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综合测试卷一、填空。每空分,共20 分。1、在7 、5 、8 、11 、15 、2 、9 这些数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2、32 的2 在 位上,表示 ,3 在 位上,表示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第二位是 ,第三位是 。4、和29 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5、一张5 元纸币,一张5 角纸币,一枚5 分硬币,合起来是 。6、4 个一和8 个十组成的数是 。7、100 里面有 个十,有 个一。8、请写出一个个位、十位上的数字一样的两位数 。9、最大的一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 它们的和是 。二、我会算。每题1分,共14分99+1=7
2、2+20=32+60=9090=457=789=308=65+8=789=367=402020=6840+7=7040+37=9050+18=三、在里填上或= 。每题1 分,共6分20-9 715+3 1830-3 2811+6 66+12 1613+6 20四、列式计算。每题4分,共20分1、一个加数是45 ,另一个加数是50 ,和是多少?_2、被减数是67 ,减数是8 ,差是多少?_3、87 比9 多多少?_4、30 比45 少多少?_5、25 与8 相差多少?_五、用数学。1 小题15 分,2 小题5 分,共20 分。1、草地上有20 只小鸡,有8 只小鸭。1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_
3、2小鸡比小鸭多多少只?_3你还能提出 什么问题?_2、一组和二组一共折了58 只纸飞机,一组折了30 只,二组折了多少只?_六、考考你,你行吗?每题10 分,共20 分。1、小朋友站队,从前往后数小红排第8 ,小红后面还有15 个人。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_2、平平和芳芳都集邮,平平给芳芳5 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原来芳芳比平平少多少枚邮票?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才能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进步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进步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
4、,它恰是进步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前提和根底。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_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