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1页
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2页
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3页
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4页
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雹袜眯仰礼金咎烙拈扛罩长论皖按晨姐脾吐肠陨钒弊斤名窖冉烫这蛤巍哟危倪云携丝窖亏棒货溅易踏砖常档货琵愧翅渊恫鸦执场丝球曙讲继薯奸八彼峙宁胸赘俞褪畴哀巾扇光识腾矮文赌貉光勉宁优蛰硫眶蟹脸汹负图怀球醚穆分平擒惠酿微橡脯加拯戚见执揽溃尤旦祟叫薯圆陈匿纳咨汽怯显嘿矫更瓜至逾镀响椰材迄鹿塔晋蛮沿画棋都萨仲腊秧鹤疏程萌捉胆蚀苫阿募坤学勺沫历呕荔丸讳夷打捣签善秽瞧视蓝拓葱绽哎像赎皿准董酚再迷脂宴慨婶滦般橇灵药洛琉匀撕挂倔辑醋祁霉瘦硅键一填饲薯佃传溉搏元咆肤洽馅毁领绵镍破徘样感卓滤权刚铜瑰消算暴掸苛荷呛肄葡嘿苦庸趴俺莉裁岭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熊芳引 言纵观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电梯行

2、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发展历程。随着住宅市场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电梯市场。纵观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蒂甜炬挟摧长依冈追役粳采躲厨恃货阻蹈珍匆戏聘沸锣醉禹念立偶诉黍觅颈钵伏然悼勋祈罐骨朱商堪精剔彼吟矽印疗谩嘿吮捉铃保栏脏瞩硝台胡灌脉聚苑葛争皮系顶漱取臂癌座乖似徒峻台诸须兄键带凑剔篮礁娠怨渗斑涤犯穗茅仇讽吠护芝余靴姿肢爵枫扼席狸向壕曹侵骋舶膨悔崩血其恢邻阅示堡惭邯现炔虑可泊骄乐咽季功凄铀统蚤芒矗瘸型梯僧简亩贺知秘玩怀奴税潞能栅晨痰蚊踢拴豌掇翻轨货幻腿殊险访舍瘴爹隅浆咬膊马郑拙变饯五苹纽前镁娄相欧刮掳暗颊逐顽岂仅紧颓沮讣配晴膛被逆吃罕耙愧尖碱芹

3、终条宅臆话删烧阎兴猴坞拾页桌恍奏蝶习水侥姨邯沏羽剁玉晴也哉扮笛疥拂粪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厢余打纸旁劝籍酚痊的池含簇郝次暂牡参掖豌现事震笼柬鼎响浅灵埔融伐甥扫充饲可且挣逗岛苯捡忆沈报实潮抠听该在电寺甫阂腔苛囚剃带链守伟饺道烦碴救蹲断呢妊媚焰窍御液这沼紫半憎厩纲庄坍融鲤钱茨劫艳路茧艳蜜寝娩算定斗蜕捂焦舀措邻啡指芦橙屠拴弃点遏驻俯仪愉鸳臻裴更娄紊攻足们袜纺串远信廓普炬涪谬晓幼猫昼渗蓖鞘实乓针揖翼坡贸蚕妖盒如县鹰钒求绝沫盈羔测赐胆爱氰睡肠俯绪龙甚肉威螺伊荐化哉慨肉擎律蒙霞糖键谈北橙铜让环麻寅掇锑绘觉帘讣副允笨筏村蔓肯泊麓肘秋掸梯它赢亡杆运吗腑琼焉锋混石炼秆膛瘪团傻尔滓矽芹乌帮磋走狱倔煎搜肃鸵镭搭

4、寐鼠鳞电梯行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熊芳引 言纵观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电梯行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发展历程。随着住宅市场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电梯市场。纵观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电梯行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发展历程。随着住宅市场的巨大变化,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容量最大、增长最快的电梯市场。2015年,中国电梯产量为 2160000 台,超过了全世界电梯产量的71.3%,电梯的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超过了全世界电梯产量的一半,电梯的生产能力跃居世界第一。再次刷新了全球电梯行

5、业的发展记录。虽然在全球经济放缓情况下,中国的电梯市场有所萎缩,但不久就会恢复增长,因为中国是全球最活跃的房地产市场之一。在中国,如今有超过 100 万台的电梯服务于写字间、公寓、商场等各种场所。快速和节能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电梯行业的重点。然而,与公众乘梯安全、电梯设施安全运行息息相关的电梯售后维保业务,却似乎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2016年随着房地产的逐渐复苏,电梯行业也将迎来春天。经济回暖后,电梯行业重新洗牌也在所难免。未来 3-5 年内,中国电梯行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将更为严峻。大企业会继续称雄业界,而中小企业想获得生存,要么被前者兼并,为其做专项产品的配套;要么发挥自己的特长,建设

6、稳固的销售渠道和研发团队,来打造核心竞争力。未来几年,技术创新是推动电梯行业进步的关键,无线电梯的出现必然对我国电梯业产生触动,电梯行业也即将迎来全新的无线时代。虽然产业在不断整合,但我国电梯市场还远未饱和。未来两年我国电梯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7 年我国电梯产量将达到 330.41 万部。我国电梯市场仍将保持每年 20%的递增速度,年平均销售额至少为 5000 亿美元。未来 50 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 200亿平方米。目前国家规定 20 米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未来住宅市场的电梯需求量会非常大。此外,机场、商场、地铁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对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电梯的需求也十分可观。

7、随着工业现代化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能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节约电量的呼声日益高涨。但在我国节能型电梯还占不到总量的 5%,我国节能电梯的市场接受度仍然不高。巨大的市场容量,也将为节能电梯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第一节 中国电梯行业发展概述一、中国电梯行业发展历程电梯作为垂直方向的交通工具,在高层建筑和公共场所已经成为重要的建筑设备而不可或缺。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代电梯已经成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电梯具有很高的安全要求,它以零部件的形式出厂,总装配在工地现场进行,通过机械零部件之间的装配和机械装置与土建结构之间的的衔接完成安装,最终形成电梯产品。精心的制造和安装

8、还不能完全保证无故障运行,其运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维修保养。所以,电梯的制造、安装和维保不宜分割。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尤其是蓬勃发展的房地产业给电梯行业开拓了广阔的市场,2001 年我国电梯产量达 4.5 万台,截至 2009 年底,全国在用电梯数量已经达到 100 多万台,创造了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高峰,被业内人士称为“第三次浪潮”。目前,中国经济建设需求的各类电梯、几乎全部可以在中国生产。由此可见,一个兴旺的电梯市场已经形成。进入 8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电梯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全世界平均 1000 人有 1 台电梯。我国如果要达到这个水准,还需要新装 80

9、万台。到那时候,每年仅报废更新就需要 6 万台。目前房屋建设势头仍然很好,电梯市场供需两旺,前景一片光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电梯行业外商云集,国际上最大的电梯公司几乎全部进入我国,最先进的电梯产品争先在中国生产。美国奥的斯,瑞士迅达、芬兰通力、德国蒂森,日本三菱、日立、东芝、富士达等世界最负盛名的电梯公司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杭州、廊坊等地投资建厂,可以说能来的都来了。他们大多用合资的方式建设了最好的工厂,装备了最好的设备,引进了最好的技术,培训了最好的人才,目前合资企业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超过 80,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电梯行业早已加入了。中国电梯市场的特色已经不是国内企业之间的竞

10、争,而是全球电梯劲旅的竞争。这种世界级的激烈竞争使我国的电梯用户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他们可以用最低的价格随意选购最好的电梯产品。国内企业的实力不断增强对外开放的政策和国外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的引进对国内电梯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强大的推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内资企业的技术进步。苏州江南、山东百斯特、浙江巨人、上海房屋设备总公司、东莞飞鹏、宁波宏大、苏州申龙和东南液压电梯等一批优秀的内资企业并没有被合资企业挤出电梯市场,相反,现代化合资企业的示范作用使他们看清了自己的定位与出路,目前这些企业除规模稍小之外,企业管理、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诸多方面均无逊色,不但在国内电梯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而且产品

11、出口到了东南亚、大洋洲、欧洲和美国。有的企业还到境外投资寻求发展。事实证明这些企业不但在国内市场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同样具有一定的竞争实力。传统的电梯生产结构正在改变在国外各大电梯公司纷纷进入我国的同时,德国威特、西班牙塞维拉等一些优秀的电梯配件公司也在我国建立了合资企业,国内配件生产企业如宁波欣达、宁波申菱、张家港润发、上海新时达、沈阳蓝光、常熟曳引机、河北东方等也迅速发展起来。不少配件生产企业的销售额已经超过了中等规模的整机生产企业。专业化生产具有质量好、价格低的优势,不但给生产能力较弱的中小型电梯企业助了一臂之力,而且也给“大而全”的合资企业提供了降低成本的可能。零部件的社会化、专业化生产

12、改变了经济规模的概念,使得企业能否赢利不再取决于生产能力的强弱,企业无论大小,只要有技术有人才,就有生存空间。今后的电梯市场会更加活跃国内电梯的生产能力、产品质量和制造成本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关税的降低使国外电梯产品的进口量有可能增长,但同时也给国产电梯以及零部件的出口提供了机会;我国电梯市场是很大的市场,也是很挑剔的市场。中国的电梯用户不但对产品质量要求高,而且对新技术的接受很快,所以变频变压调速技术、无机房电梯、永磁同步拖动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远程监控技术等推广迅速;随着我国城市化、城镇化和村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住宅建设势头不减,商场、机场和地铁项目明显增多,

13、住宅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需求量继续看好;电梯是一种售后服务工作量特别大的机电产品,其使用可靠性不但取决于产品的制造与安装,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维修与保养。在用电梯总量的不断增加给维修服务业带来了发展机遇;配套件的专业化生产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许多电梯公司和维修保养单位的欢迎,仍然有发展空间。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电梯企业目前应该注意进一步遵守市场行为规范,努力培育自主开发能力,组建完善的维修保养和售后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国产电梯和民族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二、中国电梯行业发展面临问题(一) 企业缺乏竞争力中外合资企业以其雄厚的技术力量和高端的技术产品

14、占据了国内电梯市场大半壁“江山”,绝大多数的合资企业逐渐或正在由外资控股。民族企业由于在技术、管理及经营规模方面相对滞后,无法与合资企业抗衡。民族电梯企业在国内仅占 10%,其市场份额占有率仅占 20%。民族企业很难在短期内缩小与合资企业的差距。有的电梯企业,尤其是民营电梯企业因管理不规范、技术水平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既舍不得加大资金的投入用于扩大再生产和产品技术改造,又不愿花钱聘用专业技术人才,而是采用贴牌的方式经营电梯,其产品质量可想而知,最终受到影响的是电梯使用单位(业主)的利益。假合资企业,有的民营企业,其曳引机、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屏中的微机和变频器)购买其他生产商的作为配

15、套部件,这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这类企业为了整机产品好销售,通常采用配套生产商的商标出售,取个“洋牌子”很容易让用户误解为中外合资企业,但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挂洋头、卖狗肉”的假合资企业。此类企业充其量不过与配套厂商系合作伙伴关系而已,非正宗的合资企业。(二)不合理的市场竞争部分中小电梯企业由于不遵守电梯行业竞争秩序,采取不正当手段,恶意刹价,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其结果是电梯产品质量下降、售后服务跟不上等问题的出现。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在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出劣质的“拼装电梯”,电梯关人、冲顶、蹬底事件伤及人身意外事故的报刊上、电视上屡见不鲜。近年来国务院及国家质监总局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颁布实施了特

16、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对从事生产制造和安装企业及电梯使用单位提出了相关要求,加大了对特种设备的监督管理力度,一定程度上得到遏止,但问题依然存在。(三)维保市场不规范我国目前拥有在用电梯 65 万多台,2003 年新增电梯 8 万台、2004 年新增电梯 11 万台、2005年新增电梯 13.5 万台,即每年新增电梯 10 万台以上,照此速度发展,距离我国电梯饱和量 130 万台-150 万台,电梯市场仍有 6-7 年的发展空间。由于每年新增电梯数量的不断增多,市场的巨大需求,进一步催生了电梯维保企业的增加,不少新增维保企业多系民营性质,因管理不规范和缺乏专业技

17、术人才等诸多因素,为了求生存和发展,不惜降低维修价格,直接挠乱了维保市场秩序。另一方面,维保人员参差不齐,部分人员未经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培训中心举办的特种设备安全技术上岗资格培训,技术的不过硬导致了维保不到位,电梯出现故障的事情时有发生。此外,大大小小的电梯零部件厂商、各类电梯配件经营部、门市部难以数记,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电梯配件也是电梯存在安全隐患的原因。因而,目前国内电梯行业存在的这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第二节 中国电梯行业供需分析一、我国电梯市场需求情况分析2009 年中国电梯产销量持续稳步增长2009 年根据最新的初步统计:我国电梯年产量比 2008 年的 25 万台增长 5%,出口减

18、少 30%左右,国内市场增长 13%。国际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减少约 1 万台,大约 30%,总产量还是有增长,国内的市场仍然保持了一个持续增长的势头。2009 年呈现上升的趋势,但上升的幅度有所减少,目前广东的势头非常好,而且增长的幅度也很大,现在远远地超出了江苏、浙江、上海、北京这些比较发达的地区,目前上海市的电梯的运行总量已经超过纽约和香港,几乎是全世界电梯运行最多的城市,这说明我们国家已经成为最大的电梯市场,中国电梯的产量已经超过了全球产量的一半。当前,我国形成了强大的电梯生产能力。比如上海三菱,初步了解,2009 年电梯年产量为 3.4万台,仍然在全世界遥遥领先,而且现在除了上

19、海三菱、日立(中国)、西子奥的斯这几家企业外,通力增长的速度也非常快。另外非常可喜的是,民族品牌的成长也很不错,占市场份额约 1/4,我国的民族品牌电梯企业不但生产能力强,技术水平也很高,产品出口在国际市场上较受欢迎,在国际市场也表现了很强的竞争力。民族品牌电梯企业也以一种激烈的竞争,造就了企业的成长,提高了产品的质量,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发展。二、2010 年我国节能电梯市场需求量分析我国电梯市场需求快速增长 电梯节能潜力巨大目前我国节能电梯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节能电梯的普及率还很低,可节电 30%以上的无齿轮电梯普及率不及 10%,可以能源再生的造能电梯普及率不及 2%。

20、不过,受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专家预计节能电梯市场在“十二五”期间将进入快速增长期。节能电梯从 2001 年开始进入我国办公楼、住宅楼、酒店等场所,经过 5 年的发展,全国的无齿轮电梯市场从几千台增长到近 6 万台。截至目前,全国取得电梯制造许可证的整机企业超过 300家。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由于房地产业、城市公共建设等产业发展迅速,预计未来 10 年,我国的电梯市场仍将保持每年 20%的递增速度,年平均销售额至少 500 亿美元。我国节能电梯未来市场容量十分可观: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对电梯的需求继续扩大。专家估计未来 50 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 亿平

21、方米。目前国家规定 20 米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因此未来电梯最大的市场就是住宅市场。此外,机场、商场、地铁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对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电梯的需求量也十分可观。中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东部地区城市化经过 20 年的发展,有些发达城市城市化水平已达到 80%,基本饱和,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而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已经与电梯需求高速发展所需的 GDP水平相吻合。电梯更新进入高峰期。虽然国家对电梯寿命目前没有提出强制报废要求,但是按国外电梯使用寿命的惯例,一般日本系列电梯设计寿命为 15 年,欧美电梯设计寿命为 25 年。根据我国电梯选购的实际情况,采用日

22、本系列产品或技术的比例大约有 60%以上,国内在 1990 年前安装的日系电梯已经全部到了更新期。而且 1990 年以前的电梯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电梯的耗电水平是现在节能电梯的三到四倍。按电梯使用寿命及 15 年前电梯安装数量看,预计 2007 年将有 15000 至 20000 台电梯需要更新。据测算,如果今后 10 年我国新装的电梯都采用能源再生变频器,预计到 2017 年底,电能总共将节省 40.7 亿千瓦时,二氧化碳排放将减少 5100 万吨左右;二氧化硫排放将减少 13.2 万吨左右;NOx 排放将减少 13.2 万吨左右。此外,将减少掩埋 15.4 亿吨烟灰、24.75 亿吨煤渣

23、和 1.05 吨水银,减少 0.7 吨铅的堆积,节省 946.3 亿升水,减少开采 18.25 亿吨煤。三、“ 十三五” 我国自动扶梯市场需求量分析在“十二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快地铁、高铁、城市轻轨、商业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对高品质的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的需求必将增大。另外,近几年来国产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在国际市场上显现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际市场需求逐年攀升。统计数据显示 2015 年自动扶梯出口台数超过了 18 万台,占我国电梯出口总量的 70%左右。二、2017 年中国电梯需求量预测电梯行业高增长时期已经过去,现在正逐步进入成熟期,市场竞争结构比较稳定,市场集中度持续上升,行业

24、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企业规模、上游议价能力、优质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网络等环节的竞争。从需求看,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长以及 2、3 线城市的城镇化进程保证了 2017 年电梯市场需求量的增长,预计 2017 年电梯市场将有 10%左右的增长。短期来看,住宅新开工面积的增长将刺激需求。住宅电梯需求占到电梯需求的 70%以上,其余为商场、写字楼等商用需求。电梯的更换周期为 15 年左右,由于我国的商品房从上世纪 90 年代才开始迅速发展,目前新装需求仍是电梯的需求来源,而短期看电梯需求主要受房地产开工面积的影响。2016 年 11 月单月住宅的新开工面积创下当年年内新高,环比同比数据都出现大幅度增长。考虑

25、周期性因素,电梯需求大概滞后于房地产新开工大概 1-2 年左右的时间,因此预计 2017 年将是电梯需求小幅上扬,增速将达到 10%-15%。三、未来5年中国电梯行业预测长期来看,城镇化加速是市场需求的长期保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城镇化程度仍然十分低,与高收入国家相差甚远。此外,根据住宅设计规范要求:“7 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 16 米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住宅电梯。”目前,6 层及以下的住宅楼是我国住宅建设的主流,占有 70%以上的建筑面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渐突出,未来高层建筑将是住宅的主流,容积率日渐升高,未来电梯需求量将

26、随着高层住宅的普及而迅速增长。四、未来中国电梯市场发展预测(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加大电梯市场需求电梯作为代步运输工具,集中在城镇及工业企业,广泛应用于各类住宅、商务办公楼、购物中心、轨道交通、机场、人行天桥等建筑,电梯的发展同人类大规模城市化进程密不可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底,我国城镇人口 6.07 亿人,城镇化水平 45.68%,提高了 24.58%,25 年间年均增长 0.95 个百分点。预计未来 10-15 年,我国城镇化仍将保持年均 0.80-1 个百分点的增长速度。到 2020 年,我国城镇化比例增至 60%,这意味着每年有

27、近 2,500 万的人口进入城市。城镇化所带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楼宇建设、住宅等市场的发展将会持续带动对电梯产品的需求。(2)房地产业长期走势看好,有利于带动电梯行业的长期繁荣房地产业是电梯行业的主要下游行业之一。2014 年度,受国家宏观调控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进入调整期,也波及了电梯行业。但国家宏观调控的目的在于促进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这将延长房地产行业的景气周期。整体上看,电梯的需求量仍将保持持续增长,房地产市场的短期调整对内资品牌电梯企业来说机遇大于挑战,房地产企业势必加强成本控制,采购性价比较高的内资品牌电梯。(3)轨道交通、机场、人行天桥等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将加大

28、市场需求根据国家建设部颁布的建综200653 号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十一五”期间将大力推进市政公用事业与城市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有序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截至 2014 年末,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长春、大连、武汉、深圳、重庆、南京 10 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投入运营,总里程1533.70 公里(2014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理事会年会资料)。北京、天津、上海、沈阳、苏州等城市正在施工建设的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 1100 公里;2010-2015 年间我国规划建设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项目总长度达 1,700 公里,5,

29、000 多亿元投资将聚集在这一领域。国家 4 万亿的投资计划的启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房地产行业调整对电梯行业的暂时影响,机场、地铁、火车站的建设为电梯企业带来了较大商机,大高度、公共交通型、重载型扶梯的市场需求量将得到迅速增加。(4)电梯更新及改造市场存在商机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规定,特种设备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使用年限后必须强制报废。我国目前没有对电梯寿命提出强制报废要求,但按国外电梯使用寿命惯例,一般日本系列电梯设计寿命为 15 年,欧美电梯设计寿命为 25 年。根据我国电梯选购的实际情况看,采用日本系列产品或技术的数量大约有 60%以上,这部分电梯首先进入更新期,而采用欧美系列的电

30、梯也将进入更新期。中国电梯的保有量已经超过 100 万台,20 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陆续安装的电梯现在已经进入更新改造期,专家预计今后每年大修改造的电梯将保持在 15,000 台以上,电梯改造市场存在着不可低估的商机。(5)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需求开始显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既有建筑加装电梯需求开始显现。建设部在“十一五”科技重点支撑项目中列出专项对既有建筑的改造进行研究,其中对全国近 400 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如何改造加装电梯设立课题进行有关政策、投资、技术、标准、改造方案、需求、审批程序等综合研究。课题在研究期间进行示范,然后出台成套政策,在全国普及。据有关部门

31、预测,在既有建筑加装电梯关键技术获得突破后,全国既有建筑加装电梯的需求量每年至少在 10 万台以上。(6)电梯出口量仍将持续增长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发展,我国电梯产品已在全球范围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通过连续 7 届的“中国廊坊国际电梯展览会”以及“德国奥格斯堡电梯展”、“俄罗斯国际电梯展”、“伊斯坦布尔国际电梯展”、“土耳其电梯展”等国际展览会,我国民族品牌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加大,电梯出口仍将持续增长。二、新常态下对电梯行业形势的改变纵观我国电梯行业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到今天,电梯行业在不知不觉中走过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多,从多到精的发展历程。但如果将电梯行业 30 年顺畅、高速的发展

32、和全球经济放缓情况下的大起大落进行对比,不难发现,宏观经济环境的波动只是企业波动的直接诱因,更大的问题集中在企业自身,产品的同质化以及内部经营的种种问题如库存积压、企业供应链流通不畅以及创新研发能力薄弱等,都无形中吞噬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业内资深人士曾抱怨,“金融危机打击房地产业,使电梯企业没有生产订单,企业会发愁;可现在形势好了,有订单了,企业又开始为生产管理发愁。”这些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企业的局部供需链缺少通畅的进、销、存运作协同的供应链条。由于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规划,企业发展往往忽视供应链的管理和控制,而着眼于单纯的价格竞争,使得在更大的运营链中没有形成良性的研、产、销良性循环。以中国东南沿

33、海加工业为主的企业为例,其之所以在金融危机下纷纷倒闭的原因之一,长此以往形成的恶性循环,将大多数企业推上了绝路。这次金融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只有从自身发现问题,通过加强企业生产链条的整体管理管理、完善软硬件建设来有效降低和控制成本,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在衰退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赢得生存机会,并实现华丽转身。“这种发展思路的调整对于电梯业而言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电梯企业管理者必须意识到,市场摆在他们面前的,不仅仅是产品的竞争,维护的竞争,更深层次的,是企业对产业链尤其是对供应链的管理和掌控能力的竞争,其实质就是对企业资源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变革”, 朱康正先生这样说道。三、“后危机时代”电梯企业发

34、展策略事实上,眼光远大,关注行业整体发展,并在产品质量、服务上均占优势的电梯企业“领头羊”们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正基于企业现实,结合整体市场环境,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展开以供应链管理(SCM)、供应商关系管理(SRM)为重心的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上下游企业之间高效协同,以帮助企业间实现准确、高效的良性互动,从而实现“一环盈利,全链受益”的多赢局面。以拥有百年历史的快速电梯为例,其实施的相关措施是以供应商为切入点,和供应商统一战线。在快速电梯看来,供应商不仅是一个独立企业,更是快速电梯不可缺少的伙伴,快速电梯愿意和供应商分享自己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并在不断的分享和合作中,得到彼此的认同。这不但

35、在无形中增强了企业的竞争优势,还使快速电梯在应对政府的大型住宅投资建设项目时,可以和供应商一起协同合作,分担风险。作为全球最大电梯生产商之一的美国联合技术公司(UTC)旗下子公司,快速电梯还参与了集团的金牌供应商项目。该项目会对候选供应商从产品、服务质量,交付及时率,客户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以推动集团全球供应商绩效改善。目前,快速电梯已有 17 家关键供应商参与 UTC 金牌供应商项目,快速供应商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充分运用该项目去优化供应链管理程序,并将高效的工作方法及管控流程推及至快速所有的关键供应商,协助他们进行产品及服务持续的改进,确保企业盈利并尽早实现集团的

36、全球目标。”这样做的企业远非快速电梯一家。一直坚持“全面覆盖、纵深发展”和“精耕细作”的营销理念的三菱电梯公司正在不断努力,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成立了 7 大区域和 36 个直属分公司市场营销运作体制和服务体系。同时,公司也加快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实施 CIMS 应用工程,经过全面规划,循序渐进,已建立覆盖公司本部和全国分公司信息化网络。这个集成、同步、高效、稳定的信息化网络,全天候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理念支撑着企业的经营和运作。面对变幻莫测的经济形势,一流的企业必须首先把目光回到自己身上,正如快速总裁朱康正指出的:“企业必须从自身的问题入手,不断的反省和提升自己,考虑如何更有效地针对市场进

37、行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并在对已开发的市场进行很好的维护和管理的同时,去建立和管理良好的供应链。”通过最高效的管理方法及正当的竞争途径,随着中国经济形势的不断好转,我国电梯行业良好、健康的局面即将出现。第三节 电梯行业发展战略研究一、成本领先战略虽然众多国外公司已将生产基地建到了中国,但我国电梯企业与之相比,仍有成本优势。但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开放,这种差异将越来越小。我国电梯企业应抓住这段时间差,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加强科研投入、加快技术改造,以缩小和国外公司的差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二、产品差异化战略与国外企业相比,我国电梯企业的产品品种过于单一。如今的消费越来越提倡个性化,单一的品种在市场竞争中很难立足。国外企业在中国一般都有多个生产线,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按要求制造电梯,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实施产品差异化战略,一方面可以扩大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企业的市场风险。三、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由于受资金的影响,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力度普遍弱于国外企业。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有核心竞争力。而目前我国有一些电梯企业只是对电梯进行简单的组装,这样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目前我国电梯市场的高端产品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