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云课件-20160802(15版药典)_第1页
曹晓云课件-20160802(15版药典)_第2页
曹晓云课件-20160802(15版药典)_第3页
曹晓云课件-20160802(15版药典)_第4页
曹晓云课件-20160802(15版药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年版微生物内容 增修订概况及执行中的问题增修订概况及执行中的问题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天津市药品检验所 抗生素室抗生素室 曹晓云曹晓云 21101 1101 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1105 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法:微生物计数法1106 1106 非无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菌检查法1107 1107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1121 1121 抑菌效力检查法抑菌效力检查法 (用于指导生产企业在研发制剂中抑菌剂浓度的确定)(用

2、于指导生产企业在研发制剂中抑菌剂浓度的确定)1421 1421 灭菌法灭菌法20152015年版微生物相关内容收载情年版微生物相关内容收载情况况1 1、6 6个通则个通则2 2、制剂通则中、制剂通则中9201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9202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9204 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新增)(新增)9205 药品洁净实验室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新增)(新增)9206

3、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新增)(新增)3、6个指导原则个指导原则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制剂通则中各制剂项下【无菌无菌】、【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及抑菌剂效力检查及抑菌剂效力检查 4 4、品种正文、品种正文(原料、辅料、制剂)(原料、辅料、制剂)品种正文中的品种正文中的【无菌无菌】或或【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和限度,或指向通则)(检查方法和限度,或指向通则)5 5、制药用水、制药用水灭菌注射用水灭菌注射用水 【无菌无菌】 注射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纯化水 【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 6 6、药包材、药包材【无菌无菌】或或【微生物限度微生物限度】3p中国

4、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p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p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p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p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内容内容41101 1101 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 (修订修订) )1105 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修订)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修订)1106 1106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修订)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菌

5、检查法(修订)1107 1107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修订)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修订)1121 1121 抑菌效力检查法(修订)抑菌效力检查法(修订)1421 1421 灭菌法灭菌法( (未修订未修订) )9201 9201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未修订)(未修订)9202 9202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修订)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修订)9203 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修订)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修订)9204 9204 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新增)(新增)9

6、205 9205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新增)(新增)9206 9206 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新增)(新增)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5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一、整合20102010年版一、二、三部合一年版一、二、三部合一1101 1101 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1105 1105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法:微生物计数法1106 1106 非无菌非

7、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菌检查法1107 1107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1421 1421 灭菌法灭菌法20102010年版一、二部合一年版一、二部合一9201 9201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9202 9202 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9203 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6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二、检验方法与国际接轨,涵盖标准和

8、方法的整体变化 无菌检查法无菌检查法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微生物计数法法:微生物计数法 非无菌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产品微生物限度限度检查法:控制菌检查法菌检查法 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抑菌效力检查法(抑菌效力检查法(20102010版为指导原则)版为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检验替代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20102010年版微生物限度年版微生物限度7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三

9、、新理念1、微生物限度的检查结果为不符合规定时,不得复试。2、加强检验过程控制,增订相关指导原则p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新增)p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新增)p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新增)8p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p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p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p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p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内容内容9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

10、题1、试验环境要求、试验环境要求 20102010年版年版20152015年版年版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环境洁净度1000010000级下的局级下的局部洁净度部洁净度100100级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隔离系统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中进行,其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防止污染的措施不得影响供试品微生物的检出。不得影响供试品微生物的检出。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试验环境必须达到行,试验环境必须达到无菌无菌检查的要求检查的要求,检验全过程应,检验全过程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1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10 无菌检查无菌检查的试验环境要求的试验环境要求? 通则通则9203 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环境环境” 1 1、实验室的布局与运行、实验室的布局与运行 微生物实验的各项工作应在专属的区域进行,以降低交叉污染、微生物实验的各项工作应在专属的区域进行,以降低交叉污染、假阳性结果和假阴性结果出现的风险。假阳性结果和假阴性结果出现的风险。无菌检查应在无菌检查应在B B级背景下的级背景下的A A级单向流洁净区域或级单向流洁净区域或隔离系统隔离系统中进行。中进行。 20102010年版年版 20152015年版年版 万级下的局部百

12、级(万级下的局部百级(A+CA+C) A+A+B B或隔离器(建议或隔离器(建议D D级)级) 1、试验环境要求、试验环境要求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11p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国家标准进行洁净度确认。进行洁净度确认。p隔离系统应隔离系统应定期定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p

13、日常日常检验还需对实验环境进行监控。检验还需对实验环境进行监控。通则通则9205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通则通则9206 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1 1、试验环境监控、试验环境监控122、无菌检查法首选薄膜过滤法、无菌检查法首选薄膜过滤法 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包括薄膜过滤法和直接接种法。 只要供试品性质允许,应采用只要供试品性质允许,应采用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 一般应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一般应采用封闭式薄膜过滤器。3、进行产品的无菌检查时,应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方、进行产品的无菌检查时,应

14、进行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和方法适用性试验。法适用性试验。4、检验数量和检验量、检验数量和检验量 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只要供试品性质允许,应将所有容采用薄膜过滤法时,只要供试品性质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容物过滤。器内容物过滤。 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134、检验数量和检验量、检验数量和检验量 检验数量检验数量 检验量检验量 指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指一次试验所用供试品最小包装装容器的数量容器的数量。除另有规定外,。除另有规定外,出厂产品按出厂产品按表表1 1规定;上市产规定;上市产品监督检验按品监督检验按表表2 2规定。表规定。表1 1、表表2 2中最少检

15、验数量不包括阳中最少检验数量不包括阳性对照试验的供试品用量。性对照试验的供试品用量。 供试品每个最小包装接种至每份培养基的最小量(供试品每个最小包装接种至每份培养基的最小量(g g或或mlml)。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检验量按表)。除另有规定外,供试品检验量按表3 3规定。若每规定。若每支(瓶)供试品的支(瓶)供试品的装量装量按规定按规定足够接种两种培养基,足够接种两种培养基,则则应分别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应分别接种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采用养基。采用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时,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时,只要供试品特性允许,应将所有容器内的所有容器内的全

16、部内容物过滤全部内容物过滤。144、检验数量和检验量、检验数量和检验量 (表(表1-11-1)154、检验数量和检验量、检验数量和检验量 (表(表1-21-2)165、保留生物制品无菌检查的特点、保留生物制品无菌检查的特点 除阴性对照外除阴性对照外药品药品生物制品生物制品样品检测样品检测1 130303535硫乙硫乙 硫乙硫乙 2 220202525/ /硫乙硫乙 3 320202525TSBTSBTSBTSB阳性对照阳性对照4 430303535硫乙硫乙 硫乙硫乙 176、培养基体系的修订、培养基体系的修订7、风险评估和偏差调查的要求、风险评估和偏差调查的要求8、无菌检查结果一次检出为准,不

17、得复试。、无菌检查结果一次检出为准,不得复试。 仅在充分证明试验结果无效后方可重新试验。仅在充分证明试验结果无效后方可重新试验。 18 供试品的检查供试品的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培养基适用性检查 试验菌液制备试验菌液制备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法适用性试验 19p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p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p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p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p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内容内容20通则通则1105-非无菌产

18、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法1 1、微生物计数培养基与定义的修订微生物计数培养基与定义的修订20102010年版年版20152015年版年版细菌数:细菌数:- -生长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的菌落需氧菌总数:需氧菌总数:- -生长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生长在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TSATSA)上的所有菌落(细)上的所有菌落(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菌、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霉菌和酵母菌数:- -生长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生长在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基上的菌落霉菌酵母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 -生长在沙氏葡萄糖琼脂

19、培养基上的所有菌落(包括细菌菌生长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的所有菌落(包括细菌菌落)。落)。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使霉菌和若因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使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可使用含抗生酵母菌的计数结果不符合微生物限度要求,可使用含抗生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如玫瑰素的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或其他选择性培养基(如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进行测定)红钠琼脂培养基进行测定) 。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21 2 2、试验环境、试验环境 20102010年版药典:年版药典: 环境洁净度环境洁净度万级万级

20、下的局部洁净度下的局部洁净度百级百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20152015年版药典:年版药典: 微生物计数微生物计数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试验环境应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 222 2、试验环境、试验环境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试验环境要求的试验环境要求? 通则通则9203 9203 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环境环境” 1 1、实验室的布局与运行、实验室的布局与运行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不低于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不低于D D级背景下的级背景下的B B级单向流空气区域级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内进行。 20102

21、010年版年版 20152015年版年版万级下的局部百级(万级下的局部百级(A+CA+C) D D级背景下的级背景下的B B级级( (B+DB+D) 232 2、试验环境、试验环境 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单向流空气区域、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进行监测。 新增新增 通则通则9205-9205- 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药品洁净实验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指导原则24 3 3、培养基及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培养基及检验方法适用性试验 培养基和供试品检测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培养基和供试品检测所选方法的适用性须经确认。 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法验证)方法适用性试验(方法验

22、证) 试验组菌落数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试验组菌落数与菌液对照组菌落数的比值应在0.50.52 2范围内。范围内。 加菌步骤提前,加菌量为供试品体积的加菌步骤提前,加菌量为供试品体积的1%1%,难度更大。,难度更大。 4 4、阴性对照、阴性对照 如果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如果阴性对照有菌生长,应进行偏差调查。 255 5、菌种和菌液的制备、菌种和菌液的制备菌株菌株中国药典中国药典 协调案协调案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subtilisCMCC(B)63CMCC(B)63 501501ATCC6633ATCC6633金黄色葡萄

23、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CMCC(B)26 003003ATCC6538ATCC6538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CMCC(B)10 104104ATCC9027ATCC9027白色念珠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Candida albicansCMCC(F)98CMCC(F)98 001001ATCC10231ATCC10231黑曲霉黑曲霉 Aspergillus niger A

24、spergillus nigerCMCC(F)98CMCC(F)98 003003ATCC16404ATCC16404265 5、菌种和菌液的制备、菌种和菌液的制备 原则:原则: 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通则年版通则9203-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 菌种菌种 “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药品微生物检验用的试验菌应来自认可的国内或国外菌种保藏机构的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商业派生标准菌株,或使用与标准菌株所有相关特性等效的可以溯源的商业派生菌株菌株” 。标准菌株的商业衍

25、生物仅可用作工作菌株。标准菌株的商业衍生物仅可用作工作菌株。276 6、培养条件、培养条件20102010版版20152015版版细菌细菌30303535培养培养3 3天天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232328 28 培养培养5 5天天 ,必要时可适当延长必要时可适当延长7 7天天 。除另有规定外,除另有规定外,需氧菌总数需氧菌总数 30303535,培养培养3 35 5天天;霉菌和酵母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总数20202525培养培养,5 5天天7 7天。天。28 各品种项下要求执行的微生物限度各品种项下要求执行的微生物限度标准解释标准解释如下:如下: 10 101 1cfucfu: 可接受的最大

26、限度为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2020; 10 102 2cfucfu: 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200200; 10 103 3cfucfu: 允许的最大限度为允许的最大限度为 2000 2000:依此类推。:依此类推。7 7、结果判断、结果判断29 关于限度标准的表述方式关于限度标准的表述方式 微生物限度标准以微生物限度标准以1010的指数形式表示:的指数形式表示: 10 101 1cfucfu: 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2020; 10 102 2cfucfu: 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200200; 10 103 3cfucfu: 允许的最大限度为允许的最

27、大限度为 20002000:依此类推。:依此类推。 问题问题 3 310104 4cfu cfu 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可接受的最大限度为 标准表述为数字的,按数字执行,如,纯化水。标准表述为数字的,按数字执行,如,纯化水。 取本品不少于取本品不少于1 ml1 ml,经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经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 R2AR2A琼琼脂培养基,脂培养基,30303535培养不少于培养不少于5 5天,依法检查(通则天,依法检查(通则11051105),), 1 ml1 ml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100 cfu100 cfu。 30 限度标准与检验结果的书写限度标准与检验结果的书

28、写 限度标准限度标准 检验结果检验结果1010的的n n次幂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次幂可接受的最大菌数为2 2倍倍 按科学计数法按科学计数法 6.96.910102 2cfucfu具体数字表示即为具体数字表示即为具体数字具体数字 690690cfu两种表示方式两种表示方式 两种表示方式相等两种表示方式相等例,内控标准例,内控标准1000cfu/g1000cfu/g 书写方式书写方式5 510102 700cfu/g 700cfu/g 合格?合格? 10001000318 8、不得复试,无相关内容、不得复试,无相关内容32通则通则1106-1106-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非无菌产品微

29、生物限度检查:控制菌检查法 1 1、培养基变化培养基变化 在增菌过程,使用无选择性增菌培养基培养。疑似菌增加,工作在增菌过程,使用无选择性增菌培养基培养。疑似菌增加,工作量加大。量加大。 2 2、结果判断方式变化结果判断方式变化 在各控制菌项下:改为在各控制菌项下:改为“较少的生化实验较少的生化实验”,以及,以及“应进一步进行应进一步进行适宜的鉴定试验适宜的鉴定试验” 。 较大变动较大变动 3 3、以、以“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 ,取代,取代“大肠菌群大肠菌群”。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33通则通则1107-1107-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标准

30、非无菌药品微生物标准1 1、需氧菌总数限度放宽,部分霉菌和酵母菌限度提高、需氧菌总数限度放宽,部分霉菌和酵母菌限度提高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34非无菌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非无菌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非无菌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微生物限度标准非无菌化学药品及生物制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表表1) 1)制剂类型制剂类型需氧菌需氧菌霉菌、酵母菌霉菌、酵母菌控制菌控制菌口服给药固口服给药固/ /液体液体10103 310102 210102 210101 1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含脏器提取物的制剂还不得检出含脏器提

31、取物的制剂还不得检出沙门菌沙门菌口腔黏膜口腔黏膜/ /齿龈齿龈/ /鼻用鼻用10102 210101 1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胞菌耳用耳用/ /皮肤皮肤10102 210101 1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呼吸道吸入呼吸道吸入10102 210101 1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耐胆盐革兰氏阴性菌阴道阴道/ /尿道尿道10102 210101 1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

3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珠菌、梭菌(中药制剂)梭菌(中药制剂)直肠给药固直肠给药固/ /液体液体10103 310102 210102 210102 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其他局部给药其他局部给药10102 210102 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局部用药局部用药注注 化学药品制剂和生物制品制剂若含有未经化学药品制剂和生物制品制剂若含有未经提取提取的动植物来源的成分及矿物质还不得检查的动植物来源的成分及矿物质还不得检查沙门菌沙门菌。35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

33、度标准(表非无菌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微生物限度标准(表2 2)制剂类型制剂类型需氧菌需氧菌霉菌、酵母菌霉菌、酵母菌控制菌控制菌固体口服给药固体口服给药- -含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 -不含不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10105 510104 4(丸剂(丸剂3 310104 4)5 510102 210102 2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沙门菌,耐胆盐的阴性菌应小于耐胆盐的阴性菌应小于10102 2个个液体口服给药液体口服给药- -含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 -不含不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10103 35 510102 21010

34、2 210102 2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沙门菌沙门菌,耐胆盐的阴性菌应小于耐胆盐的阴性菌应小于10101 1个个固体局部给药固体局部给药- -表皮或黏膜表皮或黏膜完整完整- -表皮或黏膜表皮或黏膜不完整不完整10104 410103 310102 210102 2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阴道阴道& &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白色念珠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白色念珠菌、梭菌。菌、梭菌。液体局部给药液体局部给药- -表皮或黏膜表皮或黏膜完整完整- -表皮或黏膜表皮或黏膜不完整不完整10102 2 10102 2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

35、菌,阴道阴道& &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白色念珠尿道给药制剂不得检出白色念珠菌、梭菌。菌、梭菌。National Institute of Food and Drug ControlHttp:/36不得检出沙门菌:不得检出沙门菌:口服制剂口服制剂含脏器提取物含脏器提取物含有未经提取的动物、植物及矿物质来源的成分含有未经提取的动物、植物及矿物质来源的成分含生粉的中药制剂含生粉的中药制剂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耐胆盐革兰阴性菌:口服制剂口服制剂表表1 1: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 不得检出(定性)不得检出(定性) 表表2 2:固体制剂固体制剂 10102 2cfu/g cfu/g (定量)(

36、定量)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 10101 1cfu/g cfu/g (定量)(定量) 37指数形式表示指数形式表示 标准放宽标准放宽固体:不易繁殖,标准最低。固体:不易繁殖,标准最低。局部:粘膜系统或易感部位局部:粘膜系统或易感部位特殊用药途径特殊用药途径 较高(较高(霉酵提高霉酵提高)液体:易繁殖,标准较高(液体:易繁殖,标准较高(霉酵提高霉酵提高)38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标准 原辅料、饮片-限度.doc中药饮片:中药研粉口服用贵细饮片、直接口服及泡服饮片39p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p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

37、法执行中的问题p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p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p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内容内容40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通则通则1121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抑菌效力检查法1、将原指导原则,修订为检查法。对抑菌剂的选择和抑菌效力的监控更加重视。2、用于指导生产企业在研发阶段制剂中抑菌剂浓度的确定。3、分三类,每类分A和B标准。 注射剂、眼用制剂、用于子宫和乳腺的制剂。 耳用制剂、鼻用制剂、皮肤给药制剂、吸入制剂。 口服制剂、口腔黏膜制剂、直肠给药制剂。41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通则通则

38、92029202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非无菌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指导原则1、控制菌检查法没有规定进一步确证疑似致病菌的方法。 若供试品检出疑似致病菌,确证方法应选择已被认可的菌种鉴定方法,如,细菌鉴定一般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2、用于手术、烧伤及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要求。对创伤程度难以判断的如没证据证明药品不存在安全性风险那么该药品应符合无菌检查要求。3、在制定原辅料微生物限度标准时,应根据原辅料的微生物污染特性、用途、相应制剂的生产工艺及特性等因素,还需控制具有潜在危害的致病菌。42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通则通则9203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

39、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1.名称“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规范指导原则”修订为“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43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通则通则92039203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药品微生物实验室质量管理指导原则2. 2. 整体框架整体框架修订前:人员、培养基、菌种、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设备、文件、实修订前:人员、培养基、菌种、实验室的布局和运行、设备、文件、实验记录、结果的判断验记录、结果的判断修订后:人员、培养基、修订后:人员、培养基、试剂试剂、菌种、菌种、环境环境、设备、设备、样品样品、检验方法、检验方法、污染

40、废弃物处理、检测结果质量保证和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污染废弃物处理、检测结果质量保证和检测过程质量控制、实验记录、实验记录、结果的判断和结果的判断和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文件。、文件。44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通则通则92049204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微生物鉴定指导原则 为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控制菌的鉴定,以及药为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控制菌的鉴定,以及药物原料、辅料、制药用水、生产环境、中间体和终产品中物原料、辅料、制药用水、生产环境、中间体和终产品中检出微生物的鉴定提供指导。检出微生物的鉴定提供指导。 1 1、微生物的鉴定结果以、微生物的鉴定结果以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伯杰氏系统

41、细菌学手册第二第二版版( (Bergey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Second Edition)Second Edition)为准。为准。 2 2、鉴定程序:分离纯化、初筛试验、表型鉴定、基因型、鉴定程序:分离纯化、初筛试验、表型鉴定、基因型鉴定。鉴定。 3 3、溯源分析、溯源分析45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通则通则92059205药品洁净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药品洁净室微生物监测和控制指导原则 用于指导药品微生物检验用洁净室等受控环境微生物污用于指导药品

42、微生物检验用洁净室等受控环境微生物污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染情况的监测和控制。 1 1、人员要求、人员要求 2 2、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参数确认、初次使用的洁净实验室参数确认 3 3、监测、监测: :微生物检测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监测标微生物检测方法、监测频次及监测项目、监测标准、警戒限和纠偏限、数据分析及偏差处理、微生物鉴定准、警戒限和纠偏限、数据分析及偏差处理、微生物鉴定 4 4、微生物控制、微生物控制46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通则通则92069206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验证指导原则 是为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原料、辅料、及是为药典要求无

43、菌的药品、生物制品、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的验证提供指导。其他品种无菌检查用隔离系统的验证提供指导。 无菌隔离系统从根本上避免了操作人员与实验用物品的无菌隔离系统从根本上避免了操作人员与实验用物品的直接接触。直接接触。 1 1、隔离器的结构、隔离器的结构 2 2、隔离器的安装位置的选择、隔离器的安装位置的选择 3 3、隔离系统验证、隔离系统验证 4 4、隔离器的应用、隔离器的应用47p中国药典中国药典20152015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年版微生物内容增修订概况p20152015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年版无菌检查法执行中的问题p20152015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

44、年版微生物限度执行中的问题p相关通则主要内容相关通则主要内容p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制药用水、药包材微生物检测内容内容 制药用水制药用水是药品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辅料,贯穿于生是药品生产中用量最大、使用最广的一种辅料,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药典所收载的制药用水,根据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产的全过程。药典所收载的制药用水,根据因其使用的范围不同而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及灭菌注射用水。 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制药用水的原水通常为饮用水。 制药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制药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修订修订主要涉及主要涉及纯化水纯化水及及注射用水

45、注射用水。 制药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与标准制药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与标准 1 1、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方法情况、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方法情况 美国药典通则美国药典通则12311231制药用水中,弹性标准,推荐方法给出的是高制药用水中,弹性标准,推荐方法给出的是高营养类型的培养基营养类型的培养基TSATSA。 欧洲药典明确规定的是欧洲药典明确规定的是R2AR2A培养基。培养基。 2 2、制药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课题研究结果、制药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课题研究结果课题研究框架课题研究框架 课题组通过对课题组通过对1313家家制药企业的纯化水系统共计制药企业的纯化水系统共计90 90 个水样,采用不同个水样,采用

46、不同的的培养基体系培养基体系、培养条件培养条件以及以及检测方法检测方法进行实验研究,共取得了进行实验研究,共取得了5 5000000多个实验数据。多个实验数据。1313家制药企业涵盖了国内制药企业、中外合资家制药企业涵盖了国内制药企业、中外合资制药企业、外资制药企业以及医院制剂室,且地域分布适宜,具有较制药企业、外资制药企业以及医院制剂室,且地域分布适宜,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好的代表性。 课题研究重点考察内容课题研究重点考察内容 (培养体系、方法、国产进口不同厂家培养基)(培养体系、方法、国产进口不同厂家培养基) 1 1)培养体系的三要素)培养体系的三要素 培养基培养基 3 3种种 TSA R2

47、A TSA R2A 营养琼脂营养琼脂 培养温度培养温度 2 2个个 202025 3025 303535 培养时间培养时间 4 4个个 48h 72h 96h 120h 48h 72h 96h 120h 课题试验结果课题试验结果 考察培养体系的三要素的结果:考察培养体系的三要素的结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从统计结果来看,3 3要素中对计数结果起主导作用的是要素中对计数结果起主导作用的是培培养时间养时间,无论哪种培养基、培养温度,只要延长培养时间,无论哪种培养基、培养温度,只要延长培养时间,都能使计数结果数值增大,但相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要素都能使计数结果数值增大,但相同培养时间,不同培养要素(培

48、养基种类和培养温度)的两两组合对实验结果仍有影响。(培养基种类和培养温度)的两两组合对实验结果仍有影响。将将134134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R2AR2A,30303535,120hr120hr表观累加计数结果数值最高表观累加计数结果数值最高。 20 20组有效数据采用组有效数据采用ExcelExcel作配对作配对t 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检验(显著性水平为0.050.05),统计),统计结果表明,结果表明,2 2种检测方法的计数结果均种检测方法的计数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无显著性差异(P P0.050.05)。)。 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结果无显著差异(高污染水平

49、)平皿法相具有平皿法和薄膜过滤法结果无显著差异(高污染水平)平皿法相具有费用低、检测方法简便的优势薄膜过滤法相比平皿法的优势在于检测费用低、检测方法简便的优势薄膜过滤法相比平皿法的优势在于检测更大的样本量,以保证所得到的数据更具有统计学意义。更大的样本量,以保证所得到的数据更具有统计学意义。平皿法平皿法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R2AR2A,30303535,120hr120hrR2AR2A,30303535,120hr120hrTSATSA,30303535,72hr72hrTSATSA,30303535,72hr72hr2 2)考察不同的检测方法计数结果差异)考察不同的检测方法计数结果差异 水系

50、统微生物监测的目的,是要持续提供足够的有关水系统微生物监测的目的,是要持续提供足够的有关制药用水中微生物监控的数据,来制订微生物污染的警戒制药用水中微生物监控的数据,来制订微生物污染的警戒限和行动限水平,并用于趋势分析,使得水系统的微生物限和行动限水平,并用于趋势分析,使得水系统的微生物数量可以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因此,认为在低污染水平的数量可以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因此,认为在低污染水平的水系统则更适合选择样本量大的水系统则更适合选择样本量大的薄膜过滤法薄膜过滤法,持续跟踪水,持续跟踪水系统的微生物状态。系统的微生物状态。新修订方法及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新修订方法及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51、 纯化水纯化水质量标准的修订质量标准的修订 修订前修订前 修订后修订后取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取本品,采用薄膜过滤法处理后,依法检查(附录后,依法检查(附录 J J),细),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菌、霉菌和酵母菌总数每1ml1ml不不得过得过100 100 个。个。取本品不少于取本品不少于1 ml1 ml,经薄膜过滤法,经薄膜过滤法处理,采用处理,采用 R2AR2A琼脂培养基,琼脂培养基,30-30-3535培养培养不少于不少于5 5天天,依法检查,依法检查(通则(通则11051105),), 1 ml1 ml供试品中需氧供试品中需氧菌总数不得过菌总数不得过100 cfu100 cfu。新修订方法及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新修订方法及在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纯化水质量标准的修订纯化水质量标准的修订 R2A R2A琼脂培养基适用性试验琼脂培养基适用性试验 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照非无菌产品微生物限度检查:微生物计数(通则数(通则11051105)中)中“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计数培养基适用性检查”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适的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方法进行,试验菌株为用性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