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一、单选题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出发向右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A. 物体t3在时刻回到了出发点B. 物体在t2时刻离出发点最远C. 物体在0t2时间内向右运动,在t2t3时间内向左运动D. 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1. 物体甲的速度-时间图象和物体乙的位移-时间图象分别如图所示,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A. 甲在0-4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12mB. 甲在0-4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C. 乙在t=2s时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乙在0-4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2. 一辆汽车以恒定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刹车
2、后前2s的位移为24m,第3s的位移为6m,汽车在3s内没有停下来,则()A.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B. 汽车第4s内的位移为3mC. 汽车第5s内的位移为1mD. 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刚好静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8m/s3. 两物体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二者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2s时,两物体相遇B. 相遇前,两物体在t=1s时两物体间距离最大C. t=1s时,两物体相距0.5mD. t=3s时,两物体相距1.5m4. 一汽车装备了具有“全力自动刹车”功能的城市安全系统,系统以50 Hz的频率监视前方的交通状况.当车速小于等于10 m/s,且与前方
3、静止的障碍物之间的距离接近安全距离时,如果司机未采取制动措施,系统就会立即启动“全力自动刹车”,使汽车避免与障碍物相撞.在上述条件下,若该车在不同路况下的“全力自动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取46 m/s2之间的某一值,则“全力自动刹车”的最长时间为()A. 53sB. 253sC. 2.5sD. 12.5s二、多选题5. 如图所示,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BC行驶,先匀加速运动,第4s末通过B点时速度最大,再经6s匀减速到达C点停止。已知AC长为3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在AB段与BC段平均速度相同B. 加速和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3C. 通过B点时速度大小为6m/sD. A
4、B段位移为12m6. 如图甲所示,一小物块从水平转动的传送带的右侧滑上传送带,固定在传送带右端的位移传感器记录了小物的位移x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图线在前3.0s内为二次函数,在3.0s4.5s内为一次函数,取向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传送带的速度保持不变,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B. 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C. 传送带的速度大小为2m/sD. 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7. 如图所示,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置于长木板的中央,长木板和物块的质量均为m,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3,已知最大静摩擦力
5、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物块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可能等于FB. F<mg时,小物块始终保持静止C. 长木板的加速度可能等于g3D. F>43mg时,小物块相对长木板滑动8. 某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最后停在D点,如图所示.已知AB=6 m,BC=4 m,从A点运动到B点和从B点运动到C点两个过程速度变化量都为-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2.5m/s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C. 质点从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为4 sD. A,D两点间的距离为
6、12.25m三、填空题9. 如图,滑块从h=0.2m高处的a点经光滑圆弧轨道ab,滑入水平轨道bc,最终恰好停在c点,如果滑块在bc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3s则滑块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为_m/s,bc间距离为_m四、实验题探究题10. 一小球沿光滑斜面向下运动,用每隔110s曝光一次的频闪照相机拍摄下不同时刻小球的位置照片如图所示,选小球的五个连续位置A、B、C、D、E进行测量,测得距离s1、s2、s3、s4的数据如表格所示。(1)小球没斜面下滑的加速度的大小为_m/s2(2)能否根据以上数据求出小球在位置A和位置E的速度?简要说明理由。(3)能否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斜面的倾角?简要说明理由。(重力
7、加速度g为已知)11. 某同学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1)有下列操作,其中叙述正确的是_A同一次实验过程中,结点的位置必须都拉到同一位置O点,不能随意变动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应使两细绳之间的夹角总为90°,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C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时应尽量使两弹簧秤的示数达到量程的最大值D为保证实验结果尽可能地准确,每次拉橡皮条时,两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2)如果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同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其中F为以F1、F2为邻边作出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所对应的力,F为用一只弹簧秤拉的
8、时候对应的力,则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五、简答题12.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随意变道可能造成交通事故某司机驾车以54km/h在快车道上行驶,行驶在该车前面的另一辆小轿车以36km/h在慢车道上行驶,当后车车头和前车车尾相距d=5m时,前面司机突然加速变道至后车正前方,其加速度大小a1=1m/s2不考虑变道带来的方向变化(取15=3.9)求:(1)若后车的司机不减速,经过多少时间两车相撞;(2)若后车的司机发现前车变道,立即刹车减速,为避免发生车祸,后车刹车减速的加速度a2至少为多大1.【答案】D【解析】解:ABC、在0-t3时间内,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说明物体一直向右运动,
9、物体t3在时刻离出发点最远,故ABC错误。D、根据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知物体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故D正确。故选:D。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由此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关键要明确斜率的含义: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越大。2.【答案】B【解析】解:A、甲在前2s内向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2s内向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即4s时间内有往返运动;它通过的总路程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为:S=2××3×2=6m,故A
10、错误;B、根据v-t图象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知前2s内和后2s内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甲在0-4s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零,故B正确;C、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乙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不变,故C错误;D、乙在4s时间内从-3m运动到+3m位置,故位移为6m,故D错误;故选:B。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运动图象的斜率、与t轴包围的面积的含义,要知道x-t图象与v-t图象的区别,不能搞混。3.【答案】D【解析】解:A、刹车后前2s的位移为24m,则第1s末的速度等于前2s内的平均速
11、度,得:m/s第3s的位移为6m,则2.5s末的速度:m/s由速度公式可得:故A错误;B、汽车运动的初速度:m/s汽车运动的时间:s可知汽车在4s末停止运动,第4s内运动的逆过程为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4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位移:m故B错误;C、汽车在4s末停止运动,第5s内没有运动,所以位移等于0故C错误;D、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刚好静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故D正确故选:D。已知刹车后前2s的位移为24m,第3s的位移为6m,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分别求出1s末与2.5s末的速度,然后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由速度公式求出汽车的初速度,再由速度公式求出汽车停止运动的时间
12、,由位移公式求出第4s内的位移和第5s内的位移;由平均速度的公式求出平均速度本题综合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规律,灵活选择公式和物理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A、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为物体运动的位移,前2s内的位移分别为和故t=2s时,两物体不相遇,故A错误; B、两物体当速度相同时,相距最远,故当t=2s时,相距最远,故B错误; C、t=1s时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和x2=0.5m,故相距距离为x=x2-x1=1.5m,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在v-t图象中,与时间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当速度相同时,两者相距最远;本题主要考查了v-t图象,明确与时间
13、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当速度相同时,两者相距最远;5.【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建立匀减速运动模型,而后速度取最大值、加速度取最小值求出刹车的最长时间即可。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解答时要注意运动模型的建立和速度与加速度状态的确定。【解答】车速取最大值,加速度取最小值,此时刹车时间最长;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答案】ACD【解析】【分析】平均速度根据公式=分析。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求加速度大小之比。由位移等于平均速度与时间的乘积求B点时速度大小,并求得AB段位移。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也
14、可以通过作出v-t图象来解答。【解答】A.设汽车通过B点的速度为v,则汽车在AB段与BC段平均速度分别为=,=,则=,故A正确;B.加速和减速过程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t2:t1=3:2,故B错误;C.根据xAC=+,得v=6m/s,故C正确;D.AB段位移为xAB=×4m=12m,故D正确。故选ACD。7.【答案】ACD【解析】【分析】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物体在前3s的运动情况,从而判断出传送带的转动方向,在3.0s4.5s内为一次函数,说明物块向右做匀速运动,由斜率求出物体的速度即为传送带的速度,根据第3s内物体的运动过程,由位移时间公式求得物块匀减速运
15、动的加速度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动摩擦因数。本题借助传送带模型考查了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第二定律等知识点,解题的关键是要明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正确分析物块的运动情况。【解答】AB.根据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前2s物体向左匀减速运动,第3s内向右匀加速运动,3-4.5s内x-t图象为一次函数,说明小物块已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即与传送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因此传送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故A正确,B错误;C.传送带的速度大小等于物块向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故C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第3s内小物块向右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则(其中x=1m,t=1s),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6、可得,解得:=0.2,故D正确。故选ACD。8.【答案】ACD【解析】解:A、木板相对物块没动,若Fmg,则木板上下表面都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摩擦力,摩擦力大小为F,故A正确; B、若mgFmg,则木板和物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对木板分析,当两者发生相对滑动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解得,故C正确; D、对木块受力分析,当发生相对滑动时,则F-mg=ma,解得F=,故时,小物块相对长木板滑动,故D正确 故选:ACD对两者进行受力分析,而题目并没有说木板相对物块到底是动了还是没动,因此我们要分两种情况来考虑这个问题: 一:木板相对物块没动,这样的话就是说木板和物块一起做匀加
17、速直线运动,可以通过受力来找加速度。 二:木板相对物块动了,则木板就是在物块的摩擦力和地面的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又可以做出一个结果。这是一个需要思维缜密的题,通过题干问的加速度可能是?我们就可只推测这个至少应该有两个答案,也就是会有两种运动情况,进而仔细分析题目找出这两种情况即可。9.【答案】BD【解析】【分析】根据A、B、C三个位置的速度差相等,结合速度位移公式,联立方程组求出A、B、C的速度以及加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质点从A到C的时间,根据速度位移公式求出A、D两点的距离。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和公式的应用,根据位移速度公式求出加速度,再由运动学公式列式求解
18、。【解答】由题意知,设加速度的大小为a,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AB段:,BC段:,联立解得:,质点从A到C的时间为:,AD之间的距离为:,故BD正确,AC错误;故选BD。10.【答案】2;3【解析】解:从a到b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0 解得: b到c过程,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有: 解得:x=3m 故答案为:2,3从a到b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到b点时的速度,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bc距离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运动学公式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动能定理求解速度,运用动能定理解题时需确定合适的研究过程11.【答案】(1)1.10 (2)可以,可以先求出C点的速度vC=s2+s32
19、T=(9.30+10.40)×10-22×0.1m/s=0.985m/s,由于小球下滑的加速度为:a=1.10m/s2,所以用A点的速度为:vA=vC-2aT=0.985-2×1.10×0.1m/s=0.765m/s所以E点的速度为:vE=vC+2aT0.985+2×1.10×0.1m/s=1.205m/s故可以求A、E两点的速度。(3)可以,设斜面的倾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ma,所以,a=gsin即:sin=ag,由于a,g已知,故可以求出斜面的倾角。【解析】【分析】(1)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恒量,应用求出小
20、球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2)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B点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C、A点的速度。(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所以,由于a、gy已知,故可求出斜面的倾角。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及牛顿第二定律,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解答】(1)根据得:;(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C点的瞬时速度为:,由于小球下滑的加速为:,所以用A点的速度为:所以E点的速度为:故可以求A、E两点的速度。(3)可以,设斜面的倾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即:,由于,已知,故可以求出斜面的倾角。故答案为:(1)1.10
21、;(2)可以,可以先求出C点的速度:,由于小球下滑的加速度为:,所以用A点的速度为:所以E点的速度为:故可以求A、E两点的速度。(3)可以,设斜面的倾角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所以,即:,由于,已知,故可以求出斜面的倾角。12.【答案】(1)AD (2)F '【解析】【分析】(1)该实验中F是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出的合力,而F是通过实际实验得出的,故F应与OA在同一直线上,由于误差的存在,F和F会有一定的夹角。本实验采用“等效法”,即要求两次拉橡皮筋的效果相同,对于两弹簧拉力大小以及夹角大小以及其它具体操作要有利于减小实验误差。【解答】(1)A.为了使弹簧两次拉橡皮条的效果相同,要求在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不动,故A正确; B.实验中对两弹簧之间的夹角没有具体要求,只要夹角适当,便于作图即可,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要求夹角总为90°,故B错误; C.在实验中两个分力的大小适当,在作图时有利于减小误差即可,并非要达到量程,故C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语文个人述职报告锦集8篇
- 现代水墨课程设计教案
- 企业业务集成与协同平台解决方案
- 养老院老人康复设施维修人员表彰制度
- 学校出纳工作总结
- 网络营销 第3版 教案汇 魏亚萍 1.2项目一定义、岗位 - 5-4信息流推广
- 房地产总企业行政规章制度
- 建筑垃圾运输合同
- 培训场地租赁协议书模板
- 公寓租赁合作合同
- 《深圳地质》-地质构造-断裂带-文字全电子版
- 学术论文的写作与规范课件
- 营养风险筛查ppt培训讲义课件(PPT 31页)
- 承压设备事故及处理课件
- 煤层气现场监督工作要点
- 工会经费收支预算表
- 质量管理体系各条款的审核重点
- 聚丙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BBC美丽中国英文字幕
- CDR-临床痴呆评定量表
- 《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个人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