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家”的模糊语义_第1页
论“人家”的模糊语义_第2页
论“人家”的模糊语义_第3页
论“人家”的模糊语义_第4页
论“人家”的模糊语义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人家”的模糊语义                 摘 要:现代汉语词汇中,“人家”语义丰富,用法灵活,作代词、作名词都存在模糊的语义界限,而这些模糊语义又有着有效的言谈功能。 关键词:“人家” 模糊语义 言谈功能 语言的模糊性是客观存在的。词语是对客观事物的概括,事物是丰富多彩的,而语言单位又是极其有限的,所以,人们就必须以最少的语言单位传达最大限度的信息量,用同一个语言单位去表达一个以上的意思,这就必然导致语言模糊性的产生。在现代

2、汉语词汇中,“人家”是比较活跃的一个,使用频率高,用法也灵活。关于“人家”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名词:住户;家庭;女子未来的丈夫家;二是代词“人家”(“家”念轻声)有三种意思:指自己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杜道流根据语料考察,指出了现代汉语词典对“人家”作代词时义项解释的不足,认为还有第四种用法,即“人家”可以指说话人的对方,也就是受话人,相当于“你”。其实,仔细考察相关语料,我们也不难发现,现代汉语词典对“人家”作名词的义项解释也不完备,至少还有两种意思没有概括到:一是可以表示某一种身份,相当于“人”(含有一种尊重或轻

3、蔑的意味在里面),如“妇道人家”“富贵人家”等;二是表示同位复指,如“人家张三”“人家湖南”等。作名词的“人家”和作代词的“人家”,语义的主流是明确的,但它也有模糊的一面,明确与模糊是“人家”语义中?论“人家”的模糊语义 喔喑傻牧礁龇矫妗?我们先考察作名词的“人家”。 (1)路上看了不少的山、树和人家,它们却是那么平安、温暖和愉快!(肖红在东京) (2)多么奇怪,这哪里像什么监狱、牢房、审讯室?这明明是富人家的书房兼客房。(杨沫青春之歌) (3)热河省一个偏僻的山村里,住着一家姓李的人家。这人家只有祖父和孙女两个。(杨沫青春之歌) (4)你不要打她的主意!她已经有人家了。 (5)看人家蓝东阳!

4、没有丝毫的客气!(老舍四世同堂) (6)她一个妇道人家,就只有这般见识。 例(1)句中的“人家”,很显然是指“人的住所”,相当于“住户”。例(2)句中的“人家”相当于“家庭”。例(3)句中的第一个“人家”当“住户”讲,第二个“人家”相当于“家庭”的意思。例(4)句中的“人家”,相当于“女子未来的丈夫家”。例(5)句中的“人家”,指蓝东阳,同位复指,没有实际的含义。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如“人家老头子”“人家深圳”等等。例(6)句中的“人家”相当于“人”,表示一种身份,“妇道人家”即“妇人”,含有一种轻蔑的意味在里面。类似的说法有“老人家”(即老人,表尊重)“江湖人家”“穷人家”“富人家”等等,均

5、含有一种或羡慕、或揶揄的情味在里面。 作名词的“人家”,语义比较明确,特别是用于表示“女子未来的丈夫家”“人”及同位复指时,意义很明确,即使脱离具体的语境,一般也不会引起歧义。但表示“住户”“家庭”等意思时,有时语义上是模糊的,可以作几种解释,要明确其语义,往往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去理解。例如: (7)这是一个大户人家。 这个句子中的“人家”,在语义上就不是太明确,既可以理解为实体的建筑“住所”一类,也可以理解为“家庭”。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我们才能更清楚、明了地理解其正确的语义。 (8)这是一个大户人家,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显然,这句话中的“人家”是指“人的住所”。 (9)这是一个大户人家,

6、殷实富有,余粮满仓。 这里的“人家”是指“家庭”。 有时候,“人家”在表“人”和表“家庭”时,语义也是比较模糊的,需要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例(2)句中的“富人家”,似乎作“人”的意思解释可以,作“家庭”的意思解释也行,“富人家”即“富有家庭”,结合具体的语境,笔者以为,例(2)句中的“人家”作“家庭”意思解释似乎更贴切一些。 作代词的“人家”,语义比作名词的“人家”要模糊的多,如果脱离具体的语境,我们往往很难弄清楚“人家”到底指代的是谁。      (10)燕七道:“人家不愿意做的事,你为什么偏偏要人家做?”郭大路问:“人家是谁?”燕七道:“人家就是我。”

7、郭大路长长叹了口气,用手抱住头道:“明明是他,他却偏偏要说是人家。”(古龙欢乐英雄) 在这段对话中,郭大路之所以会问“人家是谁”,是因为他对燕七所说的“人家”不知所指,理解不清,从而产生模糊,当燕七告诉他“人家就是我”时,郭大路显得很不理解,明明是他自己,却偏要说是“人家”。这段有趣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人家”作代词用时,可以指代的对象很多,但到底指代的是谁,要根据语言环境去理解,否则就会? ,论“人家”的模糊语义(2) 恢疲:磺濉?(11)“谁哑巴啦!谁像你们,专看人家脸黑脸白。你们喜欢,你们可跟上人家走啊!” (铁凝哦,香雪) (12)“她那句话一个字儿没有错。人家可怜你,你不要饭碗,饭碗

8、不会发霉。”(钱钟书围城) (13)“你看老头子,人家玩了一辈子,到老了还开上车厂子。”(老舍骆驼祥子) (14)“不,不!人家,心、心里难难受,你,你还、还革命命哩!”皮得瑞生了气,他扭过脸,红着眼要哭了。(杨沫青春之歌) (15)再说人家那么热情想到这里,她的气渐渐消了。(杨沫青春之歌) (16)他没有名,没有姓,没有父亲母亲。林小二,就是林小二。人家问:“你姓什么?”他摇摇头。人家问:“你就是林小二吗?”他点点头。(肖红林小二) (17)黛玉坐在床上,一面抬手整理发髻,一面笑向宝玉道:“人家睡觉,你进来作什么?”(曹雪芹红楼梦) (18)“有困难了吧?怎么不来找我?”刘舜尧挡在冯梅的面前

9、,做出十分关切的样子。“人家是大官,咱老百姓高攀不上。”冯梅冷冷地回道。(有你,没你) 例(11)句中的“人家”指的是谁,如果没有读过这篇小说,就很难理会,原来指的是被香雪、凤娇她们取名为“北京话”的乘务员,相当于指代第三人称“他”。例(12)句中结合上下文理解,是指的柔嘉的姑母,相当于“她”。例(13)句指的是“老头子”。例(14)句指的是皮得瑞自己,相当于第一人称“我”。例(15)句指的是白莉萍。例(16)是泛指,相当于“别人”。例(17)句显然是指的黛玉自己。例(18)句指的是受话人一方,相当于“你”。再如: (19)你们干吗不理人家? 孤立地看这句话,“人家”指代很不明确,可以是指“他

10、”“他们”,也可以是指代“我”“我们”“别人”等。 (20)老大不小了,还骗人家? 这句中的“人家”指代更模糊了,几乎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的单数、复数以及泛指“别人”都可以,没有具体语境的支撑,会让人云里雾里。可见,“人家”一词作代词用时,充分体现了“用同一个语言单位去表达一个以上的意义”的模糊语义的特质。不过,上述种种不同的指代对象让人产生模糊,总是当“人家”这个代词处于孤立的状态时才会发生,如果我们将它置于一个具体的、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去,这种模糊的语义(甚至是歧义)会明显地消除许多。但问题是,仅仅依靠“语境”也仍然不这足以消除所有的模糊语义,而达到语义明确的效果。如: (21)噢!

11、你也向着她?你个吃里扒外的小妖精!在这儿有你说话的份儿?你是穿着行头教人家拿进去的,还在这儿充千金小姐呀?(老舍四世同堂) 这句话虽然有具体的语境,但句中的“人家”仍有三种解读方式:第一,泛指别人;第二,确指某一个人;第三,确指某些人。想要正确理解“人家”的明确语义,需要更多的线索,受话人还得知道语境,才能在上述的三种解释中确定唯一的一个,以达到消除模糊语义的目的。 一般而言,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希望能得到明确的信息,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人们的交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语用过程,受到不同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的制约,有时候为表达的需要,人们又自觉地去追求模糊的语义,以达到更佳的言谈功效。例如:“由于

12、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两国人民的往来中断了二十多年,现在,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友好往来的大门终于打开了。”这是1972年周总理在欢迎尼克松访华宴会上的祝酒词,总理十分成功地运用了模糊的语言“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有意不点破,既坚持了我国的严正立场,又不失外交的礼仪,有礼有节地维护了国家的尊严,若改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整个宴? 本文论“人家”的模糊语义(3)- 岬钠站突岜黄苹怠?人们在运用“人家”这个词语的时候也是如此,有时候,为了表达的需要,“有意而为之”去追求其模糊的语义,因为“人家”的模糊语义有其特殊的言谈功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效。 第一,能给说话人和受话人以缓冲的空间。一般日常交际

13、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言辞“不明确”的现象,但重点在于,这些模糊的信息并不至于造成交际上的困难,反而留给受话人许多善意的弹性,让受话人可以依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而不需要受到过分精密的信息所限制7。如: (22)你要当心,可别上了人家的当! (23)我想,人家要恨死我了。 上述两句话,说话者所传达的负面信息都是针对“人家”的所指对象,例(22)句中“人家”影射了所指对象有使受话者上当的意图,例(23)句中“人家”所指对象可能会有要恨说话人的行为,两句话所表达的都只是个人臆测,说话者没有确切的证据来证明“人家”所指称的对象存在着“欺骗”和“恨”的意图及行为,在缺乏有力证据的情况下,说话者选择“人

14、家”这一模糊的语言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因为用确指的“他”“他们”等可能会引起某人或某些人的强烈不满,而用模糊的“人家”则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第二,表达委婉含蓄的情感。古人讲究“言有尽而意无穷”,总喜欢留给读者一个想象的空间。吕叔湘先生提到:“以现代口语而论,人家比我要婉转些,也要俏皮些。”所以,“人家”指称的模糊性,往往被说话者有意加以运用,以达到某些特定的语用效果。如: (24)哼,你倒好,让人家替你当心,你自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说话者是一名年轻女性,而受话人是她的心上人,说话内容是表示对心上人的关心,她又不好直接用“我”来指称,因为“我”所指称的对象相当明确,没有任何“推托”的空间,

15、为了避免发生可能的“尴尬”,并且顾及到自己身为女孩子的矜持,她选用了语义模糊的“人家”,语义模糊的“人家”可以降低她涉入言语事件的直接程度,又不妨碍她传递情感、表达关怀的情意,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婉转表达方式。 第三,降低明确度,进退自如。把明确度降到最低限度,可以让发话人进退自如,为事情将来的发展留下回旋的余地,如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语言,“据可靠消息”“相关人士表示”“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可以”“将不排除的可能”“我们将密切关注的动态”,以及商家促销的语言“购物满100元,寄送精美礼品”等模糊语言,它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在于,别把话说得太死,让说话人得以保留部分推托的空间。再以“人家”

16、为例: (25)你是彬彬君子,人家的狼心狗肺,你不可不防!(金庸笑傲江湖) 句中“人家”所指称的对象就在场,但由于说话人长幼辈分和社会地位都低于所指对象,当他试图给受话人(他的师父)以善意的提醒时,如果直接指名道姓,很可能会引起所指对象强烈的不满,使自己陷于险境,所以说话人选用了语义模糊的“人家”来影射所指对象,虽然没有明说,但在场的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达到了提醒受话人的目的,曳段闹姨醄论“人家”的模糊语义(4) 哺约涸袅撕舐贰?第四,言辞简约,减少篇幅。如果在言谈中,事事都说明白,所有细节都说清楚,不但会模糊重心,还浪费了受话人或阅读者的时间。“人家”的作用就如同其它的代名词一样,可以替代以前

17、在话语中出现过的对象,当这些以前出现过的对象是很多人或名字很长的时候,用“人家”来指称先前的对象,的确可以做到言辞简约,省时、省力、省篇幅。如: (26)他们都是有地位的人,人家等着你呢。玩玩去吧,一个人孤孤零零有什么意思? (杨沫青春之歌) 句中的“人家”所指代的对象,一位是市政府的秘书长,还有一位是报馆总编辑。如果在这里不用“人家”,用“他们”,则与前面重复,把名字一一说出来,则显得冗长累赘。因此,此处用“人家”,既节省了篇幅,又不影响说话人对信息的理解。 参考文献: 1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杜道流.指代词“人家”的修辞作用J.修辞学习,2002,(2). 4蒋有经.汉语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