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齐鲁工业大学2013届本科生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题 目 30万吨/年MTBE气分装置中 碳四碳五分离过程模拟研究 学院名称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化工09-1 学生姓名 魏 红 导师姓名 张文郁 二一三年五月三十日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178 (2021 ) 25-34气相转移法合成MFI型沸石分子筛分离丁烷和二甲苯异构体Takaaki Matsufujia,Norikazu Nishiyamaa,Masahiko Matsukatab,Korekazu UeyamabaDivis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
2、g,Graduate School of Engineering Science,Osaka University,b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Waseda University摘 要 在多孔氧化铝载体上以气相转移法(VPT)制作的MFI型沸石分子筛,纯的或混合丁烷异构体的扩散测定范围在300375K.分离系数范围较理想的选择性更大。这一结果表明二元系统的正丁烷可以被选择性吸附从而得到分离。在303K对二甲苯异构体进行扩散测试.二甲苯在一元系统中最有扩散性。对二元混合物中的邻二甲苯和对二甲苯及三元混合物中邻、间、对甲苯的的扩散测试,邻二甲苯最先被扩散分离出
3、,既而,对二甲苯逐渐减少,含量最终低于其它二甲苯异构体。间二甲苯吸附在分子筛的空隙中对对二甲苯的扩散有阻止作用。©2021 艾斯维尔有限责任公司保留所有权利。关键词 分子筛; MFI气体分离; 吸附; 气相蒸馏1 简介近年来,合成沸石分子筛有水热法和气相转移(VPT)两种方法,沸石气孔的分子尺寸大小对烃类混合物的分离起着重要作用。沸石分子筛分离碳氢化合物的报道引人注目。MFI型沸石分子筛分离最常见的线性和支链烃类混合物,例如正异丁烷和正己烷/2,2-二甲基丁烷的分离已有报道。MFI有两种类型相交渠道组成的框架结构这都定义为10元环。在室温下,正异丁烷和正己烷、2,2-二甲基丁烷混合物
4、的分离因子分别为20-60,大于600。除了线性和支链烃类混合物,也有MFI或镁碱沸石分子筛分离芳烃的研究。Baertsch等报道,佐野伊特尔用氧化铝载体的水热法合成制备纯硅分子筛,如果分子筛孔径接近1nm则很难分离邻、对二甲苯,因为芳烃很难扩散过纯硅分子膜。二元及三元系统的扩散与一元系扩散类似。他们用单程转移理论解释上述结果。MFI的孔径太窄,芳烃分子不能通过,因此,扩散速度最慢的分子抑制其他物质的扩散。选择性吸附在孔隙入口似乎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邻对二甲苯,对二甲苯/乙苯,二甲苯/乙苯、间二甲苯/乙苯的二元混合物在380480K下,没有得到分离。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最易透过的组分在一元系统
5、的选择性吸附很难发生在二元和三元系统中。另外,科泽尔等得到了二甲苯的分离因子,在298K(p-xylene/o-xylene)<1.0,在375415K下(p-xylene/o-xylene)>200,这表明对二甲苯/邻二甲苯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因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温度。这也表明了气相扩散对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分离的可能性。以前报道,在303K下,FER分子筛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的二元混合物的分离系数为3.1。我们希望二甲苯异构体通量大一点,更深的研究发现MFI型沸石分子筛的分离通量会更大一点,因为MFI的孔径(0.53nm×0.56nm和0.51nm×0.55nm
6、)比FER的孔径(0.54nm×0.42nm和0.46nm×0.37nm)大。在研究中,用VPT法制备MFI分子筛。进行了一元气体扩散和丁烷异构体的混合气体分离测试。采用扩散汽化技术研究二甲苯异构体在MFI膜中的扩散性能。2 实验2.1 初凝胶的制备以膜面积1.0×10-4m2,平均孔径为0.1m的多孔氧化铝作为载体。在pH值=10的条件下,把氧化铝载体处理为硅溶胶。在303K下,以硅溶胶制备铝硅酸盐溶胶30WT的SiO2、0.04WT的Al2O3和0.4WT的Na2O(日本化工)及氢氧化钠溶液(4N)(光纯化学工业)。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在303K混合,初凝胶
7、的组成为1000二氧化硅 : 1.0氧化铝 : 210氧化钠 : 25000水。在303K下,把载体浸泡在初溶胶里处理1天。然后,把溶胶注入氧化铝载体的孔隙,持续注入1小时。2.2 气相转移法结晶干凝胶涂有溶胶的载体在298K下放置在高压釜内干燥24小时,高压釜的容积100立方厘米。乙二胺(0.5毫升)、三乙胺(1.0毫升)和水(0.5毫升)的混合物倒入反应釜使产生蒸汽。在453K下和一定压力下结晶4天。然后在773K下,在空气中焙烧10小时。在473773K下控制升温速率0.1Kmin-1。对产品的结晶度和结构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使用铜嘉辐射(Philips Xs Pert-MRD)
8、分析。所产生的形态用电子显微镜(SEM,HITACHI S-2250)扫描检测。图1 扩散汽化实验装置原理图2.3 扩散测量分子筛和仪器界面用环氧树脂密封。先把吸附在沸石分子筛中的水在420K 排除2小时。在每次膜扩散实验前,在773K下焙烧分子筛410小时以除去吸附的组分和环氧树脂。2.3.1 扩散汽化为测定分子筛膜的致密度,在303K扩散汽化1,3,5-三异丙(TIPB)25小时,1,3,5-三异丙(TIPB)动力学直径(0.85nm)比MFI(0.53nm×0.56nm,0.51 nm×0.55nm)的孔径尺寸大。沸石分子筛吸附在玻璃管的一端截面积为0.50×
9、;104m2。TIPB液体倒在玻璃管上。如图2真空条件下气体吸附示意图。图2 气体吸附原理图在液氮冷却抽集器收集25小时,并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仪分析。在303K下进行二甲苯异构体的扩散汽化。一、二元(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和三元(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测试。其组成由气相色谱仪测定。.3.2 气体扩散的测量使用压力梯度(PG)法进行气体扩散测量。扩散测量分批进行,如图2所示。压力梯度(PG)法的进料的总压力使用压力变送器测量。扩散侧压力控制到小于50Pa,这种情况称为真空。纯气体,氦气、氮气、正丁烷、异丁烷和SF6在300375K进行扩散测量,这些气体在大气压力下进料侧的扩散率压
10、力从105降到95Pa。理想状态下的选择性根据扩散率计算。丁烷异构体的混合物进行扩散测量温度范围是300375K。进气和出气由带TC的探测器和填充柱气相色谱仪分析。进气组成为52/48正丁烷/异丁烷(摩尔比)。丁烷异构体的扩散率和分离因子(正丁烷/异丁烷)由扩散总量和进气的组成计算。混合气体的分离系数计算式如下:分别代表正、异丁烷的摩尔分数2.4 丁烷异构体在MFI的吸附在1005KPa、303307K温度范围内,用VPT法合成微粒常规容积法进行吸附测量,0.5g的MFI样品在400K下脱气2小时,直到电容绝对压力传感器压力没有压力变化。二元吸附丁烷异构体在303375K的温度范围内吸附测量,
11、同样适于一元系统。摩尔比52/48的正异丁烷异构体的混合物放入有MFI颗粒的密封槽,在吸附过程中压力逐渐减少,当压力达到一个平衡值,用气相色谱仪分析气相组成。3 结果与讨论3.1 MFI型沸石分子筛的密度据报道,载体内部的FER /氧化铝复合层很紧密。图3显示了VPT法合成(a)MFI 的XRD图谱、(b)分子筛、(c)MFI分子筛。MFI的反射峰在除去顶层后观测到。图4显示前除去顶层和产品的截面前除去顶层和后去除上层的顶面的SEM图像。在MFI沸石分子筛的上表面可以看到沸石晶体之间空隙,如图4(a)所示。刮去上层表面可看到载体内部20毫米厚的/氧化铝复合层支持,如图4(c)。图3 XRD的分
12、子筛图被测分子比沸石孔大似乎是一个有用的技术评估。用TIPB做扩散汽化 MFI分子筛基准,没有TIPB透过分子筛,则扩散通量的TIPB小于1.0×10-9 molm-2s-1,这是检测极限。因此,得出的结论是MFI分子筛实际上是无孔的。丁烷/异丁烷、N2/SF6可作为选择性良好指标。在300K,N2/SF6和正的选择性分别范围分别为1.6138和1090。有不同选择性的报道,是由于使用不同的扩散方法和扩散条件。图5显示了温度与N2和SF6扩散率的关系,N2和SF6的扩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温度303375K,N2/SF6理想选择性为813。图6显示丁烷异构体的扩散结果,丁烷异构体在
13、一元系统的扩散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如图6,300K、PG法条件下正丁烷/异丁烷的理想选择性分别为22,335K时为16,375K时是14。以上内容均有文献报道。图4 分子筛上表面电子图图5 N2、SF6及N2/SF6在不同温度下理想选择性图3.2 正丁烷/异丁烷的分离在二元系统中,丁烷异构体的扩散率也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正、异丁烷的分离系数在300K时为28,在335K时为40,375K时为69,见图图6(b)。分离系数始终比选择性大。图6 丁烷异构体通过MFI分子筛的渗透结果图VPT法合成的MFI颗粒在一元和二元系统中的丁烷异构体的吸附进行了测量。表1显示了丁烷异构体在MFI颗粒吸附在一元
14、系统的数量。正丁烷/异丁烷的吸附量随着温度的升高(从300到375K)从1.2升到1.9。表2显示了丁烷异构体二元相在MFI颗粒上的吸附量。分离因子总是比理想的选择性大。这表明,正丁烷优先吸附在MFI分子筛上对丁烷异构体的混合物的选择性分离起着重要作用。丁烷异构体之间的扩散差异可能有助于异构体的分离,因为分离的选择性很大。表1 一元系统中丁异构体的吸附量温度(K)吸附量(molecule u c.-1a)aibn-Butanei-Butane3755.02.61.93356.03.51.73007.26.01.2表2 二元系统中丁异构体的吸附量温度(K)吸附量(molecule u c.-1a
15、)aibn-Butanei-Butane3753.40.56.73354.80.86.03006.31.15.63.4 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表3 列出了一元系统中的二甲苯异构体的通量。对二甲苯的通量是三种异构体中最大的。其选择性的顺序可以通过规模效应来解释。对二甲苯的动力学直径为0.59nm、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为0.68nm。表3 在303K下纯二甲苯异构体组分的气相结果Flux(×10-7mol m-2s-1)p-Xylene5.53.93.4m-Xylene0-Xylene图7(a)所示为瞬时通量剖面50/50对/间二甲苯混合物的扩散汽化。对二甲苯优先扩散,具有通量的最大值,间二甲
16、苯逐渐增加,间二甲苯稳态通量大于二甲苯。在稳态时对/间二甲苯系统的分离系数为0.43,选择性一般。图7(b),对二甲苯最先扩散,并最终成为三元混合物中扩散最慢的。混合物在MFI分子筛的扩散这表明,动力学直径不是分离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的一个限制因素。稳态时对二甲苯/M-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的分离系数分别为0.16,0.18和1.1。图7 在303K下二甲苯异构体通过分子筛结果图.Karsli等报道称,在室温下预加装载二甲苯引起对称性的变化和晶格扭曲增加了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在毛孔的吸附率。人们认为,对二甲苯吸附在MFI的毛孔打开了MFI的毛孔。因此,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很容
17、易被扩散到MFI分子筛的各处。图8显示了在一元系统含二甲苯异构体的三元混合物的中间二甲苯扩散汽化结果。间二甲苯的通量逐渐下降。因为流入间二甲苯的浓度变低。邻二甲苯的稳态流量变大,进而达到如图第7(b)几乎相同的值,然而,对二甲苯的流量小于1.0×10-9molm2s1,是实验中的检测限,表明在MFI的毛孔填塞间二甲苯抑制了对二甲苯的扩散。稳定态的选择性分离表明,间-二甲苯,邻二甲苯吸附比对二甲苯在MFI分子筛的吸附更大。图8 间二甲苯渗透后二甲苯的三元混合物与定组分下的三元混合物渗透结果比较图3.4 丁烷异构体和二甲苯异构体分离的比较正丁烷和异丁烷动力学直径分别为0.430.50nm
18、,比二甲苯异构体直径小。在一元系统中,分子直径较小的正丁烷比异丁烷扩散快,同样对二甲苯比其它异构体扩散的也快。小直径的正丁烷优先得到分离,因为正丁烷是一种易吸附组分。但是,分离二甲苯异构体的混合物则相反,虽然对二甲苯是最先扩散组分。人们认为,在MFI的毛孔处,相对于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对二甲苯是一种扩散速度快但较小吸附速率的组分。然而,由于二甲苯异构体的动力学直径接近的MFI的孔径,选择性发生逆转速度非常缓慢。3.5 焙烧后的扩散数据可重复性我们进行了35焙烧程序以去除吸附在整个分子筛上的实验组分。对焙烧对扩散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重复使用他作为探针分子的扩散数据。在375K下He的第一次扩散测
19、量的扩散率为1.9×109molm-2s-1pa-1,最后扩散测量,He的测量结果是1.8×109molm-2s-1pa-1,这表明,He的扩散率可重复性。此外,对丁烷和二甲苯异构体的可重复性测定。可见,MFI分子筛在扩散和焙烧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的稳定性。结 论协同扩散是使用MFI膜分离丁烷异构体的重要原因。在一元系统中对二甲苯在二甲苯异构体中是最易扩散的组分。然而, 在二元和三元系统中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的扩散速度比对二甲苯快。间二甲苯吸附在MFI的孔隙中似乎抑制对二甲苯的渗透。致 谢非常感激NGK Insulators Ltd.提供氧化铝载体, 和Yasuyuki Egas
20、hira博士(大阪大学化学工程部)的讲解。同时也对大阪大学的化学工程部提供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测验表示感谢。参 考 文 献1 E.R. Geus, H. Bekkum, W.J.W. Bakker, J.A. Moulijin, Hightemperaturestainless steel supported zeolite (MFI) membranes:preparation, module concentration, and permeationexperiments, Microporous Mater. 1 (1993) 131147.2 Y. Yan, M.E. Davis, G
21、.R. Gavalas, Preparation of zeoliteZSM-5 membranes by in-situ crystallization on porousa-Al2O3, Ind. Eng. Chem. Res. 34 (1995) 16521661.3 C. Bai, M.D. Jia, J.L. Falconer, R.D. Noble, Preparation andseparation properties of silicalite composite membranes, J.Membr. Sci. 105 (1995) 7987.4 Z.A.E.P. Vroo
22、n, K. Keizer, M.J. Gilde, H. Verweij, A.J.Burggraaf, Transport properties of alkanes through ceramicthin zeolite MFI membranes, J. Membr. Sci. 113 (1996) 293300.5 W.J.W. Bakker, F. Kapteijn, J. Poppe, J.A. Moulijn, Permeationcharacteristics of a metal-supported silicalite-1 zeolitemembrane, J. Membr
23、. Sci. 117 (1996) 5778.6 K. Kusakabe, S. Yoneshige, A. Murata, S. Morooka, Morphologyand gas permeance of ZSM-5-type zeolite membraneformed on porous a-alumina support tube, J. Membr. Sci.116 (1996) 3946.7 K. Kusakabe, A. Murata, T. Kuroda, S. Morooka, Preparationof MFI zeolite membranes and their u
24、se in separating n-butaneand i-butane, J. Chem. Eng. Jpn. 30 (2021) 7278.8 J. Coronas, J.L. Falconer, R.D. Noble, Characterization andpermeation properties of ZSM-5 tubular membranes, AIChEJ. 43 (2021) 17971812.9 Y. Yan, M.E. Davis, G.R. Gavalas, Preparation of highlyselective zeolite ZSM-5 membrane
25、s by a post-syntheticcoking treatment, J. Membr. Sci. 123 (2021) 95103.10 J. Coronas, R.D. Noble, J.L. Falconer, Separation of C4 andC6 isomers in ZSM-5 tubular membranes, Ind. Eng. Chem.Res. 37 (2021) 166176.11 J.M. van de Graaf, F. Kapteijn, J.A. Moulijn, Effect of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membrane
26、 quality on the separationperformance of composite silicalite-1 membrane, Ind. Eng.Chem. Res. 10 (2021) 40714078.12 K. Keizer, A.J. Burggraaf, Z.A.E.P. Vroon, H. Verweij, Twocomponent permeation through thin zeolite MFI membranes,J. Membr. Sci. 147 (2021) 159172.13 J.M. van de Graaf, F. Kaptaijn, J.
27、A. Moulijn, Methodologicaland operational aspects of permeation measurements onsilicalite-1 membranes, J. Membr. Sci. 144 (2021) 87104.14 T. Sano, M. Hasegawa, Y. Kawakami, Y. Kiyozumi, H.Yanagishita, D. Kitamoto, F. Mizukami, Potentials of silicalitemembranes for the separation of alcohol/water mix
28、tures, Stud.Surf. Sci. Catal. 84 (1994) 11751182.15 T. Sano, H. Yanagisita, Y. Kiyozumi, F. Mizukami, K. Haraya, Separation of ethanol/water mixture by silicalite membraneon pervaporation, J. Membr. Sci. 95 (1994) 221.16 H. Kita, Pervaporation through zeolite membranes, Maku(Membrane) 20 (1995) 1691
29、82.17 H. Kita, K. Horii, Y. Ohtoshi, K. Tanaka, K. Okamoto,Synthesis of a zeolite NaA membrane for pervaporation ofwater/organic liquid mixtures, J. Mater. Sci. Lett. 14 (1995)206208.18 M. Nomura, T. Yamaguchi, S. Nakao, Ethanol/water transportthrough silicalite membranes, J. Membr. Sci. 144 (2021)
30、161171.19 Q. Liu, R.D. Noble, J.L. Falconer, H.H. Funke, Organics/waterseparation by pervaporation with a zeolite membrane, J.Membr. Sci. 117 (1996) 163174.20 J.F. Smetana, J.L. Falconer, R.D. Noble, Separation of methylethyl ketone from water by pervaporation using a silicalitemembrane, J. Membr. S
31、ci. 114 (1996) 127130.21 C.D. Baertsch, H.H. Funke, J.L. Falconer, R.D. Noble, Perme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 vapors through silicalitezeolitemembranes, J. Phys. Chem. 100 (1996) 76767679.22 N. Nishiyama, K. Ueyama, M. Matsukata, Synthesis of defectfreezeolite-alumina composite membranes by a va
32、por-phasetransport method, Microporous Mater. 7 (1996) 299308.23 N. Nishiyama, T. Matsufuji, K. Ueyama, M. Matsukata, FERmembrane synthesized by vapor-phase transport method: itsstructure and separation characteristics, Microporous Mater.12 (2021) 293303.24 N. Nishiyama, K. Ueyama, M. Matsukata, Syn
33、thesis of FERmembrane on an alumina support its separation properties,Stud. Surf. Sci. Catal. 105 (1996) 21952202.25 N. Nishiyama, Synthesis of zeolitic membranes by vaporphasetransport method and their separation properties, Ph.D.Thesis, Osaka University, 2021.26 N. Nishiyama, K. Ueyama, M. Matsuka
34、ta, A defect-freemordenite membrane synthesized by vapor phase transportmethod,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95) 19671968.27 M. Matsukata, N. Nishiyama, K. Ueyama, Crystallization ofFER and MFI zeolites by a vapor-phase transport method,Microporous Mater. 7 (1996) 109117.28 N. Nishiyama, K. Ueyam
35、a, M. Matsukata, Gas permeationthrough zeolite-alumina composite membranes, AIChE J.43 (11A) (2021) 27242730.29 H. Karsli, A. Culfaz, H. Yucel, Sorption properties ofsilicalite-1: influence of sorption history on sorption kineticsof critically sized molecules, Zeolites 12 (1992) 728732. 教师见习报告总结期待已久
36、的见习已经结束了,在龙岩三中高中部见习听课,虽然只是短短的两个星期,但感触还是蛮深的,以前作为一名学生坐在课室听课,和现在作为一名准教师坐在课室听课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在平时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这里,我获得的不仅是经验上的收获,更多是教学管理,课堂教学等的理念,以及他们带给我的种种思考。教育见习实践过程:听课。教育见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观摩教师上课方法、技巧等。听课是教育见习的主要内容。我院规定在一周的见习中需完成至少6课的见习任务。我在教师的安排指导下,分别对高一、高二物理专业课型为主,其他课型齐头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完成了听课任务,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听的
37、第一节课是高二(8)班,这是一个平衡班,水平不如实验班高。在上课前。科任老师已经跟我说了这个班的纪律是比较差的,而且成绩也不是很好。在我听课期间,确实有几个学生在课堂上说话,但是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个现象我在往后的几个班都发现了,就是绝大部分的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好高涨,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我跟老师们提起这个现象的时候,科任老师就跟我说,一个班里不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能全神贯注地听完一节课,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想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的积极性,比如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以抢答计分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课堂气氛就会活跃起来了。在为期两周的见习工作中,我真的有很大的感触,我第一次
38、感受到自己已经从一名学生向一名教师靠近,走在校园里,每当有学生叫我一声老师,我在感到无比自豪的同时,还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见习工作结束了,我要回到学校继续我的学习了,但是我会好好记住我从*中学学到的一切,并应用于我的专业学习中去。一、教学管理理念 在龙岩三中,从领导阶层到一位普通的科任老师,都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进行学校的管理,进行教学工作的开展。作为一个课程改革的示范学校,一个教育实验基地。这所学校鼓励着老师做各种研究,各种改革。每个班主任都有着自己的管理经验与管理宗旨。有了这种思想的自由,自然这里也就充满着探索与尝试,从而有所创造与进步。在我见习的班集体中,班主任对他的学生说:“我要让你们成为学习型的管理者,也是管理型的学习者。”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让我感到这里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良苦用心。他们关心的不只是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从一个完整的人的概念出发,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中国小车轮胎螺母拆装手动省力扳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单目阿贝折射仪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怎么做好招聘课程设计
- 智能家居物联网课程设计
- 小班你好大树课程设计
- 电商公司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
- 幼儿园有趣滚筒课程设计
- 大班时钟主题课程设计
- 电气基础知识竞赛
- 人教版九年级道法期末真题复习 专题03 文明与家园【高频选择题40题】
- 装修逾期索赔合同范例
- 【MOOC】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II-内蒙古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印刷保密协议
- 辅导员年终汇报
-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003-国开机考复习资料
- 【MOOC】综合英语-中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考前猜想卷历史试题02 含解析
- 人教版2025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中考备考复习计划
-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制度
- 高中数学64数列求和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淮阴工学院《供应链管理3》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