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学情境与原理复习要点一、名词解释教育学P3 延伸:教育事实、教育问题、教育规律第1章 认识教育一、名词解释:1、教育P13 2、教育目的p26 3、教育目标p29 4、现代教育p60二、选择/填空1、教育是在劳动基础上,在人、社会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教育的产生离不开社会和人的形成。P192、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是: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P273、教育目标体系的层次p31 4、教育目标的分类p325、教育的负效应有: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P57-59三、简答/论述1、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p15-172、远古社会、古代社会、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表现p
2、19-223、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随堂笔记 4、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特点p25-265、普通中小学教育目的的五个组成部分p27-29 6、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p36-377、个体发展的规律p38-39 8、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的基本内容p40-429、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的基本内容p42 10、教育与人口的关系p45-4711、教育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关系p47-48 12、教育与社会政治的关系p49-5013、教育与社会文化的关系p50-52 14、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52-5515、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结果及原因p57-58 16、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p60-6117、传统教育的优缺点p61
3、-62 18、教育如何承担起培养创造型人才的任务p63第2章 教师一、名词解释1、教师p68 2、教育预见能力p82 3、教育传导能力p82 4、教育过程的控制p83二、选择/填空1、一个好教师的职业情感人格品质的基本内核是“促进”,指的是教师对学生行为有所帮助。这种促进的教育态度,可综合成四类:理解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的期待。P712、教师教育预见能力的核心是教育思维p82 3、教育传导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能力p834、教育活动控制包括三个方面p83 5、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三种p82-836、教师的劳动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具有艺术性;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P1
4、16三、简答/论述1、论述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p69-77 2、论述教师智能结构的基本内容p81-843、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p81 4、论述教师的十种角色p86-1045、论述教师劳动的特点p108-117第3章 学生一、名词解释1、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完整的人,具有较高的主观能动性。二、填空/选择1、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包括:生存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安全的权利p135-1362、教师的三种人各类型p163-164三、简答/论述1、论述初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p138-140 2、如何针对初中生身心特点进行教育p140-142 3、如何对
5、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进行教育p1444、如何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p147 5、简述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p147-1486、简述师生关系的几种表现p151-159 7、简述处理师生关系时教师应注意的问题p167第4章 教育环境一、名词解释1、教育环境p172二、填空/选择1、学校教育环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课堂内的环境、微观环境的影响。P175-1782、学校环境包括:学校建筑、学校设备、校风。P175-1763、学校与家庭了解的基本方式有:互相访问、通讯了解、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P202-204三、简答/论述1、简述课堂内物质环境与人际环境的关系p178-179
6、 2、简述家庭教育的功能p182-1833、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p184-185 4、简述家庭教育对教育的影响p187-1905、简述良好的家庭教育的基本条件p191-193 6、简述社区在发展教育中的功能p196-1987、论述家庭、学校、社会相互配合的重要性p199-201第5章 课程一、名词解释1、课程p214 2、课程要素p215 3、课程结构p218 4、课的类型p2215、学科课程/分科课程p221 6、活动课程p223 7、显性课程p2258、隐性课程p225 9、教学计划p240 10、教学大纲p242二、填空/选择 1、课程的基本要素p2172、工具类学科主要指语文、数学和外语
7、。工具类学科在学校课程中的比例约占50%左右。P2183、知识类学科主要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类。P2184、记忆类学科主要指体育、艺术类与技能类两方面的课程。P2195、学校课程在内容和时间安排上,主要应以必修课为主,侧重于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P2216、传统的学科课程在当代出现了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等四类课程形式p227、活动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儿童的兴趣和动机p2238、根据隐性课程存在的广域性,将隐性课程分为三层结构:物质-空间类、组织-制度类、文化-心理类。P226-2279、隐性课程的设计应校内外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安排p22810、综合各国的课程改革,总的趋势是
8、课程的现代化。P23511、教材不仅包括课本,而且还包括视听教材。P24412、教学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媒体、教学评价。P25113、从广义上讲,教学目标包括终极目标、中程目标、短期目标。P251三、简答/论述1、简述学科课程的优缺点p222 2、简述活动课程的优缺点p2243、简述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关系p226 4、简述中小学课程内容的主要组成部分p230-2345、简述课程现代化趋势的特点p235-236 6、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p236-2377、简述我国中小学课程存在的问题p238-239第6章 教学一、名词解释1、课堂教学/教学p258 2、教学方法p2
9、79 3、现代教学技术p2924、课堂管理p297 5、教学组织形式p307二、填空/选择1、教学过程的要素(加涅)p262-2642、主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实习法、发现法、情景教学法p281-2883、教学方法实施的步骤:引起动机、呈现教材、举例说明、归纳概括、布置作业。P2924、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基本方法p293 5、教学策略的分类p295-2966、根据教学任务来分,课的类型有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根据主要教学方法分,课的类型有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复习课。P3117、教学的辅助组织形式有:作业、辅导、讲座、参观。
10、P312-3148、教学运行的基本环节有: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和评价。P315三、简答/论述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p264-267 2、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p267-2693、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p271-278 4、简述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p298-2995、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p300-301 6、简述班级教学的特点p310第7章 教学生学会学习一、填空/选择1、学习的类型p320 2、知识学习/技能学习的过程p321-322二、简答/论述1、简述学习活动方式的组织要求p327-329 2、简述学习活动总量的合理确定与分配p329-330 3、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目标p332-3334、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基本要求p333-334 5、简述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p3356、试述几种主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p337-339第8章 教会学生做人一、名词解释1、素质教育p346 2、道德认识p356 3、道德情感p3574、道德意志p359 5、道德行为p360二、填空/选择1、素质教育目标可分解为:思想政治素质目标、道德素质目标、文化素质目标、生理素质目标、心理素质目标、审美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