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列关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实验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物质量的称量不准会造成较大误差B.重物质量选用得大些,有利于减小误差C.重物质量选用得较小些,有利于减小误差D.纸带下落和打点不同步不会影响实验2 .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由于电火花计时器两限位孔不在同一竖直线上,使纸带通过时受到较大的阻力,这样实验造成的结果是()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大于动能的增加量B.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明显小于动能的增加量C.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3 .有4条用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打出的纸带A、B、C、D,其中一
2、条是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打出的。为找出该纸带,某同学在每条纸带上取了点迹清晰的、连续的4个点,用刻度尺测出相邻两个点间距离依次为S1、S2、S3。请你根据下列S1、S2、S3的测量结果确定该纸带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791m/S2)()A.61.0mm65.8mm70.7mmB.41.2mm45.1mm53.0mmC.49.6mm53.5mm57.3mmD.60.5mm61.0mm60.6mm4 .如图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我们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 n点是第n个点,则
3、Vn=gnTB. n点是第n个点,则Vn=g(n1)TC.Sn + Sn+ 1Vn =2TD. Vn =hn + 1 hn 12T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0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1.00kg。(1)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应该用天平称出重物的质量B.可选用点迹清晰,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来处理数据C.操作时应先松开纸带再通电D.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46V的交流电源上(2)实验中甲、乙、丙三学生分别用同一装置得到三条点迹清晰的纸带,量出各纸带上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
4、0.18cm>0.19cm>0.25cm,则可肯定同学在操作上有错误,错误是<若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问的距离分别为15.55cm、19.20cm和23.23cm。则当打点计时器打点B时重物的瞬时速度v=m/s;重物由。到B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了J,动能增加了J保留3位有效数字),6.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图(甲)是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选取其中连续的计时点标为A、B、CGH、I,对BHg进行研究.1:!阳prnd|rr11p11r(111I'I1hJ-i(mrjiTTijuiTpnr(r1_nr|_ri_
5、fttitti11-口一I134*7R(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2)用刻度尺测量的距离如图(乙),读出A、C两点间距为cmB点对应的速度Vb=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C.(3)若H点对应的速度为Vh,重物下落的图度为hB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为完成实验,要比较2vB与的大小(用字母表示).7 .利用图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1)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交流电源、铁架台、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接电源语悌用的还有.(选填器材前的字母)A.大小合适的铁质重锤8 .体积较大的木质重锤C.刻度尺D.游标卡尺E.秒
6、表(2)图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A、B、C,测得它们到起始点。的距离分别为hA、hB、hC.重锤质量用m表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从打下。点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AEd=,动能的增加量AE=(3)在实验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正确的是.A.释放重锤前,使纸带保持竖直B.做实验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重锤C.为测量打点计时器打下某点时重锤的速度v,可测量该点到。点的距离h,再根据公式v=J2gh计算,其中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D.用刻度尺测量某点到。点的距离h,利用公式mgh计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其中
7、g应取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同学在纸带上选取计数点后,测量它们到起始点O的距离h,并计算出打相应计数点时重锤的速度v,通过描绘v2-h图象去研究机械能是否守恒.若实验中重锤所受阻力不可忽略,且阻力大小保持不变,从理论上分析,合理的v2h图象是下列图中的.8.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岳口高中的金金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并提供了如下的实验器材:A.B.C.D.E.F.小车钩码一端带滑轮的木板细线电火花计时器纸带G.毫米刻度尺H.低压交流电源220V的交流电源(1)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提供的实验器材,你认为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填写器材序号),还应补充的器材是(2)实验中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选
8、择点迹清晰且便于测量的连续7个点(标号06),测出0v2 到1、2、3、4、5、6点的距离分别为d1、d2、d3、到d5>de,打点周期为T.则打点2时小车的速度j若测得小车质量为M钩码质量为成打点1和点5时小车的速度分别用Vi、V5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验证点1与点5间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的关系式可表示为,,一v,,v入,、在实验数据处理时,如果以万为纵轴,以d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万一d图象,其图线的斜率表小的物理量的表达式为1.B2.A3.C 4.CD5.丙,0.25;1.92m/s, 1.88,1.846. (1)0.02 s(2)5.401.35(3) 2vH- ghBH
9、解析(1)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一,一一,Sac50 Hz,则每隔 0.02 s 打一点.(2) Sac= (5.90 0.50)cm =5.40 cm, Vb=听=5.40: 10 m/s = 1.35 m/s.(3) 由动能定理有 mghH= ;m。- 1mB,彳导 VB=2 X 0.022222m?he- hA?2VHghBH.7. (1)AC (2) mglB - (3)ABD (4)A解析(1)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需要尽量减小阻力,以使得减少的重力势能接近增加的动能,所以选择铁质重锤而不是木质重锤,这样可以尽量减少阻力影响,即选项A对,B错;在计算速度时需要刻度尺测量点迹之间的距离
10、以及下落的高度,所以选项C是必须的;而秒表不需要,只要查相邻点的间隔即可得时间间隔,因为打点计时器D错.(2) O点到B点下落的每隔0.02秒打一个点,所以E错误;有刻度尺测量点间距,而不需要游标卡尺,选项高度为hB,所以减少的重力势能为mgh>,增加的动能要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B为AC的中间时刻即等于AC的平均he hA 1 o速度,所以vb=,增加的动能 AE<=2mi=m?hC hA?8T22-.(3)为保证只有重力做功,释放前纸带竖直可减少纸带B对;速度的与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选项A对;实验过程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重锤,选项计算必须从纸带数据来求,而不能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求速度,如果按照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来求解则减少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增加的动能,验证就没有意义了,选项C错;计算减少的重力势能mgh-定要按照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来12V2f计算,选项D对.(4)若有恒定的阻力存在,则根据动能定理可得(mg-f)h=2mv,即下=2gm,所以图象斜率为定值,而且过原点,对照选项A对.8.(1)H天平(2)d2Td1或4TmGd5di)=2(Mn)(v2-v2)(3)Mmgm解析(1)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因此低压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不安全行为与事故
- 产品试验合同示范文本
- 个人劳务承揽合同样本
- 食堂承包运营合同模板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 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2025租约到期不续签书面租赁合同
- 2025年新合同范本:劳动合同的版
- 35m全自动消防水炮产品参数
- 2025年某镇生态农业发展项目承包合同书
- 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投入效果评估与优化报告
- 挪用公款还款协议书范本
-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规程2023
- TWI-JM(工作改善)课件
- 肌肉注射评分标准
- 纺纱织造工艺流程培训教材实用课件
- 中美关系新时代52张课件
- 广东省广州市广外、铁一、广附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无答案)
- 《通达信炒股软件从入门到精通》读书笔记模板
- 科研诚信问题课件
- 高频电刀之负极板的正确使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