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人物为中心组织历史教学内容的探索以人教版“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为例关键词: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学生主体 教学设计内容摘要:历史是人的历史,在中学历史课程中,人物的教学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本节课教学设计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采用学生讲历史故事的方式重现历史的现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2014年11月4号,遵照镇中心校的指示,我执教了 “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公开课,观课的领导、老师对我执教的这节课评价较好,在前辈的鼓励下,于是,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呈现与此,与大家共同分享。【整体构思】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2、教学方式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比如由学生讲历史故事、进行历史情境模拟等等”。课程标准规定: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这点涉及到本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从教科书的编写来看,涉及到匈奴的历史以及匈奴与汉朝的“和”“战”,分三目展开:冒顿统一蒙古草原;卫青、霍去病破匈奴;昭君出塞。鉴于本课涉及的人物多且相关联的景点图片教材已提供,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以游客的身份带领学生游三处景点:长城;卫青、霍去病墓;昭君墓。在此基础上带出相关的四个历史人物:冒顿单于;卫青、霍去病;王昭君。设计意图有二点,一是以旅游的形式组织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是以人物带故事,以故事说历史,使学生
3、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中学习本课的内容。 在上述思想的指导下,我将本课整合为三大板块:冒顿单于的故事统一北疆;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反击匈奴;王昭君的故事出塞和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做小调查:暑假外出旅游的同学请举手,并说出所去的地方。师:在暑假里,老师也出去旅游了,本节课老师将与同学们分享我游览的三处景点。出示长城景点图片(见右图),师:同学们,观察这张图片,知道老师去哪了吗?生通过观察会得出结论:长城。师:说到长城,老师要考考大家长城是何时修建的?生答。(考虑学生可能答战国或秦朝,师在学生回答后出示战国与秦朝的两幅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得出早在战国就修筑长城了,培养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进
4、一步设问:秦朝为何修建长城?(生:抵御匈奴。)师: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这样厉害的角色竟然修长城来抵御匈奴,可见他的对手十分强大。匈奴是怎样崛起的?它与秦朝之后的汉朝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就共同来学习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设计思路:采用调查和带领学生游览景点的方式导入能够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通过师生对话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二)讲授新课:【冒顿单于的故事统一北疆】师:匈奴族在蒙古草原过着游牧生活,逐水草迁徙。秦汉之际,匈奴族出现了一位杰出的首领,使匈奴逐渐强大起来,他是谁?你能说说他的故事吗?生根据教材回答。进一
5、步设问:匈奴族的强大还表现在什么方面?生阅读课文回答。(设计思路:让学生在阅读教材中提炼信息,了解冒顿单于的主要贡献及统一对匈奴族的影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随着匈奴族的强大,冒顿单于与汉初统治者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还是通过两段文字来了解。材料一:高祖刘邦与前200年率军攻打匈奴,但不幸兵败白登,险些丧命。 摘自汉朝和与战材料二:“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摘自汉书匈奴传情景体验:面对冒顿单于的挑衅,如果你是汉初的统治者,你会怎么应对?生答。师:那么,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办法?生阅读教材回答。追问:什么是“和亲”政策?为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
6、”政策?并出示材料:(汉初)天下既定,民亡(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选不出)醇驷(纯一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摘自汉书食货志(设计思路:通过材料及基于材料内容的情景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再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探究问题,得出汉初与匈奴的关系“和”及原因,培养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渡:老师游玩了长城之后,又来到了位于陕西省的汉武帝的茂陵,发现在茂陵不远处有两座形状奇异的坟墓,一座外形似祁连山形,另一座外形似阴山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座墓的主人分别是谁吗? 【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反击匈奴】生说一说他们的故事。师结合课件讲解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过程及影响。(见右图)设问:我们知道
7、了发生在卫青、霍去病身上的故事,你们觉得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政策与汉初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出示材料。材料一: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摘自史记平淮书材料二:汉武帝不惜血本,把官养御马扩充到45万匹他大力扩充京城常备军其中一半都是骑兵;这些骑兵都装备精良。摘自开疆扩土:汉武帝征服西域的汉匈大战生:阅读、思考、回答。(设计思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或课前搜集的资料讲故事,既调动了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历史人物更生动,更丰富,还使学生感受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爱国情怀,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此基础
8、上师结合动态课件讲述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的过程及影响,突出本课重点。再通过设疑、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汉武帝时期对匈奴政策的变化及原因,培养学生比较的能力。)过渡:参观卫青霍去病墓后,老师来到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我参观了一座“青冢”,这座墓的主人是一位奇女子,她就是王昭君。【王昭君的故事出塞和亲】出示昭君及其墓景点图片。(见右图)师:您能讲一讲王昭君的故事吗?生介绍。进一步设疑:在参观时,老师发现她的墓前树立着董必武谒昭君墓的诗碑,写道:“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后人为什么给她为如此高的评价?生阅读课本的史料,思考,回答。师:历史学家翦伯赞也做诗赞颂昭君:“汉武雄图载诗篇,长城万里遍烽
9、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了解了昭君的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此时汉匈的关系用一个字概括应为“和”。想一想:昭君出塞与西汉初年的“和亲”一样吗?生思考、回答。(设计思路:通过生讲故事和阅读史料了解昭君的贡献,进而掌握西汉末年匈奴与西汉的关系。通过对昭君出塞与西汉初年的“和亲”进行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发生在冒顿单于、卫青、霍去病、王昭君身上的故事,也了解了西汉与匈奴的关系,西汉与匈奴的故事我们可以用下面的图示表示:(设计思路:采用图示法归纳匈奴与西汉的关系,一目了然,突破教学难点。)过渡:汉与匈奴恩仇录的后事如何?生阅读教材,介绍东汉与匈奴的关系。
10、(设计思路:培养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课堂总结:出示打油诗(见右图),总结全文。这节课我们一起探究了汉匈之间的关系变化,他们有“战”有“和”,“和”是历史的主流,随着历史车轮的滚动,今天虽然看不见匈奴族了,但他并没有离我们远去,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今天,我们能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设计思路:采用打油诗总结全文,通俗易懂,便于对知识的巩固。联系个人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四)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体现“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将课堂还给了学生。表现在:(1)充分考虑了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我以游览景点的方式组织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1、。七年级的学生还有表现的欲望,而且他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板块:冒顿单于的故事统一北疆;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反击匈奴;王昭君的故事出塞和亲。我给他们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讲故事,使他们的自身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因而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2)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对于历史课来说,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容忽视,否则很可能让孩子们通过历史课变成拥有知识却不懂得使用和处理知识的“两脚书橱”,那实在是历史课的悲哀。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一些思维含量高的问题,如:汉初统治者为什么要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对匈奴的政策与汉初相比,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昭君出塞与西汉初年的“和亲”一样吗?在此基础上,提供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值得思考之处:(1)本课以游览景点引出真实历史人物的方式组织教学,带有“设计”的痕迹,在板块内虽有逻辑思维,但板块与板块之间较生硬,如果按照事件内在联系推动教学环节,会更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2)历史课程标准强调“要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在教学中虽有对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3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社会招聘8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DB36T-棘胸蛙养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 2023浙江南湖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Unit3Gramma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生成线框元素的工具课件
- DB41∕T 1858-2019 电梯安全乘用指南
- 4可能性(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汽车售后服务接待汽车工程75课件
- Unit 3 Developing the Topic Oral Communication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仁爱科普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设备房管理标准》课件
- 2025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上库力三河苏沁农牧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呼吸机故障应急演练
- 轻钢结构大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垃圾分类垃圾箱绿色公益宣传
- 经腋窝无充气腔镜甲状腺手术
- 145完整版本.现代安全管理的六大管理体系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高清版)DBJ52∕T 106-2021 桥梁锚下预应力检测技术规程
- 蜜雪冰城内部股权分配合同
- 《简单教数学》读后感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