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自我设障_第1页
简析自我设障_第2页
简析自我设障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析自我设障        【摘要】自我设障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在学生群体中更是如此。文章介绍了自我设障的概念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自我设障的一些经典研究及其重要结论进行了阐述。【关键词】自我设障;影响因素;作业性质;评价情境在社会生活中,个体总是为了争取更好的社会地位,更好的人际关系,而表现出一些维持正向的自我评价的行为。在一些我们感到不适或感到威胁的情景下,我们无法保证自己能做得好,甚至不能确定自己是否能成功。为了避免这种可能的失败对自我价值感的损毁,我们往往会采取一些自我保护的策略,使自己可以避免这种潜在

2、的危险,或者使这种危险既使成为事实但也不构成对自己的损害。自我设障(self-handicapping)就是这样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关于自我设障的定义有很多,它是一种行为策略,可以影响到对自我的认知,中外很多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我国学者黄希庭人认为,所谓自我设障就是指个体针对可能到来的失败威胁,而事先设计障碍的一种防卫行为1。Berglas和Jones2将其定义为:在表现情境中,个体为了回避或降低因不佳表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而采取的任何能够增大将失败原因外化机会的行动和选择。简单来说,就是人们普遍希望在失败面前找到借口。在人类社会中,我们可以接受因为种种内部外部阻碍甚至是懒惰导致的失败,但却无

3、法接受因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不足导致的失败,这与每个人都希望表现出高超的能力是很有关系的。因为懒惰等可以作为外部归因,而不影响社会对我们实际能力的判断,但是因愚笨则会被看作内部归因而极大地影响社会对我们的能力判断。个体使用自我设障的好处在于一旦失败,我们便可将其归因于自己原先设置的障碍,从而避免去直接面对失败,将失败的内部归因转化为外部归因,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也就是说,自我设障的行为能够让个体心安理得地去面对失败,维护自身的评价。另一方面,一旦个体成功了,自我设障又可表明个体没有尽全力就获得了成功,因此也就从侧面证明了个体超群的能力,也会获得不少的好评价,达到自我提升的效果。因而,自我呈现、印

4、象管理都会对自我设障产生影响。自我设障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且有多种表现形式,Lerry和Shepperd3提出可以从个体能否对行为进行控制这个角度将自我设障分为行动式自我设障和自陈式自我设障。行动式自我设障包括一系列个体所能控制的对学习不利的行为和事件,如不好好准备、休息不好、减少练习的时间等。自陈式自我设障指的是个体为将来可能的失败寻找一系列不可控的借口,包括焦虑、紧张和疾病等。区分两类自我设障策略的意义在于它们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行动式自我设障虽然为可能的失败提供了更为可信的借口,但由于做出了减少练习和努力的行为,使表现受到影响,降低了成功的可能性;自陈式自我设障只是在投入活动之前提

5、出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借口,没有不利于表现的实质行为,因此对表现不会产生真正的影响,也不会减少个体成功的机会。抬举他人相比于前两种自我设障的策略比较特殊,它在Berglas和Jones2的对自我设障的最初种类划分中并没有出现,但是在后继的研究中,研究者们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将其加入到了自我设障的种类当中。其定义特殊性表现在:个体在面临竞争或比较的情境时,并不选择行为的或声称的自我设障行为对自己产生影响,而是提供给竞争者或比较者额外的信息或帮助对他们产生影响使其有更好的表现,而自己同样尽力以求最佳表现。若失败,则可将之归因于竞争者所获取的额外利益,从而避免他人及自己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同时还可博取不自

6、私、有爱心的美名。抬举他人的策略既可以是一种实际行为,也可以是一种想象行为,即通过想象竞争者所拥有的优势以实现其目的。抬举他人策略的作用机制在于,这种对对手的高度评价给自己提供了非对等比较的机会,因而较之于行为的自我设障策略和陈述性的自我设障使个体能更有效地应对威胁性情境消除焦虑,并且,不会降低个体在竞争中获胜的几率,也不会给个体带来能力方面的负面影响。影响自我设障的相关因素根据其作用变量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以被试内在因素为主的个人因素和以任务目的为主的情景因素。首先是性别因素。目前,普遍认为,男性比女性更可能使用行为的自我设障策略,女性更可能使用自陈式自我设障策略。但近期Hirt等人4的

7、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在使用自陈式自我设障策略上没有显著差异,并且当两类设障策略都可采用时,男性和女性都倾向于选择自陈式自我设障策略。自我设障是个体自尊受到威胁时所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策略,因而自尊与自我设障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虽然一些研究发现,自我设障与低自尊呈正相关但大多数研究表明,自我设障倾向与自尊的高低没有关系,但高自尊者使用自我设障以自我提升,低自尊者则是为了自我保护。高自尊者可能想凭借稍许的努力就获得成功,使自己显得突出和卓越:而低自尊者主要是为了维持其自我形象。因而高自尊者在自我设障且侥幸成功之后会归因于自己的能力,而低自尊者则无此现象出现并且这种现象更明显地表现在不稳定的高、低自尊者

8、身上。1                 由上可知,有关自尊和自我设障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这可能是由于外显自尊无法反映完整的自尊概念,完整的自尊概念必须包括自动化的、直觉性的自我评价,即所谓的内隐自尊。Spalding等人5对此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对自我设障的主效应都显著,高内隐或高外显自尊者的自我设障倾向都较低。并且高自我设障者倾向于相信能力是固定不变的特质,而低自我设障者倾向于相信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

9、的。基于自我保护的自我设障的结果通常都是负向的,这些选择在通往成功的道路设置障碍的个体的坚持性较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并与不良的学业成就相联系。高智商低成就的学生倾向于使用自我设障的策略应对失败的威胁,但学业成就与自我设障的因果关系还不明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许多研究都发现,任务或作业性质是影响被试使用自我设障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实验者声称作业性质是重要的、具有评价性的(如智力测验、性向测验)测验时,被试特别有可能表现出自我设障的行为倾向。若自我设障行为倾向显著表现在社会评价情境里,那么,自我设障目的可能是为了向重要他人展现自己的能力或隐藏自己的能力欠缺,或者说是为了自我呈现或印象管理:若自

10、我设障倾向只表现在自我评价情境里,或在自我评价与社会评价情境里有相同的表现,那么,自我设障的主要动机可能是为了保护自我价值感。虽然自我设障行为具有暂时维护自我价值感的短期利益,但某些自我设障行为常常会影响自我设障者成功的机会,还有可能使其人格受到污辱。更严重的是,长期地自我设障,会使自我设障者经常处于失败的境地,最终必定损害其自我价值感,但是自我设障并不是面对困境时的正确应对方式,它是一种消极的,回避式的策略,只是一种自我欺骗。短时期内或许会保护自尊,但它不利于长期。从长远的观点看,减少努力、练习或服用药物会降低成功的可能性并损害学业成绩。有研究表明,自我妨碍与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关。Zucker

11、man6等人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纵向研究设计发现高自我妨碍的学生在应对和学业成绩方面都较差,这说明自我妨碍的学生在归因方面虽然获益,但在学业表现方面置自己于不利地位。自我妨碍导致了低的学业成绩,低学业成绩又促使个体产生进一步自我妨碍的需要7,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自我设障行为在大学生中存在普遍,尤其是在贫困大学生中,所以对自我设障的研究有其深远的意义。       1石伟,黄希庭.自我设限及其研究范型和影响因素J.心理进展2004,12(1).        2 Ber

12、glas S,Jones E.E. Drug Choice as a Self-handicapping Strategy in Response to Noncontingent Succes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8,(36)         3Lerry, M. R., Shepperd, J. A.(1986).Behavioral self-handicaps versus self-reported self- handicaps: A

13、conceptual not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4,12651268        4Hirt E R,McCma S M,Boris H IAudience reaction in self-handicapping:A matter of who sees what in whom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2000,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14、;     5 Spalding L R,Hardin C D. Unconscious unease and self-H-andicapping: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mplicit and explicit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Science,1999,10:535-539       6Zuckerman M, Kieffer S C, Knee C R. Consequences of self-handicapping: Effects on coping,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8,7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