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2013_第1页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2013_第2页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2013_第3页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2013_第4页
耳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201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教案课程名称五官科护理学授课对象2011级护理本科、涉外护理本科授课类型理论教学授课教师张建容职称主管护师授课章节题目中篇第一章第一节耳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第三章第一节鼻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第五章第一节咽的应用解剖及生理第七章第一节喉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时数3授课时间2013年10月21、25日教材名称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教材主编徐淑秀教材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第一版教学目标主要目标:1 掌握鼻窦分组及各窦开口位置;掌握喉的构成支架及分区;掌握中耳的构成。2 熟悉鼓膜、咽鼓管的解剖位置;熟悉腭扁桃体的解剖位置。3 了解鼓室分部、内容物、各壁的结构和邻近关系;了解鼻腔各壁的结构。同

2、时目标: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建立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1鼻窦分组及各窦开口位置。 2.腭扁桃体的解剖意义。 难点:1中耳的构成。 2.鼓室各壁的结构和邻近关系。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拓宽请学生自行登录网络教学平台,查阅课件等,完成相应课后作业。专业英语词汇要求external ear,middle ear,inner ear,tympanic cavity,tympanic membrane,eustachian tube,mastoid process,external nose,nasal cavity,nasal sinuses,pharynx,nasopharynx,oro

3、pharynx,laryngopharynx,tonsilla palatina,larynx,教学方法、教具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图示法、自学指导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教材教研室意见同意讲授课程负责人: 教研室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教学内容时间分配 耳的解剖一、 颞骨在颅两侧,颅底和侧壁一部分,参与组成颅中窝,颅后窝.分为五部:鳞部 乳突部 岩部 鼓部 茎突。外耳道骨部,中耳,内耳,内耳道在颞骨内。二、 外耳耳廓:在头部两侧,向外突.标志.软骨特点.痛.渗.畸.冻. 外耳道:长度.皮肤特点.疖.痛. 软骨部(外1/3).骨部(内2/3). 三、 中耳鼓室 鼓窦 乳突 咽鼓管. 1.鼓室:分上

4、、中、下鼓室. 有六壁. 外壁:鼓膜(形态 大小 厚度 标志). 内壁(内耳外壁):鼓岬 前庭窗 蜗窗 面N管凸水平段 外半规管凸. 前壁:咽鼓管鼓口等.颈内A管壁. 后壁(乳突壁):内侧-面N管垂直段. 上-鼓窦入口,外半规管凸,下-锥隆起 上壁:鼓室盖-2mm颅中窝.岩鳞裂. 下壁:颈静脉球. 鼓室 三个听骨:锤骨 砧骨 镫骨. 内容物 二条肌肉:鼓膜张肌 镫骨肌. 一条神经:鼓索神经. 2.鼓窦:乳突中最大气房.通上鼓室. 3.乳突:气化过程始于鼓窦,26岁完成. 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 4.咽鼓管:鼓室和鼻咽部的通道. 长35mm.鼓口比咽口高2025mm. 骨 部(外1/3):开放

5、状态. 软骨部(内2/3):闭合状态. 峡 部:内径12mm.小儿特点:短,平,宽.中耳炎与咽鼓管.四、 内耳骨迷路 膜迷路 内外淋巴. 1.骨迷路:由骨密质构成. 前庭(中部):最膨大.前庭窗. (容纳椭圆囊和球囊) 骨半规管(后部):外前后三管相垂直.耳蜗(前部):似蜗牛壳.鼓岬 蜗窗. 2.膜迷路:由膜管和膜囊组成.相连通. 椭 园 囊:椭园囊斑(位觉斑) 前庭 球 囊:球囊斑(位觉斑) Ú感受器 膜半规管:壶腹嵴上壁-前庭膜.膜蜗管: 外壁-螺旋韧带. 下壁-基底膜:螺旋器Ú听觉(Corti器) 感受器 3.耳蜗内部结构: 三个管腔.上:前庭阶.起自前庭.中:中阶(

6、膜蜗管).含内淋巴液. 下:鼓 阶.起自蜗窗. 前庭阶与鼓阶在蜗孔相通,含外淋巴液 4.血管:迷路A,来自基底或小脑前下A.五、 蜗N传导径路 Corti器耳蜗N六、 前庭N中枢联系前庭器前庭N小脑·前庭N核(脊N 眼N 植物N 小脑大脑颞叶).广泛的神经联系和反射.耳的生理功能一.听觉生理 1.声音传导空气传导.骨传导. 2.外耳功能:收集声波(对3800Hz增压) 3.中耳功能:主要是增强声压,弥补声波 从空气传入内耳淋巴时的能量损失.声能由空气水,反射损失99.9%. 声波-内耳淋巴声阻抗能量30dB. 鼓 膜:增强声压17倍 (有效振动面积55mm2 镫骨底板面积3.2mm2

7、). 听骨链:杠杆作用增强声压1.3倍 (锤骨柄:砧骨长突=1.3:1). 中耳增压作用:17×1.3=22(倍)=27dB. 鼓室肌:85dB收缩保护耳蜗. 咽鼓管维持中耳内外压力平衡. 引流防声防逆行感染 4.耳蜗功能:传音和感音. 传音:淋巴液基底膜. 感音:Corti器(基底膜与盖膜的剪切运动刺激纤毛毛细胞兴奋机械能变电能神经冲动).二.前庭功能维持体位平衡前庭最重要. 1.半规管壶腹嵴:感受正负角加速度. 2.球囊斑和椭园囊斑:感受直线加速度. 鼻的解剖鼻由外鼻 鼻腔 鼻窦构成.与周围关系.一. 外鼻在面部中央,向前突.气道门户.1.标志. 2.皮肤特点.痤疮 酒渣鼻 鼻疖

8、.3.支 骨部:鼻骨上窄厚下宽薄.架 梨状孔. 软骨部:鼻外侧,大翼,鼻中隔.4.静脉回流特点:面部V无瓣膜(双向). 主向内眦V面前V面总V颈内V. 逆向内眦V眼上下V海绵窦. 鼻或上唇疖肿海绵窦炎.二. 鼻腔两侧面颅之间的腔隙.1.结构:上窄下宽,前鼻孔连外鼻,后鼻孔通鼻咽.由鼻中隔分左右两侧,由内鼻孔(鼻阈)分前后二部. 鼻前庭:皮肤特点(疖 痛). 固有鼻腔:四个壁: 内壁(鼻中隔):支架,粘膜,血管丛. 外壁:最复杂最重要. 鼻甲和鼻道. 下鼻道:鼻泪管口.上颌窦穿刺点. 中鼻道:外壁是半月裂孔(前下界是 钩突 后上界是筛泡).裂孔外侧向前下和外上扩大为筛漏斗,从前上到后下有额窦和前

9、组筛窦开口,上颌窦最后最低开口于裂孔中部. 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 蝶筛隐窝:蝶窦开口. 窦口鼻道复合体. 顶壁:筛骨水平板薄而脆.前颅窝 底壁(鼻底):硬腭. 嗅沟(嗅裂) 总鼻道. 2.粘膜嗅区粘膜(鼻腔顶):每侧5cm2 呼吸区粘膜(鼻腔大部分):有丰富的静脉海绵体,下鼻甲粘膜最厚. 3.血管利特尔区.利特尔动脉丛(筛前A、筛后A、上唇A、鼻中隔后A、腭大A)和 克氏静脉丛:青少年儿童鼻出血 吴氏鼻-鼻咽静脉丛和鼻中隔后部动脉:老年后部鼻出血. 三. 鼻窦为鼻旁颅骨中的含气空腔. 左右成对,共四对,开口于鼻腔. 前组鼻窦:额窦,前组筛窦和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组鼻窦:后组筛窦和蝶窦,后

10、组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引流:前组鼻窦炎,中鼻道有脓;后组鼻窦炎,嗅沟有脓. 1.上颌窦:在鼻腔两侧上颌骨内.五壁. 前壁(面壁). 后外壁. 上壁(上颌骨眶板):眶底内侧部. 底壁(牙槽突):低于鼻底. 内壁(鼻腔外壁):窦口在后上中鼻道 特点发育最早窦腔最大(容积13ml)窦底低窦口高窦口在中鼻道外壁的位置最后最低与牙齿关系密切. 炎症和肿瘤对周围的影响.2.筛窦(筛迷路)在鼻腔外上筛骨内.六壁. 发育较早,气房蜂窝状.分前后两组: 前组开口中鼻道.后组开口上鼻道. 外壁:眶纸样板.眶内并发症. 顶壁:筛板外侧 前颅窝底. 下壁. 3.额窦:在鼻腔上方额骨内.四壁.底壁

11、(眶顶前筛顶):最薄.炎症 囊肿. 窦口在下,进中鼻道前端. 4.蝶窦:在鼻腔后上蝶骨体内.六壁. 外壁:中颅窝 海绵窦 颈内A 视N管顶壁:鞍底.前:视交叉,后:垂体. 前壁:窦口在蝶筛隐窝.鼻腔的生理功能一. 呼吸 二. 嗅觉 三. 共鸣四. 保护清洁过滤:鼻毛反射性喷嚏.粘液毯纤毛 抗体加温加湿:海绵状血窦 粘液腺.3335,98%.咽的解剖 咽部在鼻、口、喉后方,上达颅底,下至第6颈椎下缘(环状软骨下缘),下接食道.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长12cm.分三部.一. 鼻咽(上咽)顶后壁:咽扁桃体. 侧壁:咽口 圆枕 咽隐窝 管扁桃体. 鼻咽癌好发部位:咽隐窝和顶后壁. 鼻咽癌颅内侵犯主要途

12、径:破裂孔.二. 口咽前壁:咽峡 舌根 舌扁桃体. 侧壁:腭扁桃体(窝) 咽侧索.后壁:淋巴滤泡.三. 喉咽(下咽)会厌谷 梨状窝 环后隙.四. 咽筋膜间隙(咽后隙 咽旁隙)五. 咽淋巴组织1.咽淋巴内环:扁桃体,咽侧索,淋巴滤泡2.腭扁桃体:结构,发育,功能,炎症,肥大,病灶.3.咽扁桃体(腺样体).4.淋巴回流:颈深淋巴结.NPC颈转移.咽的生理功能一. 呼吸 二. 吞咽 三. 共鸣及言语四. 防御与保护(吞咽和呕吐)五. 调节中耳气压(吞咽开放咽鼓管)六. 免疫(咽淋巴内环以腭扁桃体最重要) 喉的解剖喉在颈前正中,舌骨下.第3颈椎至第6颈椎下缘.上通喉咽,下接气管.下气道门户.一.软骨支

13、架 单个软骨会厌软骨:舌面组织疏松. 甲状软骨:最大.喉结,切迹. 环状软骨:唯一完整软骨环 成对软骨: 杓状软骨等3对.二.喉韧带与膜喉外韧带,甲状舌骨膜.喉内韧带,环甲膜.三. 喉肌外肌:升降和固定喉体. 内肌:开关声门,张弛声带,活动会厌.四. 喉腔 以声带为界分三区. 1.声门上区:喉入口 喉前庭 室带 喉室 2.声 门 区:声带 男2025女1520mm前联合.声门裂:喉和气道最窄处. 3.声门下区:粘膜下结缔组织疏松.五. 淋巴回流 以声带为界,方向多固定.声门上区:淋巴管丰富甲舌膜颈深上L声 门 区:淋巴管甚少. 声门下区:环甲膜颈深下L. 喉癌扩散主要途径:区域L转移.六. 神

14、经喉上N:声带以上感觉、环甲肌. 喉返N:声门以下感觉、喉内肌.喉返N哪一侧易受损?七.小儿喉部解剖特点1.位置较高. 2.软骨较软. 3.粘膜下组织疏松,淋巴丰富4.喉腔,声门均较窄小.5.会厌卷叶状.6.声带较短68mm.喉的生理功能一.呼吸二.发声(基音.共鸣)三.保护杓状会厌襞、室带、声带括约作用. 四.屏气室带声带关闭,增加、控制和固定胸腔内压:排便,分娩,呕,咳用力.总结、布置复习思考题和预习内容30分钟10分钟30分钟10分钟15分钟5分钟15分钟5分钟小结要点及复习思考题小结要点:1耳的解剖。2鼻的解剖。3咽的解剖。4喉的解剖。复习思考题: 1.影响听力的解剖结构有哪些? 2.请说出各组鼻窦的名称及其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