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_第1页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_第2页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_第3页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_第4页
《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木兰诗优质课教学实录木兰诗教学实录师:一提起花木兰这个人物,我们心中都有既亲切又遥远的感觉。因为对于木兰,我们中国人真的太熟悉了,但她毕竟生活在千百年前,距我们今天这个时代又实在太遥远了一些。我们还是先来观看一段木兰的影片。( 播放动画片花木兰)师:这是外国人眼中的木兰形象。原汁原味的木兰诞生在一千多年前中国南北朝一首民歌木兰诗。( 板书 )( 播放木兰英姿的幻灯片)师:在我国文学史上有民间叙事诗“双壁”的美誉,一首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另一首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木兰诗,它们都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同学们现在带着对木兰诗这个人物的理解和倾注的感情,放声的、自由地读这首诗,然后争取用简洁的语言概

2、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学生自由读书)师:现在请哪位同学用最简洁的语言概述木兰诗的主要内容。生:这首诗讲了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师:用替父从军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完整吗?木兰是一位女性,她是怎样完成替父从军的任务的?生:女扮男装。师:你从诗中何处知道木兰曾经女扮男装?生: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对, 木兰诗就是叙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 板书 ) 现在请同学再思考一个问题:围绕中心内容,这首诗叙述了哪些情节? 也就是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有哪些经历?( 生速读,思考,纷纷举手)生:木兰先是离开家,然后师:木兰是怎样离开家的?生:木兰是叹息着师:很聪明。木兰是怀着复杂的、矛盾的

3、心情,最后下定决心从军的。生: 然后, 木兰勇敢地在战场打仗,胜利以后不愿做官,最后回到她的家里。师:这位同学说得相当简洁,语言组织也好。木兰先是决定从军,然后登上征程,在沙场多年征战,最后荣归故里。( 边讲边板书) 同学们现在看黑板上我写的这四段情节,有没有漏掉诗中的内容?生:漏掉了最后一段。师:请你为大家读一遍,好吗?生:(朗读)“雄兔雌雄。”师:同学们知不知道这一段叫作什么?古时候的民歌在结尾的时候,作者常常要写一段表示赞美的话,叫赞词。它是民歌的特点之一。同学们,对于诗歌,朗读是走进诗歌世界的捷径。只有认真去读,反复吟诵,我们才能把握像木兰诗这样的叙事诗的情节,领会诗歌创造的意境,体味

4、诗中包蕴的情感,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边讲边板书) 下面,我来朗读这首诗,同学们要边听边想,仔细地揣摩老师在朗读这四个部分的时候分别运用了怎样不同的感情?(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师:( 读毕,停顿片刻) 我觉得这首诗很美。现在请同学们发言说说你刚才听出来老师运用的感情。生:老师读木兰决定从军的时候用了一种很忧愁的感情。师:你觉得用很忧愁的感情读木兰决定从军这一部分合适不合适?生:我觉得是合适的。因为木兰很想帮助她的父亲,可她又是一个女孩子,所以她很为难。师:这位同学体会得很准确。木兰在想啊,我到底替不替父亲去打仗呢?她左思右想,所以很犹豫,很发愁。那么木兰最后去了没有呢?生:去了。师: 所

5、以木兰下定决心的这两句“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应该读得坚决一些。你试着为大家读一遍,好吗( 生读 )师:读得有味道。请大家像刚才一样继续发言。生:我觉得第二部分“登程”老师读得很悲伤。师:怎么会悲伤呢?生 1:因为木兰想念亲人。师:想念亲人就悲伤吗?这个词用得准不准确?生 2:我觉得这一段有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因为木兰要走上战场,但又舍不得与亲人分开。师:说得很细腻。木兰是英雄,但又是位年轻的姑娘,她的感受是多方面的,有豪情万丈,也有柔情万点。哪些诗句可以看出木兰心中悬挂着家人,同学们一块儿朗读出来。生齐:“不闻鸣啾啾。”师:这些诗句写得情感多么丰富啊! 我们要反复诵读,才能品味出来。这首诗

6、还有两个部分,同学们刚才听老师是用什么感情读的?生:老师读“征战”这一部分是很豪迈的感情,木兰荣归则很高兴。师:这位同学回答得真准确。战争的场面我们从电影电视上见过一些,千军万马,气势磅礴。这一部分最适合集体朗读,请同学一齐朗读一遍。( 生读 )师:我为大家描绘一个画面,大家闭着眼睛想象:木兰骑着战马驰骋边关,浴血奋战。北方的寒夜里传来更鼓声声,军营中将士们披挂着冰冷的铠甲,枕戈待旦,木兰又经历一个不眠之夜。同学们想想这组画面,用我们的声音和情感将它们传递出来。( 生读 )师:很有进步。同学们,刚才大家各展其能。现在,我们将注意力投注到木兰荣归这一部分,刚才有个同学说他听出了高兴的感情,我再读

7、一遍。( 师配乐配幻灯朗读)师:这一部分的确是欢快的。同学们,老师是用什么节奏和语调表达欢快之情呢?生:节奏较快,语调很尖。( 众笑 )师:说得对。节奏明快,音调稍高,表情呢,也应该带着喜悦。同学们也这样试着读读。( 生配乐朗读)师:的确,我能够听出欢快之情。那么,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把这种喜悦欢快表达出来的呢?我们先看看用词。生:有很多动词。师:是啊,“开”、“坐”、“脱”、“著”、“理”、“帖”,一连串的动词, ( 板书 ) ,一气呵成,干脆利落。还有修辞手法生:对偶、排比师:对。对偶、“排比 ( 板书 ) 的修辞手法,都很整齐,有气势,所以我们读起来仿佛就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觉,所以呢,

8、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欢快就表达出来了。我们一齐读一次。( 师生共读)师:同学们,刚才我们体会了“木兰荣归”这一部分的感情,我们可以很明显听出有两句诗在朗读时,语调有些不一样,这两句诗是生齐:“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师:对。木兰是以一名壮士的身份回来的,当进屋换妆后,一个女郎却款款走到了同行多年的战友面前。这时,伙伴们自然又是惊奇,又是迷惑,他们想,同行这么多年,居然还不知道木兰是个女的,他们再一思索,当然还有不少难以言表的复杂情感。诗歌在这时留下了空白,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伙伴们的表情自然取决于木兰换妆前后截然不同的言谈举止、神情。请同学们开动脑筋,设想木兰进屋前与出来后判若两人的样子,然后争取表演一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