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_第1页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_第2页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_第3页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_第4页
颈椎与腰椎的康复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护脊课程护脊课程 护脊课程护脊课程认识脊柱姿势引发的病症认识脊柱姿势引发的病症颈椎病的局部放松颈椎病的局部放松与康复性训练与康复性训练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之康复性训练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之康复性训练认识人体脊柱认识人体脊柱 脊柱的非中立位姿势脊柱的非中立位姿势针对颈椎病的局部放松针对颈椎病的局部放松与康复性训练与康复性训练n 颈椎病(颈椎综合症)的病理与症状颈椎病(颈椎综合症)的病理与症状 各种颈椎病的起因各种颈椎病的起因 症状症状 康复性训练计划的整体概念康复性训练计划的整体概念n 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针对性康复训练计划 放松、拉伸局部紧张的肌肉、手法牵引放松、拉伸局部紧张的肌肉、手法牵引

2、 姿态调整性训练、强化性训练姿态调整性训练、强化性训练n 具体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及计划的周期性更具体训练计划的制定,以及计划的周期性更新新颈椎的构造颈椎的构造o 颈椎的骨骼有枕骨、颈椎的骨骼有枕骨、寰椎、枢椎、寰椎、枢椎、C3-C7C3-C7,加上寰枕关节、寰枢加上寰枕关节、寰枢关节、椎间盘关节和关节、椎间盘关节和周围的韧带、肌肉等周围的韧带、肌肉等软组织构成整个颈部。软组织构成整个颈部。颈椎病(颈椎综合症)o 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导致周围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和突出,导致周围组织和结构继发性变化,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组织和结构继发性变化,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

3、式的改表现。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发病率呈上升及低龄化趋势。其中以变,发病率呈上升及低龄化趋势。其中以神神经根性颈椎病经根性颈椎病发病率最高,占发病率最高,占60607070,其急性期多表现为颈肩背痛、颈项僵硬、活其急性期多表现为颈肩背痛、颈项僵硬、活动受限、伴上肢麻木无力动受限、伴上肢麻木无力。(中国应用护理杂志。(中国应用护理杂志20092009) 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o 由于椎间孔处的突出物(椎间盘退变、骨刺)刺激或压由于椎间孔处的突出物(椎间盘退变、骨刺)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而导致上述症状;迫脊神经根,而导致上述症状;n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系指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

4、狭,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系指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导使纤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导致椎间盘突出。致椎间盘突出。n颈椎的生理弧度改变颈椎的生理弧度改变和颈椎节段不稳,而使颈椎正和颈椎节段不稳,而使颈椎正常的应力发生变化,导致骨质增生(骨刺)常的应力发生变化,导致骨质增生(骨刺)o 发病常见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发病常见于长期低头伏案工作者此类人士由于颈肌此类人士由于颈肌慢性劳损、肌肉痉挛、久之颈肌肌力减弱、使颈部平衡慢性劳损、肌肉痉挛、久之颈肌肌力减弱、使颈部平衡破坏;破坏;颈椎病(颈椎综合症)颈椎病(颈椎综合症)o 颈椎生理弧度改变(过颈椎

5、生理弧度改变(过度前曲)系不良姿势综度前曲)系不良姿势综合症。出现于含胸合症。出现于含胸/ /驼背驼背的人群身上。不良的颈的人群身上。不良的颈椎姿势,导致肌肉不平椎姿势,导致肌肉不平衡的出现。出现的症状衡的出现。出现的症状包括上背部或颈部疼痛包括上背部或颈部疼痛并带有燃烧的感觉;尤并带有燃烧的感觉;尤其是在久坐后酸痛的感其是在久坐后酸痛的感觉更为明显。紧张的肌觉更为明显。紧张的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肉包括:胸锁乳突肌、颈椎后侧肌群、胸肌;颈椎后侧肌群、胸肌;s s松弛的肌肉包括上背部松弛的肌肉包括上背部肌群、深层颈屈肌。肌群、深层颈屈肌。肩胛提肌肩胛提肌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斜角肌斜角肌颈椎的治

6、疗技术颈椎的治疗技术o姿势综合症的治疗姿势综合症的治疗1.1.使患者避免产生姿势性疼痛的应力使患者避免产生姿势性疼痛的应力2.2.使患者认识到姿势与疼痛之间的关系,自觉保持正确使患者认识到姿势与疼痛之间的关系,自觉保持正确的姿势,出现疼痛时知道通过调整姿势来缓解症状。的姿势,出现疼痛时知道通过调整姿势来缓解症状。o功能不良综合症的治疗功能不良综合症的治疗1.1.有效的牵伸有效的牵伸对短缩的组织进行牵伸,牵伸要有一对短缩的组织进行牵伸,牵伸要有一定的力度,否则短缩的组织无法重塑牵长。定的力度,否则短缩的组织无法重塑牵长。2.2.对短缩的组织进行牵伸,牵伸的力度不能引起微细损对短缩的组织进行牵伸,

7、牵伸的力度不能引起微细损伤。安全牵伸的临床标准是,在牵伸中引起的疼痛在伤。安全牵伸的临床标准是,在牵伸中引起的疼痛在牵拉力去除后立即消失,一般要求牵拉力去除后立即消失,一般要求10-2010-20分钟以内必须分钟以内必须消失。消失。颈椎的治疗技术(颈椎的治疗技术(1)坐姿后缩(深层颈屈肌)坐姿后缩(深层颈屈肌)o 动作描述:头部尽可能地动作描述:头部尽可能地向后运动,达到最大范围,向后运动,达到最大范围,在终点停留瞬间后放松回在终点停留瞬间后放松回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争取每次重复时运动幅度争取每次重复时运动幅度能进一步增加。注意在运能进一步增加。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头部

8、必须保持水动过程中头部必须保持水平,双眼平视前方,脸朝平,双眼平视前方,脸朝前,既不低头也不仰头。前,既不低头也不仰头。o 适用范围:颈椎后方移位适用范围: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颈椎曲度、功能综合征、颈椎曲度、功能不良综合征和颈源性头痛。不良综合征和颈源性头痛。o 注:后缩是最基本的治疗注:后缩是最基本的治疗方法,应首先应用。方法,应首先应用。 颈椎的治疗技术(颈椎的治疗技术(2 2)坐姿坐姿/ /仰卧后缩加伸展并旋转仰卧后缩加伸展并旋转o 动作描述:从后缩位开始缓慢小心地进行头动作描述:从后缩位开始缓慢小心地进行头颈部全范围的伸展。在伸展终点停留颈部全范围的伸展。在伸展终点停留1 1秒后,秒后

9、,缓慢地回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在后缩缓慢地回到起始位。有节律地重复。在后缩加伸展至最大范围后,在伸展终点位进行小加伸展至最大范围后,在伸展终点位进行小幅度的左右旋转幅度的左右旋转4545次,在旋转的过程中进次,在旋转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头颈伸展幅度。一步加大头颈伸展幅度。o 应用人群: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颈椎伸展应用人群: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颈椎伸展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是在应用治功能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和预防。是在应用治疗技术疗技术1 1后的治疗技术的第一个升级。后的治疗技术的第一个升级。 颈椎的治疗技术(颈椎的治疗技术(3 3)手法牵引手法牵引o 临床作用:缓解疼痛;增加整体活动幅度;

10、临床作用:缓解疼痛;增加整体活动幅度;颈椎动脉血流回复状态颈椎动脉血流回复状态o 做法:一手托住会员头枕部,一手放在下颌;做法:一手托住会员头枕部,一手放在下颌;然后双手用力将头部向头顶方向牵拉。然后双手用力将头部向头顶方向牵拉。o 注意:用力须由小至大逐渐增加,时间持续注意:用力须由小至大逐渐增加,时间持续6-156-15秒。牵拉时头颈部一般保持中立位,如秒。牵拉时头颈部一般保持中立位,如下段颈椎疼痛可以在屈曲下段颈椎疼痛可以在屈曲10-1510-15位牵引。位牵引。颈椎的治疗技术(颈椎的治疗技术(3 3)手法牵引后缩加伸展和旋转手法牵引后缩加伸展和旋转o 做法:双手在支托患者头颈部同时,轻

11、柔持续地施做法:双手在支托患者头颈部同时,轻柔持续地施加牵引力。在维持牵引力的基础上进行后缩和伸展加牵引力。在维持牵引力的基础上进行后缩和伸展运动。在伸展的终点位,将牵引力缓慢地减小,但运动。在伸展的终点位,将牵引力缓慢地减小,但不完全松开,然后增加旋转。应保持很小的牵引力不完全松开,然后增加旋转。应保持很小的牵引力的同时,小幅度地旋转患者的头部的同时,小幅度地旋转患者的头部4 4到到5 5次,以达到次,以达到更大的伸展角度。更大的伸展角度。 o 应用人群:应用于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复位,尤应用人群:应用于颈椎后方移位综合征的复位,尤其适用于急性期的患者和顽固的后方移位综合征的其适用于急性期的

12、患者和顽固的后方移位综合征的患者。部分患者只有在应用这个治疗技术之后,症患者。部分患者只有在应用这个治疗技术之后,症状才能减轻,才有可能进行颈椎伸展动作。状才能减轻,才有可能进行颈椎伸展动作。颈椎伸展动作颈椎伸展动作颈椎康复性训练颈椎康复性训练颈椎生理曲度、不良姿势纠正颈椎生理曲度、不良姿势纠正o 深层颈屈肌深层颈屈肌o 中、下斜方肌中、下斜方肌o 菱形肌菱形肌深层颈屈肌深层颈屈肌胸锁乳突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斜方肌菱形肌菱形肌颈椎周边肌肉的强化颈椎周边肌肉的强化颈椎周边肌肉的强化颈椎周边肌肉的强化中、下斜方肌与菱形肌的强化中、下斜方肌与菱形肌的强化阻力圈肩胛骨内收阻力圈肩胛骨内收o 动作描述:动

13、作描述:掌心压住阻力掌心压住阻力圈一侧;另一侧在髂骨位圈一侧;另一侧在髂骨位置;肘关节微屈;沉肩,置;肘关节微屈;沉肩,肩胛骨内收并下压肩胛骨内收并下压o 呼吸:呼吸:用力夹紧阻力圈时用力夹紧阻力圈时呼气;放松吸气呼气;放松吸气o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不要用手臂夹不要用手臂夹阻力圈、手指张开阻力圈、手指张开基本背伸展(基本背伸展(Basic Back Extension BBE)Basic Back Extension BBE)o动作描述:动作描述:俯卧、两腿并拢、俯卧、两腿并拢、双手贴于大腿两侧、额头点双手贴于大腿两侧、额头点着垫子、腹肌收紧着垫子、腹肌收紧o呼吸:呼吸:呼气时上背部向上抬呼

14、气时上背部向上抬起、保持腹部依然贴于垫子;起、保持腹部依然贴于垫子;吸气返回吸气返回o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不要抬得过高,不要抬得过高,导致腰椎受力;向上抬起时导致腰椎受力;向上抬起时加上肩胛骨夹紧;保持头与加上肩胛骨夹紧;保持头与肩背一条线肩背一条线o变化:变化:肩部与肘关节的活动肩部与肘关节的活动后支撑(后支撑(Back SupportBack Support)o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手掌置于臀部手掌置于臀部后侧约两手掌;指尖向臀后侧约两手掌;指尖向臀部或向外;肘关节微屈;部或向外;肘关节微屈;背部挺直;两腿并拢。背部挺直;两腿并拢。o 呼吸:呼吸:呼气把髋部垂直向呼气把髋部垂直向上抬,并打

15、开胸腔。上抬,并打开胸腔。o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头与肩成一条头与肩成一条线;不需要将髋部抬得过线;不需要将髋部抬得过高。高。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下背痛之康复性训练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下背痛之康复性训练Prolapsed Inter-vertebral Disc (PID)Prolapsed Inter-vertebral Disc (PID)腰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1、被动稳定系统的损坏-椎间盘退化椎间盘退化o 在在2020岁左右,椎体和髓核之间的血管交通已消失,岁左右,椎体和髓核之间的血管交通已消失,此后,椎间盘开始进入退行性变过程。虽然,椎间此后,椎间盘开始进入退行性变过程。虽然

16、,椎间盘的自然史导致其退行性变,外在力学因素在椎间盘的自然史导致其退行性变,外在力学因素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亦起到同等重要作用。随着椎间盘脱盘退变过程中亦起到同等重要作用。随着椎间盘脱水,椎间隙高度降低,纤维环松弛,其抵御日常活水,椎间隙高度降低,纤维环松弛,其抵御日常活动时的压力和牵张力效率下降,侧弯压力,旋转,动时的压力和牵张力效率下降,侧弯压力,旋转,久坐,震动力或其他类似损伤可干扰其营养代谢,久坐,震动力或其他类似损伤可干扰其营养代谢,并导致椎间盘病变。坐位时椎间盘压力较站位高,并导致椎间盘病变。坐位时椎间盘压力较站位高,而旋转和屈曲相结合力增加椎间盘损害机会。而旋转和屈曲相结合力增加椎

17、间盘损害机会。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o 椎间盘脱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椎间盘脱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或脊神经根所致压迫相应脊髓或脊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的一种病理状态。o 它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它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有关。腰因素有关。腰4/54/5,腰,腰5/5/骶骶1 1是是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部位,颈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部位,颈椎次之。椎次之。o 椎间盘脱出有三种类型:椎间盘脱出有三种类型:n中央型:是指位于中线者中央型:是指位于中线者n后侧型:是指位于中线两侧后侧型:是指位于中线两侧椎管内者;椎管内者;n外侧型:是指突

18、出的椎间盘外侧型:是指突出的椎间盘位于根管外者,此型脊神经根位于根管外者,此型脊神经根压迫症状重压迫症状重。 椎间盘脱出椎间盘脱出Prolapsed Inter-vertebral Disc (PID)Prolapsed Inter-vertebral Disc (PID)腰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2 2、主动控制系统破坏或失衡、主动控制系统破坏或失衡3 3、本体感觉的缺陷、本体感觉的缺陷本体感觉缺陷本体感觉缺陷本体感觉缺陷本体感觉缺陷临床表现o 多见于青壮年,常由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多见于青壮年,常由慢性损伤所致,急性外伤可使症状加重,主要为神经根或脊髓的压迫症可使症状加重,主要为神经根或脊

19、髓的压迫症状,表现为慢性腰背痛并向下肢放射、有时出状,表现为慢性腰背痛并向下肢放射、有时出现椎旁及下肢肌肉痉挛甚至肌肉萎缩、活动受现椎旁及下肢肌肉痉挛甚至肌肉萎缩、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即拉塞格征限,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即拉塞格征(Lasegues征阳性)等。征阳性)等。评定评定1、阳性测验(椎间盘突出)、阳性测验(椎间盘突出)2、弱连测试(三个姿势)、弱连测试(三个姿势)下背痛康复训练计划下背痛康复训练计划被动稳定系统的正确排列被动稳定系统的正确排列-中立位(静态、动态)中立位(静态、动态)主动控制系统主动控制系统-局部稳定肌肉锻炼局部稳定肌肉锻炼康复训练之康复训练之“关键关键”肌肉肌肉腹横

20、肌腹横肌康复训练之康复训练之“关键关键”肌肉肌肉多裂肌多裂肌腹横肌的腹横肌的“激活激活”n 单腿抬起单腿抬起n 单腿抬起并交换单腿抬起并交换n 胸部抬起胸部抬起n 胸部抬起并转体胸部抬起并转体n 仰卧脊椎旋转仰卧脊椎旋转n 一百次一百次n 卷曲上提卷曲上提n 加入小工具加入小工具胸部抬起(胸部抬起(Chest LiftChest Lift)o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o 呼吸:呼吸:o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胸部抬起并转体(胸部抬起并转体(Chest Lift with RotationChest Lift with Rotation)o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o 呼吸:呼吸:o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仰卧脊椎旋转(仰卧脊椎旋转(Supine Spine TwistSupine Spine Twist)o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o 呼吸:呼吸:o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一百次(一百次(HundredHundred)o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o 呼吸:呼吸:o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卷曲上提(卷曲上提(Roll UpRoll Up)o 动作描述:动作描述:o 呼吸:呼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