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类生存和发展不仅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 那么,我们现在居住的环境又如何呢? 材料一、 2001 年9月,美国科学家在南极上空检测到了迄今为止面积最大的臭氧层空洞,达 2830 万平方公里,是美国领土面积的3倍。臭氧层空洞使得紫外线能够直射到地球,引起气温升高,冰雪融化,导致地球海平面上升。 这表明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思考:上述这些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宇航员从太空看地球不再是一片蓝色,而是在表面笼罩着一层淡淡的薄雾;一些原来清晰可见的地球标志性建筑,现在也模摸糊糊,若隐若现。 那么,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50 年代淘米洗菜, 60 年代
2、洗衣灌溉, 70 年代水质变坏, 80 年代鱼虾绝代, 90 年代身心受害。 20 世纪,群众编成顺口溜: 类: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等 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是海洋因浮游生物的兴盛,海水呈现一片铁锈红色而得名。赤潮所引发的赤潮毒素统称贝毒,目前确定有 10 余种贝毒其毒素比眼镜蛇毒素高 80 倍。 赤 潮 SO2 十一黄金周,遍地是垃圾! 我国沙漠化防治总体上仍是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形
3、势非常严峻。据统计,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土地沙漠化已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 262.2 万平方公里 2460 平方公里 1995 年5月5日特大沙尘暴席卷我国西北地区,致使 85 人死亡, 31 人失踪, 264 人受伤, 12 万头牲畜丢失或者死亡, 37 万余公顷农田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7.5 亿元。 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相当于在全国的耕地上刮去 1cm 厚的地表土( 50 年来,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达 4000 万亩),所流失的土壤养分相当于 4000 万吨标准化肥,即全国一年生产的化肥中氮、磷、钾的含量。
4、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植被破坏。 建设部副部长批无极剧组破坏云南香格里拉环境 碧沽天池 神雕剧组在神仙池钙化层上非法搭建用于拍摄的人工景观,肆意践踏神仙池钙化堤,对钙化层形成难以估量的损害,留下几十个可能多年也不能修复的印记 。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等等。(我国的国情之一 ) 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1、威胁生态平衡 环境问题的危害:
5、(了解) 地球上有 170 多万个已被鉴定的物种。由于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大量物种灭绝。目前已经发展到每天消失一个动物物种、每小时消失一个生物物种的程度,这种情况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2、危害人类健康 环境问题的危害: 全世界每年有 500 万人死于癌症。人类癌症 80% 90% 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公害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 年 12 月,比利时)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 1943 年5 10 月,美国)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 年 10 月,美国宾州) 伦敦烟雾事件 ( 1952 年 12 月,英国) 水俣事件 ( 1953 年发现,日本) 危害 几千人中毒, 60 人
6、死亡 大多数居民患病, 65 岁以上老人死亡 400 人 4天内全镇 43% 居民患病, 20 人死亡工厂密集于河谷形盆地中,又遇逆温和多雾天气 5天内死亡 4000 人,历年共发生 12 起,死亡近万人 截至 1991 年3月,有 2248 人患病,其中死亡 1004 人 原因 河谷两侧山高约 90 米,谷地中工厂集中,烟尘量大,遇长时间的逆温天气且有大雾 该城 400 万辆汽车每天耗油 2400 万升,排放烃类 1000 多吨,盆地地形不利于空气流通 居民取暖燃煤中含硫量高,排出大量 SO2 和烟尘,又遇逆温天气 氮肥厂含汞催化剂随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单 位:安达市第四中学
7、姓 名: 张 静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所讲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题的内容,本课内容相对较独立,分为两目。第一目:“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主要分四层意思:1人口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2我国人口的特点及其基本特点;3人口过快增长的影响;4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第二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主要分三层意思:1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2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重要意义;3正确处理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紧紧围绕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这条主线,充分联系生活现实,先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设计一些探究问题,引发学生的
8、学习兴趣,在思索、讨论中解决枯燥的理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学情分析:本课的知识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也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接触到一些相关的社会现象,所以有较浓的学习兴趣,但学生对现实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都不成熟,所以教师要善于引导,将本课的理论学习与学生有限的社会经验相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一种客观正确的理论认识。设计思路:总体设计理念上突出两个结合: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教学目标知 识 目 标 :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明确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明确我国面临的严峻的环境问题,懂得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过 程 与 方
9、法: 能够分析我国人口,环境方面的资料,并积极主动的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采用问题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会人口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影响,理解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教学重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教学难点: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教学方法:本科内容理论性强,较难理解,知识点也多,要让学生接受掌握并不容易,在具体操作上,采用以下方法:(1)设置“问题情境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2)探究法: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思考探究问题,
10、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调查法:根据保护环境这一主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课外实践,把实践与课内学习相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教 学程 序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导入 展示图片“人口与森林变化”示意图人从众森林木导入:针对我国的人口与环境问题,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究学习这两个基本国策。 看图思考:该图片说明了什么?(该图片反映出了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与严峻的环境问题) 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引导他们自然而然的进入要讲授的新课 第 一环 节 计 划 生 育 的 基 本 国 策 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计划生育
11、关乎国计民生 1展示图片:“世界人口日” 及漫画“满位”2自主学习“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部分展示图表和材料,引导学生思考问题3辨析:“人是劳动者,是财富的创造者,因此,人越多,劳动者越多,创造的财富就越多,社会发展的就越快”提问:“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人多会导致什么问题的出现?4自主学习计划生育的目的及要求过渡:看来,要想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同时人口过多以及人口素质偏低也严重威胁着我们生存的环境,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下面我们就来探讨第二个环节的内容: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1看图思考:该图说明了什么?2归纳我国人口的特点及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3讨论、交流:
12、人多会导致什么问题的出现?如何看待此观点?4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1引导学生思考人口问题已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归纳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第 二环 节 保 护 环 境 的 基 本 国 策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结合所见所想列举我国存在哪些环境问题(归纳并引导我国环境问题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过渡:从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着怎样的严峻形势呢?(归纳: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依然
13、相当严峻,不容乐观。)过渡:严峻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持续发展还是自我毁灭?毫无疑问,我们应选择前者,应当刻不容缓的采取有效措施,防治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许多人缺乏这样的观念,仍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对这样的一些人你打算对他们说些什么呢?提问:针对环境问题,同学们应该怎样做?庄严承诺:全体学生起立, 共同宣誓 欣赏图片,谈感受思考、归纳:我国存在的环境问题畅所欲言:如何做一名环保小卫士?从现在开始,从身边开始,争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采用宣誓的方式,营造严肃的氛围,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亲身体会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反思 :
14、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学,我对新教材的教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把握,教学反思如下:? 一、在教学中注意转变教学理念,增强教学对话,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反观教学实施的过程,我认为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在实施新教材时,首要的还是转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材内容的把握,重视对学情的分析,以学定教,改变传统教学中“教教材”的做法,改变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指挥者的角色,教师应以教学的参与者、引导者、讨论者的身份参与和组织教学,要注意增强教学对话,重视学生的讨论、交流、合作、体验与感悟学习,在注重知识教学与培养能力同时,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主动参与和推动教学过程的发展,掌握科学的学
15、习方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完成自身的体验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我重在引导,引导学生学习讨论、引导学生交流与合作、引导学生感悟体验。从整堂课的反馈来看,收效甚好。?二、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创设情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体验、感悟与提高。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创设的各、教材第52页第四个活动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 据统计,环境污染给我国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80亿元,相当于8次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损失。过去污染的源头在城市,现在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日趋恶化。进入20世纪90年代,全国乡镇企业一年排放工业废水1
16、8.3亿吨工业废气1.22亿立方米,产生工业废渣1.15亿吨。我国已有82的江河湖泊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800多千米的河段鱼虾绝迹,遭受“三废”污染的农田面积已达1.5亿亩。长江流域每年因水土流失入海的泥沙达7亿吨,相当于500多万亩土地被刮去5寸厚的表土;长江全流域的污水排放量以每年3%的幅度增长。淮河流域的污染极为严重,20世纪,群众为此编成顺口溜:“50年代沟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做一个小调查,看看你生活的地区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活动意图: 通过布置学生对自己所在地区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让学生对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有一些感性认
17、识。 活动方式:教师提前布置调查作业;调查活动最好分成小组;让学生预先制定调查计划,(例如:调查对象和范围是什么?通过什么形式进行调查?存在哪些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应该如何处理?)指导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调查研究的能力。 参考答案: (提示:只需答出与本地区情况相符合的环境问题即可。) 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有些经过治理的地方又出现反复,城镇生活污染比重明显增加;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重超标,影响人体健康和产品出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
18、化仍在加剧;等等。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框题是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二个框题的内容。本框题分两个目。第一目“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首先从世界的角度说明人口问题的严重性;接着具体讲述我国人口的现状、特点及引起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的道理。第二目“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引导学生了解目前我国环境问题的各种表现及其严峻性,理解“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
19、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道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本框题又学习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为下两个框题发展战略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框题在第四课书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同时本框题也是中考经常考到的内容。 二、说教学目标 ? 中学生对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有不同程度、不同侧面的了解。但这种认识既有具体、真实的一面,也有零碎、片面、感性的一面。结合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全面、系统地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全面认识社会现象,增强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结合学生面临的问题和课程
20、标准,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搜集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材料,并分析其特点;宣传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于人类发展的影响,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念。 三、说教学的重点、难点 ? 本着九年级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重点的依据:只有了解我国面临什么样的严峻的人口、资源
21、和环境问题,才能理解我国为什么实行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二)教学难点: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如何应对我国严峻的环境形势。 ? 难点的依据:九年级的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也了解人口和环境方面的一些知识,但他们的认识较零碎和片面,他们还没有这方面理性的基础知识。 ?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 说教法 ? 要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必须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自主式等方法进行教学。当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定之规,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 基于学生对本框题认知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
22、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 利用多媒体演示图片、图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分析信息的能力。 2、活动探究法 ?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 ? 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五、说学法 ?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
23、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意识地注意学习方法了,他们也渴望着通过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还须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指导。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说教学过程 ?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突出重点,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1、 导入新课: ? 本节课我采用多媒体演示小品超生游击队情景导入新课。这样的导入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2、 讲授新课: ?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
24、,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在讲到这一问题时,我让学生讨论:联合国确定“世界人口日”的意义。同时多媒体出示世界人口数量变化图,培养学生看图、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在讲到这一问题时,我同样也设计五幅图分别说明我国人口的特点,然后让学生分析说明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特点,通过这样培养学生看图、处理信息的能力。现实说明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这种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讲到这一问题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道自主探究题:让学生自己算算
25、在收入不变时,人多的情况下一个家庭人均的收入。这样让学生自己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接着又让学生举例说明,然后再做总结归纳。这样就能够突破这一教学难点。这是本框题的教学重点,要通过前面的学习,引导学生能总结归纳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正是根据人口方面的国情制定出来的。从而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通过让学生调查自己周边的环境存在什么问题,从而在实践中自主探究知识,理解我国的环境问题。这也是本框题的教学难点。要通过前面的学习,引导学生能正确理解我国为什么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并且要让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能作到保护环境,作到知行统一,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26、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 ? 用简单扼要的话进行课堂小结,这样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 4、板书设计:二、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1、? 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1)? 人口问题已经成为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2)? 我国人口现状与特点(3)? 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4)?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 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1)? 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2)?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非常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这样能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7、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
27、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决定的,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 8、青少年要做低碳生活的实践者: 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如果买,多选择穿棉质衣服,拒绝皮草和化纤衣服。? 购买简单包装的商品,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少用一
28、次性制品(木筷、纸杯、纸巾等),减少垃圾,进行垃圾分类,回收资源。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让其自然晾干,可减少2.3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减少喝瓶装水和饮料。工厂处理、灌装、运输、销售这些饮料,消耗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制造了大量二氧化碳。? 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约10升水,还可以把3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使用节能电器,电器使用后完全关闭电源。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可将这些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适度使用空调(夏季不低于26);? 尽量少用电梯。如果你登楼梯7层,就可以减碳近2千克,同时可以减少缺乏运动而带来的肥胖。即便我们不得不搭乘电梯
29、,也不必在楼梯间内同时按下两部电梯,从而增加不必要的浪费。? 重复使用纸张,双面打印,多发电子贺卡、电子邮件,保护森林。? 每月少开一天车,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汽车。 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地铁可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亲近大自然,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环 境 保 护教案 【知识知识知识知识目标目标目标目标】 了解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及危害性;了解防治环境污染的初步知识。 通过学习环境知识,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明白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唯一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能
30、力目标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科研意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 培养学生组织活动的能力,与人交流、沟通等社会实践能力。 学会资料的收集、整理,网页的制作。 【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目标德育目标】 通过正确认识环境和环境问题,体会化学物质在美化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的行为与环境和谐的必要性,激励他们保护家园,积极投身环保,树立主人翁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以及本地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课前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网页的制作。 【课时安排课时安排课时
31、安排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分组分组分组分组 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题化。教师在认真研究、分析教材后确定系列课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居室污染、当地环境问题调查等,供学生选择。(补充说明:学生可根据兴趣另选与环境有关的课题。) 资料准备资料准备资料准备资料准备 在课前四星期至一星期之内,教师指导各小组主要从污染来源、危害、和防止三方面收集有关文字、图片、视频、图表等资料。 3.3.3.3.资料整理资料整理资料整理资料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资料进行认真地、细致地梳理,通过组内协作学习的方式,达到使认知系统化、有序化的目的和宗旨。 4.4.4.4.成果作品化成
32、果作品化成果作品化成果作品化 教师指导学生利用FrontPage将学习成果以网页的形式呈现,各小组做好在课上发言、讲解的准备,通过前面的活动,选出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的一位学生担当上课时的主持,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有展现特长的机会,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配上音乐及美丽的风景图片,屏幕打出字幕: 走在阳光里,呼吸青草的芳香,听鸟儿欢快地歌唱;漫步大海边,看潮水涨落,天水相接海天阔;在寒冷冬日,踏足茫茫雪原,寻觅熊踪虎迹。如果有一天,清水不再长流,花儿没有了笑脸;天空暗淡了云彩,人类失去了家园。节约每一滴水,滴水汇成江河;保护每一棵树,独木长成
33、森林。从你我做起,珍爱我们生存的这一片碧草蓝天,我们的绿色家园! 【主持】 在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物质欲望越来越高的今天,不能忘了,对我们的生命至关重要的东西其实只有三样,那就是: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肥沃而没有受到污染的土壤。我们随时都在呼吸,不断需要喝水,一日要吃三餐饭。如果空气、水和土壤被污染了,毒素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命将不再安全。环保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护空气、水和土壤的洁净。这是我们生存必须依赖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下面先请大气污染小组的同学介绍有关大气污染的情况。 【大气污染】 不知大家是否注意到,无论你怎样使自己静止下来,有一种身体的活动是不会终止的,那就是呼吸。
34、呼吸使你的体内时时刻刻都在与外界的空气发生交流。如果有一天,你周围空气被污染了,会发生什么呢?我们来看这样3个例子: 事例一:“杀人雾 ”事件 事例二:核污染事件 事例三:博帕尔事件 干净的空气主要含有78的氮气、21的氧气、0.94的稀有气体和0.03%的二氧化碳等。任何不属于空气成分的物质大量进入空气之后,空气污染就发生了,比如:煤、石油的燃烧,矿石冶炼,汽车尾气,工业废气。这些成分大多数对健康和环境有害。它们在空气中浓度增加,就表明空气污染加重了。 大气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它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植物的生长;破坏建筑物;严重还会改变世界的气候。例如,酸雨、臭氧层衰竭、温室效应。 下面请
35、酸雨小组的同学介绍有关酸雨污染的情况。 【酸雨小组】介绍酸雨的来源、危害和防治 【臭氧层小组】介绍臭氧层衰竭的来源、危害和防治 【温室效应小组】介绍温室效应的来源、危害和防治 【主持】 生命在地球上的起源仍是一个谜,但有一点却肯定无疑,那就是:因为有了水,地球才有了生命。人类社会的工业过程制造的水污染,使千千万万生命受到威胁,包括人类自己。 下面请水污染小组的同学介绍有关水污染的情况。 【水污染小组】 事例一: “疯猫跳海”日本的“水俣”事件 事例二:巴西:造纸厂废水泄露 60多万居民饮水难 事例三: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年月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今年“世界环境日”
36、活动的主题确定为:“水亿人生命之所系”。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载体,它孕育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物,也是人类延续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醒公众关注全球共有亿人严重缺水的严峻现实,呼唤人类关注日益严重的水危机。 【主持】 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粮食,粮食生于土地。所以面对土地,我们都该心怀感激地说一句:"你是我们的命根子!" 【土壤污染小组】 土壤污染的来源、危害、治理 城市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及危害 生活垃圾及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危害 化肥、农药的污染及危害 为了防治土壤污染,主要应采取下列措施: 对粪便、垃圾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 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和
37、综合利用; 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积极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积极慎重地推广污水灌溉,对灌溉农田的污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控制。 【主持】 家居是人的一生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创造一个舒适的生存空间也是自我保健的重要环节。环境科学家的最新观点是“室内污染并不比户外污染轻”,人们在治理室外大环境污染的同时,应该采取有效对策,减少室内环境污染以保护人类自己的健康。 【居室污染小组】 一、室内污染的来源及危害 1室外污染;2建筑装璜装饰材料污染;3厨房污染;4排泄废物;5电器带来的污染;6放射性污染;7家养宠物带来的污染;8化妆品污染;9日用化学品污染。 二、室内污染的预防措施 现代科学技术蓬勃
38、发展,为我们的物质生活和健康长寿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可是,任何事物都应辩证地对待,文明时代也会产生一些弊端。这就需要我们具有清醒的认识,利用现代科学知识进行分析,使我们的健康和长寿得到最佳的保证。 【主持】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当地时间凌晨5时35分,美军打响了战争的第一枪,举世克战争由此拉开序幕。这场战争带给人类的除了死亡、伤痛、失去亲人的痛苦,还有武器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对地球、生态乃至人类所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 【战争小组】 介绍战争带给环境带来的破坏 【主持】 到目前为止,全国防治非典工作成绩显著,但是要彻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关键还在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
39、事做起。 【SARS小组】 介绍SARS垃圾的处理情况;宣传抗击SARS的方法。 【主持】 我们生活的这座美丽城市,市区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苍翠,是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因此也被称为“林城”,但以前也曾是全国著名的“酸雨”城市。 【林城贵阳小组】 贵阳市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 一、酸雨的困扰 二、城市河段水环境污染严重 三、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污染 四、城市噪声污染 【主持】 刚才大家了解了这么多的环境污染情况,下面请各小组同学们结合自身的体会进行讨论。 【讨论】 你生活的周围有哪些污染存在?造成这些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方法?我们自身应该如何去做,才能使我们的美丽林城更美? 【小结】
40、 由各小组组长向大家汇报将讨论结果。 例如:1. 随手关闭水龙头; 2. 不用、少用一次性筷子 ;3. 不乱扔废弃物 ;4. 买菜、购物多用布袋 ;5. 吃完口香糖后包好、放好;6. 参加一次环境保护义务宣传活动;7 每年种植35棵树;8. 庭院室内养花种草;9. 节约纸张、回收废纸;10.不吃野生保护动物 【教师总结】 在未来的世纪里,中国,是由于可持续的发展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还是因为自毁家园的短期行为亡国灭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整个民族能否建立起环境意识,取决于你、我、他,我们每一个人的行动。保护环境,匹夫有责。 通过这次活动,我看到了同学们身上很多的优点,我相信我们在坐的每一位同学都
41、能够从小事做起,时时环保。比如,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会举手关上;当电池会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当购物时会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一件件小事虽然都很不起眼,但却能够体现同学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作业】 结合自身体会,写一篇关于环境与化学的小论文。(将活动在研究过程中的体会,用小论文形式表达出来,能训练学生用通顺、简洁的文字将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在高一年级进行论文评奖,写得好的,可选送参加校外的比赛。) 【补充说明】 本节的教学要求并不高,难度也不大,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设计活动形式。活动的宗旨是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将研究性学习与信
42、息技术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提高环境意识。 这节课中,网页课件的制作,不仅适用于高一年级,也适用于其他年级。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不少,例如:高二教材氮族元素这章中介绍了“汽车尾气”中氮氧化合物的污染,在学了有机物的初步知识后介绍了“合成洗涤剂”对水体的污染,以及“白色污染”等。高一学生马上就要进入高二学习,他们可以在学习了更多的化学知识后,把对环境问题的更多的、更深的了解补充到环境保护课件中。再例如在,笔者同时也在教初三化学,环境保护课件制作完成后,专门用了一节课用此课件给初三学生讲解环境问题特别是贵阳市环境的问题,今年贵阳市中
43、考、卷中都遇到了贵阳市的大气和水的环境问题。因此,笔者认为,环境保护课件是可发展型课件,可发展为适用于从初三到高三每个年级都可使用。三三三三、诗画欣赏诗画欣赏诗画欣赏诗画欣赏,激发兴趣激发兴趣激发兴趣激发兴趣,设置悬念设置悬念设置悬念设置悬念。 (1)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京杭大运河的变化) (2)黄河:长江、长江,我是黄河;长江:黄河、黄河,我也是黄河五、思想升华,结束新课 多媒体播放MTV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这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低声诉说,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飞过”这首歌讲述了一位
44、女大学生用鲜血和生命抢救丹顶鹤的故事。如果我们都能像她那样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和资源,甚至不惜鲜血和生命;如果每位同学、每位市民都能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那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必然是一派“车穿林道过,人自幽径行,森林绕碧水,青山映蓝天”的绿色美景。 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因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总体效果自我感觉良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和与学生生活,知识背景紧密相关的内容创设教学情景,这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从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切入,教师、学生在积极、和谐的情境中,合作、交流、探究、互动。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45、、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很多人眼中,思想品德课历来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书中都是一些枯燥的概念、原理,生动不起来。然而,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我多处巧妙地创设情境,如学生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诗画欣赏,把单调、呆板、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用灵活生动、新颖多变的形式组织起来,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尊重学生体验,注重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以学生学习、体验为主旨,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的
46、培养,与动手操作探究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学生得到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如在教学中,开展了四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强调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新思想。 三、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抢答、比赛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变过去的精英教育为全面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提高。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展示“顺口溜”: 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 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 1、请同学们列举我们周边还存在哪些环境问题? (归纳并引导我国环境问题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百度搜索: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视频 :/v.youku /v_show/id_XMjcyNzU2ODYw.html 过渡:从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中我们可以看出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际关系学院《工程力学与机械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环境工程学院《护理学基础技术(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细胞生物学课程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战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学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华澳商贸职业学院《移动通信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学生毕业实习计划
- 大一新生军训心得感悟(28篇)
-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工作汇报范文(3篇)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实用教程教学课件
-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 外研社一起英语四年级下册课文
- 学校办公室主任述职报告
- 《列夫·托尔斯泰》-完整版PPT
-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复习教案
- 负数的认识1202
- 中国铁塔建设维护工作培训PPT通用通用课件
-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Book 2 Unit 1 Text A
- 医疗设备清单
- SHD干燥机说明书(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