化技术是最有效的控制汽车排放污染的方法之一。新发展的尾气催化净化技术,如密偶催化剂、HC吸附催化剂以及稀薄燃烧条件下的NO吸附还原催化剂等的应用,可满足未来更严格的排放法规的要求。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2 2 行业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2.12.1废气污染治理发展趋势废气污染治理发展趋势 环保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产业。环保产业的

29、发展,主要依靠投资需求拉动。政府投资主要是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保护能力建设等,企业投资的环保产业主要是工业污染治理。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2 2 行业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2.22.2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前景前景2.2.1脱硝市场启动将带来两方面投资机会:脱硝工程及催化剂和低氮燃烧设备生产企业。2.2.2低氮燃烧将成标准配置,高效低氮燃烧设备将受益2.2.3钢铁烧结机脱硫:脱硫市场新亮点:工信部下发了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实施方案,要求对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2

30、 2 行业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投资机会分析2.32.3废气污染治理重点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重点市场分析 “十二五”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是脱硝。“十二五”首次将氮氧化物纳入约束性排放指标。 氮氧化物减排将是“十二五”大气污染治理重中之重。 “十二五”脱硝市场容量2000亿元左右。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3 3 废气废气污染治理主要企业污染治理主要企业分析分析3.13.1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的龙头企业,环保产业中唯一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基地。3.23.2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

31、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大气污染治理装备的研究开发,是全国环保产业骨干龙头企业和最大的专业从事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装置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机电一体化的研发制造基地。第四章第四章 国内国内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废气污染治理市场分析 第一第一章章 燃燃气概述气概述 第二章第二章 国内外国内外天然气工业未来发展分析天然气工业未来发展分析 第三第三章章 城市城市燃气行业竞争分析及燃气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预测 第四章第四章 城市城市燃气行业燃气行业分析分析 第五章第五章 企业企业分析分析燃气篇第一章 燃气概述1 燃气燃气的定义的定义 天然气是一种多组分的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烷烃

32、。 根据生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将天然气分为常规天然气和非常规天然气。 根据运输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常规天然气、LNG和CNG。2 国内国内天然气的应用天然气的应用及产业链及产业链3 3 国内国内天燃气的分布天燃气的分布区域区域第一章 燃气概述4 4 国外国外天然气行业发展天然气行业发展历史历史欧洲地区,由于天然气的清洁性,其大力发展天然气,主要用于发电和居民工商业。至2009年,天然气已成为欧洲第一大能源。亚洲地区,以经济发达的日本和发展中的印度来看,天然气都呈现了较快增长态势,但占比较低,仅占5%-10%。天然气全球平均占比从1965年的16%稳步上升至2009年的24%,仅次于石油和煤炭,是世

33、界第三大一次能源。第一章 燃气概述4 4 国外国外天然气行业发展天然气行业发展历史历史以美国为例,分析一个多世纪来的天然气行业发展历程。(1)天然气完全管制:1978年以前(2)逐步市场化:19781992年(3)完全市场化:1993年至今第一章 燃气概述5 5 国内国内天燃气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发展的天燃气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发展的现状现状5.15.1国内天燃气产业发展的历史国内天燃气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必然性5.1.1中国严峻的能源形势三大问题:1)能效底2)能源环境问题突出3)石油对外依存度增长过快,供应保障问题严峻。5.1.2加速发展天然气是国家重大能源战略5.1.3发展天然气的重

34、大意义第一章 燃气概述5 5 国内国内天燃气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发展的天燃气产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发展的现状现状5.25.2国内天燃气产业发展的国内天燃气产业发展的现状现状现阶段国内天然气工业主要呈现出政策引导、垄断经营、国家管制和供应驱动的特点。民用燃气用户市场民用燃气用户市场规模规模第一章 燃气概述全国总人口全国总人口12.85亿人亿人城市用气人口城市用气人口2.36亿人乡村用气人口乡村用气人口2.17亿人全国用气人全国用气人4.54亿人全国居民燃气普及率全国居民燃气普及率35.3%1 1 国外天然气国外天然气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分析分析 相比较石油和煤炭,天然气特有的属性使得行业的发展趋势

35、与众不同。1.11.1多情景下的多情景下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1.1.1总量预测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研究,将未来的能源需求建立在了三种情景假设下:(1)当前政策情景(2)新政策情景(3)450情景;无论在哪种情景下,天然气需求保持正增长,天然气作为环保、效率高的化石能源在未来世界能源发展格局中的优势。1.1.2分地区预测 非OECD国家,尤其是亚洲,将成为天然气最大的新增力量。中国、中东和印度贡献率分别占22%、20%和10%。第二章 国内外天然气工业未来发展分析1 1 国外天然气国外天然气工业发展工业发展分析分析1.11.1多情景下的多情景下的需求分析需求分析1.1.3分行业预测 天然气消

36、费共分为发电、建筑、工业、非能源消费(主要是居民和服务业)和其他(包括其他能源消费、交通和农业)。 根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在新政策情景下,发电部门仍将是天然气最大的应用行业。其占天然气消费比重预计将从2008年的39%小幅上升至2035年的41%。1.21.2资源富足地区产量快速资源富足地区产量快速增加增加1.31.3非常规天然气快速非常规天然气快速增长增长1.41.4天然气贸易格局天然气贸易格局改变改变1.51.5天然气短期过剩天然气短期过剩第二章 国内外天然气工业未来发展分析2 2 国内国内天然气工业发展天然气工业发展分析分析 在节能减排、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政策支持、供应充足,将促使我国

37、的天然气行业在未来510年中持续快速发展。2.12.1价格价格改革改革 我国天然气价格存在两个矛盾:(1)与国外气价相比,存在一定折价;(2)与竞争性能源相比,也存在一定折价;因此长期来看,我国天然气价格仍将保持上调趋势。2.22.2常规天然气:三管齐常规天然气:三管齐下下 国内生产、管道进口气、进口LNG第二章 国内外天然气工业未来发展分析2 2 国内国内天然气工业发展天然气工业发展分析分析2.32.3非常规天然气快速非常规天然气快速发展发展 以煤层气和煤制天然气为代表2.42.4政策扶持下需求保持快速政策扶持下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增长 2.4.1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比重快速提升 2.4.2天然气消

38、费结构优化2.52.5天然气中上游行业盈利天然气中上游行业盈利分析分析 天然气中上游行业被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所垄断,预计业绩增幅在5%10%。第二章 国内外天然气工业未来发展分析1 1 行业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预测城市燃气行业属于公用事业行业,行业竞争有如下城市燃气行业属于公用事业行业,行业竞争有如下特特点:点:(1)由于管网所形成的自然垄断性。(2)燃气产业具有明显的地域界限性。(3)有可能成为燃气供应市场的主导企业。(4)垄断容易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垄断利润的存在会损害社会福利。(5)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第三章 城市燃气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2 2 行业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预测2.12.1城市燃气呈现三足鼎立的市场城市燃气呈现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格局由于其具有区域垄断性、收益稳定性、良好的成长性等特点,初步呈现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1)国有燃气集团:北京燃气、重庆燃气、上海燃气;(2)以新奥、百江为代表的港资或外资渗透燃气市场;(3)三大石油公司以各种方式进入城市燃气行业。2.22.2中石油城市燃气业务中石油城市燃气业务“期待期待”新作为新作为第三章 城市燃气行业竞争分析及预测2 2 行业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预测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