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_第1页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_第2页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_第3页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_第4页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1ATSC标准标准 6.2DVB标准标准 6.3ISDB-T标准标准 6.4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我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 6.5手机数字电视标准手机数字电视标准 6.6直播星标准直播星标准ABS-S 思考练习题思考练习题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1ATSC标准标准6.1.1ATSC系统系统1. 系统组成系统组成ATSC标准采用了ITU-R Tech Group 11/3(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模式) ,由信源编码和压缩、业务复用和传送、RF/发送三个子系统组成,如图6-1所示。信源编码与压缩用来得到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流。辅助数据(Ancillary Data)

2、是指控制数据、条件接收控制数据和与视频、音频节目有关的数据。业务复用和传送把视频、音频和辅助数据流打包成统一格式的数据包并合成一个数据流。RF/发送也称为信道编码和调制。信道编码的目的是从受到传输损失的信号中恢复出原信号,在地面传输中采用8-VSB调制,在有线电视中采用16-VSB调制。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ITU-R数字电视地面广播模式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基准频率基准频率图6-2是编码设备方框图,图中有两套频率,信源编码器部分和信道编码部分采用不同的基础频率。在信源编码器部分中,以27 MHz时钟为基础(f27 MHz),用来产生42 b的节目时钟参考。根据MPEG-2规定,

3、这42 b分成33 b的program-clock-reference-base(节目时钟参考基础)和9 b的program-clock-reference-extension(节目时钟参考扩展)两部分,用于视频和音频编码中产生时间表示印记PTS(Presentation Time Stamp)和解码时间印记DTS(Decode Time Stamp)。图6-2中,fa和fv分别是音频和视频时钟,必须锁定在27 MHz的频率上。信道编码部分传送比特流频率ftp和VSB符号频率fsym必须锁定,并有如下的关系: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编码设备方框图symtp3133122081882ff (

4、6-1)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1.2信道编码信道编码从传送编码输入的TS流信息码率是19.28 Mb/s,每个数据包(TS包)为188 B,其中包括一个同步字节和187 B数据,码率是19.39 Mb/s(19.28188/187),先进行数据随机化,其生成多项式为G(x)x16+x13+x12+x11+x7+x6+x3+x+1 (6-2)初始值为0F180H。图6-3是ATSC随机化和去随机化电路。随机化是将8个输出端D0D7与输入数据字节逐位进行异或运算。同步字节不进行随机化和前向纠错,在复用时转成段同步信号。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3ATSC随机化和去随机化电路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5、接着进行外编码,采用RS(207,187)编码器,其域生成多项式为P(x)x8+x4+x3+x2+1 (6-3)附加20 B纠错码后,每个数据包变为208 B。卷积交织是N=208、M4、I52的卷积交织器,如图6-4所示。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4ATSC的卷积交织器和去交织器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交织后,再经如图6-5所示的网格编码器进行编码,图中预编码器的作用是减少与模拟电视之间的同频干扰,2位符号经格栅编码器后成为3位,用来选择8-VSB的电平,信息速率不变而载波幅度分级数加倍,8-VSB的分集方法如图6-6所示。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5ATSC的网格编码器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

6、-68-VSB的分集方法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1.3VSB调制调制图6-7是VSB信道编码与调制方框图,格栅编码后信号输出到复用器,与数据段同步和数据场同步复用。复用的输出数据插入适当的导频(Pilot Frequency),经过均衡滤波器后和调制载频相乘,再经VSB滤波器输出一种单载波幅度调制的、抑制载波的残留边带信号。图6-7VSB信道编码与调制方框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1. VSB数据结构数据结构VSB数据结构如图6-8所示。数据帧(Data Frame)分成两个数据场(Data Field), 每场又有313个数据段(Data Segments)。每场第一个数据段是数据场同步(Dat

7、a Field Sync),其中包括用于接收机均衡的训练序列,如图6-9所示,它是固定的5的2电平伪随机序列,PN511为511位的PN码,生成多项式是x9+x7+x6+x4+x3+x+1,初始值是010000000,是向接收机提供均衡用的训练序列。后面紧跟三组63个符号的伪随机序列,称为PN63,生成多项式是x6+x+1,初始值是100111,是向接收机提供重影补偿用的测试序列,也可以用作均衡。在场同步2中3个PN63的中间那个是其“反码”。因为场周期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是24.2 ms,只依靠这些训练序列来完成自适应过程的均衡器,跟踪信道动态的能力受到限制。ATSC系统地面广播中采用精心设

8、计的自适应判决反馈均衡器来消除多径衰落引起的回波干扰,判决反馈均衡器FIR滤波器长度为64级,IIR滤波器长度为256级,利用训练序列来加速收敛。当信道损伤比训练序列的发送快得多时,可以采用盲均衡技术。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8VSB数据帧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9VSB数据场同步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VSB频谱频谱VSB在6 MHz带宽内的频谱安排如图6-10所示,在两侧各安排了形状为均方根升余弦响应的过渡段各310 kHz,3 dB带宽为60.62=5.38 MHz,可以支持的符号率为Sr=2 5.38=10.76 MS/s。 这样,段速率为fseg=Sr /832=12.93 k

9、seg/s,帧速率为fframe=fseg /626=20.67 frame/s。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0VSB频谱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1.418种扫描格式种扫描格式ATSC标准规定了18种扫描格式,如表6-1所示。表表6-1ATSC标准的标准的18种扫描格式种扫描格式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2DVB标准标准DVB是以欧洲为主,世界上有200多个组织参加开发的项目。它以发展标准电视SDTV为主,是一套完整的数字电视解决方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DVB系统的主要标准有:(1) DVB-S:用于1112 GHz频段的数字卫星系统,适用于多种转发器带宽与功率,传输层的数

10、码率最大为38.1 Mb/s。DVB-S2是对DVB-S的改进。(2) DVB-C:用于8 MHz数字有线电视系统,与DVB-S兼容,传输层的数码率最大为38.1 Mb/s。DVB-C2是对DVB-C的改进。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3) DVB-T:用于6 MHz、7 MHz、8 MHz地面数字电视系统,传输层的数码率最大为24 Mb/s。DVB-T2是对DVB-T的改进。(4) DVB-CS: 用于数字卫星共用天线电视系统(SMATV), 由DVB-C和DVB-S改变得出,用于共用天线电视系统安装。(5) DVB-SI:服务信息系统。(6) DVB-TXT:固定格式图文广播传送规范。(7) D

11、VB-CI:用于条件接收及其它应用的DVB公共接口。(8) DVB-DATA:用于数据广播的技术规范。(9) DVB-RCC/RCTNIP:用于交互电视回传信道。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10) DVB-H(Handheld,早期为DVB-X):是DVB组织为通过地面数字广播网络向便携或手持终端提供多媒体业务所制定的传输标准。(11) DVB-DSNG:用于卫星新闻采集和节目传送业务。DVB还有多种网络接口标准。DVB基带处理部分主要包括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的压缩处理方法以及数码流的组成等。DVB直接采用了MPEG-2标准中的系统、视频、音频部分,用于形成DVB的基本流(Elementary Str

12、eam,ES)和传送流(Transport Stream,TS)。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MPEG-2为覆盖很大的应用范围,规定了不同应用可以采用相应的参数集和参数取值范围,为此在DVB中有专门的标准介绍使用MPEG-2的指南,定义了MPEG-2可以使用的语法子集和参数等。DVB还在TS流中定义了许多辅助信息,称为服务信息(Service Information,SI),以便于选择节目,了解与节目相关的一些信息,提供节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携带特定的数据。DVB在MPEG-2的节目特定信息(Program Specific Information,PSI)基础上,补充规定了一系列SI表格,并规定了一

13、些表格的PID值。详见第3章。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2.1DVB-S的信道编码与调制的信道编码与调制DVB-S是1994年12月由ETSI(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欧洲电信标准学会)制定的,标准编号为ETS 300 421。ITU(国际电信联盟)的相应标准号是ITU-R B0.1211。我国相应的国家标准号是GB/T 177001999。我国国家标准与上述两个国际标准的差异是: 我国将使用范围扩展到了C波段(46 GHz)固定卫星业务中的相应业务; 增加了在特定的条件下系统可使用BPSK调制方式。DVB-S系统定义了从M

14、PEG-2复用器输出到卫星传输通道的特性,总体上分成信道编码和高频调制两大部分。DVB-S系统功能方框图如图6-11所示,左边部分为MPEG-2信源编码和复用,右边部分为卫星信道适配器,即信道编码和高频调制部分。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1DVB-S系统功能方框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1. 复用适配和能量扩散复用适配和能量扩散 MPEG-2传送复用器输出的TS流是固定长度(188 B)的数据包,其中第一个字节是同步字节Sync(47H),如图6-12(a)所示。在DVB-S中,将8个TS包组成一个包组,每个包组中第一个TS包的同步字节取47H的反码B8H,其余7个同步字节仍为47H。在数据随机

15、化时,以包组作为PRBS加扰的循环周期。PRBS发生器如图4-4所示,PRBS生成多项式为式(4-4)。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在每个包组的Sync1期间,PRBS发生器实现初始化,初始化值为100101010000000B,经过1503 B后又重新初始化。每个包组内其余7个Sync期间PRBS发生器继续工作,但使能信号无效,与门输出为0,这些同步字节不被加扰。当无输入比特流或者比特流不符合TS流格式时,扰码处理仍然进行,以避免调制器发射未经调制的单载波信号。2. 外码编码、交织和成帧外码编码、交织和成帧外码编码是RS编码。已随机化的(用R表示)传送包如图6-12(b)所示,用截短的RS(204,

16、188,t8)生成一个误码保护数据包,如图6-12(c)所示,是在每188 B后加入16 B的RS码。数据包同步字节,不论是未取反的47H还是取反后的B8H都要进行RS编码处理。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RS(204,188,t8)是由原始的RS(255,239,t8)截短得到的,其生成多项式g(x)=(x+a)(x+a2)(x+a16)(a=02H),域生成多项式P(x)=x8+x4+x3+x2+1。 编码时在数据包204 B前添加51个全“0”字节,产生RS码后丢弃前面51个空字节,形成截短的RS(204,188)码。为提供抗突发干扰的能力,对RS编码后的每个误码保护数据包进行深度I12的卷积交

17、织处理,生成一个交织帧,如图6-12(d)所示。交织器如图4-6所示。由于同步字节通过交织器0支路,因此交织后位置不变。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2帧结构 (a) MPEG-2传送复用包;(b) 随机化后的传送包:同步字节和随机化序列R;(c) RS(204,188,8)误码保护数据包;(d) 交织帧N=IM=1217=204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3. 内编码、基带成形和调制内编码、基带成形和调制图6-13是DVB-S的内编码和调制方框图。DVB-S的内编码采用(2,1,7)的收缩卷积码(详见4.5.3节中介绍的收缩卷积码)。进行调制之前,I支路、Q支路信号要进行基带成形(Baseband S

18、haping)。为了避免相邻传输信号之间的串扰, 多进制符号需要有合适的信号波形。数字信号处理时的波形是方波,但在传输时这种方波并不合适。根据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实际通信系统中一般均使接收波形为升余弦滚降信号(Roll off Raised Cosine,RRC)。这一过程由发送端的基带成形滤波器和接收端的匹配滤波器(Matched Filter)两个环节共同实现,因此每个环节均为平方根升余弦(Square Root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Raised Cosine,SRRC)滚降滤波,两个环节合成就实现了一个升余弦滚降滤波。实现平方根升余弦滚降信号的过程称为波形成形,由于生成的是基带信号,因此这一

19、过程又称为基带成形滤波。接收端的匹配滤波是针对发射端的成形滤波而言,与成形滤波相匹配实现了数字通信系统的最佳接收。这里基带成形滤波器为升余弦平方根滤波器,滤波器具有以理想截止频率wC为中心、奇对称升余弦滚降边沿的低通特性,滚降系数a01。a0,是通频带为wC的理想低通滤波器;a1,通频带为2wC。a越大,通频带越宽,码间干扰越小。卫星信道干扰较多,取滚降系数a为0.35。DVB-S采用常规的格雷码编码的QPSK调制,采用不进行差分编码的绝对映射。信号空间的位映射图如图5-3所示。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3DVB-S的内编码和调制方框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2.2DVB-S2标准简介标准简

20、介1. 输入码流适配器输入码流适配器DVB-S只能处理MPEG-2传送流,DVB-S2设有灵活的输入码流适配器,在不显著增加复杂性的情况下能处理其它数据格式,如打包的或连续的单节目或多节目流。当有多个输入流时,可以把这些输入流合并为一个输入流信号并切割为FEC码段和数据场。DVB-S2中的数据处理可能会产生不同的传输延迟。适配器保证被打包的输入流有恒定的比特率和恒定的端到端传输延迟。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FEC系统系统采用外码为BCH码、内码为LDPC码的FEC系统,级联码输出的长度是固定的,可以是64800的长帧或16200的短帧,长帧能提高载噪比,但会增加等待时间。对延迟要求不高的应用

21、来说,长帧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对交互应用来说,如果需要把短信息包立即发送出去,短帧效率就高多了。信道编码的解码算法是决定编码性能和应用前景的一个重要因素。LDPC码由于其奇偶校验矩阵的稀疏性,使它存在高效的译码算法,其译码复杂度与码长成线性关系,克服了分组码在长码长时所面临的巨大译码计算复杂度问题,使长编码分组的应用成为可能。而且由于校验矩阵的稀疏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特性,在长的编码分组时,相距很远的信息比特参与统一校验,这使得连续的突发差错对译码的影响不大,编码本身就具有抗突发差错的特性,不需要交织器的引入,进而消除了因交织器的存在而可能带来的时延。3. 编码率编码率DVB-S2有14、13

22、、25、12、35、23、34、45、56、89、910共11种格式编码率供选择,在信号电平低于噪声电平的恶劣条件下,推荐使用QPSK,采用14、13和25的编码率。8PSK调制与12、23和45的编码率相结合有很大优势。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4. 调制调制DVB-S2有QPSK、8PSK、16APSK、32APSK共四种调制方案供选择,构成比DVB-S更好的编码调制方案。在转发器带宽和发射机EIRP(Effective Isotropic Radiated Power,等效全向辐射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调制类型与编码率,传送容量可增加30。QPSK和8PSK一般用于广播应用,16APSK

23、(Amplitude Phase Shift Keying,振幅相移键控)用于一些特定的广播应用和使用多波束卫星的交互应用,可以提供较高的频谱效率。32APSK模式主要面向专业应用。对于一般的广播电视业务,QPSK和8PSK为标准配置,16APSK和32APSK为可选配置。对于交互式服务、数字新闻采集和其它专业服务,这四种方式都为标准配置。基带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成形滤波有0.35、0.25、0.20共三种滚降系数供选择,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要。5. 可变编码调制技术可变编码调制技术应用可变编码调制(Variable Coding and Modulation,VCM)技术,对不同业务(如SDT

24、V、HDTV、音频和多媒体)可以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与编码速率,也就是可以在同一个载波上对每个数据流施加不同的调制方式和纠错级别,因而传输效率得以大大提高。VCM最强的优势在于不同的服务不需要相同的保护条件的情形,提供不同的服务给处于不同的平均接收条件的不同的远端站。应用VCM,就需针对每个服务端站不同的EsNo而在QPSK 45与16APSK 23之间选择相应的编码与调制。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 自适应编码调制自适应编码调制在交互和点对点应用的情况下,VCM和回传信道结合,实现自适应编码调制(Adaptive Coding and Modulation,ACM),这是通过卫星或地面回传信道把

25、每个接收终端的信道条件通知卫星上行站,实现自适应编码和调制。ACM系统允许卫星容量增加到100200。与DVB-S的恒定编码调制(Constant Coding and Modulation,CCM)相比,业务的可用度得到了扩展。针对每个接收数据帧信道的实测情况,ACM可动态调整每个数据帧编码速率与调制方式,这种编码调制方式可以达到帧级(Frame-by-Frame)。也就是说,在传输序列里,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每个单帧的编码码率和调制方式都可以不同。这种方式的灵活性表现在不同的接收环境(晴天、阴天和雷雨天气)可提供不同的编码码率和调制方式,以让接收终端接收到该环境下最理想、最可靠的信号,这对

26、移动接收显得尤为可贵。当然增加了每个终端的复杂度,它要充分利用可能的回传通道实时反馈当前接收环境状况参数;同时由于帧与帧的码率和调制方式有不同的可能,DVB-S2提供了快速帧同步和高效载波恢复技术来实现终端平稳接收。发送端根据回传信道随时报告各接收站的收信状况采用ACM,针对每个接收站不同的Es/No而选择相应的编码与调制,这些调制的范围在8PSK 34与16APSK 56之间。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7. 导频导频DVB-S2提供可选的导频,帮助接收机载波恢复。我国处于卫星广播发展的初期,现有的卫星接收终端数量不多,应该尽早向DVB-S2新标准过渡,直接采用新技术,实现卫星广播的跨越式发展。6.

27、2.3DVB-C的信道编码与调制的信道编码与调制DVB-C标准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传送数字电视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方式。DVB-C的欧洲标准是由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于1994年12月制定的,标准编号为ETS 300 429。ITU(国际电信联盟)的相应标准为ITU-T J.83建议书。我国制定的相应标准为有线数字电视广播信道编码和调制规范,编号为GYT 1702001。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DVB-C信道编码层尽量与DVB-S的编码相协调,这样卫星传送的多节目数字电视便于进入DVB-C馈送网络向用户分配。有线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特点包括: 传输信道的带宽窄(8 MHz); 信号

28、电平高,接收端最小输入信号在100 mVp-p以上; 传输信道质量好,光缆和电缆内的信号不易受到外来干扰。因此,DVB-C系统对FEC处理的要求可降低,其高频调制效率(b(sHz)可提高。DVB-C有线前端与接收的原理框图如图6-14所示。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4DVB-C有线前端与接收的原理框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1. 字节到符号的映射字节到符号的映射不同M值的QAM调制,映射成的符号数不相同,在任何情况下,符号Z的MSB应取字节V的MSB,该符号的下一个有效位应取字节的下一个有效位。2mQAM调制的情况下,将k字节映射到n个符号,8k=nm。 图6-15是64QAM情况下字节到符号变

29、换的示意图,这时m6,k3,n4。64QAM调制时,每个符号为6 b,分成两路,每路3 b。I轴和Q轴各自为3 b,构成1、 3、5、7的8电平,符号映射时将3 B变换成4符号。图中,b0为每个字节或每个符号的最低有效位(LSB),符号Z在符号Z+1之前传输。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564QAM时字节到m比特符号变换示意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调制DVB-C采用QAM调制方式。若多元调制为2mQAM,则需把k字节映射成n个符号,即8k=nm,映射后的符号的最高两比特要进行差分编码(Differential Code)。图6-16是字节到m比特符号变换、两位MSB差分编码示意图,编码后形

30、成IK和QK分量。差分由下面的布尔表达式给出: 1111KKKKKKKKKKKKKKKKKKIBBAQBBAQQABAIABAI(6-4) (6-5) 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6字节到m比特符号变换、两位MSB差分编码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接着进入具有均方根升余弦滚降特性(滚降系数a=0.15)的滤波器进行基带整形,然后与其它符号位一起进入QAM调制器完成信号调制。因此,DVB-C的调制实际上是采用格雷码在星座图上的差分编码映射,随着IK和QK分量从星座图第1象限的00依次变换到第2象限的10、第3象限的11、第4象限的01,符号的较低位从第1象限旋转p/2到第2象限、从第2象限旋转p/2到

31、第3象限、从第3象限旋转p/2到第4象限,完成整个星座的映射。图6-17图6-21分别是16QAM、32QAM、64QAM、128QAM、256QAM星座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716QAM星座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832QAM星座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1964QAM星座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0128QAM星座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1256QAM星座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2.4DVB-C2标准简介标准简介第二代有线数字电视标准DVB-C2于2009年7月发布,标准号是ETS1 EN 302 76913。图6-22是DVB-C2信道编码和调制方框图。系统

32、由多通道输入处理模块、多通道编码调制模块、数据分片及帧形成模块、OFDM信号生成模块组成。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2DVB-C2信道编码和调制方框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为了使透明传输可行,DVB-C2定义了物理层管道(Physical Layer Pipe,PLP),它是一个数据传输的适配器,1个PLP适配器可以包含多个节目TS流或单个节目、单个应用以及任何基于IP的数据输入,PLP适配器的数据被数据处理单元转换为DVB-C2所需要的内部帧结构。DVB-C2采用BCH外编码与LDPC内编码相级联的纠错码技术,抗误码能力增强了很多。BCH编码增加的冗余度小于1,LDPC码率有2/3、34、5

33、6、9/10几种。经过前向纠错编码的数据进行位交织,然后进行星座映射。DVB-C2提供了QPSK、16QAM、64QAM、256QAM、1024QAM、4096QAM等六种星座模式。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多个物理层管道的数据可以组成1个数据分片,数据分片的作用是把由物理层管道组成的数据流分配到发送的OFDM符号特定的子载波组上,这些子载波组对应频谱上相应的子频带每一个数据分片进行时域和频域的二维交织,目的是使接收机能够消除传输信道带来的脉冲干扰及频率选择性衰落等干扰。帧形成模块把多个数据分片和辅助信息及导频信号组合在一起,形成OFDM符号。导频包括连续导频和离散导频,连续导频在每个OFDM符号里

34、分配给固定位置的子载波,并且在不同符号中的位置都相同。1个DVB-C2接收机使用6 MHz带宽中的30个连续导频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信号时域和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频域同步。利用连续导频,还可以检测和补偿由于接收机射频前端本振相位噪声引起的公共相位误差。离散导频用来进行信道均衡,根据接收离散导频与理论离散导频的差值,可以很容易地得到传输信道的反向信道响应。离散导频的数量与所选的保护间隔长度有关。辅助信息主要包括被称作L1(Layer 1)的信令信息,它被放在每一个OFDM帧的最前边。L1使用1个OFDM符号所有的子载波来进行传输,给接收机提供对PLP进行处理所需的相关信息。OFDM符号的生成是通过反

35、傅里叶变换(IFFT)来实现的,使用4k-IFFT算法产生4096个子载波,其中3409个子载波用来传输数据和导频信息。对6 MHz带宽频道,约占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5.7 MHz的带宽,子载波间隔为1672 Hz,对应OFDM符号间隔为598 s。 对于欧洲市场应用的8 MHz带宽频道,子载波间隔将变为原来的4/3倍,即2232 Hz,对应符号间隔为448 s。这种情况下,OFDM信号将占据7.6 MHz带宽。DVB-C2支持在单个8 MHz的有线电视信道带宽内传输10路以上的MPEG-4高清电视业务。由于引入了回传通道,DVB-C2可以支持互动电视、电子商务等双向业务。DVB-C2使用了最

36、新的调制编码技术,实现了有线网络的高效利用。针对不同的网络特性,该标准还提供了经过优化的多种模式和选项,可以满足有线电视用户的不同服务要求。根据来自DVB项目组办公室的信息,在相同条件下,该标准将比传统DVB-C的频谱效率高30%以上。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2.5DVB-T的信道编码与调制的信道编码与调制DVB-T是1997年8月由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制定的,标准编号为ETS 300 744。DVB-T的信道编码和调制系统方框图如图6-23所示。图中前4个方框与DVB-S是相同的,信道编码也采用RS(204,188,t8)外编码和删余卷积内编码,内编码可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编码率(R1

37、278)。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3DVB-T信道编码和调制系统方框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1. 内交织内交织DVB-T中高频载波采用COFDM调制方式,在8 MHz射频带宽内设置1705(2k模式)或6817(8k模式)个载波,将高数码率的数据流分解成2k路(或8k路)低数码率的数据流,分别对每个载波进行QPSK、16QAM或64QAM调制。为提高COFDM信号接收解调时维特比(Viterbi)解码器对突发误码的纠错能力,DVB-T对卷积编码后的数据流进行内交织,包括比特交织和符号交织两个步骤,不同的调制方式(QPSK、16QAM、64QAM等)有不同的交织模式。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

38、24是在QPSK、16QAM和64QAM三种调制模式下,收缩卷积码经过并串转换后的串行数据流输入x0,x1处理成输出调制符号的映射过程。图中的串并转换器在QPSK、16QAM和64QAM三种模式中数据流分别变成并行的2、4、6路比特流。在16QAM时,输入x0,x1变换成b00、b01,b10、b11,b20、b21和b30、b31四路并行比特流。然后,进入四个比特交织器I0、I1、I2和I3,各自交织成a00、a01、a10、a11,a20、a21和a30、a31四路并行比特流。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这里,对不同的交织器I0,I1,定义了不同的交织模式,DVB-T中对交织规律作了较详细的规定。

39、比特交织后的符号串在符号交织器中进一步实现符号交织。根据2k模式(除导频信号外有效载波数1512=12126)或8k模式(有效载波数604848126个)的COFDM调制,将12个或48个符号组(每组126符号)顺序进行交织。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4在QPSK、16QAM和64QAM时内交织示意图(a) QPSK; (b) 16QAM; (c) 64QAM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映射和星座图映射和星座图COFDM调制中,由每个符号对各个载波进行调制,QPSK调制时符号为2 b,16QAM调制时符号为4 b,64QAM调制时符号为6 b。图6-25(a)所示的是QPSK调制时,2 b的符

40、号y0,A,y1,A应用格雷码映射成的4点星座图,图(b)和图(c)的16QAM和64QAM星座图可以类推。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3. 插入保护间隙和导频插入保护间隙和导频地面数字电视的传输频谱很宽,而实际OFDM的载波数目N是有限的,不能保证每路载波的带宽总是小于f,会产生码间干扰,影响正交条件。多径反射的结果是前一个符号的尾部拖延到后一个符号的前部,解决的办法是在每个符号之前设置保护间隙Tg,在接收机中对每个符号开始的Tg时间内的信号不予考虑,以此来消除多径延时小于Tg的码间干扰。保护间隙的插入使频谱利用率略有下降。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OFDM是由N个频率的已调制载波综合成的信号。在2k模式

41、中N1705,在8k模式中N6817。68个OFDM符号构成一个OFDM帧,它们分别受到2 b、4 b或6 b符号进行的QPSK、16QAM或64QAM调制。由序列号为067的OFDM符号构成一个OFDM帧,由4个OFDM帧构成一个超帧。每个OFDM符号中有一些载波不用于数据传输而用于CP (Continual Pilot,连续导频)、SP(Scattered Pilot,散布导频)和TPS(Transmission Parameter Signaling,传输参数信令)信号的传输,它们是接收端获取解调和编码有关信息所必需的。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5QPSK、16QAM、64QAM星座图

42、(a) QPSK; (b) 16QAM; (c) 64QAM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DVB-T系统中的导频是训练数据,是在规定的子载波上发送的特定参考信号,通过比较特定参考信号和接收端收到的经过信道传输的导频,可以得到该子载波的信道传输函数,再通过插值等方法得到其它子载波上的信道传输函数。在接收端的FFT之后,在每个子载波上用一个抽头的均衡器便可从接收数据准确地恢复出原始数据。均衡器抽头系数为子载波信道传输函数的倒数。在发送端,一般在频域(IFFT之前,FFT之后)上插入导频,DVB-T系统中的导频分为连续导频和散布导频。连续导频向接收机提供同步和相位误差估值信息。因为OFDM中对每个载波都是抑制

43、载波调制,接收机解调时需要具有已知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幅度和相位的基准导频信号。连续导频以恒定数量分布于OFDM符号内,在2k模式的1705个载波中有45个连续导频载波,载波序号为0、48、54、87、141、156、192、201、255、279、282、333、432、450、483、525、531、618、636、714、759、765、780、804、873、888、918、939、942、969、984、1050、1101、1107、1110、1137、1140、1146、1206、1269、1323、1377、1491、1683、1704。8k模式的6817个载波中有177个连续导

44、频载波,接收端已知其规律,可以作为同步和相位误差估值信息。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散布导频分布在每12个载波中的第12个,逐个OFDM符号依次类推下去,直至一帧结束。散布导频的作用是提供频率选择性衰落、时间选择性衰落和干扰的变化动态等信道特性信息,便于接收机迅速进行动态信道均衡。在一些载波位置上散布导频与连续导频是重合的,图6-26是DVB-T系统2k模式的导频分布示意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6DVB-T系统2k模式的导频分布示意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特殊导频TPS用于传输保护间隔长度、调制方式等的系统参数。2k模式TPS载波序号为34、50、209、346、413、569、595、688

45、、790、901、1073、1219、1262、1286、1469、1594、1687。连续导频和散布导频都可以用来进行信道估计, 对静态信道来说, 利用散布导频和利用连续导频的估计性能几乎是一样的;在时变信道中, 散布导频有助于更好地跟踪信道变化。进行IFFT和FFT运算要求数据数为2N,而1705不是2N,所以虚拟载波被插在有效载波的前后两头。这样安排频谱可以选择合适的模拟传输成形滤波器,来限制IFFT输出的离散信号的频谱,使频谱两端迅速滚降,趋于理想的矩形滤波器。虚拟载波不传送能量,幅值为0。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在DVB-T中,2k模式的OFDM符号周期为224 s,8k模式的OFDM符

46、号周期为896 s (不包括保护间隔),信道中时域上出现的一些突发干扰和小的衰落在接收端被FFT平均到整个OFDM符号周期内,这样整个符号受到了轻微的影响,还是可以被解码器解码。在单载波系统中,同样的突发干扰和衰落会完全破坏符号,无法被解码器解码。在DVB-T系统中,利用散布导频进行信道估计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接收的导频符号除以本地的导频符号,获得导频符号位置处的信道传输函数的估计。第二步是通过插值获得数据符号处的信道的传输函数的估计。因此,信道的估计性能主要依赖于第二步的插值技术的应用。常用的插值技术有线性插值、二阶插值、三次样条(Cubic-Spline)插值、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低通插

47、值、时域插值、变换域滤波插值等,各种插值方法实现复杂度和适用的信道条件都不相同,产生的插值误差也不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取。导频用于跟踪信道变化,导频的间隔也就决定了可以跟踪的信道变化的最大速率。在DVB-T系统中,导频时域间隔Nk=4,频域间隔Ni=12。假设系统完全同步,且多径时延小于保护间隔,在FFT的运算后,每个子载波经过一个单抽头的均衡器,便可以将多径干扰消除。DVB-T系统接收机利用连续导频和散布导频能快速同步和正确解调,但减少了传输数据的载波数目。2k模式中实际有用载波为1512个,8k模式中有用载波为6048个,载波使用效率均为88.7%。表6-2是两种模式的OFDM参数。第

48、6章数字电视标准 表表6-22k和和8k两种模式的两种模式的OFDM参数参数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4. COFDM信号的形成信号的形成 N路信号组成的N维复矢量进行IFFT,对IFFT输出的复矢量的实部和虚部分别进行并串变换、DA转换和低通滤波。随后对虚部信号和实部信号进行正交调制,即分别乘以cos wt和sinwt后再相加,在w所规定的中频频带上形成COFDM信号。这里的COFDM信号是以复信号的形式传输的。正交调制后的信号最后经频率变换搬移到射频,馈送至天线发射出去。在接收机中对COFDM信号的解调按与上述调制过程相反的顺序进行。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6.2.6DVB-T2标准简介标准简介1.

49、 DVB-T2系统的帧结构系统的帧结构图6-27是DVB-T2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这是一种三层分级帧结构,基本元素为T2帧,若干个T2帧和未来扩展帧FEF(Future Extension Frame)组成一个超帧,FEF位于超帧中两个T2帧之间或整个超帧最后。每个T2帧包含一个P1符号、多个P2符号和多个数据符号。所有符号均为OFDM符号及其扩展部分(如循环前缀)。通常,T2帧中最后一个数据OFDM符号与其它数据OFDM符号的参数和导频插入位置会有所不同,称为帧结束符号FCS(Frame Closing Symbol)。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7DVB-T2系统的帧结构示意图第6章数字电

50、视标准 T2帧中数据符号的数目是可配置的,表6-3为8 MHz系统中,不同FFT点数和保护间隔下,T2帧的最大符号数(P2符号和数据符号总数)。FFT点数越多,子载波间隔越小,OFDM符号在时域上占用的时间Tu就越长。NA是不能实施的项。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表表6-3不同不同FFT点数和保护间隔下点数和保护间隔下T2帧的最大符号数帧的最大符号数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1) P1符号P1符号格式固定,可携带7 b信令,主要目的是识别前导符号。P1符号携带的信息有两种:第一种与P1符号的3个S1比特有关,用于辅助接收机迅速获得基本传输参数,即FFT点数;第二种与P1符号的4个S2比特有关,用于识别帧类

51、型,包括SISO和MISO的T2帧类型。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P2符号P2符号是位于P1符号之后的信令符号,也可用于频率与时间的细同步和初步的信道估计。T2帧的多个P2符号的FFT大小和保护间隔是相同的,个数由FFT的大小所决定。P2符号包括L1后信令和用于接收和解码L1后信令的L1前信令,也可能携带在PLP中传输的数据。L1后信令又包含可配置的和动态的两部分。除了动态L1后信令部分,整个L1信令在一个超帧(由若干个连续T2帧组成)内是不变的。在P2符号构成中,也进行了针对L1 前/后信令的符号交织和编码调制。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L1后信令包含了对接收端指定物理层管道进行解码所需的足够信息

52、。L1后信令又包括两类参数(信令)、可配置参数和动态参数以及一个可选的扩展域。可配置参数在一个超帧的持续时间内保持不变,而动态参数仅提供与当前T2帧具体相关的信息。动态参数取值可以在一个超帧内改变,但是动态参数每个域的大小在一个超帧内保持不变。一般来说,超帧的最大时间周期为64 s,包含FEF时可达128 s。标准不要求目前T2标准接收机能够接收FEF,但要求接收机必须能够利用P1符号携带的信令和P2符号中的L1信令检测FEF,每个T2帧或FEF最长为250 ms。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DVB-T2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系统的主要模块和功能1) 输入处理模块DVB-T2系统的输入由一个或多个逻

53、辑数据流组成,每个逻辑数据流由一个PLP(Physical Layer Pipe,物理层管道)进行传输。图6-28是单个物理层管道下输入处理模块方框图。对于输入的每个数据流,在输入处理模块内都有与之对应的模式适配模块来单独处理该数据流。模式适配模块将每个输入的逻辑数据流分解成数据域,然后经过流适配后形成基带帧。模式适配模块包括输入接口,后面跟着3个可选子系统模块(输入流同步、空包删除和8 b CRC校验生成),最后将输入数据流分解成数据域并在每个数据域的开始加入基带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包头。流适配模块的输入流是基带包头和数据域,输出流是基带帧,它将数据填充到固定长度,形成基带帧,并进行能量扩散

54、的扰码。图6-28单个物理层管道下输入处理模块方框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比特交织编码和调制模块比特交织编码和调制模块由前向纠错编码,比特到星座点(单元)的分解、映射和星座点旋转,单元交织,时域交织等子模块构成。(1) 前向纠错编码子模块。该子模块包括外编码(BCH)、内编码(LDPC)和比特交织。子模块输入流由基带帧组成,输出流由FEC帧组成。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基带帧输入到前向纠错编码子模块,先进行外编码(BCH编码),并将BCH编码的校验比特添加在基带帧后面,然后以此作为内编码器的信息比特,进行LDPC编码,将得到的校验比特添加在BCH校验比特位后面,最后对LDPC编码器输出的比特进

55、行交织,包括依次进行的校验位交织和列缠绕交织,得到FEC帧。前向码率有12、35、23、34、45、56几种。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2) 比特到星座点的分解、映射和星座点旋转。把每个FEC帧(正常FEC帧长度为64 800 b,短FEC帧长度为16 200 b)映射到编码调制后FEC块的过程如下:首先需要将串行输入比特流解复用为并行OFDM单元流,再将这些单元映射为星座点。比特交织器输出的比特流首先经过解复用器被解复用为N个子比特流,解复用器输出的每个单元字需要映射为QPSK、16QAM、64QAM或256QAM的星座点,然后星座点进行归一化,所有星座点映射均为格雷映射。在星座旋转子模块(可选

56、模块),星座映射模块输出的对应每个FEC块的归一化单元值(复数)在复平面进行旋转, 并且单元的虚部(即Q路信号)在一个FEC块内循环延迟一个单元。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3) 单元交织。伪随机单元交织器的目的是将FEC码字对应的单元均匀分开,以保证在接收端每个FEC对应的单元所经历的信道畸变和干扰各不相关,并且对一个时域交织块内的每个FEC块按照不同的旋转方向(或称交织方向)进行交织,从而使得一个时域交织块内的每个FEC块具有不同的交织。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4) 时域交织。时域交织器(TI)面向每个PLP的内容进行交织。单元交织器输出的属于同一个PLP的多个FEC块组成时间交织块,一个或多个时

57、间交织块再映射到一个交织帧,一个交织帧最终映射到一个或多个T2帧。每个交织帧包含的FEC块数目可变,可以动态配置。同一个T2系统内不同PLP的时间交织参数可以不同。每个交织帧或者直接映射到一个T2帧,或者分散到多个T2帧(对低速PLP,分散到多个T2帧可增强时间分集)。每个交织帧又分为一个或多个时间交织块,其中一个时间交织块对应时域交织存储单元的一次使用(对高速PLP,多个时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间交织块可降低时间交织存储器需求),每个交织帧内的多个时间交织块所包含的FEC块数目可能有微小差别。如果一个交织帧分成多个时间交织块,则此交织帧只能映射到一个T2帧。作为可选项,T2系统允许将时域交织器

58、输出的交织帧分成多个子片,从而给时间交织提供最大灵活性。3) 组帧模块组帧模块根据调度器提供的动态信息和帧结构的配置信息,把从时域交织器输出的分属各个PLP的数据OFDM单元以及调制后的L1信令OFDM单元组合成为一个OFDM块。图6-29是组帧模块示意图。图中延迟补偿用来对输入模块中的帧延迟和时域交织中的时间延迟进行补偿。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29组帧模块示意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4) MISO处理和OFDM调制频域交织器的输出先进入MISO(Multiple Input Single Output,多输入单输出,一种智能天线技术,其使用多个传输器(发送器)和单个接收器在一个无线设备上来

59、增加传输距离)处理模块,进行空频编码得到两个天线上发射的信号,然后对每个天线上要发射的信号进行OFDM调制和组帧处理,最后经射频通路送到发射天线进行传输。图6-30是OFDM生成模块示意图。在T2系统中MISO处理模块是可选模块,采用改进的Alamouti编码进行空频编码以支持双天线发射,该编码方式将频域交织器输出的两个相邻子载波上的符号字进行空频编码。MISO处理模块不对P1符号进行处理。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图6-30OFDM生成模块示意图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OFDM调制和组帧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导频插入、IFFT、添加保护间隔和P1符号插入等。T2采用导频(包括连续、离散、P2和帧结束)发射

60、“已知”复信号(其虚部为“0”),从而为接收机提供参考。接收机利用导频进行帧同步、定时同步、载波同步、信道估计、传输模式识别和跟踪相位噪声等。导频上携带的信号由一个二值随机参考序列生成,导频包括连续导频和离散导频,在T2系统还包括特殊的P2符号导频和帧结束符号导频。按照T2帧中OFDM符号的类型、OFDM符号保护间隔、FFT点数和发射天线数目,导频的插入模式有所不同,并且导频发射功率高于所传输数据的功率。第6章数字电视标准 连续导频额外开销大于或等于0.35%。离散导频额外开销有1%、2%、4%、8%四种,对应八种离散导频图案。降低峰均比模块主要有两种实现技术:动态星座图扩展技术(Acti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