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思考及我国信托业如何防范风险_第1页
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思考及我国信托业如何防范风险_第2页
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思考及我国信托业如何防范风险_第3页
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思考及我国信托业如何防范风险_第4页
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思考及我国信托业如何防范风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思考:法律视角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趋势加强,中小企业特别是县域及以下中小企业取得银行贷款的难度增加,资金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同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企业和个人财富逐步积累,产业资本向金融资本转化趋势明显。在此背景下,我国民间融资日趋活跃,借贷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一条重要的融资渠道,在补充正规金融、推动经济较快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民间融资的无序发展也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在当前来看,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已经成为我国目前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政策措施之一。一、发展民间融资是充分发挥金融促进经济发展作用的必要措施(一)我国民间融资发展概况民间融资的

2、存在与发展,既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体系结构有关,也与其自身所固有的、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无法比拟的竞争优势有关。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民间资金日渐充裕,同时,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各类市场主体资金需求旺盛,在金融机构信贷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民间融资市场也日趋活跃。相对正规金融而言,基于地缘、人缘、血缘等关系而产生和发展的民间融资有其特殊的竞争优势。一是具有获取大量非正规财务信息等额外“软”信息的优势,信息收集和加工成本低;二是手续便捷、方式灵活,可以针对不同的借款人提供个性化的信贷服务,交易成本低;三是具有特殊的风险控制机制和灵活的贷款催收方式。近期我国民间融资市场的发展呈现

3、以下特点:一是融资规模逐年扩大。据调查,2006年末至2008年3月末,样本企业民间融资户均余额由54.3万元增加到74.1万元,增长36%;样本自然人民间融资户均余额由1.1万元增加到1.6万元,增长45%。例如,据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监测,温州市民间借贷总量从2004年的420亿增加至2008年一季度的580亿元,总量呈递增趋势。人民银行菏泽市中心支行对全市30个乡镇300个样本的监测统计测算, 2005年至2008年,菏泽市民间融资的平均规模在130亿元以上,约占全市同期各项存款余额的20%,各项贷款余额的25%。2008年9月末,监测样本企业通过民间融资渠道得到资金25273万元,同

4、期其银行贷款余额37326万元,民间融资占其融资总额的比例达到40%以上。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监测测算,2008年6月末湖南省民间融资规模达到2044亿元,约占全省各项贷款的30.2%。二是随着通货膨胀加大及银行利率上调,民间融资利率逐步攀升,但总体水平仍在合理范围内。各地民间融资利率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为参照,依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资金供求关系、借款主体类别、借款用途等不同而有所不同,利率水平差异较大,利率市场化特征明显。但民间融资利率总体水平仍在合理的范围内。监测期间民间融资利率平均高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1到2个百分点,基本真实反映了民间融资的供求状况,借贷双方都能够接受。至于高利率的民间融资

5、,虽然近期呈爆发性增长,但仍然是个案、特例,占的比例很小,对民间融资总体利率的形成影响不大。民间融资利率不断走高反映出目前县域经济、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监测显示,在紧缩货币政策实施期间,菏泽市民间融资日趋活跃,利率走高,反映出中小企业通过“正规金融”融资受阻,被迫走民间融资或“地下”融资之路。三是借贷期限仍然以短期化为特征,贷款更多地用于弥补企业流动资金不足以及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的生产经营性资金,但有向长期化发展的趋势。民间融资的用途比较分散,但以企业和工商户解决流动资金不足为主。2008年三季度菏泽市中心支行300个监测样本显示,用于解决流动资金不足的民间融资达到4401.7万元,占全部民间

6、融资的87.02%,偿还贷款的民间融资190万元,占比3.76%(见表2)。长沙市中心支行监测统计,用于生产经营的民间融资资金占全省借贷总额的79%,其中流向制造业,占全省民间融资总额的31%,流向房地产业占比21%,流向其他行业和商贸餐饮业的分别占17%和12%,制品包装、交通运输等行业占比均在10%以下(见表3)。温州中心支行2008年3月份的监测数据显示,借贷期限在六个月以内、六个月至一年和一年以上的分别占10.8%、48.7%和40.5%四是民间融资的活跃程度与各地经济总量、民营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区域金融生态发展水平相关。北京、上海、天津等正规金融机构多、金融生态环境好的大城市,中小企业

7、民间融资相对不活跃;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民间融资规模相对较小,利率低于全国水平;一些民营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民间融资规模居全国前列,利率水平大多数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五是民间融资的资金来源以个人为主,融资渠道及形式多元化。除个人和企业间直接借贷、企业集资(集股)、私募基金、合会或抬会、资金中介以及地下钱庄外,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担保公司、自发性金融与产业协作组织等机构大量参与民间融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二)民间融资对促进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民间融资作为正规金融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资金困难,增强了经济运行的自我调整和适应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正规金融不愿涉

8、足或供给不足所形成的资金缺口。规范、有序发展的民间融资市场,还有利于打破我国长期以来由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垄断市场的格局,促进多层次信贷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促进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金融机构固定资产信贷大幅收缩。例如,当前菏泽市大多数企业处于成长期,规模扩张冲动强烈,在银行信贷资金缺位的情况下,将融资触角逐步转向民间融资,造成辖区民间投资明显活跃,总量不断攀升,目前已成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力量。据统计,2008年1-9月份,菏泽市规模以上民间固定资产投资274.3亿元,增长14.9%,增幅高于全部投资10.6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0.1个百分点。如监测企业今年以

9、来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9000万元,其中社会集资35000万元,关联企业注入资金26000万元。2、实现资金配置的市场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一是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监测显示,民间资本固有的趋利性本质使其大量流向带动能力强、效益好的企业。1-9月荷泽市企业民间融资额约100亿元,逐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化工等为主导的产业格局,促进了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二是促进个体工商业向产业规模化方向发展。如单县城关镇大力发展窗纱和渔网加工业,民间融资规模逐年加大,9月末民间融资额占其融资总量的85%以上,实现产值10亿元,国内市场份额达到70%,逐步完成由家庭作坊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三是助

10、推农村产业化进程。当前,随着农村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已不能满足农村规模种养殖业的需求,民间融资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据统计,1-9月全市养殖业共利用民间资金3000多万元,带动青山羊、奶牛养殖专业户510户,增收960多万元;高效特色农业利用民间资金6500多万元,带动了牡丹、大蒜、芦笋、西瓜等10多个特色农业基地的发展,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10元。3、弥补了正规金融的不足。目前,正规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的“离心”趋势日趋显著,进一步加剧了资金供求的区域性矛盾。国有商业银行逐步从县域和农村市场退出,信用社也大幅调整机构分布。银行信贷资金向城市大客户和居民零售业务集中,相对减少了小额工

11、商业贷款,特别是对于正在成长中的企业、达不到其规范要求的企业,银行一般极少给予贷款。另外,日趋严格的内控制度建设,使银行信贷业务手续趋于繁琐,容易贻误商机。由于民营经济经营资金需求一般具有金额大、时间紧、期限短、季节性强等特征,银行的信贷操作很难适应这种需求,特别是在生产旺季时,当地行、社常常难以满足其资金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民间融资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集中节余资金进行市场化配置,从而延续消费与再生产链条的职能。可以说,民间融资的存在弥补了正规金融服务的不足,对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民间融资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投融资效率,增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4、可

12、以发挥市场调节约束功能,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以利益驱动为核心的民间融资,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县域中小企业民间融资受乡土文化习俗、亲情的影响制约较大,诚信度差的企业难以在社区内筹到资金,如果到期不能归还,将使企业声誉扫地,甚至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从事民间融资活动的企业更注重讲诚信,防风险,及时归还到期的民间融资。二、失范的民间融资行为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民间融资在推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民间融资游离于正规金融之外,存在着交易隐蔽、风险不易监控,以及容易滋生非法融资、洗钱犯罪等问题,民间融资的无序发展引发了大量负

13、面影响,存在较大风险隐患。规范民间融资刻不容缓。(一)民间融资资金总量和投向不易控制,弱化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实施效果。近年来国家实行宏观调控,市场资金需求旺盛,信贷供给相对不足,民间资本乘势而入。由于民间融资不受中央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使得国家对全社会资金供给总量和结构无法准确把握,给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增加了难度。同时,追逐最大收益的目的使得民间融资资金很容易流入国家限制或禁止的行业和企业,从而削弱国家宏观政策调控效果。民间融资为一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企业提供资金,从而弱化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的调控力度。湖南省监测样本点的民间融资资金约50%投入工业制造业

14、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其中部分涉及到国家限制的小水电、小造纸、小水泥高污染、高能耗项目。2008年3季度末,菏泽市民间融资流向纺织业的资金占比达到13.7%,这部分资金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同时,由于民间融资属银行信用外的信用行为,未纳入国家统计范畴,大量民间资金游离于银行体系之外,使经济发展中信用总量隐性放大,可能影响国家对宏观经济和区域经济运行状态的准确判断,造成决策偏差。(二)民间融资容易诱发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业务活动,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由于合法融资与非法集资的法定界限不明确,一些企业和个人以民间融资为幌子,以高息为诱铒,大肆进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集资诈骗活动;个别担保机构、典当、投资、房地产中

15、介机构违规办理垫资还款、短期资金拆借等金融业务,极易诱发非法集资风险,且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银行资金与民间资金往来的暗道,增加了对金融“两非”活动的监管难度;部分企业和个人对暴利的追逐产生过度投资或投机冲动,风险意识淡漠。企业投资规模超越了自身资金承受能力,在银行紧缩贷款时,转向社会和民间借贷,高利吸收资金维持经营,投资者一旦资金链断裂必将引发严重后果。(三)部分微观经济主体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引起民间融资纠纷。由于在民间融资中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资金所有者无法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有效的监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部分借款主体经营环境的恶化,民间融资的高利率更容易引发借款人的“道德风险”和借出人的

16、“逆向选择”,使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从而引发债权、债务纠纷。同时,由于民间融资因主体较为特殊,许多出借人借贷的基础往往不是对借款人偿还能力的了解,多属碍于情面或凭借各种关系,在融资手续上表现为简单化和随意性。融资主体法律意识较差造成民间融资法律手续不完备,一旦发生纠纷,给举证带来困难,借贷资金的安全性受到威胁。主要表现:一是借贷双方无融资手续。据对民间融资纠纷案件的调查显示,因手续不完备,借款时不出具借条而只口头约定,或还款时大意、碍于情面不抽回借条,或还款时不让对方出具收条等因素形成的纠纷占总案件的12.7。二是借贷合同内容不明确。民间融资借款协议虽然没有必要象银行借款合同规定的那么详细,但借款

17、金额、利率、期限、用途、还款的时间和方式等仍然要求明确具体,否则,极易引起融资风险。如菏泽市某林业公司于某先后两次向董某借款2万元,只约定月息为10,两次借款均没有约定还款期限,诉至法院后,于某以未约定还款期限为由进行抗辩。三是缺乏必要的借款保证。据对菏泽市民间融资纠纷案件调查显示,采用保证方式的仅占3.3%,主要是介绍人、中间人等担保;利用抵押、质押等方式担保的仅占0.4%,这对于出借方来说具有极大的风险。四是“借条”不规范。菏泽市民间融资纠纷案件中,因借条大小写金额不一致,或没有约定利率,或借款人姓名写绰号、别名、同音字,或不约定还款时间,或不约定违约责任等因素形成的纠纷,占总案件的38.

18、2。(四)民间融资的高利率导致企业财务负担过重,加剧了企业经营风险。企业高息负债后,财务支出进一步增大,虽然能够缓解燃眉之急,但市场疲软,销售不佳、自身经营存在问题等因素均会导致企业难以支付到期债务,往往通过拆东墙补西墙,吸收新的高息本金来偿还到期的高息负债,如此恶性循环必将严重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近两年来,在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贷款利率上调、劳动力成本上升、油价电价上调、节能减排任务加重、国际贸易摩擦增加的宏观背景下,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如湖南邵阳某农产品有限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1.5亿元,全年财务费用3000万元,其中社会融资利息支出2000万元以上,今年该企业又不计成本

19、高息融资近500万元维持宾馆运营,高额的利息成本使企业不堪重负。(五)民间融资风险向银行转嫁,给金融机构的稳健运行带来一定压力。调查发现,一些借款人不能按期归还民间借款时,就转而向银行贷款,把民间融资风险转嫁给银行,加大了银行资金风险,影响当地金融稳定。如去年以来菏泽市某农村信用社新增不良贷款中就有近300万元是农户由于民间融资欠款而转为贷款造成的,致使农贷不能按期收回,有的甚至形成呆账。这种现象将随着民间融资规模的扩大而越来越严重。三、法律制度环境不完善是民间融资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民间融资一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存续,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但有关民间融资的法律制度却严重

20、滞后,不仅使民间融资主体应有的权利无法得到保障,使人们在参与民间融资活动中不能清晰地知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不能准确判断合法与非法的界限以及准确地预测自己及他人行为的后果,不得不在法律与现实之间徘徊,甚至铤而走险。且因为缺乏完善的法律规范的规制和保护,民间融资行为将会更加隐蔽,地下金融将更加猖獗,从而使民间融资的生存和发展承担更高的成本、面临更大的风险。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已经成为民间融资产生问题、无序发展的首要和主要原因。(一)我国民间融资立法现状一些学者认为我国民间融资缺乏法律保护1,属于“灰色金融”或者“黑色金融”2 。但是这一观点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立法实际。目前,我国虽然缺少对民间融资的专门立

21、法,但一些部门法从不同角度分别对民间融资进行了调整,并非无法可依。具体来看,有些法律认可民间融资行为合法化地位,为其提供了一定的制度保障;有些法律对民间融资行为进行了规范、引导,以消除非法民间融资的负面作用;有些法律则对民间融资行为严格限制甚至否定。1、认可民间融资合法地位的法律规定。宪法第13条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因此,公民运用其合法获得的货币性财产出借给他人,从而获得一定收益的民间融资行为符合宪法的规定,同时也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要求。物权法确认了市场主体具有运用自有资金进行融资获益的

22、权利。民法通则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合法的融资关系受法律保护”。合同法也承认具备真实意思表示的民间借贷具有法律效力。这些规定明确了民间融资的合法地位。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确认公民与企业之间融资行为效力问题的批复等司法解释明确了个人和非金融企业均可作为民间融资行为的主体。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发布的有关规定,汽车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业均已成为民间融资的主体。物权法、担保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了民间融资可采取的担保方式,进一步扩展了担保物的范围,为民间融资的安全履约提供了制度保障。根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民间融

23、资在破产清算程序中作为普通债权受偿。放贷人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借款企业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保障自己的利益。此外,民间融资当事人可以根据公证法申请公证机构对民间融资合同进行公证,放贷人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经过公证的借贷等。2、规范、引导民间融资行为的法律规定。对民间融资利率的限制:合同法承认了民间融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规定:民间融资的利息可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得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的4倍,超出部分的利息法律不予保护。出借人不得将利息计入本金谋取高利;对民间融资资金来源的规制: = 1 * GB3 对于放贷人以转贷牟

24、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按照刑法第175条非法转贷罪处理。 = 2 * GB3 对擅自改变外汇或者结汇资金用途、进入民间融资的国际热钱,外汇管理条例规定由外汇管理机关依法查处。限制公司向其高管人员借款。公司法第116条规定,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活动。我国证券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从集资主体、集资对象、集资目的、集资方式、集资项目、集资审批等方面,对自然人、法人的资金募集活动设定了严格的审批条件和审批程序,违反这些规定进行集资即为非法集资。相应的,刑法设有“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第160条)、“

25、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第176条)、“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第179条)和“集资诈骗罪”(第192条)四个罪名。3、禁止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定。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规定,为维护金融秩序,对包括非法发放贷款行为在内的非法金融业务活动要予以取缔。实践中,取缔办法成为认定民间融资行为非法的最主要依据;1996年制定的贷款通则严格禁止民间融资活动,规定贷款人必须是依法设立的中资金融机构,并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经营贷款业务。第61条明令禁止非金融企业从事借贷融资行为。(二)当前关于民间融资法律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立法协调性较差,导致对民间融资的认定标准把握不一。由于法律之间缺乏

26、统一性、协调性和逻辑性,一些法律规范内容相互冲突,对于同一行为的评价结果却大相径庭。例如,虽然宪法认可运用自有资金放贷是市场主体的合法财产权利,但是符合民法通则、合同法的民间融资行为,按照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取缔办法(以下简称取缔办法)和贷款通则就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金融业务活动而遭取缔。实践中,不同国家机关对同一案件引用不同的规定,可能作出截然相反的处理,如在惠民吴云水“集资事件”中,当地法院认定其工厂与当地居民之间的借贷行为合法有效,而检察机关却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对吴云水进行查处。二是立法缺乏可操作性,民间融资合法性判断标准模糊。刑法和取缔办法严厉禁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27、行为以及集资诈骗行为等非法金融业务行为。但由于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实践中难以准确把握合法民间融资行为的界定标准,导致民间融资存在制度性风险。在孙大午案件3中,法院对于其行为的定性,曾引起了极大的社会争议。我们认为;民间融资合法与否一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一是从资金来源看,合法的民间放贷人以自有资金从事借贷活动,非法的民间融资其资金往往来源于国外热钱或者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甚至犯罪所得。二是在形式上,合法的民间融资表现为一对一(一个放贷人对一个债务人)、一对多(一个放贷人对多个债务人),对于多对一(多个债权人对一个债务人)的融资,则往往涉嫌非法集资或者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三是在主观目

28、的上,合法的民间融资一般是用于生活需求或者生产经营急需资金,而非法集资者的目的多为将资金据为己有、非法牟利。四是在偿还方式上,合法的民间融资一般是以货币形式偿还借款,而很多非法集资借助实物或者权利证券等形式进行利益返还。三是法律制度缺失,严重制约民间融资的良性发展。由于缺少专门的民间融资立法,民间融资活动长期处于一种模糊的失范状态,使民间融资长时期处于“灰色金融”的地位,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缺位、征信体系的不健全、对消费型借款人权益的保障不足等形成法律真空,导致借贷双方的权益都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法律保障,限制了民间融资的健康有序发展。(三)制度导向偏颇由于法律制度对民间融资保护的力度不到位,长期

29、以来,我国法律制度实质上对民间融资采取的是压制和过度管制的导向。有关政府机构、机关为了追求特定的政治与经济目标,对大多数的民间融资活动也是一直持保守甚至反对的态度。1992年司法部关于办理民间借贷合同公证的意见、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联营合同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1996年人民银行贷款通则、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企业借贷合同借款方逾期不归还借款应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等文件或规章中,均对企业之间的借贷活动予以否定。(四)监督管理模糊从对政府监管的有关规定来看,则一直存在着监管主体不明确,监管与否以及如何监管不清晰,不出问题不过问,一旦出现风险则若干部门总动员的局面,缺乏对民间融资的

30、整体监管和监测体系。四、建立和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根本途径(一)建立和完善民间融资的法律体系的现实意义1、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是引导民间融资投向,完善国家宏观调控范围的迫切需要。民间融资具有松散性、盲目性、不规范性以及随意性,民间融资会造成大量资金体外循环,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影响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实施。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可以把民间融资纳入政府规制和调控范围,协调、引导民间资本投向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一致。2、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是形成开放、竞争的信贷市场格局,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迫切需要。虽然近年来民间金融发展迅速,但由于缺少制度规范引导,民间融资主体没有竞争优势,信

31、贷市场缺乏竞争机制、活力不足,影响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可以逐步放松金融管制,弱化行政过度干预,真正赋予民事主体融资自由,规范借贷双方的交易行为,形成开放、竞争的信贷市场格局, 进一步激活金融创新,满足不同层次市场主体的信贷需求,促进金融市场发展。3、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是规范和引导民间融资活动,解决中小企业、三农融资难问题的迫切需要。通过完善立法规范民间融资活动, 防范其负面影响,使规范的民间融资成为正规金融体系的必要补充,既弥补了了部分金融服务空白,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和三农的融资难问题4。4、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是培育贷款零售商,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分散信贷风险的

32、迫切需要。由于金融资源的稀缺性,部分微小贷款群体的资金需求还无法满足。以法律形式确立“金融机构+贷款零售商”的模式,可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发挥民间融资者的信息优势和业务专长,满足特定人群的信贷需求,延伸金融服务链条,有效分散信贷风险。5、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对金融衍生品及其相关机构的监管的迫切需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证明,民间放贷机构为了规避严格的资本监管,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创造衍生产品,把风险资产转移至表外进行监管资本套利,但这类产品和机构受到的监管却最小,有可能形成较大的金融风险5。我国也已出现类似隐患。因此, 必须通过立法加强对金融衍生产品及民间

33、融资人等相关机构的监管。从国际经验看,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地区)还是发展中国家,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之外,基本上都允许放债人(money lenders)进行专业的放债活动,同时制定专门的法律对放债人的放债行为予以规范。如英国1900年的放债人法(Money Lenders Act)、日本1968年放贷业务法(Loan Business Act)、香港1980年放债人条例(Moneylender Ordinance)、南非2007年开始生效的国家信贷法(National Credit Act)等。所以,有必要结合金融实际,建立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以促进金融资源的优

34、化配置、完善我国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保障民间融资健康、有序的发展。(二)建立和完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的具体建议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民间融资法律体系,是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的制度保障,也是当前促使民间融资健康有序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认为,应当把完善立法作为规范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的首要措施。我国现有的民事法律规定为民间融资提供了一定的合法性基础,应当继续发挥其调整作用。另外,有必要结合我国国情,制定单行法规,并修改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完备的法律体系满足我国民间融资对法律规制和保护的需要。1、制定单行法规,并充分发挥现行法律规范的作用。目前,民间融资按放贷主体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门

35、从事放贷业务或者以从事放贷业务为主业的放贷人与借款人之间发生的融资行为,例如汽车贷款公司、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与借款人之间的融资行为;另一类是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企业之间的零散的自发性民间融资活动。对这两类民间融资活动应当根据现实的法律基础进行不同的规范和引导。(1)制定单行法规,规范和引导专门从事放贷业务或者以从事放贷业务为主业的放贷人的行为。对于这类放贷主体,国际上存在两种立法模式,一种是多数国家和地区采取的单独立法模式,以专门的法律严格规范放贷主体的借贷行为;另一种是分散立法模式,只在消费者保护法及有关民事、刑事法律中,分别对民间融资进行规范。结合我国国情,我们认为我国

36、应当采取单独立法模式,制定单行法规,规范此类民间融资主体的融资行为。在单行法规具体条款制度的设计安排上,应当明确整部法规的价值取向及立法宗旨是促进民间融资的健康发展,即为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而规范,把发展放在首位,为发展而规范。制度的安排应当有利于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体现出对民间融资的疏和导,而非管和堵。因此,在对于直接影响民间融资生存和发展的有关市场准入条件、利率水平以及税收政策等几个主要问题上,应当体现宽松、优惠的导向。法规中还应当合理确定民间融资主体的业务范围,规范放贷资金的来源,明确要求放贷主体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并明晰单客户放贷比例、资产负债比例、计提风险准备金等风险管理要

37、求,建立放贷主体市场退出制度,明确放贷主体的法律责任等。通过上述单行法规,完善民间融资主体制度,拓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渠道,对私募基金、地下钱庄、合会、贷款中介机构等放贷组织进行整合规范,使之合法化、公开化,允许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丰富和完善多层次的民间融资体系。(2)其他有关法律规定为民间融资提供了合法性基础,应当继续发挥其调整作用。对于发生在个人之间的、企业之间的零散的自发性民间融资活动,只要不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应按照“法不禁止即可为”的原则,由当事人依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物权法和担保法等民事法律,按照意思自治原则协商处理。2、修改完善有关配套法律规定,加

38、强法律体系的协调性一是修改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金融业务活动取缔办法,明确界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行为、非法集资行为的构成要件,取消对“非法发放贷款”的限制,明晰与合法民间融资行为的界限。对于向社会公众公开集资的,应当规定其必须具备法定的条件、相应的资格、风险说明义务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等,对于定向非公开集资的,亦应当规定集资人的风险说明义务及责任等。二是废止贷款通则中有关禁止非金融企业之间融资的规定。三是健全征信体系建设。扩大征信系统的服务范围,设立放贷人登记子系统,为其提供借款人的征信评估信息。四是修改有关担保法律规定,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担保问题,扩大担保物范围;尽快建立统一的

39、担保登记制度,降低民间融资的融资成本。五是完善民间融资监管法律制度,加强民间融资管理力度。明确民间融资有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要吸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对放贷人金融创新的监管和对消费者的保护,防范金融风险。明确对于放贷人的登记管理和民间融资广告宣传的监管,进一步明确相关监管部门在打击、防范非法集资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非法民间融资中的职责。建立民间融资监测制度,明确人民银行的融资监测职责。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统计信息共享机制和信息披露机制,及时将有关信息向社会公布,以便于融资人自主决策。六是制定配套实施细则,明确放贷人在开立银行结算账户、反洗钱、现金管理、反假币、金融统计和监测等方面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40、。3、建立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完善民间融资市场主体的退出制度。个人破产法律制度的建立,一是其免责制度可以豁免资不抵债的个体放贷人、合伙放贷人以及自然人借款人的无限民事责任,完善金融市场退出制度。二是个人破产失权制度能够约束恶意逃废债的个人。三是可以促进个人金融风险意识的提高。我国应当结合社会经济实际和历史文化特点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个人破产法律制度,合理界定破产标准,科学设计自由财产制度、破产和解制度、免责制度、失权与复权制度等内容,建立完善的民间融资主体市场退出机制。(三)规范民间融资发展的综合配套措施规范发展民间融资,引导民间融资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完善立法的基础上,还需要从政策导向、建立

41、相应的监测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进一步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等方面予以全面考虑,多管齐下采取综合措施:一是实行清晰的政策导向引导民间融资,确保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将民间资金的引导与管理纳入地方政府的中长期社会发展规划之中,研究引导、吸纳与组织民间资本的政策与方法。实行低门槛创业激励政策,降低投资创业者开业的初始条件。完善民间资金运营的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引导和投资中介服务。制定并出台进一步利用好民间资金的财政政策,吸引民间参与基础工程与社会公用事业投资。研究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鼓励民间资金采取联合、联营、入股等方式进入控股公司和基础设施领域,让大量的民间资金浮出水面

42、。二是建立健全监测体系,监控分析民间融资流向。继续完善目前的民间融资监测网络,加大民间融资监测点的设置密度,全面、定期采集民间融资活动的有关数据。要坚持“点多面广”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监测网点,增强网点的代表性,避免监测网点的过度集中,防止出现监测数据与实际情况脱节;建立民间融资的统计监测制度。在统计监测制度中,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建立健全民间融资信息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减少重复劳动,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的综合利用;探索民间融资规模的测算方法。要正确认识民间融资监测的意图,准确把握民间融资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三是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步伐,让资金在同等条件下合理分

43、布,用市场手段优化资金资源配置,形成民间融资与正规金融和谐共生的环境,完善多层次融资体系,并有效地防范相关风险。四是进一步加大司法保护力度,保障民间融资的规范健康发展。各级人民法院应强化各种诉讼救济措施,及时受理各类民间融资纠纷,依法制裁逃废债的行为。严厉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等金融犯罪活动和制裁金融违规行为,防止扰乱国家正常金融秩序的行为。不断加大金融案件的执行力度,对欠债不还的被执行人在各种媒体上予以披露,确保民间融资案件顺利执行。五是加强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不断增强社会公众的法律意识,建立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引导民间融资当事人依法规范融资合同,有效预防法律风险,减少纠纷的

44、发生。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非法集资活动的案件,发挥警示作用,切实增强社会公众投资风险意识和对非法集资活动的抵御能力。一、民间金融的成因分析 民间金融作为一种自发的融资方式,其产生与发展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是借贷主体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外在供给不足情况下的无奈选择。 1 化经济主体的投资与借贷需求难以满足 改革开放20年以来,城乡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倔起,手持现金量的增加,为民间金融市场提供了资金来源。然而这样庞大的资金可选择的投资方式不多:用于银行存款、购买国债或手持现金,金融的低利率导致闲散资金难以充分资本化;投资股票市场,投机者居多,再加上信息的不对称和个人文化程度

45、的限制,使投资于股票的风险较高;投资于民间借贷、合会等民间金融领域,虽然有一定风险,但收益较高,为许多居民所接受。 2正式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低下 现实中正式金融体系的组织和制度运行成本较高,由于信息不对称和较高的交易成本问题,使得市场中很多的金融需求得不到满足,其结果必然导致在正式金融体系之外产生民间金融。如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很难通过正式的金融体系融资,民间金融借贷手续简单,随借随还,方便灵活,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都很低,非常适合于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的资金需求特点。 3正式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金融抑制 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而言,民间金融的作用非常重要。因为在这些国

46、家,金融体系始终控制在国家和政府手中,实行较为严格的金融管制,造成金融抑制现象普遍存在。当经济改革和向市场经济转轨时,这种融资体制已经不适应现实的经济发展,因而必然在正式金融体系之外,存在大量的民间金融。1989年我国不允许私人钱庄的存在,一些钱庄转入地下。1992年适合其生存的环境条件成熟,冒出很多农村基金会。1998年国家再次制定相关法令对民间金融进行清理,但效果并不显著。这说明民间金融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金融环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二、民间金融存在价值分析 从积极性价值方面看: 1民间金融促进了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专业银行只能向非国有经济提供有限的信贷资金供给,而民间金融在很大程度

47、上满足了非国有经济在生产经营上所需的资金,弥补了正式金融信贷资金的不足。如果没有民间金融的存在及提供的巨额资金,非国有经济就不可能有持续十几年的快速增加。我们是否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民间金融不断扩张的势态,恰恰说明了民间金融是迎合非国有经济快速发展提出的多样化投资需要的必然结果。 2民间金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供求矛盾。民间金融以其独特的、灵活的、多样化的方式,聚集了很多国有专业银行无法筹集到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紧张的资金供求矛盾。另外,民间金融也缓解了银根紧缩所引起的震荡,为众多的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通了资金,避免了被紧缩性宏观调控“卡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减震器”的作用。 3

48、民间金融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的正式金融体系中,市场机制的介入程度仍然很低。杠杆作用具有把资金分配给原始财富拥有量大、资信状况好的企业的明显倾向。但这些企业并不一定拥有高收益的投资机会;相反,许多弄不到资金的经济主体却拥有高收益的投资机会。这表明,正式金融体系存在着明显的资金错误配置及其引发的低效率问题。因此,通过民间金融渠道进行资金的重新配置,明显地提高了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4.民间金融给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了市场因素和竞争因素,为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提供了非正式的试验场所和借鉴。民间金融活动运用市场机制能够吸引大量的居民储蓄,分流国家专业银行的存款,打破其对存款业务的垄断地

49、位,增加国家专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金融体系的多元化,促进我国金融业的竞争。而且,民间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在经营中始终关心资金的偿还性、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具有内在的市场竞争和风险防范意识,为国有银行商业化、市场化提供了一些启示。从消极性价值方面看: 1民间金融加大了资金“体外循环”,造成了金融信号失真。民间金融活动在其高利率的吸引下,诱发了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银行体系。调查显示,大多数民间金融交易是以现金方式进行的。现金交易的增加,不仅相应地增加了货币流通量,从而增加了中央银行现金计划执行的难度;而且因其隐秘性而降低了整个国民经济的透明度,造成金融信号失真、削弱了中央对国民经

50、济的控制能力。另外,民间金融的隐藏隐秘性,使有关部门无法准确地掌握放款人的利息收入,从而造成了部分税收的流失。 2民间金融的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金融秩序,带来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民间金融交易通常缺乏必要的监管机制,处于比较混乱的自发状态;而且所融通资金的投向具有较大的盲目性,风险较大。一旦这些投资难以收回,必将纠纷四起,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不安定因素。另外,许多民间金融活动没有列入人民银行的管理范围,也没有明确法规约束这些其活动,在许多地区任其发展,严重扰乱了当地金融秩序。尤其是当大量银行贷款通过民间金融渠道流向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等领域从事投机性炒作时,不仅助长了中国经济的泡沫化,而且也给中

51、国经济的未来走势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三、民间金融的法律规制 1加快民间金融的立法 个人为了某种需要进行集资是民间习惯认可的,在当地风俗中并不违法。同时,中国民间也一直有借高利贷的传统,个人在急需资金时跟邻居借高利贷是很正常的,借贷双方接受,当地人也都认同。但是,中国现在的金融法规规定,个人集资和高利贷都是违法的。显然,正规的法律体系与民间规则并不融洽。如果不能把民间订立的社会契约纳入正规的法律体系,大量的不合法资产就会隐藏起来,将大大减少资产变成资本的机会,长此以往,经济增长将难以为继。中国正在转向一个可以拥有私有财产的国家,确立私产合法非常关键,但法律条文和现实还有差距,需要加快立法促进民

52、间金融的发展。 2划清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 民间融资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踏进“非法集资”的雷区。在人们的印象中,民间融资往往是与放高利贷、吃利息联系在一起的,很少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民间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就目前情况看,国家对于个人之间的放贷行为并没有明文 禁止的规定;对于企业之间及企业向个人的放贷行为,则作为金融业务严加管制。1998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非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业务取缔办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未经我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活动。但现行法律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和合法民间借贷之间并无明确的界限,尽快出台相关的部门规章,

53、给“草根金融”正名。 3将民间资本从体外循环转入体内循环 民间金融是现实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金融力量。金融业务是个风险较大,容易出现欺诈行为的行业;任何金融业的健康发展,都是需要监管的,不监管等于不去发展。打压民间金融不能摧毁民间金融,只能使其以更隐蔽的方式开展活动。政府的明智之举是对它进行完善和规范:一是尽快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小型商业银行,吸收民间资本参股。二是积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尤其注重短期债券的发行。三是引导民营资本组成金融机构或建立投资基金,使民间资本作为资本金注入民营企业;同时,使民间原来就已存在的互助性的融资形式(如标会、同乡会、互助会等)

54、继续存在并发挥作用。,一方面,鼓励多种形式的金融创新,取消民间资本投资领域的不合理限制,引导民间融资的合法经营;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加强民间融资的监管约束机制,建立民间融资的监测通报制度,重点监管那些有组织的,可能对社会造成较大危害的民间借贷行为。发展民营金融,我们应当鼓励各种有益的探索,给予其合法地位,要求其合法经营,加紧法规和监管的跟进,而不是一味地限制、打击民间金融组织。对于这种有益的资金组织形式,只要有一定的信用保障措施和严格的监管,我们完全可以扬其利避其害,把它们发展成规范的合作金融组织。一、我国信托业发展存在的风险剖析1979年,我国恢复了信托业的运行,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 企业

55、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城市信用合作社、 农村 信用合作社等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形成了一个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金融层面。信托作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 经济 行为,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信托投资长期以来扮演着金融百货公司的角色,不仅与商业银行一样从事存贷款业务,也大量染指证券业务。使信托业存在大量与银行相似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投资风险,是指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变化给投资主体带来损失的可能性。信托投资公司往往在投资中追求高回报,管理又缺乏风险控制,造成由于投资项目和合作对象选择不当使投资的实际收益低于投资成本,或没达到预期收益。以及由于资金运用不当而形成风险。如:资金来源利率高于资金运用

56、利率,短期资金来源作长期运用等等。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于信托投资公司的自营投资和委托投资中,是造成信托投资公司资产质量差的主要原因。(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经济实体因流动性的不确定变化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信托业的流动性风险,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稳定的负债支撑,信托机构不能比较方便地以合理的利率借入资金以应付资金周转不灵,从而发生支付困难;另一方面是指一些信托投资公司用负债炒房地产、股票、基金,由于大量资金被套牢套死而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因财务管理不善而造成的风险。我国许多信托投资公司对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成本、损益等重大经营情况没有专门的分析报告和财务评价,更没有发挥财务的日常监督作用。有些公司在财务状况已处于风险警戒线时还全然不知。由于管理不善,对业务中存在的重大财务风险隐患不能及时察觉,长期积累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