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不同”而美好_第1页
教育因“不同”而美好_第2页
教育因“不同”而美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因“不同”而美好“大家不同大家都好”,是日本女作家金子美玲诗作我和小鸟和铃铛中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教育家陶西平认为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虽然大家不同,但是大家都好;二是因为大家不同,所以大家都更好。由此,我想起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办的“教育:直面未知的世界”2012世界未来教育论坛上阐述的观点“我们的理想是不同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变得更加不同,而不是变成相同的人。”面对当下的教育现实,凡是有责任心的教育同仁不能不冷峻地扪心自问:我们的基础教育离“大家不同大家都好”还有多远?我们的教育,是让孩子变得“更加不同”还是“更加相同”?且看几个见诸媒体的事例。事例一,

2、某市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答案是“香蕉”,结果教师判为“错”,不得分。身为大学教师的父亲气不过,找教师评理,教师的理由是:标准答案是“镰刀”,自己是按规定评分。家长无语。事例二,年轻妈妈发微博叹苦求援:上小学的孩子数学考了94分,列班级倒数第三名。班主任找家长谈话,指令她马上找人补课,否则后果严重。她求援:“天呀,我该找谁去?”事例三,不少国外中小学校长来中国参观学校后经常发问:为什么让几百几千名孩子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一种广播体操?这也算体育活动吗?为什么大多数学校的校训都差不多?为什么学校里有那么多的奖牌,而且各个学校的奖牌名称都差不多?凡此种种,足以表明我们的中

3、小学教育仍然深陷在“标准化、模式化、同质化和呆板僵化”的沼泽地里。政府官员、家长、学校、教师、学生似乎无一例外被“升学、考试、分数”这一魔杖所驱使,在一辆没有制动装置的破车上相互怨恨又相互依存,努力把孩子变成“更加相同”的标准件。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孩子。诚如意大利诗人马拉古兹在其实有一百诗中所写的:“孩子是由一百组成的,孩子有一百种语言,一百只手,一百个念头,一百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还有一百种聆听的方式一百、一百、再一百,但被偷走了九十九。学校和文明,将孩子和身心分离他们告诉孩子,一百并不存在。但是孩子却说:不,其实真的有一百!”是的,一人一天地,一心一世界,每个孩

4、子的天性禀赋、智商情商、家庭背景、生活体验、教育经历都是千差万别不可复制的“唯一”,由此才描绘了人生喜怒哀乐的多重奏,成就了人类社会绚丽多彩的乐章。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如是说:“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还是小学生水平,但在某些方面可能是本科生和研究生水平。学校在这样的时代里,要学会发现孩子,发现他们的个性,寻找新的教育起点。”正是因为这样的发现,才成就了不少“坏孩子”伟人。连续两年7门功课不及格而退学的青年作家韩寒,却以三重门等众多作品和新锐时评成为“80后”最有影响力的意见领袖;高考数学只有21分的马云,却以“死扛”的坚韧创建了电子商务“巨无霸”阿里巴巴,创造了多个互联网电商的世界第一;俄罗斯总

5、统普京学生时代很顽皮,六年级才当上少先队员,而今已成为胆识过人的铁腕政治家;成不了优秀中学数学教师的陈景润,却攻克了数学皇冠哥德巴赫猜想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想追问:学校能否不做或少做一些事,给孩子的天性自由自然发展留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比如图书馆没有层层设防,没有借阅时间地点的限制,没有管理员的盯、管、跟,能否都像宁波鄞州高中的“无门”图书馆那样让学生自由进出,随意借阅?实验室、音乐室等功能教室,不上锁,不限时,学生能随时动手体验,随时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帮助吗?春游秋游等学生十分向往的亲近大自然、触摸真实生活的体验性实践活动能不取消吗?孩子偶尔犯错,如与小伙伴小小打了一架,一次作业没完成,一次考

6、试成绩下滑,教师能否不如临大敌、小题大做,而是平和对待、静待花开呢?校园里能否不出现“严禁攀爬”、“请勿入内”一类令孩子们胆战心惊、缩手缩脚的警告吗?学校和教师应该有这样的共识,凡是有违孩子天性的事,不利于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事,我们不能做;凡是有违教育常识和底线的事,我们更不能做。还有,我们的课程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个性特质发展?据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报告,世界各地普通高中必修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中国大陆、德国的比例最大,约0.8;法国、韩国、俄罗斯、芬兰、美国等,比例约0.50.62;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比例较低,约0.3。我省新一轮高中课改聚焦选修课程的增量及其开发,可谓击中要核。

7、不少学校已有良好开端,如温州二中围绕“文理兼顾,艺文见长”特色传承,架构了“前四、中四、后四”的课程体系,融通必修与选修课程,兼顾共同基础与个性特质,使不同学生的不同天性得到灵动自然的培育发展,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水涨船高。面对新课改,我们似乎要更加清醒、更为扎实地紧扣先进教育理念,精准提炼基于地域文化、基于学校传统积淀而形成的办学特色,并以此为指向,集中研发本土化的课程群,努力使学生在选课中学会选择,在学习特色课程中印记学校的文化温度和精神成长。另外,我们的学与教方式顺应了不同个性、不同起点学生的成长需求吗?“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传统的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听讲”,学习效果最差,24小时以后学

8、过的内容只能记住5%;通过“阅读”方式学习的内容可以保留10%;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达20%;以“示范、演示”方式学习,可达30%;“小组讨论”可记住50%;“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记住75%;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马上应用”,效果最好,可记住90%。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着重关注学生多元多样学习方式的指导掌握,使不同特质的学生逐步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创建的“非正式学习”网站可汗学院的教学方式能给我们新的启发。该网站是让学习者利用在线教学视频自主学习。萨尔曼可汗把自己对知识的讲解录像,使学习更加个性化。学生可以选择何时何地学任何内容,学习因此从他控走向自控,从恐惧走向愉悦,从正规呆板的教室走向宽松自由的环境。一旦“以学定教、学为中心”、“教为学服务”的理念真正转化为教师教学的自觉行为,不同学生在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发展的目标便指日可待。所以,我们有理由坚信,每一位具有教育梦的同仁,只要始终坚守这些教育常识层面的理性追问,执着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