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氧化亚铁制备教学设计(参考版)_第1页
氢氧化亚铁制备教学设计(参考版)_第2页
氢氧化亚铁制备教学设计(参考版)_第3页
氢氧化亚铁制备教学设计(参考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氢氧化亚铁制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 Fe(OH)2 的性质, Fe(OH)2 与 Fe( OH)3 的关系,以及制取 Fe( OH)2 的最佳方法。2、掌握防止物质被氧化的措施。过程与方法目标1、提高实验设计、实验操作能力;2、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4、增强知识迁移的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世界观和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2、学会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学重点1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改进方案。2、熟练掌握氢氧化亚铁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分析推断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橡胶塞、胶头滴

2、管、酒精灯、试管夹、药匙2、实验药品:氢氧化钠溶液、还原铁粉、稀硫酸、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苯3、多媒体、投影仪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讲述 观察血红蛋白图片, 它的作用是吞吐携带氧气, 其中组成的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二价铁离子。 提示一下三价铁离子叫高铁血红蛋白, 不具有携带氧气的作用,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各样的补血剂实际上是补充亚铁的。 讲述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板书 §3-2 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三、铁的重要化合物 追问 你知道铁的哪些化合物? 思考、回答 FeO、 FeSO4、Fe2 O3、Fe(OH)3、 Fe(OH)2、

3、FeCl3 过渡、提问 铁的化合物品种众多, 分类研究更为便利。 下列含铁元素物质如何分类: FeO、FeSO4、Fe2O3、Fe(OH)3 、Fe(OH)2、FeCl3。 学生 氧化物: FeO、Fe2 O3氢氧化物: Fe(OH)3、Fe(OH)2盐:FeCl3 、FeSO4。1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 教师 铁的常见氢氧化物主要有两种:Fe( OH)2 和 Fe(OH)3,它们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在实验室这两种物质是如何制取的呢? 板书 (一)铁的氢氧化物1、氢氧化铁的制取复习回顾 初中课本氢氧化铜的制取CuSO4+2NaOH=NaSO4+Cu(OH)2 Cu2+2OH = Cu(OH) 2

4、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实验制取氢氧化铁【Fe(OH)3】。实验探究 在试管里注入少量 FeCl3 溶液, 再逐滴滴入 NaOH溶液观察发生现象。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用 FeCl3 溶液和 NaOH溶液制取 Fe( OH)3 ,出现红褐色絮状沉淀,此沉淀就是Fe( OH)3 ,说明 Fe(OH)3 是红褐色的。 设疑 氢氧化亚铁 Fe ( OH)2 是铁的另一种重要的氢氧化物,它是怎么制取的呢?选取你们前面的实验仪器和药品来制取Fe( OH)2 ,说出它的颜色。 板书 、氢氧化亚铁的制取( 1)常规方法 学生活动 设计实验,制取氢氧化亚铁。 实验探究 2、学生分组实验 投影 常规制备方法及现象:所用试

5、剂:可溶性亚铁盐溶液和可溶性碱溶液2+反应原理: Fe +2OH=Fe(OH)2操作方法:学生 1 用新制的 FeSO4溶液和 NaOH溶液混合制取 Fe( OH)2 ,出现灰绿色絮状沉淀,说明Fe(OH) 2 是灰绿色的。 学生 2 我有不同意见,我在制取 Fe(OH) 2 时先看到了白色絮状沉淀, Fe ( OH)2 应该是白色的。 投影 观察现象:只有瞬间的白色,几乎分辨不出白色沉淀中夹杂着灰绿色很快转变成灰绿色振荡后灰绿色变深试管壁上甚至出现了红褐色物质 教师 同学们不要争论,现在请大家来看老师在实验室制取并密封保存好的 Fe( OH)2 和Fe( OH)3 的样品。 图片展示 已制好

6、并密封保存的Fe(OH)2 和 Fe (OH) 3 样品。 结论 Fe( OH)2 样品是白色的,Fe (OH) 3 样品红褐色的。 教师引导 那为什么我们实验中得到的Fe(OH) 2 是灰绿色物质,依据我们2+-所学的知识,用Fe +2OH=Fe( OH)2 应该是没错的。同学们的实验结果与事实不附,说明肯定是哪里有问题,可能是药品有问题,也可能是实验过程有问题。我们的实验为何不成功呢?。2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 学生讨论 因为 Fe2+易被氧化,所以 Fe(OH)2 不稳定,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 教师 回答的非常好,正是由于 Fe(OH)2 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而生成 Fe(OH) 3

7、 而呈现灰绿色,灰绿色物质是由 Fe( OH)2 和 Fe (OH)3 以一定比例混和的特殊物质,过一段时间, Fe (OH) 2 完全被氧化为 Fe (OH) 3 时,我们就会看到红褐色物质出现。 投影 用常规方法得不到白色沉淀的原因分析:Fe(OH)2 很不稳定,极易被氧化,Fe(OH)2 具有很强的还原性。4Fe(OH)2 +O2+2HO=4Fe(OH) 3溶液中可能有少量的Fe3+ 。 教师引导 既然 Fe(OH)2 这么容易被氧化,那我们又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制取纯净的 Fe(OH)2 呢? 学生讨论、投影 制备氢氧化亚铁的关键:3+2的环境需要创造的条件无 Fe 的环境;无 O可以采取

8、的措施排除溶液中的Fe3+加铁粉 避免与空气接触反常规操作、油封、滴管的使用、试剂瓶装满等。 设疑 请同学们用你前面的仪器和药品设计一个制取纯Fe(OH)2 的实验。 板书 (2)改进方案 学生活动 实验探究过程学生六人一组进行讨论实验设计方案。 投影 参考方案如下:第一种:在试管中加入新制的 FeSO4溶液,先加入一些还原铁粉, 再加入 NaOH 溶液。第二种: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再加入稀硫酸溶液,等反应完全后,再加入 NaOH溶液,然后用塞子把试管口塞住。第三种:在试管中加入少量铁粉, 再加入稀硫酸溶液, 再加入油层隔绝空气。将装有 NaOH溶液的滴管插到溶液底部。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

9、学生自行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 三个实验都不能制取出白色沉淀,都出现灰绿色物质。 教师分析 实验失败了,我们在实验时忽略了什么?必须注意什么? 学生讨论 刚才实验时有 O2 存在,影响了实验结果。 教师设疑 我们在实验时如何才能消除O2 的影响? 学生 隔绝空气,并设计成一个相对密闭的实验体系。 教师引导 在刚才设计第二种实验方案的同学已经想到了要形成一密封系统,但由于在铁与稀硫酸反应完全后再加氢氧化钠时有空气进去。而第三种方案中为什么也会观测不到白色沉淀呢? 学生讨论分析 稀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有氧气没有除去。 教师引导 如何完全消除 O2 的影响? 学生 分组进行讨论

10、再次设计实验方案。 教师引导 为了组成一个相对密闭的体系,切实消除O2 的影响,我们必须要对稀 H2 SO4溶液和 NaOH溶液加热,去除其中的溶解O2,并且要用适当的方法加。3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入氢氧化钠溶液, 而不能带入空气。 下面请同学们再行设计更佳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学生设计方案、投影 1、将适量铁粉放入大试管中 , 加入稀硫酸约占试管容积的 1/4 微热 , 以加快反应并驱赶溶解的氧气。再立即往溶液中加入一些苯进行油封。2 、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在酒精灯上煮沸 2-3 分钟 , 以赶走溶解的氧气 , 加少量苯密封。待碱液冷却。3、将滴管伸入苯层下边的 FeSO4溶液中,吸取 F

11、eSO4溶液。4、将吸有 FeSO4溶液的滴管插入 NaOH溶液中,缓缓挤出 FeSO4溶液。 学生 分组实验 实验结果 得到白色沉淀,并没有变成灰绿色。 观看视频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教师 要求学生总结:要做成功此实验必须注意什么? 学生总结 1 、确保硫酸亚铁溶液中不含铁离子,可以加入略微过量的还原铁粉控制。2、控制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解的氧气。3、整个实验过程应该减少氧气的影响,使整个过程最好能在相对密闭的体系中进行。4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方案:装置如图 1 所示。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5%FeSO4 溶液,并覆盖一层苯, 再用长滴管注入不含 O2 的 1 mol ·L 1NaOH溶液。由于苯的 _作用,防止生成的Fe(OH) 2 被氧化,因而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 Fe(OH) 2 沉淀。方案:装置如图8 2 所示。实验时,先打开活塞K,再将分液漏斗的旋塞打开,稀H2SO4 与铁粉作用,用产生的H2排出装置中的空气; 然后关闭 K,使生成的 H2 将试管中的 FeSO4溶液压入 NaOH溶液中, 则可较长时间观察到生成的白色 Fe(OH)2 沉淀。若拔去广口瓶上的橡皮塞, 则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方案:装置如图8 3 所示。以铁做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