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家庭相册和往事课件_第1页
莫言的家庭相册和往事课件_第2页
莫言的家庭相册和往事课件_第3页
莫言的家庭相册和往事课件_第4页
莫言的家庭相册和往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莫言获大奖,中国很高兴,莫言目前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院院长,这是他唯一的稳定工资收入。 莫言的出生地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平安庄。莫言儿时旧居就在平安庄的一角。 莫言回忆自己的文学启蒙时,提到大爷爷管遵仁和爷爷管遵义。大爷爷是当地的著名中医,以妇科和儿科见长。爷爷管遵义生于1895年,1978年病故,是一个忠厚老实、勤俭持家的农民,与小说大风中的爷爷相近。管遵义一生务农,种田是一把好手,还会木匠手艺。虽然不认识字,但爷爷脑袋里装满了许多故事。冬日炕头里,夏日河堤上,爷爷给孩子们讲了不少民间狐仙鬼怪的故事。管贻範是莫言的父亲,因为大爷爷被划为地主,大爷爷管遵仁的儿子又去了台湾,管贻範全家受牵连,

2、在大队当会计的管贻範终日愁眉不展,事事小心谨慎,委曲求全。在工作和生活中积累的压力,只能带回家。 莫言的老父亲90岁了,耳朵有点背,听不懂别人的问题,慌张中总带着些惭愧。莫言获诺贝尔奖后,他们接待一批一批的记者,尽力地回答每一个问题。只要记者离开,他们一定会送到门口。如果开车,送出门的人一定会站在那里,不停地招手,直到车开走。 平日严肃的管贻範对着小儿子莫言说:“凡事谨慎,切记祸从口出,人不要张狂,否则必遭祸患。” 母亲-高淑娟1922年出生,17岁嫁给管贻範。高淑娟在黄土地劳累了一辈子,1961年春节,正是吃不饱饭的日子,她把从牙缝里抠出的几斤白面,做成饽饽放在祖宗神位前当供品,年刚过完,婆

3、婆让儿媳妇去收回,没想到饽饽被讨饭的偷走了。这可是一大家里半个月的口粮,高淑娟背负着偷吃偷藏的嫌疑,哭了大半夜。 莫言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就写了篇五个饽饽。1994年,高淑娟因病去世,莫言悲痛不已,在故乡住了几十天,写了丰乳肥臀。丰乳肥臀让莫言拿到了大家文学奖的10万元奖金。“我母亲五十多年里,当媳妇的时间比当婆婆的时间长,一直没过上好日子,等后来过上好日子,又老生病。她活着的时候经常感叹自己命苦。” 莫言的母亲勤劳简朴、宽厚仁慈,给了莫言巨大的心理慰藉,以至于莫言这样说:“岁月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用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的紧缩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

4、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 莫言(管谟业 ) 是家里第四个孩子。大哥管谟贤1943年,姐姐管谟芬1946年,二哥管谟欣1950年,都出生在这里。老四管谟业和大哥相差12岁,都属羊。管谟业的女儿管笑笑,也在这个老宅里出生。莫言口碑很好还源于,早已是名人的他从不嫌弃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妻子杜芹兰。1979年,已经参军的莫言回家与他在棉纺厂工作时的同事杜芹兰结婚时,婚礼也是在这个老宅里这里举行的。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也是一名作家,曾经出版过长篇小说一条反刍的狗。 管笑笑不仅长得像她爸爸,连低调沉稳的心性也十分相像。 ;她来之前,我们都已经知道她是莫言的女儿,所以对她有所期

5、待。总以为她一定会把父亲挂在嘴边作为炫耀的资本,可是恰恰相反,她从来没有主动提起过她父亲。 有一次,我去她的办公室交材料,我对她说,管老师,我觉得你长得好像你爸爸,她只是浅浅地笑了一下,并不作应答。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我要给父亲打100分。 新京报:你觉得父亲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好几个采访对象提到莫言,他们第一个评价就是“好人”, ;管笑笑说:宽厚、真诚、谦卑。他是一个非常善良、非常宽厚的人。 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村委会在村里挂起了30个灯笼。莫言的叔叔管贻喜说,管家在光绪年间曾经中过探花,莫言这个奖比状元还要厉害。 直到今日,他的父亲管贻范和二哥管谟欣还住在这个小村庄里,过着普通农民的

6、安静日子。莫言父亲 莫言小时候,家里成分不好,他的父母在村庄中总是小心翼翼地生活,他的父母总会叮嘱孩子出去后一定要少说话,到了后来他的笔名叫莫言,可能也影射了他小时候的生活状态。 莫言 和堂姐 父亲,母亲和莫言 莫言和 妻子杜芹兰 妻子杜芹兰 莫言的姑姑管贻兰,今年75岁, ;莫言作品蛙就是讲述姑姑的故事, 管贻兰(莫言小姑)说,他写蛙的时候就和我说了,我们是一家人,不用沟通都很了解。我大体看了一下,蛙(和我的经历)有一样有不一样的,那些讲计划生育的,差不多是一样的。我工作的时候计划生育刚刚开始,全中国一时不大接受,尤其山东,工作不好进行,我们办公室天天来哭的,来闹的,来骂的都有,但是再不好进

7、行,你本身是干这个工作的也要把它干下去。中国人口这么多,不搞计划生育的话,一年高密就能生出一个乡镇。原来一个村要是200多户,一年就能生600多个孩子,那你说一个乡镇呢。 姑姑管贻兰说,我父亲,就是莫言的大爷爷,在莫言小时候,摸着他的头说,你长大能成个人才,但是我可能看不到了。知道他得奖我就想起了我父亲的这句话,我今年75岁了,看到了 莫言, 妻子杜芹兰 和 女儿 管笑笑 莫言的女儿管笑笑,1981年出生于高密平安乡,19岁考入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学习,又被保送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现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指导教师,并在职攻读北京师范大学当代文学博士,她的博士论文以莫言的

8、小说创作为研究对象。 据悉, 莫言 (管谟业 )小学读到五年级,就退学回家务农了。后来,莫言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于1991年获得文艺学硕士学位,师从时任北师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的童庆炳。这个有学历的研究生班吸收了四五十人, 目前当红的作家如莫言、刘震云、余华、毕淑敏、迟子建等都在这个班里。 自1981年在河北保定的莲池第五期上公开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开始,莫言创作了三十一年,迄今为止发表了八十多篇短篇小说、三十部中篇小说、十一部长篇小说、九部影视文学剧本、两部话剧作品。 莫言的四叔管贻寿,1984年赶着牛车往40里外的县糖厂送甜菜,在途中被一个酒后无证驾驶的司机压死,当时这个司机正给一个

9、公社书记家建房拉砖瓦。事件发生后,书记动用各种关系,上门威胁利诱,最后赔偿了500元人民币。 莫言和哥哥得到消息后,准备回乡打官司,被父亲制止:“人死不能复生,宁叫一家冷,不叫两家寒。”莫言以此为基础,写了天堂蒜薹之歌,把惨死的管贻寿留在了小说里。 姑姑,莫言作品蛙就是讲述姑姑的故事 安娜是将莫言小说介绍到瑞典的人。她对莫言作品的感观是:“像一个老农民在给乡下的孩子讲故事。” 在瑞典起印1000本的红土地、大蒜民谣卖了10年都没卖完,开奖之后,全部售光 莫言一本正经地说着自己小时候的糗事,说自己之所以想当一个作家,就是想一日三餐都吃上香喷喷的饺子 。 莫言还说,自己只有站在高密的土地上,创作才有感觉。他喜欢高密的平静 。 莫言为人随和,有人甚至说,“他好用”。什么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