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1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2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3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4页
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共30分.1-7题为单选题,每题 3分;8-10为多选题,每题 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 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 (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为 1.5m8. 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500gC.人的正常体温为 38.5 CD.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m/s2. (3分)图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

2、近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3. (3分)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用一个带细玻璃管的橡皮塞塞紧,制成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所示,A .去掉橡胶塞,不影响温度计的使用B.换用不同液体,温度计测量的范围相同C.玻璃管越粗,水沿着细玻璃管上升和下降的越明显D.将小瓶放到盛有热水的容器中,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上升4. (3分)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甲车达到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乙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甲、乙辆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0101201 JOt 40t。士 -ri - T: 120OP甲0 10tm 班MhWta 150u Wm 七师乙'IA.B.C.D.5. (3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冬天家里玻璃窗上的冰花出现在窗外B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一个放热过程C.湿手拿冻肉会被“粘住”是因为手上的水凝固了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6. (3分)如图所示的是课本中的几幅插图,对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图图(b>图(0)图(d)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

4、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是物体发出的光直接进入我们的眼睛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每条光线都不遵循反射定律7. (3分)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 L和圈数N ,则直径D = L/NC.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 L8. (3分)如图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按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

5、钢尺。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和拨动钢尺的力度,将钢尺发出的不同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显示的三种不同波形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对各种情图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波形图的音调比乙低B.甲波形图的响度比乙大C.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时,对应的是甲波形图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时,对应的是乙波形图9. (3分)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装1kg的水的瓶子一定能装下 1kg的酒精B.铁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一定比铝大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D.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10. (3分)小明用凸透镜先后观察手指和窗

6、外远处的景物,看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中看到的是虚像;乙中看到的是实像B.甲中成的是缩小的像;乙中所成的放大的像C.甲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D.甲中手指在凸透镜 1倍焦距以外;乙中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内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1. (6分)夜深了,把电视的声音关小点,这是从 减小噪声,从声音的特性的角度分析,这是减小声 音的。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如图所示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 逐渐减弱,这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12. (6分)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

7、验装置图。实验中,采用透明薄玻璃板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一段距离, 蜡烛的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而是如图所示倾斜,蜡烛的像对应图乙中 (选填“ Ai” “A2” “A3”)。13. (6分)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第5页(共15页)(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态。(选填(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 ,则试管内冰的质量将“变大”、“变小”或“不变”)。14. (6分)小明在探究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绘制了a、b两种物质的m-V图象,如

8、图所示,甲乙密度大小之比是 ;当b的质量是4g时,它的体积是 cm3如果把b物质砍去一部分,则剩 下部分的密度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里程1石家庄07: 380km2正定机场07: 5207: 5437km3保定东08: 2108: 23142km2014)如表所示。15. (6分)G6706次高速列车运行时刻表(北京西09: 04281km从表中可知,正定机场到保定东的运行时间是 min;由石家庄驶往北京西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列车驶离石家庄站时,小明看到站台上站着的人向后运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4个小题,每空1分,共27分

9、)16. (5分)(1)如图(1)所示,用 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 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 正确的刻度尺的读数为cm。(2)请在图(2)中虚线画出相应的透镜。(3) “潭清疑水浅”说的是光的 现象;如图(3)所示,OA是人眼在A点观察河里B处鹅卵石的 折射光线,请在图中补全人眼看见鹅卵石的光路图:若用激光笔沿AO照射,则激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鹅卵石上。第9页(共15页)图图(2图17. (6分)如图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c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4min后停止记录。(1)本实验中,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

10、铁杆位置非常重要。在组装该实验装置时,应当先调整固定 (选填“铁圈”或“铁杆”)的位置。(2)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C.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C。(3)图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 图,气泡里面是 (选填“空气”或“水蒸气”)。(4)试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 (将下面选项前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得到可靠结论减小误差(5)小明发现有的同学完成此试验时,在烧杯上加了一张硬纸板(如图丁所示),请你评估这两种实验方案:。18. (9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两支点燃的蜡烛A和B、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第5

11、页(共15页)图所示的位置后,进行如下操作:(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两个像一定是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的;将蜡烛A取走后,光屏上 (选填" C”或" D”)处的像仍然存在。(3)将蜡烛B放到。点(O点为AB两点的中点),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远视镜片,光屏需向(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且像 (选填“变大”或“变小”)。(4)蜡烛B放到O点并慢慢远离透镜,当蜡烛从距透镜5m处移至距透镜6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变化很小,且约为1

12、0cm。此时光屏上的像 (选填“很大”或“很小”),透镜的焦距约为 cm。19. (7分)课堂上,同学们分组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水、烧杯和待测小石块,p水=1.0x 103kg/m3.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测量之前,要观察量筒的 和。(2)测量过程的情景如图 (1)所示,正确且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测出矿石的密度为 g/cm3。(3)小明发现自己组里的祛码缺失,于是利用图(2)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石块的质量:先将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托盘中,调节天平平衡;再将小石块轻轻放入左盘烧杯中,向右盘烧杯加水直至平衡;然后将烧杯中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为30

13、mL,则石块的质量是 go【拓展】小红虽然测出自己组里石块质量为160g,却发现因石块体积较大不能放进量筒中,就按如图(3)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石块体积。老师指出矿石从烧杯中拿出来会带水,导致矿石体积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小红仔细思考后,又测出石块从烧杯中取出时的质量为166g,则矿石的体积应为 cm3。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 2个小题,第20题6分,第21题7分,共13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给分)20. (6分)假期,小明从自己家出发到学校交一份调查表,然后去奶奶家吃饭,整个过程中有步行、有骑行,其全程的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

14、示:(1)步行过程对应的图象是哪一段?(2)骑行的速度是多少?(3)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1. (7分)元宝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财富象征,在喜庆吉祥的春节,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个金元宝。小明看着很 喜欢,对物理有浓厚兴趣的他测出金元宝的质量为38.6g,体积为4cm3,并查阅密度表,得到黄金的密度为 19.3X103kg/m3(1)计算金元宝的密度;(2)小明根据计算出来的金元宝的密度断定“金元宝一定不是黄金制作的”,你认为小明的观点正确吗?如果金元宝就是黄金制作的,请你根据已有数据计算说明这个金元宝的构成。(3)若用黄金和铜混合制作一个质量与外形大小完全相同的实心金元宝,请计算需要金和铜的质

15、量各为多少?(保留两位小数,p铜=8.9 x 103kg/m3)2019-2020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共30分.1-7题为单选题,每题 3分;8-10为多选题,每题 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 2分,错选或不选不得分)1 .【解答】解:A、学生课桌的高度为 0.8m,故A错误;B、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500g,符合实际,故 B正确;C、人的正常体温为 37 C,故C错误;D、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故D错误;故选:B。2 .【解答】解: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青蛙的背振动产生的,故 A错误;B

16、、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模拟出相同的音色,故 B正确;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如果影响到了人的休息和工作,就属于噪声,没有影响,就不属于噪声,故C错误;D、声音能传递信息,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就是利用了传递信息,故 D错误。故选:B。3 .【解答】解:A、橡皮塞对瓶内的气体起到密封作用,去掉橡皮塞,瓶内气体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影响温度计的使用,故A错误;B、不同液体热胀冷缩的本领不同,换用不同液体,温度计测量的范围不相同,故B错误;C、玻璃管越细,水沿着细玻璃管上升和下降得越明显,故 C错误;D、将小瓶放到盛有热水的容器中,瓶中的水受热膨胀将沿细玻璃管上升,故D正确。故选:D。4 .【解答】解:由

17、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 ,则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正确;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 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 20s,所以甲车达到 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乙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故正确;由图知,在相同时间内乙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说明乙车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错误;甲、乙两车在 40s内通过的路程均为 s= 1200m,根据v=可知在40s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正确。故选:A。5 .【解答】解:A、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结成的小冰晶,属 于凝华现象,冰花在窗内,故

18、 A错误;B、樟脑丸变小了,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升华吸热,故 B错误;C、冻肉温度较低,用湿手去拿冻肉,手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冻肉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因此会“粘住”,故C正确;D、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吸热,故 D错误。 故选:Co6 .【解答】解:A、图(a)中的白光分解为七色光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故 A错误;B、图(b)中激光束引导掘进方向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点,故 B正确;C、图(c)中我们能看见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故 C错误;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都遵循反射定律,故 D错误。 故选:B。7 .【解

19、答】解:A、一张纸的厚度太小,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测量纸的厚度时,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此选项正确;B、细金属丝的直径太小, 甚至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无法直接准确测量,所以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此选项正确;C、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刻线一侧要靠紧被测部分,所以无法仅利用刻度尺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此选项错误;D、自行车车轮的周长可以测出, 要测量自行车行驶的路程, 可以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 N,再乘以车轮的 周长L.此选项正确。故选:Co8 .【解答

20、】解:A、由波形图可知,甲和乙比较,甲波形振动的频率高,音调高,故 A错误;B、甲和乙比较,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说明甲声音的响度比乙大,故 B正确;C、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说明此时钢尺振动幅度大,拨动钢尺的力度较大,故C正确;D、乙波形的振动频率比甲波形慢,说明此时钢尺振动慢,则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较长,故D正确。故选:BCD。第11页(共15页)9 .【解答】解:A、瓶子容积V一定,能装1kg的水,若要装下1kg的其它液体,根据 p="得,p液,P水,而P酒精v P水,所以不能装下1kg的酒精,故A错误;B、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说明相同体积的铁和铝,铁的质量比铝的质量大,选项中

21、缺少体积相同这个条件,故B错误;C、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由公式0=等可知,球内气体密度变大,故C正确;D、由m= pV可知,体积相等的情况下,用密度较小的材料,可使赛车的质量减小,所以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 D正确。故选:CD。10 【解答】解:当用凸透镜观察自己的手指时,此时手指在凸透镜的焦点之内(1倍焦距以内),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若看窗外远处的景物,此时窗外的景物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o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5个小题,每空2分,共30分)

22、11 【解答】解:(1)夜深了,把电视的声音关小点,这一提示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这是从声源处减小噪声,从声音的特性的角度分析,这是使声音变小,也就是减小声音的响度。(2)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减小;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这表明: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答案为:声源处;响度;介质。12 .【解答】解:(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使用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并且能够成像,这样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平面镜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无关,将蜡烛

23、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会变化。(3)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蜡烛第10页(共15页)A的像应是图乙中的 A2;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像的位置;不变;A 2。13 .【解答】解:(1)由图象知,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所以是凝固图象;又该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该物质从 10min开始凝固,凝固点为-2C,至ij 20min结束,所以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态;(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C,而该物质的温度是-2C;冰水混合物会向该物质放热,冰水混合物中的水会达到凝固结冰的条件,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多,冰的

24、 质量将变大。故答案为:(1)晶体;固;(2)变大。14 .【解答】解:由图象可知,当a、b两种物质体积相同时,即 V = 2cm3时;根据可知,甲乙密度大小之比是:蹒P 甲 2c it? q2 1P 乙.T 2c nt3由图象可知,当b的质量是4g时,它的体积为2cm3;因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把b物质砍去一部分,剩下部分的密度保持不变。故答案为:2: 1; 2;不变。15.【解答】解:(1)列车从正定机场发车时刻时07:54,到达保定东的时刻是08: 21,所以时间t1 = 08:21- 07: 54 = 27min;(2)石家庄到北京西站所用时间t2=

25、09: 04- 07: 38= 1h26min = 1 X 3600s+26X60s= 5160s,行驶的路程s2= 281km =2.81 x 105m,列车全程速度 v = =工Ml" 1 " * 54.5m/s;t2 5160s(3)小明看到站台上站着的人向后运动是因为他是以相对人站台向前运动的列车为参照物的。故答案为:27; 54.5;他乘坐的列车。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每空1分,共27分)16 .【解答】解:(1) B刻度尺1cm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 A刻度尺1cm分为5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2mm,所以B刻度尺精确;B刻度尺使用

26、时刻度越贴近物体误差越小,所以B的放置方法正确,因为物体左侧与 11.0cm刻度线对齐,右侧对应13.53cm,所以物体长度为 13.53cm - 11.00cm = 2.53cm ;(2)入射光线平行于透镜的主光轴,折射光线发散,因此透镜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故填凹透镜,图示如下:(3) “潭清疑水浅”指的是,水比较清澈,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B处鹅卵石反射的光线在水面处发生折射,BO为入射光线,光路图如下;根据光路的可逆性,用激光笔沿 AO照射,激光能射到河

27、底的鹅卵石上。故答案为:(1) B; 2.53;(2)见上图;(3)折射;见上图;能。17【解答】解:(1)在实验中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所以应先确定铁圈的高度;(2)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1C,此时是零上,液柱上表面对准了90c上面第6个小格处,读作 96C;液体沸腾的图象,横坐标代表时间,一个小格代表1分钟,纵坐标代表温度一个小格代表1C,从第10分钟开始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尽管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就是水的沸点,大小为98 Co(3)图丙中的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气泡里面是水蒸气。(

28、4)在此实验中,属于两个量之间关系的定量探究,所以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 “得到可靠结论”。(5)甲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丁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故答案为:(1)铁圈;(2) 96; 98; (3) a;水蒸气;(4);(5)甲装置热量损失大,实验耗时长,所测水的沸点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丁装置热量损失少,实验耗时少,但所测水的沸点不是当地气压下水的沸点。18 【解答】解:(1)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应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凸透镜必须位于蜡烛和 光屏之间,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目的是成像在光屏的

29、中心。(2)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像,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可以判断A处烛焰的像在 D点,B处烛焰的像在 C点,因此将蜡烛 A取走后,D处烛焰的像不见了,C处还能看到B处烛焰的像。(3)将蜡烛B放到。点(O点为AB两点的中点),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远视镜片,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则像会提前会聚,光屏需向左移动才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减小,凸透 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故像变小。(4)从“当蜡烛从距透镜 5m处移至距透镜6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变化很小,且约为 10cm”,可知当物体

30、到凸透镜的距离远远大于二倍焦距时,此时光屏上的像很小,像距稍大于焦距,所以透镜的焦距约为10cm。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2)缩小;C;(3)左;变小;(4)很小;10。19 .【解答】解:(1)在用量筒测量矿石的体积时,首先要观察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2)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为现将游码归零,然后调节横梁平衡, 将矿石放在左盘,右盘放祛码,此时横梁不平衡,应增减祛码或移动游码,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故是错误的,正确;故正确且合理测量质量的操作顺序 ;由图可得,矿石质量 m=52g,由可知,矿石的体积 V = 60ml - 40ml = 20ml = 20cm3,矿石的密度

31、 p= := 5I目=2.6g/cm3, V 20c m3(3)已知测出水的体积为 30mL= 30cm3,由p=皆可得,水的质量 m水=p水V = 1g/cm3 x 30cm3= 30g,由题意可知,小石块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等,则石块的质量m石=m水=30g,【拓展】将石块从烧杯中取出时,石块上沾有水,杯中需加更多的水,石块体积偏大,密度偏小。矿石从烧杯中取出后,补充的水的体积就是矿石的体积,而补充的水的体积又是量筒中减少的水的体积,因此,矿石的体积:V = 200ml - 130ml= 70ml = 70cm3。因为石块上沾有水,杯中需加更多的水,石块体积偏大,则多添加的水的质量 m' = 166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